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翁萍 《种子科技》2019,(12):3-6,10
院了解长果种黄麻种质资源的产量性状及遗传多样性,为长果种黄麻育种和生产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对种植在莆田白沙的14份长果种黄麻品种(系)的10个产量性状进行相关性计算、差异性分析、多重比较分析,接着进行主成分估算,并以前2个主成分为基础,作二维排序图。结果表明:①通过多重比较分析得出,1号品种(福农1号)、2号品种(福农2号)和9号品种(福农9号)是高产优质品种;②参试材料产量相关性状的变异系数为5.59%~22.50%,其中,鲜皮厚、分枝高、单株鲜皮重、单株鲜茎重、单株干皮重、经济产量6个产量性状的变异系数超过10%,说明产量性状的变异潜力较高;③主成分分析表明,单株鲜茎重因子、出麻率因子这2个主因子提供了原始性状79.727%的信息;④二维排序表明,1号(福农1号)、2号(福农2号)、7号(福农7号)、9号(福农9号)、10号(福农10号)、11号(18BS10),这6个高产品种(系)的2个主成分构成因子协调最好。将主成分分析和二维排序结合起来的分析方法,能较好地为黄麻品种改良以及亲本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黄淮海夏大豆品种(系)主要农艺性状的综合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18年黄淮海区试60个夏大豆参试品种(系)为材料,对12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综合性分析。统计分析结果显示: 中组平均产量最高,南组平均粗蛋白含量最高;有效分枝数的变异系数最高,生育期的变异系数最低。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 产量与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数呈显著正相关,与单株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主茎节数呈显著负相关;百粒重与株高、主茎节数呈显著负相关,与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数呈极显著负相关;粗蛋白含量与粗脂肪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 12个主要农艺性状被提取到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76.78%。聚类分析结果显示: 60个品种(系)被分为2大类,每类又分为2个亚群,但60个品种(系)未按照北组、中组和南组的地域而区分开,说明黄淮海区域大豆品种(系)遗传背景相似。  相似文献   

3.
不同甘蔗品种(系)的产量构成因素及品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台糖22号为对照(CK),对参试的9个甘蔗品种(系)进行田间一年新植和一年宿根的品比试验,调查参试品种(系)的农艺性状、抗逆性状及产量构成性状,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9个参试品种(系)比CK增产增糖的品种(系)有6个,其中桂热2号和凉蔗02-186的分蘖率、宿根发株率、蔗茎产量、含糖量和有效茎数等较CK有明显的优势,福农41号的枯心苗率和梢腐病率最高,凉蔗07-53、凉蔗03-23和凉蔗03-81蔗糖分偏低,其他材料与CK差异不大。通过产量和总含糖量综合分析,桂热2号、凉蔗02-186、桂糖42号表现优异,适宜在广西南宁地区及气候相似蔗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对福建省11个春大豆品种的10个农艺性状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大豆有效分枝数、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等变异系数较大;单株粒重与有效分枝数和单株荚数呈显著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前3个主成分,其累积贡献率为83.78%,分别为荚粒性状因子、产量性状因子和株型性状因子。  相似文献   

5.
马兵 《中国种业》2020,(8):65-68
大豆品种区域试验是鉴选大豆新品种的重要试验环节。本文采用灰色关联分析对参加2019年度国家黄淮海夏大豆区域(中组)试验的12个品种(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所有参试品系的生育期都符合黄淮海夏大豆区的要求;考种性状的关联度排序为百粒重>单株粒重>主茎节数>单株有效荚数>株高>有效分枝>底荚高度>单株粒数。对参试品种(系)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与产量评价结果有较大出入,实践中应该做好相关记载并统计有效株数。邯豆5号和齐黄34两个对照的产量表现相当,可以用齐黄34替代邯豆5号做区试的对照品种,以适应大豆生产的需要。建议祥丰3号、邯13-99、濮豆561、洛1304、中黄311、山宁30、石936和晋豆50号继续参试。  相似文献   

6.
春大豆主要农艺性状方差分析及相关分析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引进的9份大豆优良种的11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方差分析,对15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主要农艺性状中的茎粗、单株粒重经方差分析达显著水平,株高、底荚高度、主茎节数、主茎分枝数、单株总荚数、秕荚数、每荚粒数、百粒重等性状经方差分析达极显著水平;(2)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大小依次为秕荚数、主茎分枝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产量、底荚高度、每荚粒数、百粒重、株高、茎粗、产量、主茎节数、出苗至开花、开花至成熟、生育期;(3)产量与生育期、秕荚数呈显著正相关,与株高、底荚高度、主茎分枝数、单株产量、每荚粒数、百粒重、开花至成熟的天数呈正相关,与茎粗、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出苗至开花的天数呈负相关。因此,要增加产量,首先应考虑百粒重大、单株生产力潜力大的品种,其次考虑底荚高度较低,每荚粒数较多的品种。  相似文献   

7.
对“普通型日本菜豌豆×半无叶型菜豌豆宝菜2号”后代株系的株高(x1)、分枝数(x2)、糖度(x3)、单株荚数(x4)、双荚率(x5)、单株粒数(x6)、鲜百粒重(x7)、鲜荚产量(y)进行了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各个性状对鲜荚产量均有直接正向效应,其相对重要性排序为单株粒数>鲜百粒重>单株荚数>分枝数>株高>糖度>双荚率,其中各个农艺性状对鲜荚产量的直接效应中单株粒数最高,鲜百粒重次之。间接效应中单株荚数通过单株粒数对鲜荚产量的间接作用最大。综合各影响因素,在选育半无叶型菜豌豆时应注意各农艺性状指标的合理搭配。  相似文献   

8.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9个绿豆品种的7个农艺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吉绿6号、辽绿6号、大鹦哥绿935综合表现最好,等权关联度与加权关联度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不同农艺性状对小区产量的关联度不同,6个农艺性状与小区产量的关联度排序为:单株粒重>百粒重>单株荚数>单荚粒数>荚长>株高。  相似文献   

9.
采用经过初次测产、一次测产表现优良的20份杂交大豆品种作为试验材料,研究大豆杂交种杂种优势,结果表明大豆杂交种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参试的20份杂交大豆组合中比高产对照黑农38号增产的组合19个,增产幅度为2.39-61.33%,其中增产15%以上的组合11个,占参试组合的55%;增产2.39-14.76%的组合8个,占参试组合的40%;减产组合一个(-11.4%),占参试组合的5%。产量性状分析表明,不同性状变异程度不同。杂交种产量优势主要来自于三粒荚数、四粒荚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产量、分枝数等产量性状。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出适宜莆田市种植的大豆新品种,引进了10个大豆新品种进行比较筛选试验。结果表明:闽诚豆8号、南农99-6综合性状表现较好,产量高,建议进一步进行多点试验和扩大生产示范;福夏豆2号和福农CD217产量比对照绿斜减产较多,建议予以淘汰。  相似文献   

11.
韦清源  陈渊  汤复跃  陈文杰  郭小红  梁江 《种子》2020,(2):122-124,127,F0002
以桂M 32为母本,桂夏2号为父本,经有性杂交成功选育了高产广适应性大豆新品种桂夏7号(广西区域试验代号桂166,国家区域试验代号桂夏7号)。2012—2014年参加广西夏大豆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753.55 kg·hm^-2,比对照种桂夏1号减产0.8%,2014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459.40 kg·hm^-2,比对照种桂夏1号增产2.9%。2016—2017年参加国家大豆品种试验热带亚热带地区夏大豆组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599.5 kg·hm^-2,比对照华夏3号增产8.8%。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712.0 kg·hm^-2,比对照华夏3号增产12.2%。生育期夏播101 d,株高80.3 cm,主茎节数15.5节,有效分枝3.5个,底荚高度18.5 cm,单株有效荚数53.5个,单株粒数109.5粒,单株粒重17.5 g,百粒重17.4 g。籽粒粗蛋白含量39.99%。粗脂肪含量20.63%。2015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桂审豆2015005号),201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豆20180033),适宜在广东、广西、福建中南部、湖南南部和江西南部地区夏播种植。  相似文献   

12.
以14个早熟大豆品种(系)为材料在山西省中部汾阳介夏分期播种条件下,研究各主要农艺性状在春夏不同播种季节环境下的差异反应。结果表明,春季播种条件下除产量、病毒粒率低于夏播外,其余性状均高于夏播;各性状的变异系数大于夏播;单株粒数,单株荚数,百粒重,分枝数,主茎节数5个性状与产量达显著或极显著相关,而夏播只有单株粒数,单株荚数,分枝数3个性状与产量达极显著或显著相关,初步探讨了产生遗传变异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对22份豌豆品种(系)的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程度为:主茎节数>百粒重>单株荚数>株高>荚宽>主茎分枝数>单荚粒数>荚长;关联顺序为:荚宽>百粒重>荚长>单荚粒数>主茎分枝数>主茎节数>株高>单株荚数。两种分析结果基本吻合,影响豌豆产量的主要因子为百粒重和单株荚数。通径分析表明百粒重对产量的直接作用大,影响百粒重的直接性状为主茎节数,影响单株荚数的直接性状为单荚粒数和主茎分枝数,因此在筛选培育新品种时应注意考察主茎节数与主茎分枝数,以减少这些性状对产量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4.
对19个绿豆品种的抗旱性及主要农艺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9个绿豆品种中抗旱性极强、强、中等、弱、极弱的品种分别有1个、3个、7个、7个、1个;单株荚数对绿豆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其次为单株粒重,单株粒数的影响较小,并且单株粒重通过单株荚数的间接作用对产量的贡献大于单株粒重对产量的直接作用。因此,在干旱条件下选育丰产性较强的绿豆品种时,对单株荚数、单株粒重和单株粒数的选择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适合我市的夏大豆育成品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农艺性状与蛋白质含量的关联度由大到小依次是:产量〉生育日数〉百粒重〉单株荚数〉株高〉单株粒数〉脂肪含量〉始花(R1)-成熟(R8)日数〉主茎节数〉出苗-始花(R1)日数;对蛋白质含量影响最大的是产量,影响较大的是生育日数、百粒重、单株荚数。与脂肪含量的关联度由大到小依次是:始花(R1)-成熟(R8)日数〉株高〉生育日数〉主茎节数〉产量〉蛋白质含量〉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出苗-始花(R1)日数;对脂肪含量影响最大的是始花(R3)-成熟(R8),影响较大的是株高、生育日数、单株节数。  相似文献   

16.
半无叶型豌豆7个农艺性状的通径分析及利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半无叶型豌豆不同品系的株高(x1)、单株荚数(x2)、分枝数(x3)、百粒重(x4)、单株粒数(x5)、双花双荚数(x6)和单株籽粒产量(y)进行了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各个性状对产量的相对重要性排 序为单株粒数>百粒重>分枝数>单株荚数>双花双荚数>株高,其中,各个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 的直接效应中单株粒数最高,间接效应中单株荚数通过单株粒数对籽粒产量的间接作用最大。进一步分析表明:在利用半无叶型豌豆育种中,应以选择单株粒数、单株荚数为主,同时要注意增加双花双荚数,适当兼顾百粒重及其它。试验证明半无叶型豌豆在高产育种中有重要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夏大豆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许海涛  许波  王友华 《种子》2006,25(12):80-81
以区域试验大豆品种为供试材料,通过对夏大豆区试品种的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单株粒重、单株粒数、每荚粒数和抗倒性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提出选择综合农艺性状好的品种是提高大豆产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华夏3号由华南农业大学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合作选育,以桂早1号为母本,巴西13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200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豆2006024.1特征特性1.1 生育期该品种平均生育期113d,在2009~ 2010年早造种植生育期变化不大,7月中旬播种,11月上旬成熟,属夏大豆晚熟品种.1.2主要农艺性状华夏3号株型、叶型良好,平均株高84.7cm,有效分枝4.5个,单株有效荚数78.9个,单株粒数145.7个,单株粒重22.4g,百粒重17.5g.株型收敛,白花,棕毛,有限结荚习性.籽粒椭圆,种皮黄色,脐色浅褐,耐旱性好,对酸性低磷土壤有很好的耐性.  相似文献   

19.
采用相关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28个绿豆品种(系)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绿豆品种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生育期、株高、主茎节数、单株荚数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不同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依次为单株荚数>荚粒数>百粒重>主茎节数>主茎分枝>荚长>生育期>株高.2种分析方法均表明,单株荚数...  相似文献   

20.
为了高效开发利用小黑豆资源,提高小黑豆产量,在山西隰县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法研究了不同行株距(密度)对小黑豆产量及相关性状变异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行距40 cm的平均产量优于行距60 cm的平均产量;不同行株距配置(密度)中,R40P30(8.34万株/hm2)处理的籽粒产量、单株籽粒产量、单株荚数和结荚高度4个性状均优于其他处理,R60P15(11.12万株/hm2)处理的百粒重性状优于其他处理,株高性状以R60P25(6.67万株/hm2)处理最高不,同行株距配置(密度)对有效分枝性状不存在影响;不同行株距配置(密度)处理对各性状的变异系数影响序列为产量>结荚高度>单株籽粒产量>百粒重>单株荚数>有效分枝>株高。该项研究为进一步提高小黑豆产量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