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4年,全球大豆主产区天气较好,南美大豆和美国大豆同时获得丰收,全球大豆产量连续3年增产,全球大豆供应格局转向宽松。在新季美豆产量再创历史新高的背景下,美豆年末库存达到8年高位,美豆期价重回近4年低位,国内大豆进口均价持续下降,豆粕生产成本大幅下降,豆粕价格一路走低。同时,国内菜籽和DDGS进口量大幅增加令蛋白原料市场全面承压。整体来看,2014年国内豆粕现货均价为3 682元/t,较2013年下跌407元/t,同比下跌9.97%。预计2015年全球大豆市场供应维持宽松格局,且中国畜禽市场对豆粕需求难以明显改善,2015年国内豆粕市场将延续低位运行。  相似文献   

2.
王辽卫 《猪业科学》2021,38(2):39-41
2020年国内生猪产能快速恢复,禽类养殖处于高位,饲料产量大幅增加,带动饲料原料消费需求.临储玉米去库存结束,东北新季玉米生长期遭遇三场台风,产量受到不利影响,玉米年度供应存在一定缺口,价格大幅上涨.在比价效益刺激下,小麦、稻谷的饲用消费增加,玉米及其替代品进口量亦大幅增加.豆粕消费需求强劲,带动大豆进口需求,预计全年...  相似文献   

3.
王辽卫 《猪业科学》2023,40(2):47-50
<正>2022年,国内生猪生产总体稳定,牛羊禽肉产量持续增加,带动饲料消费需求。为满足国内饲料原料供应,国家继续稳定玉米,增加大豆油料生产,实现了玉米、大豆产量双增的良好态势。为弥补国内玉米供应缺口,玉米及其替代品进口量继续维持高位,同时增加超期存储稻谷定向销售,满足能量料需求;2022年上半年南美大豆大幅减产,国际市场供应紧张,大豆进口成本高企支撑豆粕价格高位运行,  相似文献   

4.
2010年中国玉米市场回顾及2011年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10年,国内玉米产量再创新高,需求持续增长,供需关系从宽松向偏紧转变,进口大幅增加。需求持续给力,加之通胀预期和热钱推动,价格同比上涨。展望2011年,玉米增产潜力仍在,但压力凸显。政府调控物价政策密集出台,剑指深加工。养殖效  相似文献   

5.
杨雪楠  赵赛 《北方牧业》2021,(22):10-11
2021年第三季度主要饲料原料市场价格整体处于高位.受天气炒作和新冠疫情反复发作的影响,下游终端养殖行业虽有所恢复但依旧缓慢,终端需求不佳,国内进口大豆减少,豆粕现货价格震荡偏强运行.玉米受进口玉米持续拍卖流入市场以及新粮上市,玉米阶段性供应充足,玉米价格偏弱运行. 预计2021年第四季度整体饲料原料市场依然处于高位区间震荡运行,把握采购节奏,根据政策、市场变化灵活调整采购思路.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全球主要饲料原料产量创历史最高纪录,国际市场价格持续走低,国内供给较为充裕。2014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期价累计下跌21.1%,玉米期价累计下跌4%,最低时跌幅达24.5%。我国大豆进口再创历史最高纪录,玉米进口因转基因问题少于上年,但国内连年丰产,玉米已经出现供给过剩局面。2015年全球主要饲料原料产量有望维持高位水平,大豆和玉米价格预计将继续低位运行。  相似文献   

7.
2014年中国豆粕市场走势跌宕起伏。南美和美国大豆相继丰产,全球大豆供应整体充裕,进口大豆大量到港,价格震荡走低。而由于国内畜禽养殖业持续低迷,饲料需求不及预期,豆油市场在库存较高和需求低迷的影响下,现货价格大幅下跌,造成油厂亏损严重。即便油厂不得已采取挺粕策略,以及大豆陈作一度偏紧,无奈市场利空严重,  相似文献   

8.
栗柱 《饲料广角》2007,(22):16-17,44
近一段时间以来,尽管国内养殖需求呈现恢复性增长,但在原料供应偏紧、国内外新季大豆减产的影响下,国内豆粕行情持续震荡上扬,价格不断创新高,并站在2004年以来的高位区间。  相似文献   

9.
王辽卫 《中国猪业》2022,17(1):25-28
2021年生猪养殖快速恢复,饲料产量大幅增加,其中猪饲料产量创历史新高,水产饲料和反刍饲料产量持续增加,家禽饲料居于高位.饲料配方结构趋向多元化,小麦、稻谷、高粱、大麦等替代品用量增加,导致玉米饲用消费下滑;在"降本增效"背景下,饲料中蛋白粕类添加比例下调,抑制豆粕需求,大豆进口量同比减少.2022年预计我国饲料产量将...  相似文献   

10.
12012年四季度饲料原料价格走势回顾 1.1能量原料供需状况及价格走势 2012年上半年国内玉米价格持续高位,小麦开始大量替代玉米,挤压了玉米饲用需求空间。6月份持续大量进口玉米到港也增加了玉米供应。虽然8月份东北地区局部出现了虫灾,华北地区因台风影响出现一定面积倒伏,但由于东北地区玉米播种面积大幅增加,2012年新玉米产量稳步增加,只是部分地区玉米质量下降。7~8月份,  相似文献   

11.
<正>2014年第三季度美豆生长期间天气几近完美,美国农业部及各大知名机构接连上调本年度美豆产量预估,豆类市场整体供应充足,国际豆类市场总体维持弱势局面,价格不断走低,美豆期货市场更是创下四年半以来的新低。国内方面,进口大豆接连大量到港,油厂开机率维持高位,豆粕库存一度高企;虽然下游消费有好转,但需求仍然增幅有限,在外盘的巨大压力下,三季度豆粕价格总体呈现震荡下跌的态势。国产大豆由于受到下方支撑  相似文献   

12.
王辽卫 《猪业科学》2019,36(2):50-53
2018年国内生猪养殖利润大幅下滑,加上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饲料原料消费需求出现下滑。玉米因工业消费大幅增加及替代品进口减少,玉米需求整体较上年增加,年度供需缺口进一步放大,尽管临储玉米拍卖成交量超过1亿吨,2018年12月底玉米价格仍较2017年同期上涨约100元/t。  相似文献   

13.
<正>当前,一方面,美豆丰产上市,巴西大豆播种面积增加,全球大豆供应宽松,我国进口大豆供给相对充裕,主要港口大豆库存处于高位;另一方面,下游养殖业不景气,饲料需求依旧低迷。因此,预计连豆粕将持续走弱。全球大豆供过于求局面未改目前看来,全球大豆产量居高不下,供给宽松,结转库存和库存消费比均较上一年度大幅增加。虽然美国农业部10月供需报告下调美豆收割面积和产量预估,但是美豆年终库存量仍维持在4.25亿蒲式耳,高于市场预  相似文献   

14.
王辽卫 《猪业科学》2022,39(2):39-42
<正>2021年国内生猪产能提前半年恢复至正常水平,生猪存栏的恢复带动饲料产量高速增长,国内饲料粮需求大幅增加。为满足消费需求,2021年我国玉米产量和进口量均创历史最高纪录,高粱、大麦、小麦等替代品大量流入饲用领域,弥补了玉米供需缺口,玉米价格自高位回落。2021年国内玉米生产以稳为主,在玉米及高粱、大麦等替代品进口保持高位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15.
2012年中国进口大豆5838万吨,增加11.2%,再创新高;进口均价为每吨599.3美元,上涨5.8%,呈现量价齐涨局面。业内分析,大豆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不利于国内市场的稳定和下游企业的生产,需警惕大豆、大米等粮食进口激增给我国粮食安全构成的挑战。在大豆进口不断增长的同时,国内大豆产量却呈现出逐年下滑态势。数据显示,近几年国内大豆主产区,黑龙江大豆播种面积显著缩减,2012年  相似文献   

16.
王龙 《饲料广角》2014,(20):6-9
2014年第三季度美豆生长期间天气几近完美,美国农业部及各大知名机构接连上调本年度美豆产量预估,豆类市场整体供应充足,国际豆类市场总体维持弱势局面,价格不断走低,美豆期货市场更是创下四年半以来的新低。国内方面,进口大豆接连大量到港,油厂开机率维持高位,豆粕库存一度高企;虽然下游消费有好转,但需求仍然增幅有限,在外盘的巨大压力下,三季度豆粕价格总体呈现震荡下跌的态势。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大豆供应大幅下降,但国内消费需求稳步提升,进口大豆逐渐取代国产大豆市场。而玉米作为饲料中的主要能量来源,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产量不断刷新历史记录。本文通过比较大豆产业和玉米产业的现状,分析两者的发展趋势,以预期我国大豆和玉米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陶莎 《中国乳业》2020,(1):17-20
2019年国内生猪存栏量下降,饲料需求疲软,1-10月工业饲料产量小幅下滑,饲料产品结构持续调整,配合饲料占比提升。饲料产品价格与上年持平,主要饲料原料价格涨跌互现,其中玉米价格从2017年低位连续两年上涨,豆粕价格为2008年以来最低价格,苜蓿价格涨至历史高位。饲料原料进口受贸易政策影响,进口量大幅下降。展望后市,中美贸易谈判达成第一阶段协议,后期饲料原料进口量将有所增加,国内饲料原料供应将有保障,主要饲料原料玉米、豆粕和苜蓿价格将步入上升通道,国内养殖成本将稳步上涨。  相似文献   

19.
王辽卫  谌琴 《猪业科学》2017,34(2):38-41
2016年全球主要饲料原料产量仍居历史高位,库存水平再创历史新高,但不同消费需求使得国际市场玉米和大豆价格走势分化.其中,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玉米期价较年初略降1.4%,大豆期价累计上涨16.2%.我国大豆进口量再创历史最高纪录,玉米及其替代品进口量则明显下滑.但国内玉米库存庞大,消费需求增幅有限,国内玉米市场仍呈现供给过剩局面.2016年全球主要饲料原料产量有望维持高位水平,供需再平衡的过程价格波动也将更大,把握好采购节奏尤为重要.下文将分别对玉米和豆粕两大饲料粮的供需形势进行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20.
根据IDF最新统计数据,全球原料奶产量为7.82亿t,而国际乳制品贸易量为6290万t,仅相当于全球产量的8%。2014年,对全球奶业贸易影响较大的国家(地区)——新西兰、澳大利亚、欧盟和美国的原料奶产量都出现增长,美国上涨2.40%,欧盟上涨4.55%,澳大利亚增长3.67%,新西兰增长8.40%,合计产量增长量为1 062.9万t,大幅高于2013年的46.8万t。2014年国际乳制品需求大幅下滑,尤其是中国的进口需求减弱和俄罗斯对欧盟乳制品的禁运,导致了国际乳制品市场价格的长时间大幅下跌。2014年我国乳制品进口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再创历史新高,全部进口乳制品按比例折算原料奶1 196.2万t。预计2015年国际主要奶业国家产量将继续增长,但增幅减缓,而国际需求相对不足,原料奶价格将维持在低位。我国乳制品进口将再创新高,同时中国奶业将加速在海外布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