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东 《中国种业》2016,(1):46-48
对窄叶鲜卑花种子的形态特征及温度、光照对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窄叶鲜卑花种子的千粒重约为0.115g,种子长(0.255±0.02)cm、宽(0.042±0.01)cm、厚(0.014±0.01)cm。在15℃的恒温条件下开始萌发,在25~30℃条件下发芽率达73.10%~82.67%,为最适发芽温度;在变温条件下,25℃/10℃为最适发芽温度,发芽率达70.87%;在30℃光照24h的条件下,窄叶鲜卑花种子发芽率高达83.33%,且发芽势、发芽指数、种子活力与其他处理相比均达到最高值,由此可知,在温度、水分适宜的条件下,增加光照有利于种子发芽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2种灌木铁线莲种子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甄宏宇  刘燕 《种子》2010,29(12)
研究了野生灌木铁线莲(Clematis fruticosa)和灰叶铁线莲(Clematis tomentella)种子的千粒重、含水量、种子形态及种子萌发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在设定的温度范围15~30℃内,种子萌发率有明显不同。灌木铁线莲、灰叶铁线莲种子发芽历程长,始发芽时间晚,在20℃条件下发芽率均达到最高,分别为86.7%、89.3%。光照对2种铁线莲种子的最终发芽率影响不大,但却显著降低了发芽势,黑暗条件更有利于2种野生铁线莲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3.
田宏  刘洋  张鹤山  蔡化  王凤 《种子》2008,27(12)
对硬雀麦种子萌发吸水特性与不同温度处理下的萌发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硬雀麦种子萌发吸水过程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吸水速度呈先快后慢的趋势,在2 h时达最大值0.091 8 g/h,8 h后就达到吸胀饱和,种子萌发最低吸水量占种子干重的53.03%。硬雀麦种子在20℃恒温条件下萌发状况好,发芽率达97.5%。发芽指数以25℃下最高,为90.08,其次为20℃,为89.32,两者差异不显著。从活力指数看,20℃恒温条件下的活力指数最高,达1 656.89,与其它各温度处理之间差异极显著。综合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最后确定硬雀麦的最适发芽温度为20℃。当温度升高到35℃时硬雀麦种子发芽明显受阻,但可耐5℃的低温。  相似文献   

4.
《种子》2018,(11)
以4种芸豆为试验材料,对其吸水萌发情况进行研究,测定22℃时萌发的芸豆种子中水溶性蛋白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1)05-04、92-94、187-88、191-92等4种芸豆种子在22℃浸种时的吸水速率呈现快—慢—快的基本趋势;2)温度对4种芸豆种子的萌发影响显著,4种芸豆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27℃时其发芽率分别为100%、60%、95%、80%;3)4种芸豆在22℃萌发时的水溶性蛋白及游离氨基酸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在萌发的第5天水溶性蛋白含量达到最大,分别为0.18,0.13,0.15,0.15g/g。  相似文献   

5.
温度和播种深度对红砂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研究了温度和播种深度对红砂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显示:50℃水浸种发芽率最高为74.8%;恒温分别在20℃、25℃、30℃、变温20~30℃的不同温度处理条件对红砂种子萌发和发芽率的影响,在不同温度下,红砂种子萌发率和胚根生长速度明显不同,认为红砂种子最适萌发温度为20~30℃的变温。播深试验表明:红砂种子为子叶出土发芽类型,达到最大出苗率的播深红砂种子为0~0.5cm。  相似文献   

6.
贮藏温度和种子含水量对高羊茅种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高羊茅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贮藏温度和种子含水量对高羊茅种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贮藏温度和种子含水量均能影响高羊茅种子活力;随着贮藏时期的延长,高羊茅种子的活力呈下降趋势;贮藏温度为-15~15℃之间的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都较高;经过超干处理的高羊茅种子在不同含水量(1.77%~8.11%)之间时,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苗重等指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通过发芽试验研究温度、光照、GA3处理以及储藏对岩生报春(Primula saxatilis)种子萌发影响.结果表明,岩生报春当年种子在15-25℃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发芽率和发芽势相应升高,发芽温度为25℃时发芽率最高(72.22%);照光条件下岩生报春种子的萌发率(71.11%)远高于黑暗条件(32.22%);室温条件下储藏的种子活力下降很快,储藏1年后的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较储藏前分别降低了18.89%.33.33%,而4℃低温条件下储藏1年后的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降幅仅为2.22%、6.55%;500 mg/L的GA,处理能显著提高岩生报春的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达86.67%和61.11%.  相似文献   

8.
洋紫荆种子萌发特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洋紫荆果实和种子形态及不同温度、光照、成熟程度、播种基质和深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在10、15、20、25、30、35℃、室温(22~38℃)条件下均能萌发,后4种温度下最终发芽率均可达100%;10℃时发芽率最低,仅为4%;30℃时发芽指数最高,为萌发的最适温度;种子萌发不需光;种皮为黑褐色、褐色、黄褐色和黄色的种子,发芽率无显著差异,均可达95%以上;在播种深度为1 cm的泥炭土、蛭石、沙子、珍珠岩4种基质中,蛭石中的出苗率最高,其次为珍珠岩,而在沙子和泥炭土中则几乎不出苗;在深度为1、3、5 cm的珍珠岩中,随着播种深度的加深,发芽率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9.
药用植物防风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防风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研究了温度、光照、萌发基质对防风种子萌发的影响,测定了种子活力和抗氧化物酶活性,结果表明:有生活力的种子占49.25%,空粒占8.25%,涩粒占8.5%。萌发温度对防风种子的活力和抗氧化酶活性有较大影响,在19~28℃范围内,种子的发芽率、发芽速率、活力指数、脱氢酶、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等抗氧化酶活性均较高,其中在25℃条件下最高,因此,防风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范围为19~28℃,最适温度为25℃。低温层积可以显著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最适宜层积时间为1个月左右;光照和黑暗下种子的发芽率差异不显著,但是光照发芽势高,可见光照可以促进防风种子发芽迅速、整齐;用砂床做发芽基质与用纸床做发芽基质相比,前者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均比后者高。  相似文献   

10.
李瑜 《种子科技》2019,(11):5-6,8
通过在5℃、10℃、15℃、20℃、25℃、30℃恒温光照条件下,测定堇叶碎米荠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动态指标,探究温度条件对堇叶碎米荠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堇叶碎米荠种子发芽质量随温度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不同温度条件下终发芽率变幅为10.67%~93.33%、发芽势变幅为7.33%~54.67%、发芽指数变幅为0.39%~26.01%、活力指数变幅为0.43%~60.08%。20℃、25℃光照条件下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极显著高于其他温度处理,尤其20℃恒温光照条件下各个指标均最高、幼苗生长最佳,说明20℃恒温光照条件为堇叶碎米荠种子发芽的最适宜条件,可作为其种子发芽质量检验的参考条件。  相似文献   

11.
3种鸢尾属植物种子吸水及发芽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冰  毕晓颖  郑洋 《种子》2012,31(1):34-37
对单花鸢尾(Iris.uniflora)、细叶单花鸢尾(I.uniflora var.caricina)和矮紫苞鸢尾(I.ruthencia var.nana)种子吸水规律进行测定,并研究温度和光照对这3种鸢尾属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鸢尾种子生活力均为99.0%;种子含水量均在6.0%以上,其中矮紫苞鸢尾种子含水量最多,为7.5%;种子吸水过程符合Logistic曲线,分急剧吸水期、稳定吸水期和饱和吸水期3个阶段;3种鸢尾种子在变温35℃/25℃下发芽率最高,均达到了80%以上;光照能促进对3种鸢尾种子萌发,在光照24 h下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比黑暗24 h下的高。  相似文献   

12.
PEG处理对油松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贮藏时间和不同贮藏条件下的油松种子为研究材料,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对种子经PEG处理后的萌发情况进行研究,对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等指标进行统计。试验结果证实:PEG渗调处理有利于促进种子萌发;PEG分子量、PEG浓度、渗调时间和渗调温度都对种子引发效果有所影响;种子老化后经PEG渗调处理,种子活力有所恢复;PEG渗调条件应依据种子吸水特性和PEG溶液对种子吸水的影响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3.
火龙果种子萌发特性初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赵春香  王心燕  李宏彬  何帆 《种子》2005,24(8):37-40
初步探讨了火龙果(Hylocereus undatus)种子萌发特性.试验结果表明,火龙果种子适宜浸种时间为4~6h,最适发芽温度为25℃.50mg/LGA3、10mg/LNAA、25mg/LIAA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火龙果种子萌发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发芽率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4.4%、6.1%和5.5%.人工老化处理对火龙果种子萌发有一定影响,老化天数超过6d,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开始明显下降,20%的PEG对人工老化处理时间长(超过6d)、种子活力低的种子发芽率、活力指数均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10mg/LGA3、10mg/LNAA、3%KNO3溶液,对人工老化8d的火龙果种子萌发和活力指数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温韦华  刘浡洋  施文彬  郭翎 《种子》2017,(10):37-41
铁线莲是一种优良的藤本花卉,园林应用潜力较大.对5种铁线莲种子的外观形态进行了观察,测量了种子的千粒重、相对含水量和吸水率,并就光照和温度对铁线莲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了研究.5种铁线莲种子的萌发试验结果表明:光暗交替条件下,大叶铁线莲和东方铁线莲种子萌发较易,3个温度梯度均适合其种子萌发.光照促进了铁线莲品种蓝丝带的种子萌发,其种子萌发适宜温度为20℃/10℃变温和25℃/15℃变温.铁线莲品种蒙古钟声和黄花铁线莲种子的最适发芽条件是光暗交替条件下的25℃/15℃变温.  相似文献   

15.
青海资源植物黄花铁线莲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魏卫东  马欣 《种子》2008,27(3):49-51
研究春化处理、药剂处理、不同温度处理对黄花铁线莲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4℃低温条件春化处理14d后种子发芽率与对照差异极显著,发芽率最高;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各处理种子发芽率差异极显著,种子适宜萌发温度为20℃;使用50mg/L浓度IAA处理试验材料后,种子发芽率与对照差异极显著;不同采集地种子发芽率随采集地海拔上升、年均温下降而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6.
光照、温度和盐胁迫对红花大金元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光照、温度、NaCl胁迫等方面对红花大金元种子萌发特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光照对红花大金元种子萌发有显著促进作用;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5~30℃,以25℃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最高且萌发后的幼苗生长良好;NaCl胁迫对红花大金元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抑制作用:随NaCl浓度升高,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幼苗生长量均下降,发芽的高峰期推迟且峰值变小,相对盐害率升高;浓度大于0.20 mol/L时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明显,浓度达到0.50mol/L时种子不再发芽,但低浓度(0.01 mol/L和0.05mol/L)下种子发芽势、发芽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温度和光照对苦参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研究了光照和温度对苦参种子萌发的影响.种子发芽试验的发芽温度分别为10、15、18、20、25、30、35℃;光照条件分别为黑暗和自然光两种条件.完全随机设计.结果表明,10℃低温下种子吸胀和发芽缓慢,随着温度的升高,其吸胀率、发芽率、发芽指数随之增高,当温度达到35 ℃时,种子霉烂率最高,但发芽率降低,其中20、25、30℃条件下,种子吸胀速度较快,发芽时间短,发芽率、发芽指数高,与其它温度相比较均达到了显著差异,苦参种子萌发的最低温度为15℃,最适温度为20-30℃,最高温度为35℃.苦参种子在黑暗和光照条件下都能萌发,但黑暗条件下其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较高.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不同的温度、光照及基质对华北香薷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25℃暗处理条件最利于华北香薷种子的萌发。在此条件下,种子的发芽率为100%;发芽势达到100%;发芽指数为14.28;活力指数为89.84。不同的播种基质对华北香薷种子发芽率影响不显著,种子的发芽率均达到80%以上,对幼苗的生长有显著影响;草炭土作为播种基质最利于幼苗的生长,20d平均长高42.43mm。  相似文献   

19.
毛竹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研究了环境因素和种子质量对毛竹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毛竹种子萌发的环境因素中温度是主要决定因素。种子萌发的最适宜温度范围为20~30℃,低于15℃或超过35℃均不利于萌发,最适萌发温度25℃。变温处理有利于发芽整齐。在自然环境下光照不是毛竹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但高光强会抑制幼苗生长。种子饱满度是影响种子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明显影响种子萌发进程、发芽整齐度及苗木健壮程度。GA3 处理能显著提高毛竹种子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加快毛竹种子萌发进程,促进萌发后幼苗生长,GA3最适处理浓度范围为100~200mg/L。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外源亚精胺对低温条件下菜豆种子萌发与种子耐低温性的影响。本研究以菜豆品种‘热那亚’为试验材料,设置常温对照(CK)、4℃低温(LT)以及4℃低温条件下添加1 mmol/L Spd (LT+Spd)三个处理组,对其发芽率、发芽指数、种子活力及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显示:4℃低温条件下,添加1 mmol/L的Spd后菜豆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和种子活力分别提高了95.69%、136.10%和217.12%;电解质外渗率降低;抗氧化酶SOD、POD、CAT的活性升高;H2O2、O2-、MDA、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降低。由此可见,施用外源亚精胺能够缓解低温胁迫对菜豆种子造成的伤害,提高菜豆种子的耐低温性,从而提高菜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种子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