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符号消费"是一种注重商品符号价值和象征意义的消费。随着经济发展,符号消费在某种程度上使得大学生理想信念动摇、国家身份认同减弱、物质享受倾向强化,从而冲击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了回应这一挑战,必须通过凸显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地位、打造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代码和创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话语等方式引导大学生自觉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2.
提升农村中小学生乡土文化认同感,有助于传承和发展乡土文化,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为了更好地了解农村中小学生的乡土文化认同现状,通过对湖南省某乡的农村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因此,应培养学生正确的乡土文化价值观,促进乡土文化的赓续传承,家庭、学校、社区三者合力开展乡土文化教育,有效提升农村中小学生乡土文化认同感。  相似文献   

3.
立足新时代乡村实际发展境况,厘清乡土文化传承内涵,探索文化凝心聚力之道,对加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伦理学视角,探究乡土文化传承的内涵与方法,应从乡村文化共同体的整体视野出发对此加以审视。具体而言,需从乡村伦理的主体叙事、乡村伦理的传统认同以及重塑乡村伦理共同体三重维度入手予以系统考量,协同把握乡土文化传承的伦理意蕴和价值路向,其将对我们立足乡村振兴战略语境,推动形成文明乡风,努力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4.
“莫言现象”包含有丰富的经济、文化和社会意蕴。运用符号化消费理论分析了符号化的消费社会、符号世界里的消费者、莫言作品的符号资本以及人们对社会符号的认同,进而从社会学的角度对“莫言现象”的经济符号消费、文化符号消费和社会符号消费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从3个方面指出了“莫言现象”所蕴含的符号力量带给我们的启示:打出经济中的“符号”牌;挖掘文化符号,推进文化强国建设;传颂正面社会符号,加强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5.
我国当前正处于司法改革的关键性阶段,要实现国家的法制文明,农村的法制状况不容忽视,尤其要重视农村的法制化进程。然而在此进程中,受我国传统固有法律观念的影响。法制与乡土社会中的文化在价值取向等方面仍存在大量冲突。我们将从揭示这种冲突入手,进而时农民的诉讼理念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基于文献将文化消费分为教育型和娱乐型两大类,并将社会融入划分为经济整合、行为适应、文化认同和心理融入4个维度。运用人力资本、文化消费、符号互动等理论分析了两类文化消费对新市民社会融入4个维度的作用机制,并提出了通过文化消费促进新市民社会融入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文献将文化消费分为教育型和娱乐型两大类,并将社会融入划分为经济整合、行为适应、文化认同和心理融入4个维度。运用人力资本、文化消费、符号互动等理论分析了两类文化消费对新市民社会融入4个维度的作用机制,并提出了通过文化消费促进新市民社会融入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8.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1):284-286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传统民俗文化虽逐渐支离破碎但仍表现出很强的韧性。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分析极具"地方性知识"的民俗文化符号的外在表征与内在机理对守住乡土社会的文化底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对湖北"僵狮子"传统文化习俗的考察,对其进行符号解读并运用结构功能AGIL模型分析其功能。研究发现"僵狮子"能够较好地实现自修适应、情感目标、价值整合及文化传承功能的同时仍存在与现代文化不适应、活动场域解体、"去传统化"趋势、传承人员不足等困境,需要从融合现代文化、嵌入旅游产业、加强政策引导、文化进入课堂四个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9.
民族文化认同是一个民族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在网络背景下,一些网络文化导致了大学生对主流文化认同弱化,引发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冷落和疏远,造成大学生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缺失。面对这一现实,我们应重塑核心价值认同,着力培养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普朗克有机田园为例,探讨了有机食品消费活动,即有机食品消费价值认同和空间表征下对有机田园的认同建构,以及生产地和消费地重新连接的地理空间意义。研究发现,有机食品的物质、情感文化和道德消费价值,与生产空间表征共同构成空间认同的基础。有机食品消费促进了生产地和消费地的重新连接,有助于将食品消费作为关系重新连接的新载体,重新建立消费者对食品的信任,促使城乡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在物质、文化与情感维度上的重新连接。  相似文献   

11.
以普朗克有机田园为例,探讨了有机食品消费活动,即有机食品消费价值认同和空间表征下对有机田园的认同建构,以及生产地和消费地重新连接的地理空间意义。研究发现,有机食品的物质、情感文化和道德消费价值,与生产空间表征共同构成空间认同的基础。有机食品消费促进了生产地和消费地的重新连接,有助于将食品消费作为关系重新连接的新载体,重新建立消费者对食品的信任,促使城乡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在物质、文化与情感维度上的重新连接。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体系和城市文化的快速发展,乡土文化传承与乡村教育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具体分析乡土文化在乡村教育中缺失的原因,并从乡村经济结构、乡土文化认同、乡土教育体系等方面提出乡土文化传承及乡土文化回归乡村教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正>乡土特色产业是指根植于农业农村特定资源环境,由当地农民主办,彰显地域特色、开发乡村价值、具有独特品质和小众类消费群体的产业,涵盖特色种养、特色加工、特色食品、特色制造和特色手工业等产业。近年来,乡村特色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已成为农民就业增收的支撑力量和乡村产业的重要增长极。(一)发掘了一批乡土特色产品。各地以资源禀赋和独特历史文化为基础,有序开发特色资源,做精乡土特色产业,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14.
与老一辈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在文化水平、生活理念以及思维方式等方面已经发生较大改变。但由于自身社会资本的缺失、制度性排斥以及社会记忆的二重性,他们面临着与父辈同样严峻的社会认同困境:在身份认同上,市民倾向与农村依恋的矛盾心态明显;在职业认同上,自我期待与职业成功存在现实差距;在文化认同上,乡土文化的记忆与城市文明的张力凸显;在地域认同上,城市与农村归属的模糊认知。解决这些困境,需要从"制度建设、资本扩容、福利改革、心理慰藉、文化适应"五大路径重塑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认同。  相似文献   

15.
世界的全球化与现代化浪潮,逐步撼动着民族国家的根基,冲击着少数民族大学生既有的国家认同理念,进而导致他们政治认同上的弱化性、文化认同上的兼容性、身份认同上的多重性。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关系到社会和谐、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以价值共识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以历史文化培育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感,以公民教育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今的农村社会中,由于人们生活交流减少、自利性趋强、人口流动加快,农村居民认同不再像从前一样强烈,缺少甚至没有了以前农村乡土社会质朴的氛围,矛盾层出不穷并且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多元化起来,但有些方式还不太理想。究其原委,无声无影的优秀乡土文化潜移默化中对于相关问题解决的积极影响力在式微。对此,应该充分利用乡村本土优秀文化的力量,通过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增加村内文化活动、积极鼓励外出人员参与村内治理的方式,增强农村居民对家乡和他人的认同感,形成一种新的文化认同尤其是在地文化的共识,提升农村居民的包容度、凝聚力,以文化认同助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7.
我国拥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乡土景观。乡土景观不仅承载着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同时还是我国文化历史的物质载体,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然而随着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乡土景观元素发生丢失、破坏、褪色,取而代之的是高楼建筑、工厂农场等。本文从乡土景观的概念界定和功能定位入手,探究了新农村建设中保持乡土景观元素的策略,为保护我国乡土景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当传统文化与经典将成为绝响,当乡土与村落将成为遥远的记忆,人们开始走进乡土追寻理想中"诗意的栖居",寻求恢复性治疗和创造与自然联系的本原方法,希冀在乡土传统中寻求心灵的慰藉。可是,随着现代文明的渗透超越,古老的农耕文化距离我们越来越陌生和遥远。基于此,更要深入挖掘中原农耕-传统文化精髓和要素,融入文化信仰和华夏民族身份认同符号,选择依山傍水的山区建设大型实景中原农耕文化主题园,实现游客在深入体验、深度参与中体味-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文化的重构与复兴开拓路径。  相似文献   

19.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1):135-137
消费不仅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它还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要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硬实力"得到了极大提升。但是,我国文化"软实力"与国家"硬实力"明显不相称。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大背景下,全社会对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的伦理诉求和绿色消费的强烈需求,更加凸显了探寻绿色消费文化动力的深层次价值及意义。绿色消费文化动力来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消费意识形态、重建消费公共理性、引领大众传媒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20.
<正>当传统文化与经典将成为绝响,当乡土与村落将成为遥远的记忆,人们开始走进乡土追寻理想中"诗意的栖居",寻求恢复性治疗和创造与自然联系的本原方法,希冀在乡土传统中寻求心灵的慰藉。可是,随着现代文明的渗透超越,古老的农耕文化距离我们越来越陌生和遥远。基于此,更要深入挖掘中原农耕-传统文化精髓和要素,融入文化信仰和华夏民族身份认同符号,选择依山傍水的山区建设大型实景中原农耕文化主题园,实现游客在深入体验、深度参与中体味-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文化的重构与复兴开拓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