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关中地区小麦品种株型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陕西关中地区50年代以来大面积栽培及近期育成的22个小麦品种品系株型性状进行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50年代以来小麦品种的株高构成指数,叶层得心相对高度、比叶重上升,株高,叶层重心绝对高度、叶片基角、叶片披角减小;增大穗长、叶层重心相对高度和比叶重、减小叶片的基角和披角对品种产量的提高具有正效应;冠层内的透光性主要受叶片基角,叶片披角和穗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对陕西关中小麦品种光合特性的研究表明,在关中小麦品种改良过程中,叶面积系数基本保持恒定,旗叶光合强度由早期品种的21μmol/m^2.s左右提高到目前推广品种的23μmol/m^2.s左右,增幅为10%,生长速率与光合速率正相关,与叶面积系数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陕西关中地区小麦品种的发育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陕西关中地区小麦品种发育特性的研究表明,随着品种更换虽然进入幼穗伸长的时间缩短,但品种未出现春性化,开花期在品种间差异不大,但二棱期至开花期的时间缩短,这是感光性减弱的结果;由于伸长期至二棱期的时间延长,从而利于增花增粒,近期育成的大穗品种多有明显的春性化,强感光性,需要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4.
超级小麦理想株型品种选育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常规育种技术,创新具有理想株型的超级小麦种质资源,为开展山西省超级小麦新品种的选育工作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
一些小麦品种主要株型指标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对25个小麦品种(系)的11个株型指标进行了测定,并对测定结果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①根据11个株型指标可将25个品种(系)分为4类,第1类表现为秆高、穗下节间长、剑叶角和剑叶披垂度大,但有效小穗数和总小穗数最低;第4类表现为剑叶角和剑叶披垂度较小,有效分蘖数、总小穗数和有效小穗数均最高;另外两类的大多数性状介于第1类和第4类之间。②仅根据4个穗部性状,也可将25个品种(系)分为4类,但分类结果与根据11个株型指标的结果有所不同。③穗下节间长度与株高、有效小穗数与剑叶宽、剑叶披垂度与剑叶长和叶基角均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通过田间记录关中地区不同历史时期主栽小麦品种基本农艺性状,对其开花期、株高、穗下节长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关中地区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至今,小麦品种开花期有趋早倾向,株高降低明显,每穗小穗数和千粒重都有显著提高.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年代育成品种在农艺性状方面有着显著的遗传差异,在同一育种单位育成的品种并没有完全归到一类,说明在品种选育过程中,育种家一直都很重视品种类型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7.
小麦是陕西省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粮食安全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当前,我省小麦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提高单位面积综合生产力,实现持续稳定增产。笔者根据我省关中地区小麦生产与高产创建的实际情况,着重从整地、选种、播种及田间管理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实现小麦高产、优质、安全等目标。  相似文献   

8.
9.
小麦株型分类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小麦的狭义株型从不同角度进行定性分类,提出了量化指标。根据茎秆分布形态,小麦的株型可分为W型、V型、桶型、长条型、线状型等基本类型。一般常把小麦株型分为扩张型、松散型和紧凑型三类。通过试验比较植株茎秆的收敛程度认为:用形态特点描述株型更为准确合理,且易于量化描述和品种辨别。  相似文献   

10.
对小麦回交转育所得七个株高梯度系列的35个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矮秆品种高化共同表现在第4,5节间及3,4相对叶间距的增长,这对减少郁蔽有利,籽粒产量及千粒重均有显著增加的趋势,收获指数仍较高,品质也不致下降,在矮×高的矮秆分离群体中选相对较高的植株有利;高秆矮化共同表现在第4节间及3,4相对叶间距缩短,品质性状可得到一定程度改良,回交使高秆品种矮化有效。提出了相对株型的概念,并认为下4节间总相对长、相对叶间距等可作为株型识别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关中绿化植物管理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收集、汇总和整理绿化植物基本资料的基础上,运用Foxpro关系型数据库应用软件的管理功能,采用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进行了关中绿化植物管理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12.
在自然病田对42个小麦品种(系)的调查结果表明,小麦成株期叶部对雪腐格氏霉(Gerlachia nivalis)的抗性有明显差异,茎秆高,叶片窄而挺直的品种比较抗病.小区人工喷雾接种和单株小穗接种的试验证明,小麦穗部对雪腐格氏霉具有抗侵入和抗扩展性能,小穗排列紧密,颖壳内合的品种较抗侵入。  相似文献   

13.
基于过程的小麦株型指标动态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揭示小麦株型指标变化规律及播种密度对株型指标的影响。【方法】基于不同播种密度和不同株型品种的小麦田间试验,通过连续观测主要生育时期小麦主茎叶型和茎型指标,分析并模拟分层叶面积、叶向值、株高构成指数等株型指标的动态变化规律及播种密度对其的影响。【结果】不同株型品种分层叶面积指数(LAI)均表现为中部>上部>下部的分布特征,并随生育期的推进逐渐向中上部集中,且冠层中上部总是高密度群体LAI较大。所有品种高低密度间株高构成指数(穗下节与倒二节间长度之和与株高的比值,IL)均表现出显著差异,不同株型品种株高构成指数(n节间长与n节间加n-1节间长度之和的比值,In)表现为从下至上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且上部节间受密度影响较大。较为紧凑的矮抗58叶向值在不同密度下表现平稳,随生育进程略微表现为增大-减小-趋缓的趋势;较为披散的扬麦12号中高密度下随生育进程均表现为平缓-减小-平缓的趋势;扬麦16号则表现为平缓-减小-略微增大的趋势。在分析株型指标变化趋势和课题组已有形态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冠层切割和叶面积积分的方法模拟了叶面积指数的分层动态变化,利用组合的形态参数模拟了株高构成指数和叶向值的动态变化,并通过对形态指标的归类分析,构建了综合性株型构成指数,综合体现了叶型和茎型的动态变化。利用独立试验资料对分层叶面积指数、株高构成指数和叶向值的动态变化模型进行了检验,其平均RRMSE分别为17.44%、7.64%和10.66%。【结论】经检验,该模型对上述小麦株型指标具有较好的预测性。  相似文献   

14.
陕西关中民俗主题公园植物景观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陕西关中地区的关中风情园、陕西民俗大观园、秦都民俗文化博览苑3个最具代表性的民俗主题公园的植物景观为例,采用实地调查与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它们的植物景观现状和存在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总结民俗主题公园的植物景观特征,提出民俗主题公园中植物景观应体现自然、协调、地域化和乡土化等原则。  相似文献   

15.
陕西小麦全蚀病菌变种类型及其主要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陕西省发生小麦全蚀病的23个县(市、区)采集的病根分离出63个禾顶囊壳菌株,对其形态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分离菌株有性态和附着枝形态与禾顶囊壳小麦变种相同,其菌落生长适温为20~25℃,最适pH为6.0~8.0。L-半胱氨酸对大多数分离菌株有促进生长的作用,而燕麦汗有强烈的抑制作用。63个菌株全部为禾顶囊壳小麦变种(Gaeumannomyces graminis var.tritici J.Walker)。陕西菌株对供试禾谷作物致病性由强到弱顺序为小麦、高梁、水稻、糜子、玉米、黑麦和燕麦。其中小麦高度感病,燕麦高度抗病,玉米可正常发病,并在病根上产生子囊壳。  相似文献   

16.
为了分析河南省60 a来小麦品种株型和光合特性的遗传改良进展,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河南省大面积种植的20个小麦品种的株型特征和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分析这些性状对产量的重要性。结果表明,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河南省小麦品种的株型性状得到了显著改良。株高和叶层重心绝对高度都在不断降低,株高由早期品种南大2419的138 cm降低到矮抗58的67 cm,叶层重心绝对高度由碧蚂1号的69 cm降低到郑麦7698的29 cm,顶三叶基角和披角也在不断减小,旗叶变得短而宽。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株高和叶层重心相对高度的降低、叶片基角的减小和群体叶面积指数的提高对产量的提高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河南省小麦品种遗传改良过程中,旗叶的净光合速率由20.4μmol/(m~2·s)增长到27.1μmol/(m~2·s),光合速率的改良对籽粒产量的提高也具有显著的正效应。近20 a河南省小麦品种株型性状的改良进度有所减缓且进一步改良的空间相对较小,因此在今后的小麦品种改良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小麦植株单位面积光合效能的改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明代关中地区干旱灾害的时空特征。[方法]通过对关中地区明代(公元1368~1644年)干旱灾害资料的搜集、整理,对明代277 a中关中地区发生的旱灾的划分等级、频次、受灾范围以及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比较了各个县的发生频次和受灾程度。[结果]在明代277 a中,关中地区发生干旱灾害共145次,基本上平均每1.91 a发生1次。根据干旱等级分为轻度干旱、中度干旱、大旱灾和特大旱灾。并且旱灾具有周期性和季节性,主要表现为夏旱、秋旱、冬旱、春旱和连旱。从明代前期到后期,干旱灾害发生频次具有显著波动变化的特征,而且持续时间长,灾情严重,其中宝鸡地区发生次数高于其他地区。[结论]在明代的277 a中,关中地区发生灾害基本上呈现增加趋势,为当前关中地区的防灾减灾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关中地区高速公路绿化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关中地区高速公路绿化现状调查,分析其特点和存在问题,提出对该地区高速公路绿化建设的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依据关中灌区19个气象站1961~1989年4~5月平均气温、降水量、≥5mm降水日数及相对湿度用聚类分析法划分了偏湿区和偏干区。偏湿区主要包括中西部的长安、户县、周至、兴平、眉县、武功、扶风、岐山、凤翔、蓝田等10县,其农业气候特点为降水多、湿度高、温度较低,是小麦赤霉病的常发区。乾县、礼泉、泾阳、临潼、渭南、华县、宫平、蒲城、大荔等9县为偏干区,其农业气候特点是降水少、湿度低、温度较高,是小麦赤霉病的偶发区。  相似文献   

20.
冷型小麦表观性状研究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连续多年试验研究表明 ,在相同的试验处理条件下 ,小麦品种的温度型不因年份、试验、栽培因素的改变而逆转 ;小麦冠层顶三叶各叶位的叶色消褪和失绿面积变化存在显著的温度型间的差异 ,这种差异随叶位的降低和衰老的加剧而逐渐增大 ;小麦开花后芒的衰老程度与开花后天数的关系符合幂函数方程 ,不同温型小麦芒的衰亡状况从花后 2 0天开始有明显差异 ,冷型小麦芒褪色和衰亡的速度比暖型小麦慢。在育种实践中 ,可考虑将冠层温度、冠层叶片和芒等表观性状有机结合 ,以快速、准确地识别冷温材料 ,选择冷温后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