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农场的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琦 《农业与技术》2014,(7):227-227
自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启了生态农场的研究和试验以来,生态农场的建设一直处于一个缓步发展的过程。随着可持续发展经济战略的确定和国家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生态农场的建设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生态农场的建设现状,综合归纳出了我国当前生态农场建设中的一些问题,并具体就各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
3.
为研究绿色生产目标下家庭农场的社会化服务需求,采用选择实验法(CE)和随机参数模型(RPL)分析了家庭农场的社会化服务偏好及异质性来源.结果表明:1)5类服务均能增加家庭农场参与绿色生产方案的效用水平,具体排序为:绿色技术指导>绿色产品收购>绿色信贷支持>绿色农资供应>绿色农机服务,在上述服务下,家庭农场意向的绿色生产...  相似文献   

4.
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之一是“生态宜居”,生态农业是符合我国新时期、新发展理念的农业,它主要是以生态自然环境与生物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原则为导向,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发展起来的农业生产和消费产业,有利于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作为生态农业的实施方式,生态农场在促进农业科学化、规范化和循环绿色生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我国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生态农场建设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人们对纯天然有机农产品和绿色健康生活方式的需求日益增加,这些都要求人们加强生态农场的可持续建设。以黑龙江省庆阳生态农场为例,结合党在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全面分析我国生态农场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社会不断发展,农业也得到了较快发展,取得了很好的发展成果。在当前社会生态环保理念的指导下,越来越多的农业生态项目开始得以出现,并且得到快速发展,而有机农场就是比较重要的一种,在农业生产方面也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并且有着十分明显的优势,因而对有机农场进行科学合理的建设就十分必要。本文就农业生态项目有机农场的建设模式略做分析。  相似文献   

6.
对景宁县城边生态景观林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景宁县城生态景观林建设现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以为加快景宁县城边生态建设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宿迁市宿城区养殖型家庭农场的走访,发现宿迁市养殖型家庭农场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注册登记偏少、土地用途受限、家畜、家禽疾病处理不规范、相关扶持政策缺乏等问题。在此基础上给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尽快出台家庭农场管理办法及相关法规,引导并规范家畜、家禽的疾病处理,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服务体系及相关政策,鼓励发展种综合型生态家庭农场,实施差别化定位、品牌化经营策略,同时完善价格调控机制,以促进养殖型家庭农场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历史经验表明,屯田戍边对国家长治久安具有极其重要意义。农垦边境农场是党中央治国安邦、强化边疆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戍边固疆、维护边疆稳定、推进开发开放、繁荣边境经济的重要力量,在沿边地区开发开放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近些年,农垦边境农场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还存在这一些突出问题亟待解决,需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新时期农垦广大干部职工必须牢固树立屯田兴则边疆治,屯田亡则边疆乱的战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皖江地区生态用地的时空演化特征,并提出生态用地格局优化策略,为皖江地区生态用地保护、生态安全格局优化及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和理论依据。【方法】利用1980-2018年皖江地区土地利用数据、交通数据、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以及自然概况数据,通过统计分析法,提取皖江地区滁州、合肥、马鞍山、芜湖、宣城、安庆、铜陵、池州8个城市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等6类用地面积并计算面积增长率;利用凸壳原理法识别皖江地区建设用地扩张模式及系数,利用空间分析法识别皖江地区生态用地并计算生态用地指数,基于最小累积阻力面和自然断点法构建皖江地区生态用地安全格局,并提出优化策略。【结果】(1)1980-2018年,皖江地区耕地和林地面积持续下降,分别减少了2 552.48和306.58 km~2,草地、水域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面积总体呈增加趋势。皖江地区建设用地加速扩张,其中合肥市最为明显,共增加了865.62 km~2,宣城市、芜湖市、池州市建设用地扩张比例均超过100%,铜陵市建设用地扩张面积最小。(2)1980-2018年皖江地区平均生态用地指数为0.412,其中宣城市、安庆市、池州市生态用地指数均高于皖江地区平均水平,其他城市低于区域平均水平。1980-1990年和2000-2010年皖江地区生态用地指数均有所增加,而在1990-2000年和2010-2018年均有所下降,且后一阶段下降明显。(3)建设用地扩张与生态用地产生的冲突区域面积以合肥市最大,其次为芜湖市、马鞍山市和滁州市,铜陵市冲突区域面积最小,仅有81.18 km~2。【结论】通过合理选择建设用地扩张空间、差异化保护生态用地斑块、加强生态用地间廊道连接可促进区域生态用地空间格局优化,是维护皖江地区生态用地系统安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运城生态经济建设的研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加快运城经济发展,优化生态环境,先后搞了一批试点,象"东古的果粮间作,"闻喜东干庆的综合治理,"运城的节水工程"等等,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运城市生态经济建设作出了表帅。他们以事实表明:在有限的土地上优化资源配置,合理组合粮、果、牧、加工、渔等比例,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栽培措施,实现了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通过对四个典型事例的介绍、分析,目的是使运城市发展生态经济得到启示,并分别对平川区、丘陵区、土石山区、河滩区进行科学规划,使全市人民尽快达到小康。  相似文献   

11.
以广州市22条(段)人行道为研究对象,使用美景度评价法(SBE)测定公众对人行道景观美景度审美偏好,并通过SD语义法提取人行道景观因子,建立人行道美景度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59.1%的人行道景观具有较好效果,专业组、非专业组与综合组在SBE评分具有较好一致性,但在景观影响因素大小上具有一定差异性;人行道路面平坦性、植物健康状况、人行道铺装色彩3个景观因子对美景度具有显著影响,并以3个指标建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2.
基于VR全景图技术的乡村景观视觉评价偏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乡村景观评价是乡村景观规划的基础。为了更好地了解和研究乡村景观视觉环境的影响因素,本文首次将VR全景图技术应用于景观评价的研究中,进行了新技术应用于风景园林领域的实践尝试。利用VR全景图技术对空间、场景高度还原仿真的特点,改进传统的SBE法,以城市青年人群为例,通过观测实验并进行打分,从而得出原始数据,对乡村景观视觉评价及景观要素偏好进行研究。首先,使用改进后的SBE法与SD法构建了乡村景观视觉评价模型,并确定了4个显著影响指标(建筑肌理感、植物种类、道路形态和卫生状况)。其次,根据VR全景图场景中偏好视域截图,进而从截图中归纳提取出9个景观偏好指标。利用线性回归的方法,分别研究这9个景观偏好指标的偏好概率与该指标价值分数、所在场景SBE得分之间是否存在函数关系,并得出三者之间互相作用的模型。得出建筑特色指标与水环境指标的偏好概率与其自身的价值分数有显著关系;建筑肌理感、农田肌理感的偏好概率受其价值分数与场景SBE值共同影响;自然视野与其他视觉焦点的偏好概率受到场景SBE值影响更为显著;道路形态、道路材料和植物种类偏好概率与其自身价值分数、场景SBE值并无明显关系。最后,分析出城市青年人群会产生此种偏好的原因,并希望能够对未来乡村景观建设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家庭农场基础数据不准、更新不及时、信息不对称、失真等问题阻碍了家庭 农场的健康发展,建立家庭农场精准管理体系,实施精准化、信息化管理服务意义重大。 【方法】文章根据新形势下家庭农场管理服务的需求,基于空间地理信息、移动互联网、大 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了B/S 结构的农场名录系统。【结果】该系统实现名录建设、跟 踪监测、示范评定的数字化、网络化,提升了查询、统计、监管等工作效率,并为农场经营 者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提供相关支持服务。【结论】该系统已面向全国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和家 庭农场经营者试运行,实现了家庭农场名录的信息采集、审核认定、统计分析等,为了解家 庭农场现状、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较好的支撑。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推动生态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对鱼菜共生式生态农场的发展质量进行全面、客观评估。【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结合鱼菜共生系统特质,综合生态效益、产品效益、盈利水平、社会效益及发展潜力5个一级因素与19个二级因素构建发展质量评价体系,并对山东省艾维农场进行个案分析。【结果】在准则层中,盈利水平所占权重最大,为0.418 5。在方案层中,游客观光、采摘与就餐收入、技术模式输出程度与商品化产品售卖程度是提升农场发展质量的重要推力,所占权重依次为0.166 9、0.101 7、0.101 7。在个案分析中,艾维农场综合评价等级为“优秀”,在资源利用率、企业产业链辐射程度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示范性。【结论】建议政府完善政策体系并重视相关技术推广,有关部门加强产品认证工作,企业加强品牌建设并注重多渠道宣传。  相似文献   

15.
农业生态项目有机农场的建设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三门峡吉家湾有机农场建设为例,通过调查分析目前农业生态项目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有机农场建设的市场定位、消费水平、建设规模和投资估算、供给与销售等模式,结果表明该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并且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和前景。  相似文献   

16.
<正>家庭农场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和主要推动力量。加快发展家庭农场是提升农业生产的专业化、集约化、标准化、商品化水平,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一、目前洛阳市家庭农场发展的数量及结构从全省整体情况来看,洛阳市家庭农场起步早,发展速度慢,目前工商注册的家庭农场总数低于全省其它市(县)。截至目前,洛阳市家庭农场注册的总数量263个,主要分布在孟津县54个、新安县5个、嵩县134个、汝阳县4个、宜阳县7个、伊川县23个、偃师市23个、洛宁县4个、吉利区3  相似文献   

17.
草本自生植物可在城市环境中自发生长,不仅养护管理成本低,并且能够显著提升城市生物多样性。为探索草本自生植物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潜力,文章以景观偏好理论为研究基础,将生境类型、植物观赏特征及组合要素作为因子进行照片模拟,采用问卷调研和实地调研,结合现场访谈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草本自生植物共计60科176属212种,草本自生植物引入后公众喜爱度总体增加;在草本自生植物生境类型中滨水草坪偏好度最高;在植物种类中对观花物种偏好度最高;通过适当的设计手法可以有效提升观叶自生植物的喜好度;草本自生植物的审美偏好很大程度上也与公众自身社会属性有关。建议在养护管理中多保留观花物种;草本自生植物最适宜应用场景为林间草地;观叶自生植物高度控制在30 cm以下;高于60 cm的观叶植物应保留在林间草地中;丰富自生植物群落物种组成,以实现生态效益最大化。本文的结论与建议可对草本自生植物的推广应用提供有效指导,以期对未来草本自生植物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分析农场小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以为今后农场小水利工程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家庭农场是我国农村社会经济领域中的新事物,对于推动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经营,提高农民收入和推动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但经过近几年的实践,家庭农场难以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日渐凸显。本文在梳理家庭农场发展困境的基础上,借鉴美、日的成功经验,从土地流转、融资、政策支持、内涵建设等方面,指出了家庭农场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20.
当前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永坤 《农业展望》2014,10(5):48-51
对当前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家庭农场是今后商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作物农产品的主要提供者,将在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发展家庭农场,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立健全激励与退出约束机制,加快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农业人才培养,做好政策统筹协调,推动家庭农场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