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为寻求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马铃薯种植适宜的农用地膜厚度,揭示地膜厚度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土壤水热状况及地膜残留的影响规律,并评价其经济效益,选择当地主栽作物马铃薯为研究对象,在膜下滴灌栽培方式下通过设置4种地膜厚度(0.006、0.008、0.011 mm和0.012 mm)的田间试验,研究地膜厚度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及地膜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地膜厚度对株高有促进作用,出苗率在0.008 mm处理最高。生育期土壤水热状况:增厚地膜可提升4周内0~20 cm土壤贮水量,随后作用相反,播后4周是土壤贮水量响应的拐点,并且在5周内可促进地表以下5 cm处的土壤积温。0.008 mm处理的产量、商品薯率和经济效益均最高。土壤残膜量随地膜厚度增加而增大,但回收难度随之降低,且加深翻耕深度加重了20~30 cm土层的残膜污染,需要通过加强残膜回收机具的研发利用来削减残膜系数,降低农田白色污染,提高土壤环境承载力。推荐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马铃薯种植采用0.008 mm地膜配套适宜残膜回收机具以获得优良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
地膜机械化技术现状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梳理我国地膜机械化技术研究成果,以覆膜播种与残膜回收两大类典型机具为对象,分析对比其结构特征及工作原理,总结剖析当前地膜机械化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在地膜覆盖机械化技术中,主要存在因苗膜错位、覆土不均、打孔成穴机构不可靠造成的空穴率高、出苗率低等问题。在机械收膜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地膜厚度小、强度差,增加了机具作业难度;现有机具的适配性单一,核心工作部件的可靠性不高,并且机收成堆(条)的地膜转运困难,后续处理工艺不完善,降低了农户的积极性。针对现有问题提出如下解决措施:1)研究人员在设计覆膜机具和残膜回收机具时应当与农艺相结合,改善机具作业效果及自身可靠性;2)提高我国农用塑料地膜质量,加快可降解地膜的研制。综上,加快研发优质可靠的覆膜、收膜机械是拓宽覆膜种植技术应用领域、提高覆膜地区机械化水平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3.
地膜覆盖机械化技术,主要是指使用专用的机械、工具将地膜按农艺要求铺盖在农田地面的机械化作业技术,另外还包括整地、作畦、播种、施肥及残膜回收等相关配套技术。其特点是:质量好,效率高,成本低。常用机具有:1.旋耕铺膜机。此类机具与旋耕机配套组成,在作业中一次完成旋耕、作畦、喷药和铺膜作业。典型机具有3DF-1.2L型、1GF-2型和1DG-140型旋耕垄作铺膜机。2.播种铺膜机。俗称“先种后铺”,其优点是出苗前地膜完整,保温保墒好,缺点是出苗后人工放苗,费工费力,不宜大面积推广。3.铺膜播种机。俗称“先铺后播”,就是在膜上打孔播种,不…  相似文献   

4.
吕小莲  王海鸥  刘敏基  胡志超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747-1749,1752
花生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机械化播种是实现其机械化生产的关键环节。当前,花生播种机具多采用机械化覆膜播种技术,按铺膜、播种先后不同可分为先播种后铺膜的膜下播种铺膜机及先铺膜后播种的膜上打穴铺膜播种机。典型机型主要有先播种后铺膜式的青岛万农达2BFD-2B(C)型多功能花生覆膜播种机等,该类机具具有保墒节水性好,工作效率高等优点,但小苗出膜需人工辅助;先覆膜后播种式的有河北2BMHF-2型多功能覆膜播种机等,该类机具有效地解决了前者需人工放苗的缺点,节约了工时,但其存在作业效率低、可靠性差、膜上打穴、播种均存在较多的问题。因此,在分析现有播种机具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研发新型苗带覆土技术、膜上打穴及播种技术,以提高机具播种精度、质量及出苗效果。  相似文献   

5.
试验初步认定地膜栽培玉米穗粒数与穗粒重决定产量高低;80 cm膜上栽培出苗率高、成熟早,籽粒产量11969.1 kg、纯收入13023.95元,较露地栽培增产80.83%、增收8848.11元,每元投入效益0.57元居首位,其次是80 cm膜侧栽培,但其与40 cm膜侧栽培产投比一致;在半干旱区种植玉米首选幅宽80 cm以上地膜进行膜上栽培,生产需要等高种植时选用幅宽35-40 cm地膜进行膜侧栽培。  相似文献   

6.
玉米覆膜播种技术是根据目前宁南干旱山区农艺要求,针对不同覆膜播种机具能否适合我县种植农艺要求,提高农机使用率,降低作业成本,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单位产量。对2BJQM-2型精量全膜覆盖播种机和2MXG-2型全膜覆盖机对比试验,为今后大面积机具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针对西北地区胡麻播种机旋耕取土装置取土不均匀导致膜上覆土不均匀的问题,设计一款带有蓄土装置的胡麻精量穴播联合作业机。该机具由旋耕装置、地膜覆土装置、滴灌带铺设装置、地膜铺设装置和播种装置组成。根据农艺种植要求对机具的关键装置进行理论分析和功率计算,确定满足覆土工作时运土带线速度、双向螺旋输送器转速、双排取种勺式穴播器的半径及整机配套拖拉机功率。采用EDEM软件对地膜覆土装置覆土过程进行仿真,验证蓄土装置的可行性。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机具前进速度为0.6 m/s时,其空穴率为1.2%、穴粒数合格率89.3%、播种深度合格率86.5%、膜孔错位率5.1%、膜边覆土厚度合格率95.7%、邻接行距合格率92.4%。田间播种性能试验相关指标均达到覆膜穴播机作业质量要求,田间试验覆土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
《新农业》2015,(10)
<正>地膜栽培适于许多作物,对玉米有显著的增产效果,但缺少适宜的机具。目前,辽宁各地一般采用铺膜与播种分别作业的方式,这种作业方式的最大问题是出苗后需要人工引苗,作业时费工耗力且苗眼覆土困难,地膜保温性差,严重时甚至失去铺膜的增产效果。因此,生产上迫切需要研制玉米铺膜播种联合作业机具。本机是在总结我国玉米铺膜播种机具基础上,结合辽宁耕作和土壤特点以及节水滴灌农业工程项  相似文献   

9.
1 保护性耕作技术配套机具 保护性耕作技术机具分为关键机具和通用机具两类。关键机具包括免耕覆盖播种机、深松机和浅松机三大类.相关的通用机械有秸秆粉碎机、喷雾器、圆盘耙等。由于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在具有秸秆或根茬的地块中进行作业.因此对机具特别是关键机具的性能结构具有较高的要求.尤其是免耕播种机.结构比普通播种机复杂.性能要求也较高。  相似文献   

10.
谷子,属禾本科作物。耐旱、耐瘠薄,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是很好的抗旱作物。谷子营养全、品质好、价格高,是浑源县主要的特色杂粮之一,可是由于间苗用工多、产量低,种植面积一直不大。随着渗水地膜和与之配套的铺膜播种机的推广应用,实现了谷子免间苗、高产优质。文章从各个技术环节,总结了旱地谷子覆盖渗水地膜穴播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为了系统探索覆膜对胡麻植株的全面影响,完善地膜胡麻生长发育规律。以常规露地条播为对照(CK),研究陇东旱塬区普遍应用的两种覆膜方式(全膜覆土穴播、膜侧条播)下胡麻根系生长情况和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全膜覆土穴播处理下0~100 cm土层土壤平均含水量(盛花期)和胡麻籽粒产量较CK分别显著提高21.71%和20.34%,膜侧条播与CK之间差异不显著;在胡麻现蕾期和盛花期,全膜覆土穴播和膜侧条播处理下胡麻0~10 cm主根直径较CK显著提高4.11%~103.39%,根干质量较CK提高21.76%~30.98%,根冠比较CK降低4.38%~29.46%,但在盛花期膜侧条播处理下胡麻主根直径、根干质量、根冠比与CK差异不显著;成熟期,覆膜处理对胡麻根系的影响效应逐渐减弱。综上所述,全膜覆土穴播和膜侧条播均能够促进胡麻根系生长,提高土壤水分含量和胡麻籽粒产量,且全膜覆土穴播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12.
不同栽培模式对江淮地区马铃薯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地膜覆盖栽培和膜上覆土栽培条件下,进行了不同栽培模式对播种深度土壤温度、马铃薯生育期、产量和主要经济性状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播种深度和膜上覆土对马铃薯播种深度土壤温度和出苗期等早期生育进程影响较大,但膨大期、成熟期等后期生育进程基本趋向一致。播种深度10cm、膜上覆土3cm,有利于克服后期高温延长生育期和促进种薯膨大,折合单位产量达39183.75kg/hm2,大薯率达63%,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13.
覆膜与农机农艺技术组合在北方玉米栽培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北方应用覆膜技术栽培玉米,能够提高玉米播种期至营养生长期内土壤的温度、促进玉米早熟、防御倒春寒和秋霜冻、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增加表土肥力、改善土壤微生物活性。铺膜机的研制成功,加快了覆膜技术的推广应用。近些年来,人们将覆膜技术和农机、农艺等技术组合起来应用于玉米栽培上,收到了更为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适应中国西北玉米全膜双垄沟播农艺技术要求,解决传统膜上播种机具作业所存在的挑膜、撕膜、穴孔错位等问题,研制了全膜双垄沟自走直插式玉米精量穴播机,为高性能膜上直插播种农机装备的开发奠定理论基础。依据直插播种作业原理,对样机结构组成、传动方案及关键作业部件进行分析;借助Step函数建立运动算例,对影响样机直插播种性能的盘形凸轮轮廓及所对应播种轨迹作分析研究,并进行田间播种试验。完成样机运动放大机构、直插成穴播种装置设计,获得盘形凸轮最大尺寸为182.719 mm,最小曲率半径为53.057 mm及相应Step控制函数;样机播种作业后穴孔错位率达0.43%,地膜采光面机械破损程度为45.5 mm·m-2。自走直插式玉米精量穴播机播种运动轨迹合理,直插成穴装置位于播种段与出土段的水平分速为零,能够实现对全膜双垄沟覆膜种床的自适应低损伤播种,符合膜上播种作业质量评价技术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2BQM-2型气吸式膜上精量播种机播种装置的工作原理,研制了11种用于测试排种性能的单片机测试系统,将光电传感技术和单片机技术融于一体,既提高了测试的准确性,又提高了测试效率。这对气吸式膜上精量播种机的改进和优化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残膜回收机的设计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通过理论分析和田间试验,设计研制了一种适用于回收作物收获后的残膜回收机。介绍这一机器的工作原理和有关设计参数。试验表明,该机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动力消耗少,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17.
A plastic film collector was invented with analysis of motional tracks and experiments. The working principle and designing parameters of the collector were introduced. Experiments indicated that this machine has some advantages such as high working reliability, low energy consumption, and simple structure.  相似文献   

18.
可降解地膜覆盖对土壤水温和玉米成苗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为了减轻农田白色污染,加快可降解地膜的应用,采用模拟实验,比较了新开发的3种淀粉基可降解地膜对土壤温度和水分保持的效应及其对玉米成苗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处理的土壤5 cm温度明显高于无覆膜对照,土壤10 cm处温度无明显差异,降解膜B的保温性能与普通膜D相当;各覆膜处理的保水性能均高于无覆膜对照,出苗前和幼苗后期各覆膜处理差异不明显,幼苗中期,降解膜B的保水效果明显优于降解膜A、C;3种降解膜和普通地膜对玉米株高和叶面积的影响显著,而对干鲜重的影响差别不大。可降解地膜B可作为普通膜的替代产品投入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