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内蒙古图牧吉自然保护区羊草种群营养繁殖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在内蒙古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对草甸和草甸草原上灰绿型和黄绿型2个生态型羊草种群营养繁殖的诸数量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2种植被类型中,灰绿型和黄绿型羊草分蘖株的数量和生物量均由4个龄级组成, 且均以4 a所占比重最小,呈稳定型或增长型龄级结构;根茎均以2 a所占比重最大,呈稳定型龄级结构;2个生态型羊草的单株生产力均以1 a分蘖株最高,且均随着龄级的增加依次减少;在整体水平上,草甸草原上灰绿型和黄绿型羊草的单株生产力均显著高于草甸;2个生态型羊草的根茎生产力均以1或2 a最高。在温带草本群落,增长型或稳定型的年龄结构、年轻龄级分蘖株和根茎旺盛的物质生产和贮存能力,是多年生无性系草本植物实现其持续繁荣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盛军  朱瑶  李海燕  杨允菲 《草地学报》2018,26(3):545-550
对松嫩平原长期刈割和围栏封育利用方式下的大油芒(Spodiopogon sibiricus)种群构件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种利用方式下,大油芒种群分株由2~3个龄级构成,根茎由3~4个龄级构成,均呈增长型年龄结构。长期刈割方式下,潜在种群由苗和芽组成,而围栏封育方式下仅存在芽构件。在2种利用方式下,分株生产力、根茎贮藏力、分株和根茎的营养繁殖力均以年轻龄级最高。相对于围栏封育方式,长期刈割促进了苗的输出,增加了根茎营养繁殖力,但整体上使大油芒种群分株数量和生物量、根茎长度和生物量、分株生产力和总芽数显著降低。因此,长期刈割对大油芒种群的维持和更新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
松嫩平原单优种群落斑块拂子茅种群构件的年龄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拂子茅是根茎型无性系禾草,在松嫩平原常形成单优种群落斑块。以拂子茅为研究对象,根据营养繁殖世代数划分构件龄级的方法,研究分析了2013和2014年生长季末期,种群分株、根茎、冬性苗和芽的年龄结构与营养繁殖力。结果表明,拂子茅种群的分株由2个龄级组成,1 a分株在数量和生物量上所占比例均大于80%,呈增长型年龄结构;根茎由3个龄级组成,其累积长度和生物量以2龄所占比例最高,达到40%以上,呈稳定型年龄结构;1龄分株有较高的生产力,对种群贡献最大;1龄根茎贮藏力最高,是地下营养物质的主要贮藏部位;潜在种群由冬性苗、分蘖节芽、根茎顶端芽和根茎节芽组成,其中1龄分蘖节芽均超过500个/m2,占优势地位,呈稳定型年龄结构;分株的营养繁殖力高于根茎10倍以上,对于潜在种群贡献最大;干旱导致2014年2龄构件的生长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4.
年龄结构是无性系植物种群的重要属性之一。对松嫩平原长期割草草甸、封育草甸和封育积沙草甸三种生境中羊草种群构件的年龄结构调查表明:三种生境中羊草无性系种群分株的年龄结构由3~4个龄级组成,其中,长期割草草甸和封育草甸生境为增长型年龄结构,封育积沙草甸生境为稳定型;根茎均由4个龄级组成,其中,长期割草草甸和封育积沙草甸为增长型年龄结构,封育草甸为稳定型;三种生境下,长期割草草甸的分株生产力与根茎贮藏力均比较稳定,且1a、2a、3a的分株生产力与根茎贮藏力均低于其他两个生境,封育草甸和封育积沙草甸的分株生产力均随龄级的增加而下降,但根茎贮藏力在各个龄级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通过果后营养期单位面积取样的方法,对科尔沁草原区火电厂储灰池植被恢复时间为12,8和5年区的假苇拂子茅种群构件年龄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恢复时间的3个植被恢复区分蘖株皆由3个龄级组成,分蘖株数量和生物量均呈增长型年龄结构,其中,植被恢复8年储灰池增长型年龄结构最为明显;随着龄级的升高,3个植被恢复区分蘖株干物质储量皆呈下降的趋势;同一龄级分蘖株的生产力随着恢复时间增加呈增加的趋势。2)不同恢复时间的3个植被恢复区根茎皆由4个龄级组成,1和2龄根茎长度和生物量占绝对比重,均为70%~80%;单位长度根茎干物质贮量均以2龄最高,4龄最低,而1龄变化差异较大;同一龄级根茎的物质储量随着恢复时间增加呈增加的趋势。各构件数量指标均具有较大的可塑性。  相似文献   

6.
杨允菲  宋向华 《草地学报》2005,13(2):130-133
对不同植被恢复阶段赖草(Leymus secalimus)种群分蘖株和根茎构件生物量年龄结构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在科尔沁草原,赖草的分蘖节和根茎均可存活4个年度;8月中旬,植被恢复12年和5年储灰池中赖草无性系种群的根茎分别由4和3个龄级组成,根茎生物量均呈稳定型年龄结构;两个恢复阶段赖草无性系种群的分蘖株均由两个龄级组成,生物量均为增长型的年龄结构,恢复时间短者增长型结构尤为明显;赖草无性系种群1龄级分蘖株的生产力均高于2龄级,各龄级根茎的物质贮藏具有较大的生态可塑性。  相似文献   

7.
对伊犁河谷昭苏县杨树群落(H1)、羊草单优势种群落(H2)生境内的羊草无性系种群年龄结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H1、H2样地内羊草无性系种群分蘖株数量分别由3个龄级和4个龄级组成,且随着龄级的增大迅速减少;各生境羊草种群年龄结构同为增长型.(2)两个样地羊草无性系种群根茎长度均由4个龄级组成,其中H1样地羊草无性系种群根茎长度年龄结构为增长型,H2样地为稳定型.(3)两个样地羊草无性系种群分蘖株生物量与分蘖株数量龄级构成相同,年龄结构均为增长型;根茎生物量均由4个龄级组成都为稳定型.各生境分蘖株和根茎生物量年龄结构均以低龄级居于优势位置.  相似文献   

8.
松嫩平原野艾蒿无性系种群根茎的年龄结构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邢福  杨允菲 《草业学报》2004,13(1):21-25
将野艾蒿的根茎划分为不同的年龄级,按长度和生物量统计了野艾蒿根茎的年龄结构,分析了各龄级根茎数量特征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野艾蒿无性系种群根茎的最大存活年龄为4龄,根茎年龄结构为增长型;单位长度根茎的干物质贮量以1龄级最小,并呈现随龄级的增加而不断增大的趋势;2龄级根茎对形成地上茎贡献较大;根茎长度比根茎生物量和干物质贮量具有更大的生态可塑性;生长季后期是野艾蒿根茎生长的重要时期,尤其是1龄级根茎生物量增长明显,对于实现种群更新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通过生长季末期单位面积取样的方法,对新疆霍城县沟谷中不同生境的假苇拂子茅(Calamagrostis pseudophragmits)种群构件的组成及其年龄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个生境的假苇拂子茅分蘖节的存活年限最长为6 a,分蘖株在数量上均由5个龄级组成,属稳定型年龄结构。就单株生产力的整体水平而言,3个生境的生产力水平表现为生境H2>生境H3>生境H1,且各生境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反映了单株生产力在不同生境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根茎的存活年限最长为5 a,根茎的生产力则以1 a或2 a龄级最高,各生境根茎长与根茎生物量均以1 a或2 a龄级所占比例最高,且随龄级的增加而递减,反映出潮湿、疏松的沙质土壤有利于假苇拂子茅根茎的生长和物质储存。  相似文献   

10.
杨允菲  邢福 《草业学报》2007,16(2):19-24
宽叶蒿为根茎型菊科的无性系植物.采用单位面积挖掘取样,对松嫩平原杂类草草甸宽叶蒿无性系种群进行了结构和生产力分析.结果表明,在花期和乳熟期,宽叶蒿营养分株构件均由4个龄级组成,生殖分株构件均由3个龄级组成.2个生育期营养分株构件均以1龄级的数量最多,随着龄级的增加呈减少趋势,均呈增长型年龄结构;生殖分株构件均以2龄级的数量最多,呈稳定型年龄结构.2个生育期种群的生物量均属于稳定型年龄结构.在种群的物质生产上,生殖分株构件的贡献力一直较大,并且随着生育期的延续,其贡献力呈增强趋势.乳熟期各龄级物质生产对种群的贡献力为2龄级>1龄级>3龄级>4龄级.不同生育期宽叶蒿无性系种群单个分株生产力均以老龄级最大.在松嫩平原杂类草草甸,宽叶蒿无性系分株主根及根颈的生活年限最多为5年.  相似文献   

11.
氮磷处理对老芒麦根系及种子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于晓娜  朱萍  毛培胜 《草地学报》2011,19(4):637-643
试验采用裂区设计,通过不同氮磷处理,研究施肥对河北坝上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L.)种子产量组分、种子产量以及老芒麦不同生育时期总根长、根表面积、平均直径、总体积的影响,以期确定获得种子高产的最佳施肥处理,并明确根系与种子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磷肥的效果主要与单位面积分蘖数、单位面积生殖枝数的变化有关;氮肥的效果则主要与千粒重的变化有关;每小穗小花数、每小穗种子数影响实际产量是氮磷共同作用的结果;氮肥不足时,老芒麦通过增加根系总根长、根表面积、平均直径和总体积来增大吸氮量,氮肥充足时,可进一步促进根系生长;根系对磷肥的反应相似,但当进一步增大施磷量时,根系生长受到抑制;根系与种子产量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究不同退化阶段高寒草甸的植被特征和土壤特征变化及其相互关系,通过野外样方调查和室内分析方法相结合测定了植物生物量、物种多样性指数、土壤养分和土壤理化性质,并分析了不同退化阶段下的特征差异与内在关系。结果表明:从轻度到极度退化过程中植被盖度、地上与地下生物量均呈现降低趋势,植被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香农维纳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辛普森指数均呈下降趋势,土壤养分与理化性质趋于恶化,土壤水分下降和土壤容重的增加导致生物量下降。生物量与土壤性质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中度退化阶段改变植物群落组成和土壤性质,减少土壤养分流失,提高植物群落结构稳定性以及增加植物群落多样性将有利于退化高寒草甸的恢复。本研究有助于理清不同退化阶段高寒草甸的退化规律,并为恢复退化高寒草甸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2010年8月,通过单位面积取样的方法,对新疆伊犁草甸和干旱两种生境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自然种群分蘖株、根茎、冬性苗和芽的年龄结构进行了分析,旨在揭示无芒雀麦种群在不同生境条件下的繁殖潜力。结果表明,无芒雀麦种群分蘖株、根茎、冬性苗和芽在两种生境中均以最低的两个龄级占优势。种群生殖分蘖株有3个龄级,营养分蘖株、根茎、冬性苗和芽均有4个龄级;根茎分蘖节最多繁殖4个世代,最多可存活5个生长季。种群的分蘖株数量、芽数量和根茎长度为草甸生境>干旱生境,冬性苗数量为草甸生境<干旱生境。营养分蘖株和冬性苗数量为1龄>2龄>3龄>4龄,芽数量为0龄>1龄>2龄>3龄。两种生境下,无芒雀麦种群分蘖株、根茎、冬性苗和芽等构件均呈增长型年龄结构。  相似文献   

14.
To explore the changes of vegetation and soi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in the alpine meadow at different stages of degradation, the plant biomass, species diversity index, soil nutrient, 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were measur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field sample survey and laboratory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vegetation coverage, above ground and below ground biomass decreased from slight to severe degradation, the species diversity index, Shannon-wiener diversity index, Evenness index and Simpson index of vegetation community all showed a decreasing trend, and the soil nutrient and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tended to deteriorate, the decrease of soil moisture and the increase of soil bulk density led to the decrease of biomass. The interaction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biomass and soil properties can change plant community composition and soil properties and reduce soil nutrient loss in the moderate degradation stage, improving the stability of plant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increasing the diversity of plant community will be beneficial to the restoration of degraded alpine meadow. This study will help to clarify the degradation pattern of alpine meadow in different degradation stages, and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and theoretical basis for restoring degraded alpine meadow. © 2019 Authors.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15.
祁连山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对不同类型草地植被的研究可为草地资源的合理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本研究采用样方法,采集并分析了祁连山东段4种不同类型的草地植被群落特征,并对牧草营养进行综合评定。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草地植被和功能群落存在差异,其中高寒草甸植被香农威纳、优势度和丰富度指数显著高于其他3类草地(P<0.05);地上生物量表现为高寒草甸和沼泽化草甸显著低于草原化草甸和人工草地(P<0.05),地下生物量则相反。不同类型草地牧草营养和牧草碳、氮、磷含量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综合比较不同草地类型植被群落特征,牧草碳、氮、磷含量以及牧草营养,发现高寒草甸的植被群落稳定性,牧草营养最优,沼泽化草甸次之,草原化草甸最差。  相似文献   

16.
两种土壤类型对羊草生物学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王玉辉  周广胜 《草地学报》2000,8(3):220-225
研究两种土壤类型对羊草个体和群落生物学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碱化草甸土,羊草的叶宽、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均低于风沙土型,而单株重则高于后者,而叶长、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差异不显著。碱化草甸土型羊草的群落密度、地上生物量均高于后者,而根冠比则低于后者。株高、凋落物量及地下生物量在两者间差异不明显,碱化草甸土型羊草群落土壤呼吸及凋落物分解排放的CO2量均高于风沙土型。  相似文献   

17.
青藏高原两种草甸地表通量季节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3年1月-2004年7月运用涡度相关法技术研究青藏高原金露梅(Potentilla fruticosa)灌丛草甸(SWM)和藏嵩草(Kobresia humilis)沼泽化草甸(SRM)的地表通量。结果表明:二者地表湍流通量都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其中感热通量以4月最大,1月最小,而潜热通量则以5月最大;感热通量随着季节的变动而显著变化,在相同月份中沼泽化草甸白天最大值大于灌丛草甸,日变化振幅比灌丛草甸强;白天潜热通量达到最大值的时间和波动强度因季节不同而各异,在非生长季节白天最大值在13-15h,日波动较弱,生长季节最大值在12h,日波动较强;高寒草甸地表湍流通量与温度间存在着线性关系;不同季节感热通量:沼泽化草甸>灌丛草甸,而潜热通量与感热通量各异,在1月沼泽化草甸>灌丛草甸,在4和10月,沼泽化草甸<灌丛草甸,在7月二者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