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针对自然状态烟叶传统正副组分类速度慢、正副组易错分、特征提取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轻量级SE PPM的自然状态烟叶正副组分类算法(SAPMDSNet)。【方法】基于轻量级ShuffleNetV2网络,先通过降低网络卷积深度和进化激活函数,加快网络模型的训练速度;再引入通道注意力机制SE模块,增强通道间的特征差异,提高网络模型的表征能力,避免正副组烟叶叶部区域化导致的组别错分;最后通过嵌入金字塔池化模块PPM充分融合烟叶显露特征与全局信息,增强对正副组烟叶上下文信息的聚合,并采用自行构建的烟叶数据集进行对比试验。【结果】SAPMDSNet网络模型的分类准确率为91.09%,计算量(FLOPs)为151.70 M,取得了相对较高的分类效果。与原网络ShuffleNetV2模型和轻量级GhostNet模型相比,SAPMDSNet网络模型的FLOPs分别升高2.65%和2.84%,而识别准确率则分别提高2.72和21.13个百分点;MobileNetV2、DenseNet和SqueezeNet模型的识别准确率分别为87.02%,89.53%和87.60%,虽均与SAPMDSNet模型的识别准确率接近,但其FLOPs明显较SAPMDSNet模型大。【结论】构建的SAPMDSNet模型能提高烟叶正副组分类精度且具有较好的整体性能,为烤烟烟叶品质初筛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智能行为识别对于奶牛健康的自动诊断和精准养殖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接触式传感器会损害动物福利,对奶牛产生应激反应。因此,本文设计了R(2+1)D模型对奶牛进行行为识别。3D网络作为1种时空卷积网络,可以有效识别奶牛的基本时序行为,但该模型针对奶牛的进食行为与反刍行为不易区分,因此对残差网络中的残差映射部分进行改进,在残差网络中添加注意力机制,将SE模块加入到残差映射部分。首先,利用Kinect相机采集奶牛的行为视频;其次,将采集到的奶牛视频分解成连续帧输入到改进后的模型中,连续帧经过二维空间特征和一维时间特征提取,经过残差网络的注意力模块,忽略一些无关的特征;最后,经过模型的Softmax层进行行为分类。实验证明,和原模型比较,准确率提高了2.36%。本文方法实现了精准的奶牛行为识别,可为智慧畜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在小麦及其亲缘属物种中进行赤霉病(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抗性鉴定的结果表明,纤毛鹅观草[Roegneria ciliaris Trin (Nevski)(Agropyron ciliare Franchet,2n=28,SSYY]和鹅观草[R. Kamoji Ohwi (Agropyron tsukushiense(Honda)Ohwi var. Transiens (Hack.)Ohwi,2n=42,SSHHYY]是迄今为止筛选出的对赤霉病抗性最高的物种。为将这一抗性转移到普通小麦中去,进行了它们与普通小麦的属间杂交。运用杂种幼胚培养技术,成功地获得了纤毛鹅观草(♀)×普通小麦品种中国春(♂)、中国春(♀)×鹅观草(♂)以及鹅观草(♀)×中国春(♂)3个组合的属间杂种,其中后两个组合为迄今首次成功的报道。根尖细胞染色体计数表明前两个组合F#-1均具有预期的染色体数(分别为2n=35和2n=42),而在鹅观草(♀)×中国春(♂)F#-1中,除2n=42的预期类型外,还发现有2n=63的异常类型。预期类型F#-1形态均呈中间型,2n=63异常类型偏向于中国春。所有 F#-1均完全雄性不育。离体鉴定表明它们对赤霉病仍然表现高抗。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平均染色体配对构型分别为:(纤毛鹅观草×中国春)F#-1,30.47Ⅰ+2.22Ⅱ+0.01Ⅲ;(中国春×鹅观草)F#-1,39.82Ⅰ+1.09Ⅱ;(鹅观草×中国春)F#-1预期类型(2n=42),39.76Ⅰ+1.09Ⅱ+0.10Ⅲ;异常类型(2n=63),27.11Ⅰ+17.63Ⅱ+0.09Ⅲ+0.08Ⅳ。用中国春回交,所有F#-1均获得了回交后代。  相似文献   

4.
<正>干奶牛是指妊娠母牛在产前60天左右采用人为方法停止泌乳的奶牛。其目的是保证妊娠后期胎儿正常生长发育,维持母牛良好体况,恢复瘤胃机能,使乳腺组织得到修复和更新,为下一个泌乳期做准备。一、干奶前的准备工作1.体膘评分。预干奶前1~2个月,做一次体膘评分,对不符合标准的瘦牛和肥牛,通过调整日粮结构、调群(如  相似文献   

5.
[目的]确定奶牛产后卵巢周期活动恢复的最佳方案。[方法]应用诱导促排卵(Ovsynch)技术GnRH+PG、GnRH+CIDR+PG及2次PG方法对产后20·d体况评分为2.75~3.50、子宫复1日较好、卵巢无明显卵泡和黄体活动的奶牛进行处理,比较不同处理奶牛产后卵巢开始活动的时间、产后第1次发情时间、产后第1次配种时间、空胎天数等。[结果]GnRH+CIDR+PG及2次PG处理可显著缩短奶牛产后卵巢开始活动的时间、产后第1次配种时间和空胎天数;3个处理奶牛产后第1次发情时间无显著差异。[结论]GnRH+CIDR+PG及2次PG处理对奶牛产后卵巢周期活动恢复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2002—2003年对重庆市部分地方奶牛的生理活动、生产性能进行了监测,并对部分奶牛的血液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 在6—9月奶牛的直肠温度和呼吸频率显著高于3—5月和10—2月(P<0.05);(2) 3—5月和10—2月的日平均泌乳量分别为(23.5±4.2)kg/d(n=31)、(22.1±5.3)kg/d(n=43),均高于6—9月高温时节的(7.6±5.1)g/d(n=52)(P<0.05),即在热应激期奶牛泌乳性能下降25.6%~33.5%;(3) 热应激期的奶牛血清K+、Cl-、iCa+浓度显著升高(p<0.05),奶牛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出现下降,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38.96%,α-淀粉酶降低8.52%,而谷丙转氨酶活升高3.47%;(4) 在热应激期受胎率下降,繁殖疾病增加。  相似文献   

7.
试验选用泌乳后期,年龄、胎次、泌乳量、体况标准和采食量相近的50头健康荷斯坦奶牛作为试验动物。将奶牛随机分为5组(n=10):组间体重、产奶量、体况评分、麦草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显示:用甜味剂和绿色剂处理的两组.麦草采食量比对照组分别提高11.38%,7.08%,差异显著(P〈0.05)。草香组和果味剂组麦草平均采食量与对照组比没有提高,差异不显著(P〉0.05)。甜味剂组、草香剂组、对照组、绿色剂组和果味剂组产奶量分别降低了21.30%,19.24%,26.80%,17.60%,26.71%。甜味剂组、草香剂组和绿色剂组对试验奶牛的产奶量的降低相对对照组有一定的缓冲作用,但差异不显著(P〉0.05)。第1天,第15天,第30天采样检测乳脂率,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甜味剂组,草香剂组和果味剂组第30天采样乳脂率相对第1天的乳脂率都有上升的趋势,分别上升16.72%,11.70%,9.68%。每次采样各组间乳蛋白检测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第30天的相对第1天的乳蛋白分别下降了12.46%,12.46%,11.88%,12.85%,3.19%。甜味剂处理和绿色剂处理对奶牛的体重和体况作用效果都有较好改善趋势,但各组间体重和体况评分差异都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物联网在奶牛养殖业中的应用,提出了一个基于奶牛个体体况的精细化饲喂方案。通过RFID等技术采集奶牛体况信息,根据奶牛个体体况确定日营养需求,采用多目标随机规划模型对特定体况奶牛进行日粮配方设计,得出日粮成本最小化、同时特定营养需求满足概率最大化的日粮配方,提升了奶牛产业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
选用1026只1周龄罗斯蛋用雏鸡为试验动物,研究不同日粮Se水平对雏鸡组织Se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雏鸡的Se缺乏或过量均可通过各组织Se含量的变化反映出来,但反映的敏感性及临界指示值因组织及发育期不同而异。日粮Se水平缺乏或过量时,各组织Se含量相应降低或增加。在本试验条件下得出罗斯蛋用雏鸡的Se需要量范围为0.145×10 ̄(-6)~0.495×10 ̄(-6),其中以0.195×10 ̄(-6)最佳;日粮Se含量≤0.095×10 ̄(-6)或≥0.995×10 ̄(-6),雏鸡出现Se缺乏症或中毒症。  相似文献   

10.
大型卷积神经网络因模型复杂难以部署于实际应用,而轻量级网络因优化模型结构而导致精度往往不如前者理想。针对上述问题,对ShuffleNet V2进行改进,提出一种轻量化MAM-ShuffleNet柑橘病害识别模型。首先,在ShuffleNet V2中引入混合注意力模块(Mixed attention module,MAM),提升模型对病害特征提取能力。其次,利用Ghost模块优化网络中卷积层,有效降低网络模型参数量和计算成本。最后,调整网络结构中ShuffleNet V2单元堆叠次数,进一步简化网络参数。结果表明,在自建柑橘叶片数据集中,MAM-ShuffleNet模型平均识别准确率达到97.7%;与原始ShuffleNet V2相比,其参数量降低了45.7%,识别准确率提升了1.2百分点;综合性能明显优于ResNet50、DenseNet121等模型。  相似文献   

11.
饲料中有效能是供动物生长发育的基础.不同动物所用的有效能体系不同,目前大多数动物采用消化能、代谢能体系,但随着研究的发展与深入,发现最能反映饲料有效能的是净能体系.无论哪种体系,采用合理的测定技术准确测定饲料中的有效能值显得尤其重要,通过对饲料有效能值的准确测定可以实现动物所需能量的精确供给,减少养殖成本,使经济效益最大化.文章综述了几种有效能评价体系的测定技术.  相似文献   

12.
采用L(934)正交设计试验,对山茱萸浸提液中山茱萸多糖的酶水解法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并对浸提液的中有效成分马钱苷含量进行了HPLC法分析。结果表明,山茱萸多糖浸提的最佳工艺为:液料比1∶5,浸提时间4 h,浸提温度80℃,果胶酶添加量0.55 g/L。用HPLC法测定出的山茱萸浸提液中马钱苷平均含量为0.512 ...  相似文献   

13.
为探明客源市场生态旅游消费的潜在特征,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就长沙市居民对湖南金洞生态旅游开发的意向等问题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生态旅游符合人们“回归自然”的旅游新时尚,有着极大的开发空间,指出生态旅游的开发要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开发的产品要以休闲度假类的大众产品为主,开发生态旅游都市客源市场还要多种渠道并用,尤其是要注重媒体的宣传.  相似文献   

14.
板栗属壳斗科栗属(Castanea mollisima Blume),其种子属于顽拗型种子,不耐贮藏。基于近年来板栗贮藏保鲜技术研究成果,从合理采收、贮前处理、贮藏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5.
切花菊耐热性鉴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8个切花菊品种为材料,通过对离体叶片进行50℃高温胁迫后,采用电导法、电阻抗图谱法测定电导率、电阻,并对大田栽培植株进行田间高温胁迫试验,比较品种间的耐热性。结果表明:电导法测得的50℃直接相对电导率、修正相对电导率和电阻抗图谱法测得的胞外电阻在品种间有明显差异,但与田间高温胁迫法测定的热害指数不完全一致。电导法和电阻抗图谱法都可以作为测定切花菊耐热性的方法,但需要结合田间耐热性观察。  相似文献   

16.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创刊年代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河北农业大学前身—直隶农务学堂诞生,经几易其名,于1958年更名为河北农业大学至今。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直隶高等农业学堂时期创办了《北直农话报》,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更名为《直隶农务官报》,中华民国七年(1918)改出《农学月刊》,中华民国十七年(1928)易名为《河大农刊》,中华民国二十三年(1934)更名为《河北通俗农刊》,中华民国二十四年(1935)易名为《河北农林学刊》,1948年更名为《河北农学院研究专刊》,1959年更名为《河北农业大学学报》至今。《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前身诸刊都与现时的《河北农业大学学报》有着一脉相承的历史渊源,各刊之间联系紧密,连续性、继承性强。因此,《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的创刊时间应追溯至1905年创办的《北直农话报》。  相似文献   

17.
郑艳霞  王永刚  李志忠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7075-17076
[目的]寻找开发啤特果产业的新途径,提高其附加值。[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啤特果中的多糖,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多糖的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对影响啤特果多糖提取工艺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确定了提取啤特果多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温度95℃,料液比1∶2,乙醇浓度67%。在该工艺条件下,啤特果多糖的得率为1.05%。[结论]该研究为开发利用啤特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应用萄聚糖凝胶柱层析对水牛梭形住肉孢子虫包囊包溶性抗原进行了纯化。结果表明:纯化水牛梭形住肉孢子虫包囊抗原的最适条件为:选用萄聚糖凝胶G—100柱层析系统;洗脱液为03MPBS(pH72),床体积为10cm×165cm,上样体积为500HL;流速为12mL/h。纯化抗原可使琼脂凝胶双扩散试验的阳性检出率提高30%。  相似文献   

19.
利用已构建的过表达拟南芥(Arabidopsis)GEF7基因植株,在光照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并与野生型植株进行对比分析,对GEF7基因过表达植株的幼苗表型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GEF7基因过表达植株幼苗的根长比野生型对照明显增加;其子叶形态、数目和幼苗形态等方面均有异常表型,表明GEF7基因的功能与根的发育有关,并参与调控植物的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20.
姬松茸碳源利用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麦秸培养基,系统研究了姬松茸在生长期间对碳源的利用规律。结果表明,姬松茸降解的有机物质绝大部分被菌体的呼吸过程消耗掉,绝对生物学效率较低;在菌丝生长阶段,木质素的降解速率大于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这对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降解十分有利;非木质纤维素组分在菌丝生长阶段被主要利用,而木质纤维素则是子实体生长阶段的主要碳源。且就整个栽培过程而言,姬松茸生长发育所需要的79.86%的碳源来自木质纤维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