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旨在了解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 )的种质特性,为其种质鉴定提供理论依据。采用传统形态学方法观测样品形态特征,借助肾细胞滴片空气干燥法制备染色体标本并进行核型分析,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研究大口黑鲈眼晶状体乳酸脱氢酶(LDH)。结果表明:大口黑鲈体呈纺锤形,口裂大,斜裂;背部黑绿色,体侧青绿;吻端至尾鳍基部有排列成带状的黑斑。鳃盖上有3条呈放射状的黑斑;背鳍鳍式 D.VIII~XI-11~14;臀鳍鳍式A.III-9~12;左侧第一鳃弓外侧鳃耙数为6~7,鳔1室,脊椎骨总数30~32。染色体数目2n=46,核型公式为2m+2st+42t,臂数NF=48,未发现带有随体、次缢痕的染色体和异型性染色体,大口黑鲈进化上符合高位类群核型特征;眼晶状体中的LDH酶带5条,观察到LDHA、LDHB和LDHC 3个基因位点。综上所述,在对大口黑鲈进行种质鉴定时,建议采用多种种质鉴定技术手段系统化地考察和评价其种质状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从形态特征、染色体核型和生化遗传3个层面评估人工养殖黄河鲤(Cyprinus carpio haematopterus)种质资源状况,为探讨种质鉴定在黄河鲤资源保护和良种选育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形态学方法测定30尾人工养殖黄河鲤样品的可量性状和可数性状,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检测其肌肉乳酸脱氢酶(LDH)的表达情况,并借助肾细胞滴片—空气干燥法对人工养殖黄河鲤的染色体数目及其核型进行分析.[结果]人工养殖黄河鲤体形呈梭形,头小而腹部圆,口端位,呈马蹄形,须2对;体侧鳞片呈金黄色,腹部色淡而白,臀鳍、尾柄及尾鳍下叶为橙红色,胸鳍和腹鳍呈桔黄色;鳍式为背鳍D.ⅲ-16~20、臀鳍A.ⅲ-5;齿式为1·1·3/3·1·1;左侧第一鳃弓外侧鳃耙数为19~25条.人工养殖黄河鲤肌肉LDH酶带条数分为2条和5条两种类型.人工养殖黄河鲤染色体数目2n=100,染色体相对长度范围在1.20%~2.96%,其染色体核型公式为18m+38sm+22st+22t,臂数(NF)=156.[结论]人工养殖黄河鲤肌肉LDH出现与种质标准SC 1041—2001《黄河鲤》中不同的条带类型,推测黄河鲤人工养殖群体已出现种质混杂现象.因此,在黄河鲤品种改良或增殖放流前必须对其种质状况进行系统鉴定和评价,原良种场在制种保种过程中应加强不同类养殖群体的隔离或防止混杂,以确保黄河鲤种质纯正.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形态特征、染色体核型和乳酸脱氢酶3个层面评估扁圆吻鲴种质资源状况,为丰富鲴亚科鱼类的遗传特性资料,种质评估、种质保护及利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传统的形态学测量方法对60尾扁圆吻鲴的生物学性状进行描述,采用植物血球凝集素(PHA)和秋水仙素腹腔注射肾细胞直接制片法及同工酶电泳等分子生物学方法,开展扁圆吻鲴的细胞遗传特性及生化遗传特性研究.[结果]扁圆吻鲴体长形,侧扁,腹部圆,肛门前方无腹棱.头小,吻突出.口下位,横裂,下颌有很发达的角质缘.鳃耙短且扁薄,排列很紧密.鳞小,体背部深黑色,腹部银白.背、尾鳍灰黄色,尾鳍边缘黑色,偶鳍基部黄色.鳔分二室,且后室较前室大,前室钝圆,后室末端稍尖且呈锥状;扁圆吻鲴的可数性状依次为背鳍鳍式(D.Ⅲ,6~8)、臀鳍鳍式(A.Ⅱ,6~9)、侧线鳞数(76~89)、鳃耙数(94~103);其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48,核型公式为18m+18sm+8st+4t,臂数(NF)为84;其不同采样点的样本眼睛晶状体乳酸脱氢酶(LDH)均有5条同工酶谱带,由Ldh-A、Ldh-B两个基因编码.[结论]该研究中扁圆吻鲴的形态特征与已报道的鲴亚科鱼类形态特征存在一定的差异,而体细胞染色体数、核型以及乳酸脱氢酶的表达均与其他鲴亚科鱼类的特征相一致.  相似文献   

4.
[目的]从形态特征和生化遗传层面丰富美洲鲥种质资源研究内容,同时为筛选出鉴定美洲鲥种质的生化遗传标记打下基础.[方法]通过形态测量获取美洲鲥的可数性状和可量性状,并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对美洲鲥6种组织(心脏、眼睛、肌肉、肝脏、肾脏和鳃)的乳酸脱氢酶(LDH)和苹果酸脱氢酶(MDH)进行检测分析.[结果]美洲鲥体侧扁,呈纺锤形,背、腹缘呈浅弧形,背部灰黑色,略带蓝绿色金属光泽,体侧和腹部均为银白色;其鳍式为背鳍D.iii-13~15,胸鳍P.i-14~17,腹鳍V.i-7~9,臀鳍A.i~ii-16~20,尾鳍C.21~25.美洲鲥鳃耙近7字形,左侧第一鳃弓外侧鳃耙数24~37+47~64.LDH和MDH在美洲鲥心脏、眼睛晶状体、肌肉、肝脏、肾脏和鳃组织中的酶带数目及其活性各不相同,呈明显的组织特异性,且美洲鲥个体间也存在差异.[结论]美洲鲥同工酶表达的组织特异性受遗传基因调控,同时与各器官组织的生化代谢活动相关.实际生产中,建议选取鳃LDH作为鉴定美洲鲥种质的生化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5.
[目的]从形态特征和生化遗传两个角度丰富蒙古红鲌(Erythroculter mongolicus)种质资源的研究内容,筛选出蒙古红鲌的特征生化遗传参数,为其种质标准制定、种质资源保护及良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传统形态学方法测定蒙古红鲌的可数和可量性状,并结合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检测蒙古红鲌心脏、眼睛晶状体、肌肉、肾脏及肝脏等5种组织中乳酸脱氢酶(LDH)和苹果酸脱氢酶(MDH)的表达情况.[结果]蒙古红鲌的主要形态特征:头部背面平坦,口端位,下颌略比上颌长;腹棱自腹鳍基部至肛门;身体上半部浅棕色、下部银白色,胸腹鳍浅黄色,尾鳍下叶鲜红色;鳍式为背鳍D.ⅲ-7和臀鳍A.ⅲ-19~22;齿式为2·4·5(4)/5(4)·4·2或2·4·4/5·3·2:左侧第一鳃弓外侧鳃耙数为18~20.从蒙古红鲌心脏、眼睛晶状体、肌肉、肾脏和肝脏组织中均能检测到LDH和MDH,但不同组织中的酶带数目和活性各不同,呈明显的组织特异性,其中,LDH酶带条数分别为6、6、6、7和8条,MDH酶带条数分别为3、3、5、5和4条.各样本蒙古红鲌眼睛晶状体的LDH酶带数及其活性基本相同,均呈单态,表达稳定,且分离效果好.[结论]LDH和MDH在蒙古红鲌体内分布较广泛,且具有组织特异性,其中眼睛晶状体LDH表达丰富且活性稳定,可作为鉴定蒙古红鲌种质的特征生化遗传参数.  相似文献   

6.
双须骨舌鱼形态特征与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了双须骨舌鱼(Osteoglossum bicirrhosum)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并对其核型进行了分析。通过对试验鱼的观察、测量、解剖和拍照,得到如下结果:双须骨舌鱼为侧扁体型;口上位,口裂〖JP2〗大;侧线发达,侧线鳞数35~36;鳍式分别为D43-46,P7,V6,A50-54,C12;体长分别是体高、头长、尾柄长和尾部长的5.34倍、5.23倍、97.62倍和1.82倍,头长分别是吻长、眼径和眼间距的3.95倍、6.04倍和2.96倍,体高是体宽的 2.05倍;无雌雄异型现象。胃发达呈U型,幽门盲囊短且粗;鳔1室,与体腔等长且位于体腔上部紧贴脊椎骨。雌、雄性双须骨舌鱼性腺均为单侧性腺,成熟雌鱼所含卵粒数较少,但卵径较大。以肾脏为材料,用空气干燥法制备染色体标本,双须骨舌鱼的染色体数目为2n = 56,核型公式为2n=2sm+26st+28t,NF=58,未见异型性染色体。  相似文献   

7.
为了认识大鳍鳠的染色体组特征,为大鳍鳗的遗传多样性积累数据,同时为其驯化繁殖提供技术资料,采用PHA、秋水仙素腹腔注射,肾细胞直接制片法分析了大鳍鳗染色体的核型.结果表明:大鳍鳗二倍体染色体数目2n=56,核型公式为2n=16m+14 sm+12 st+14t,其染色体总臂数NF=86.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尖裸鲤(Oxygymnocypris stewartii)的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为其进化生物学、种质标准制定及杂交育种亲本选择提供细胞遗传学依据。【方法】以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水产科学研究所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联合驯养的尖裸鲤为试验对象,取其头肾采用冷滴片法制备染色体标本,PI染色,荧光显微镜下拍照,使用Photoshop和曲线测量工具E ruler对染色体进行测量和配对,获得染色体核型,并与已报道的19种(或亚种)裂腹鱼亚科鱼类的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sm)和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st)+端部着丝粒染色体(t)的数量比进行比对,分析尖裸鲤的进化地位。【结果】尖裸鲤染色体数目为2n=92,核型公式为26m+28sm+20st+18t,臂数(NF)=146,进化地位在裂腹鱼亚科中处于中等水平。【结论】明确了尖裸鲤的染色体核型和进化地位,其特化程度为高度特化等级。  相似文献   

9.
多裂蒲公英(T.dissectu Ledeb)染色体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根尖压片法对多裂蒲公英进行有丝分裂观察及核型分析,统计观察了50个准确计数染色体的根尖有丝分裂中期细胞。实验结果表明:多裂蒲公英的染色体数为2n=32,其核型公式为2n=32=28m+2sm+2T。利用有丝分裂过程当中的染色体核型,可以明确区分蒲公英属植物在表现型上难以区别的类型,染色体的数目、相对长度、着丝粒位置和随体有无等都可以作为蒲公英属植物的分类指标而被利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广东韶关地区虎纹蛙、黑斑蛙的核型。[方法]采用常规骨髓细胞空气干燥法,研究了分布于广东韶关地区的虎纹蛙、黑斑蛙的核型,并比较了同种蛙不同地理居群的核型。[结果]广东韶关地区的虎纹蛙的核型为2n=26=14m+12Sm,NF=52,黑斑蛙的核型为2n=26=16m+8Sm+2St,NF=50,均由5对大染色体和8对小染色体组成。同一种蛙的不同地理居群之间在Sm数目和顺序、次缢痕或随体的位置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结论]虎纹蛙、黑斑蛙分布广泛,生存在不同地理纬度,种群长期地理隔离,加上受不同环境条件的影响可能是导致广东韶关虎纹蛙、黑斑蛙与其他地理居群的虎纹蛙、黑斑蛙核型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陈绍红  任鹏康  赵云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5642-5643,5667
[目的]应用体外蛋白质非酶糖基化反应系统,研究香椿叶提取物对蛋白质非酶糖基化终末产物生成的抑制作用。[方法]在体外蛋白质非酶糖基化反应系统中,分别加入不同剂量的香椿叶提取物或阳性对照药氨基胍,在不同时间分别取孵育样品检测其荧光强度,并结合SDS-PAGE电泳结果,研究香椿叶提取物是否对蛋白质非酶糖基化有抑制作用。[结果]在该体外系统中,蛋白质非酶糖基化产物的生成与孵育时间呈正相关,香椿叶提取物浓度依赖性抑制蛋白糖基化终末产物的生成,其中,1.00g/L香椿叶提取物组抑制率均达80%以上。SDS-PAGE电泳结果表明,香椿叶提取物抑制了蛋白质非酶糖基化终末产物的生成。[结论]香椿叶提取物对体外蛋白质非酶糖基化终末产物的生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蜂胶对糖尿病SD大鼠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测定和比较了蜂胶醇提液(EEP)和蜂胶水提液(WSP)对糖尿病SD大鼠的影响. 结果表明,EEP和WSP均能降低糖尿病SD大鼠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果糖胺(FRU)、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肌酐(CREA)、尿素氮(BUN)、尿酸(UA)、丙二醛(MDA)水平,减少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的消耗,降低肾重与体重的比值. 表明蜂胶能够改善糖尿病SD大鼠的糖、脂肪、蛋白质代谢,减少糖尿病肾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与电喷雾电离质谱联用技术,建立一种同时测定婴儿配方奶粉中的牛磺酸和4种维生素(维生素B1、维生素B5、维生素B6、维生素PP)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色谱条件采用RP-C18色谱柱,流动相为5mmol/L七氟丁酸和甲醇,梯度洗脱。质谱采用电喷雾正离子模式(ESI ),以马尿酸为内标定量。结果4种维生素和牛磺酸含量测定方法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6~0.9999,最低定量限10μg/L),前处理技术简单,用该法测定了婴儿配方奶粉中的牛磺酸和4种维生素的含量,回收率为99.1%~101.7%。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精密度好,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4.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aluminium (Al) exposure on amino acid neurotransmitters, the chickens with different levels of subchronic Al poisoning were estabolished by continuous peritoneal injection...  相似文献   

15.
随着魁蚶养殖规模的发展,产生了大量以脏器为主的副产物,为综合利用这些加工副产物,以魁蚶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乙醇回流法提取牛磺酸的工艺条件,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含量。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 g∶12 m L,乙醇体积分数75%,提取时间50 min,温度70℃,牛磺酸的提取量为5.36mg/g,牛磺酸在5.0~20.0μg/m L浓度范围内有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99 7,回收率为89.27%~97.27%,相对标准偏差1.83%,表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产品中牛磺酸含量准确性高、重现性好。魁蚶内脏中牛磺酸提取量最高,为6.29 mg/g,斧足次之,血水最少,表明魁蚶中牛磺酸含量丰富,在不同组织中存在差异,为魁蚶的开发利用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刘蕊  张军  范海阔 《南方农业学报》2021,52(5):1319-1324
【目的】测定可食椰衣纤维椰子果皮中酚类和糖类物质含量,分析其苦涩味道缺失的生理原因,为该种质的深入研究及创新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可食椰衣纤维椰子和海南本地高种椰子(对照)2份材料的椰果外果皮与中果皮在其3个生长时期(幼果期、嫩果期和老果期)的酚类及糖类物质含量,并分析酚类和糖类物质含量与果皮苦涩味道缺失的关系。【结果】在外果皮中,可食椰衣纤维椰子的儿茶素和单宁含量在嫩果期和老果期均显著低于对照(P<0.05,下同),且2种酚类物质在嫩果期的含量约为对照的50.0%,绿原酸含量在老果期也显著低于对照。在中果皮生长期间,可食椰衣纤维椰子的儿茶素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而绿原酸含量仅在嫩果期显著低于对照,单宁含量在二者间则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其中,嫩果期的儿茶素和绿原酸含量分别是对照的14.3%和19.7%。可食椰衣纤维椰子外果皮在3个生长时期的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含量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而嫩果期中果皮的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约是对照的1.5、1.7和1.9倍。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外果皮中葡萄糖和蔗糖含量与儿茶素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绿原酸与3个糖组分含量间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下同);中果皮中儿茶素与蔗糖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单宁与3个糖组分含量间均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可食椰衣纤维椰子果皮中,儿茶素、单宁及绿原酸等酚类物质含量的降低和果糖、葡萄糖及蔗糖等糖类物质含量的增加,可能是造成该种质果皮苦涩味道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以GPAT/AIRC基因为侯选基因,以白耳鸡为试验材料,采用PCR-SSCP方法对GPAT基因外显子2,AIRC基因外显子8进行SNPs检测。结果各发现了一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各种基因型与胸肌IMP含量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GPAT基因外显子2中AA型个体的肌肉肌苷酸含量显著地高于AB型和BB型个体,AB型个体也稍高于BB型,但差异不显著;AIRC基因外显子8中CG型个体的肌肉肌苷酸含量显著地高于GG型和CC型个体,GG型个体的胸肌肌苷酸含量也显著地高于CC型。两个基因的单倍型对IMP含量也有显著的影响:单倍型为AACG的个体比单倍型为BBCC的个体高1.006mg/g,单倍型的遗传效应大于最优秀的单个基因型效应。因此,可以利用该单倍型对鸡的肉质风味性状进行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不同中性洗涤纤维(NDF)水平日粮对妊娠母兔繁殖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和激素的影响,探讨适宜的NDF需要量,将100只体质量相近、胎次和配种日期基本一致的经产新西兰母兔随机分为5组,每组20只,分别饲喂含24%、27%、30%、33%和36%5种NDF水平的日粮。结果表明:日粮NDF水平对妊娠母兔窝产仔数和初生个体质量无显著影响(P0.05),对窝产活仔数、初生窝质量和窝活仔质量影响显著(P0.05),均以30%NDF组最高。30%NDF组血清蛋白质和葡萄糖含量及24%NDF组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高于36%NDF组(P0.05),血清尿素氮和胆固醇浓度不受NDF水平显著影响(P0.05)。随NDF水平升高,血清IGF-1、E2、P4和PRL水平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30%NDF组显著高于24%和36%NDF组(P0.05)。综合分析,妊娠母兔日粮最适宜的NDF水平为30%。  相似文献   

19.
The health safety of methylglyoxal (MGO) has been recognized as a key issue owing to its ultra-high reactivity toward some key biomolecules such as amino acids, proteins, DNA, sulfhydryl- and basic nitrogen-containing compounds, including amino-bearing neurotransmitters. In this review, we have summarized the endo- and exogenous sources of MGO and its accumulation inside the body due to high intake, abnormal glucose metabolism and or malfunctioning glyoxalases, and review the debate concerning the adverse functionality of MGO ingested from foods. Higher than normal concentrations of MGO in the circulatory system and tissues have been found to be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production of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 (AGEs), increased oxidative stress, elevated inflammation and RAGE (AGE receptors) activity, which subsequently progresses to a pathological stage of human health, such as diabetes complications, cancer, cardiovascular and degenerative diseases. Having illustrated the mechanisms of MGO trapping in vivo, we advocate the development of efficient and efficacious MGO scavengers, either assisting or enhancing the activity of endogenous glyoxalases to facilitate MGO removal, or providing phytochemicals and functional foods containing them, or pharmaceuticals to irreversibly bind MGO and thus form MGO-complexes that are cleared from the body.  相似文献   

20.
随机选取4~8周龄期间经30%能量限制的健康哈博德父母代母雏,研究能量限制对其生产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30%能量限制后,肉鸡的体重、平均日增重和腹脂率显著降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升高,丙二醛含量极显著降低,尿酸水平极显著升高;血清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水平极显著降低,较对照分别下降32.2%和13.7%;血清尿素氮水平显著升高;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极显著降低.可见30%能量限制可提高肉鸡的抗氧化水平和降低血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