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北京地区土壤水力侵蚀评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基于永定河上游北京典型段的土壤水力侵蚀深度、降雨强度、地表径流深度、土层有效厚度、土粒平均粒径、植被覆盖度等数据图层,利用GIS、SPSS软件包,通过建立水力侵蚀遥感信息模型,制作了北京地区土壤水力侵蚀深度图和抗侵蚀年限图,这可以为该地区土地利用和泥石流分布规律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陆地土壤碳循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近年来国内外碳循环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退化土地的生态恢复及环境治理和保护提供依据。[方法]总结了当前土壤有机碳循环研究中的几种主要方法(室内培养法、同位素示踪法、碳循环模型和计算机模拟法等),分析对比了这几种方法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对土壤有机碳循环机理和影响土壤有机碳循环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目前,在土壤有机碳库的估算方法、数据依据、结果以及土壤有机碳循环模型上存在较大差异,给土壤有机碳变化和循环研究带来一定的困难。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地覆盖变化是影响陆地土壤有机碳变化及循环最直接的人为因子。[结论]应注重土地利用及覆被变化在土壤碳循环中的作用及地位。并建立适用于中国国情的碳循环模型。未来的土壤碳循环研究应探索标准化、高精度的有机碳库储量估算方法。  相似文献   

3.
土壤物理特性对水力侵蚀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力侵蚀是世界上分布最广、危害也最为普遍的一种土壤侵蚀类型。土壤特性对水蚀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土壤的抗蚀能力、土壤的入渗能力、土壤的抗冲———抗剪能力。这三种能力的协同效应又综合的表现为土壤抗侵蚀力。通过研究土壤因子影响水力侵蚀的过程和机理以及影响水力侵蚀的土壤物理因子,其结论是土壤颗粒组成、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前期土壤含水量、土壤孔隙度等是影响水蚀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土壤分离是侵蚀过程中泥沙产生的必然途径,是土壤侵蚀的起始阶段,可为土壤侵蚀提供物质基础.通过对水力侵蚀过程中的土壤分离能力的定义、量化指标及其影响因素的梳理和总结,发现土壤分离能力与土壤属性(土壤类型、质地、密度、含水量、有机质含量、根系、枯落物、土地利用类型)和水动力学特性(降雨量、雨强等)密切相关.此外,结合已有研...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土壤水力侵蚀影响因子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省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水土流失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其绝大部分原因是由于水力侵蚀造成的.本文对辽宁省降雨侵蚀力和土壤可蚀性两个重要的水力侵蚀因素进行定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降雨侵蚀力从东到西逐渐减小,由大到小的排序为:丹东市>本溪市>大连市>鞍山市>营口市>辽阳市>盘锦市>抚顺市>葫芦岛市>沈阳市>锦州市>铁岭市>阜新市>朝阳市;土壤可蚀性平均K值均小于0.2,属于难侵蚀土区,强弱能力排序为:鞍山市>抚顺市>丹东市>营口市>辽阳市>葫芦岛市>盘锦市>朝阳市>阜新市>大连市>沈阳市>铁岭市>本溪市>锦州市.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不同生态治理措施对强度侵蚀红壤区土壤微生物特性的影响,在长汀县选取4个具有代表性的措施,采样分析不同措施区各种土壤微生物特性。结果表明:强度侵蚀红壤经过多年的治理后,土壤区系中三大菌落数量、土壤微生物量C、N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通过对比不同治理措施下土壤微生物性质质量指数,可以看出乔灌混交对于改善土壤微生物的效果最明显,封禁管理的效果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7.
利用中国臭氧FACE(Free-Air O3 Concentration Enrichment,开放式空气臭氧浓度增高)试验平台,研究了近地层臭氧浓度升高条件下,2009年和2010年的稻田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响应规律。结果发现,1.5倍当前臭氧浓度下稻田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从100.0~110.9μg g-1降低至81.3~94.5μg g-1。臭氧浓度升高下BIOLOG平均吸光值(AWCD)有低于对照的趋势。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臭氧浓度升高50%对稻田土壤微生物丰富度、优势度及均一度无显著影响。2010年碳源底物利用的主成分分析显示,1.5倍当前臭氧浓度下稻田土壤微生物对碳源底物的利用方式发生变化。本研究揭示近地层臭氧浓度升高可能对稻田土壤微生物产生积累效应,并通过微生物碳源底物有效性的改变最终影响土壤微生物的功能多样性。  相似文献   

8.
利用不同时期的土壤侵蚀数据,系统地分析漳州市土壤水力侵蚀现状和时空变化规律,并对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的探讨。面对新世纪初水土保持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提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思路,为综合防治土壤水力侵蚀的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98,自引:8,他引:98  
金峰  杨浩  赵其国 《土壤》2000,32(1):11-17
本论述了碳循环对气候系统的影响,阐明了土壤有机碳储量研究的重要意义,介绍了国内外有关土壤有机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的最新进展 。  相似文献   

10.
环境因子对山西太岳山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山西太岳山两个林型(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灌木林)下阴坡和阳坡的土壤样品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坡向下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碳氮比值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全氮、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在0~10 cm土层均显著高于10~20 cm土层。在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和灌木林下,土壤微生物量碳、可溶性有机碳及两者之和在阳坡均显著高于阴坡;土壤微生物量碳占两者之和的比例约为81%~87%,在不同坡向下没有显著性差异。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比在灌木林阳坡下为6.5~7.2,阴坡为7.3~9.9;在华北落叶松人工林阳坡下为7.3~8.6,阴坡为8.2~8.6。两种林型下土壤微生物熵在阳坡均高于阴坡。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与土壤pH值、可溶性有机碳呈显著正相关,土壤有机碳与土壤全氮、微生物量碳、pH值和含水率均有显著正相关性。总的来说,不同坡向对土壤微生物量产生重要影响,进而使土壤微生物熵不同,阴坡土壤有机碳活性较小,碳库的稳定性较好。本文从土壤微生物量及其与环境因子相互关系的角度探讨了土壤环境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以期为更好的理解该地区土壤碳周转和植被恢复生态效应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黄绵土土壤活性有机碳的侵蚀和沉积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活性有机碳作为土壤有机碳中活性最强的部分,它比土壤有机碳更敏感于环境的变化。通过野外径流小区观测和室内分析,研究了侵蚀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和泥沙中活性有机碳含量分别在0.15~0.34g/kg和0.28~2.92g/kg之间;坡度≤20°时,活性有机碳的流失量随着坡度的增加而增加;其富集比介于3.25~8.47,且随着侵蚀强度和坡度的增大均减小。泥沙中活性有机碳含量随着侵蚀强度的增加呈对数递减趋势,而活性有机碳流失程度则相反。  相似文献   

12.
不同放牧强度下土壤侵蚀对典型草原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典型草原土壤侵蚀区的碳储量及碳流失问题,采用野外调查取样和人工模拟降雨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不同放牧强度下内蒙古大针茅典型草原的土壤侵蚀量、有机碳含量、有机碳流失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放牧强度对表层土壤有机碳的影响较大,有机碳储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表现为轻度放牧对照中度放牧重度放牧,且不同放牧强度下0—40cm土壤有机碳变化明显,为明显的垂直递减趋势;(2)降雨强度对草地土壤侵蚀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坡度,放牧强度的影响较小;(3)坡度一定时,土壤有机碳流失量受降雨强度的影响程度远大于放牧强度,降雨强度越大,放牧强度越大,土壤侵蚀量和土壤有机碳流失量就越大。可见,控制放牧强度和因地制宜的分区放牧对于控制草地土壤侵蚀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3.
Current interest in soil‐conserving tillage in China has developed from the concern that Chinese agricultural land loses 73·8 Mg C annually. Previous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changing from conventional tillage to conservation tillage field management increases soil C sequestration.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determine if no tillage with stubble retention can reduce soil carbon loss and erosion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tillage for a cornfield in northern China. We found that soil organic C storage (kg m−2) under conservation tillage in the form of no post‐harvest tillage with stubble retention increased from 28% to 62% in the soil depths of 0–30 cm (p < 0·01)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tillage. Retaining post‐harvest stubble with a height of 30 cm and incorporating the stubble into the soil before seeding the next spring increased soil organic carbon the most. Carbon storage (kg ha−1) in aboveground and belowground biomass of the corn plants in seedling and harvest stages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p < 0·01) with stubble retention treatments than with conventional tillage. Carbon content in root biomass in all treatments with stubble retention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that with conventional tillage. Soil erosion estimates in the study area under conservation tillage with stubble retention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under conventional tillage during the monitoring period. Given the complexities of agricultural systems, it is unlikely that one ideal farming practice is suitable to all soils or different climate conditions, but stubble retention during harvesting and incorporation of the stubble into soil in the next spring appears to be the best choice in the dry northern China where farmlands suffer serious wind erosion. Copyright © 2015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多年冻土快速融化坍塌形成的热喀斯特湖对土壤碳和微生物的影响,为该类地貌类型区生态环境和温室气体排放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利用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1990—2021年12月的有关热喀斯特湖碳和微生物的文献418篇,综合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热喀斯特湖的形成与分布及其对微生物和碳循环影响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结果]该领域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对小型热喀斯特湖的识别不足,缺乏热喀斯特湖长期监测数据等问题,需要充分考虑甲烷循环过程(甲烷生成和甲烷氧化)。[结论]在未来应该用多种模型和更多的控制变量来评估和预测热喀斯特湖的变化及温室气体的排放,通过高精度遥感影像以及大量野外实测和无人机影像对缺失数据进行补充,并加强热喀斯特湖的形成对微生物群落演化及其生态功能的影响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是典型的脆弱生态系统,该区域生物结皮广泛分布,生物结皮在土壤有机碳积累与转化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生物结皮演替及微生物对土壤有机碳转化相关酶类的影响规律尚不明确。[方法] 研究土壤有机碳-微生物-碳转化相关酶在生物结皮不同演替类型的变化规律,并运用SEM模型分析了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 (1)生物结皮演替显著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和碳转化相关酶活性,且它们在结皮层(0-2 cm)中的含量均显著高于裸沙和2—5 cm土层(p<0.05);(2)结皮层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在藓结皮中最高,其中放线菌、真菌数量在生物结皮演替呈显著增加趋势,结皮层中的细菌和真菌数量显著高于2—5 cm土层,但2—5 cm土层放线菌数量高于结皮层(藓结皮除外);(3)SEM模型表明,土壤有机碳、碳转化相关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之间均呈现显著相关性。[结论] 生物结皮的演替对土壤有机碳的积累为碳转化相关酶类和微生物提供丰富基质,促进微生物和酶活性提高,微生物对碳转化相关酶类起着重要的驱动作用,对维持生物结皮的碳平衡发挥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土壤有机碳是地球表层最大的碳库,其微小的变化将影响大气CO_2浓度,而使土壤成为CO_2的源或汇。在大气CO_2浓度升高的大背景下,土壤碳库的转化与更新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发生改变。由于土壤本身及环境条件的差异性,土壤碳转化过程对CO_2浓度上升的响应差异较大,要阐明这些差异,理清土壤"碳汇(源)"功能,必须全面深入了解土壤碳转化对CO_2的响应机理。然而,长期以来,关于CO_2升高对土壤地上部碳输入的影响研究较多,而针对土壤有机碳对CO_2升高的响应,尤其是响应的内在机制研究不足。本文主要依据近10年相关研究报道,在论述CO_2浓度升高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影响的基础上,从微生物学、土壤酶活性及与其他影响因素的耦合效应揭示CO_2浓度升高对土壤有机碳转化内在机制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未来相关研究的主要方向,旨在为将来农田土壤管理决策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我国湿地碳循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刘春英  周文斌 《土壤通报》2012,(5):1264-1270
湿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正成为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中的一大热点,在稳定全球气候变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湿地土壤是陆地重要的有机碳库,土壤碳密度高,能够相对长期地储存碳,是多种温室气体的源和汇。目前湿地碳循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碳循环的影响因素方面,对我国湿地土壤有机碳储存的变化及其空间分布规律的特点研究较少。本文通过文献综述,研究我国不同气候区湿地土壤有机碳的储存变化及空间分布规律,对于了解湿地土壤有机碳的储存特点及其与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关系,评价和保护湿地生态系统都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植物凋落物分解对土壤有机碳稳定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凋落物是植物向土壤输入有机碳的主要途径,源于凋落物的碳一部分以CO2的形式散失到大气,另一部分以有机碳的形式输入到土壤中,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经过一系列的周转参与稳定有机质的形成。但土壤作为“黑箱”,凋落物向土壤有机碳转移的过程和作用机理仍不明确。结合国内外该研究领域的主要成果,简要介绍了植物凋落物分解的研究方法、土壤有机碳组分及土壤有机碳稳定性,并从植物凋落物分解对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土壤呼吸和激发效应、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酶活性的影响以及植物-土壤-微生物相互作用过程对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概述,厘清植物凋落物分解与土壤稳定有机碳形成的关系,并提出了未来该领域亟待关注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9.
东北黑土区土壤侵蚀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东北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其粮食生产能力及可持续性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战略。近年来,日趋剧烈的水土流失,引起黑土功能的严重退化,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各种调查和防治工作正在火热开展,所以我们需要对已有的工作进行全面的总结,为以后的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作者主要从黑土区土壤侵蚀的危害、影响因素以及侵蚀机理三个大的方面分别进行总结论述,希望对黑土区今后的土壤侵蚀研究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植被恢复对侵蚀退化红壤碳吸存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侵蚀退化土壤具有较大的碳吸存潜力,恢复我国大面积退化土壤对增加碳汇具有重要意义。在长汀县河田镇研究了侵蚀退化裸地恢复为马尾松、板栗园和百喜草地后土壤有机碳库的变化,试图揭示植被恢复对土壤有机碳垂直分布的影响,以及侵蚀退化红壤在植被恢复过程中碳吸存潜力和速率。裸地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储量极低,垂直分布变化不明显;而植被恢复显著增加了土壤的有机碳含量和储量,0~5 cm土层受植被恢复影响最大,40 cm以下土层深度受植被恢复的影响很小,0~20 cm土层是储存有机碳的主要层次。以次生林为参照,裸地土壤的碳吸存潜力为56 t/hm2,而植被恢复后土壤仍约有30~44 t/hm2的吸存潜力。马尾松林、板栗园和百喜草地0~100 cm土层土壤碳吸存量分别为25.234 t/hm2,11.418 t/hm2和15.394 t/hm2,年平均碳吸存速率分别为1.06t/(hm2.a),1.90 t/(hm2.a)和3.08 t/(hm2.a),短期碳吸存速率高于长期碳吸存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