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北京市区绿化带内鸟类食源树种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于2003年7月至2004年9月调查北京市区21个绿化带内利用植物鸟类和现有树种中鸟类食源树种的种类和数量,记录到利用植物鸟类52种,占栖息于市区绿化带内被调查鸟类的40.63%;鸟类食源树种48种,占市区绿化带内树种的54%.对目前城市绿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通过绿化树种的选择与搭配来招引城市鸟类的措施,以期为北京市生态城市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城市鸟类及蜂蝶类群落结构多样性是城市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评价标准之一。了解城市园林绿地食源树种的应用,探讨食源树种的生态特性及其景观特征。【方法】调查了广州市12处城市绿地食源树种的应用,观察鸟类及蜂蝶类的取食情况,记录绿地中食源树种的种类、应用频次、配置方式及生长状况,归纳分析食源树种群落构成、观赏特性、生态性等。【结果】广州园林绿地常见食源树种有23科33属45种,其中鸟类食源树种25种,蜂蝶类食源树种20种,以桃金娘科、桑科、大戟科为主,并以乡土种为主、外来驯化种为辅;食源树种的观赏与被取食时间主要集中于春夏季(31种),秋冬季的相对较少(16种)。【结论】广州市绿地的食源树种资源丰富,约300种,但常见鸟类及蜂蝶类食源树种仅占18%,结合良好适应性、抗逆性、取食性、观赏性,归纳出20种优势乡土食源树种;同时对食源树种群落组成结构进行分析,在兼顾食源树种的观赏性与生态性的基础上,设计出6组可在广州城市园林绿地推广应用的生态配置群落,采用树种混交与立体复合栽植的形式,乔、灌、草结合,形成丰富的水平与垂直植物群落结构,提高绿地生境异质性,增加食源树种的数量及丰富度,提供丰富稳定的食物来源,为鸟类及蜂蝶类提供多样的稳定栖息地。研究结果将对城市园林绿地食源树种的合理选择与科学配置应用,以及营造鸟类及蜂蝶类昆虫生态景观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采用样线和样点法对广州市天河公园鸟类的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鸟类群落多样性及惊飞距离。公园内共记录到鸟类8目20科30属36种,留鸟29种,冬候鸟7种。鸟类区系以东洋界为主,占总数的66.7%,其中雀形目种类最多,占总数的77.8%。在所有的鸟类中,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红耳鹎Pycnonotus jocosus、暗绿绣眼鸟Zosterops japonicus等为优势种。调查了部分鸟类的惊飞距离,鹊鸲Copsychus saularis和长尾缝叶莺Orthotomus sutorius的惊飞距最短,只有3 m;红耳鹎的惊飞距最长,达9.5 m。从调查的数据来看,植被的盖度、周围用地以及人为干扰等是影响天河公园鸟类数量和分布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广州海珠湖公园夏季鸟类调查及其保护建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12年6月和2013年6月,采用路线统计法并结合样点法、样方法和定时定点法对广州海珠湖公园的鸟类资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记录到鸟类32种,隶属于5目20科。雀形目最多,15科22种,占总数的68.8%;其中留鸟、旅鸟和夏候鸟分别为28种、2种和2种;调查到的鸟类有3种分布型,3种生态类型。  相似文献   

5.
为掌握河南平顶山白龟湖国家湿地公园鸟类资源现状,于2017年7~9月采用样点法为主,样线法为辅的方法对湿地公园夏季鸟类进行调查。共记录鸟类9目21科40种814只。物种组成以雀形目鸟种稍占优势(55%);居留型以留鸟为主,占鸟类种数的67.50%,夏候鸟占22.50%,旅鸟占7.50%,冬候鸟占2.50%;从区系类型来看,以古北界物种和广布种为主,均占37.50%,东洋界物种占25.00%。白龟湖国家湿地公园夏季鸟类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为H′=2.8980,物种均匀度指数为J=0.7856,并提出白龟湖国家湿地公园鸟类资源管护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为优化提升珠江景观带,继传祺、发展、宏城三大公园之后,2017年广州林业和园林局建成二沙岛东端艺术公园。公园延续广州新中轴广场现代、简洁的线性风格,采用几何图形的"钻石"型草地,种植南引3号、台湾草和大叶油草等不同色泽和质感的草坪植物,界限分明;园内以树林和草坪为主,市民活动广场与钻石型草坡和花坛有机连接,形成广州塔最佳观赏点。白天俯瞰,公园与珠江融为一体,晚上灯带使草坪变为闪  相似文献   

7.
多美林卡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四川、青海和甘肃三省交界处,为永久性河流湿地公园。为系统掌握多美林卡湿地公园的鸟类资源情况,2017年至2019年,采用样线法与样点法对湿地公园进行9次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76种,隶属于17目44科116属。湿地公园以留鸟(90种)和夏候鸟(43种)为主,共计133种,占公园鸟类种数的75.57%;古北界鸟类占优势,共计111种,占公园种数的63.07%。湿地公园有各级保护鸟类44种,其中国家Ⅰ级11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25种,四川省重点保护鸟类8种。利用G-F指数对湿地公园鸟类多样性进行评估,结果显示,湿地公园鸟类在科属水平上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此外,湿地公园内不同生境鸟类物种多样性和群落构成表现出较大差异性,但也存在一定的相似性。本研究为多美林卡国家湿地公园鸟类保护和后期管理工作提供了一定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湛江城市公园的鸟类动态与多样性,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采用样点法及样线法,对湛江市中澳友谊花园鸟类群落组成及多样性进行调查,共记录到鸟类40种,隶属8目22科。其中雀形目(Passeriformes)鸟类最多,共12科21种。记录国家二级保护鸟类3种,广东省保护鸟类5种。优势种为白喉红臀鹎(Pycnonotus aurigaster)、池鹭(Ardeola bacchus)、家燕(Hirundo rustica),分别占总数的13.20%、11.33%、11.58%。鸟类多样性指数(H)为3.00,均匀度指数(J)为0.81;鸟类多样性3月最高,种类共20种,占总数的50%;9月的种类最少,共10种,占总数的25%。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北京城市绿地冬季鸟类群落特征,为北京市未来绿化隔离带建设及冬季城市鸟类保护提供依据。【方法】于2013年11月—2014年1月采用样线调查法对北京市六环内的城市绿地鸟类群落进行系统调查,并对鸟类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相似度指数等特征参数进行分析,使用SPSS 22.0中的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类型绿地间群落特征的差异。研究涉及绿地共40处,根据绿地地理位置、功能结构等特征,分为郊野公园(n=18)、城区公园(n=7)、带状绿地(n=10)和校园绿地(n=5)4种类型。【结果】共记录到12目30科57种鸟,共8 853只,其中雀形目鸟类最多,共35种(61.40%),雁形目鸟类次之,9种(15.79%);按照居留型分类,留鸟36种(63.16%)、旅鸟19种(33.33%)、夏候鸟8种(14.04%)、冬候鸟13种(22.81%),留鸟是北京城市绿地冬季鸟类群落的主要组成部分;从食性分析,食虫鸟类种类最多(28种,占总数63.64%),但总数较少(1 626只,27.54%),而杂食性鸟类虽然种类较少(8种,占总数18.18%),但数量占据优势(3 923只,占总数66%),是北京城市绿地冬季鸟类群落中的优势集团;麻雀(遇见率为56.14只·h~(-1))、灰喜鹊(31.39只·h~(-1))、绿头鸭(23.76只·h~(-1))、喜鹊(20.69只·h~(-1))为冬季鸟类群落优势种;有9种鸟在4种类型城市绿地中均有记录,分布最广的是喜鹊(40处)、麻雀(36处)和灰喜鹊(35处);4种绿地类型中,郊野公园鸟类丰富度(9.72±1.81)最高,但与其他类型绿地相比没有显著差异,带状绿地的多样性指数(0.87±0.16)最低,显著低于城区公园(1.48±0.16,P0.05)和郊野公园(1.29±0.49,P0.05);郊野公园组间鸟类群落相似度(0.45±0.01)显著低于校园绿地(0.60±0.06,P0.01)、城区公园(0.56±0.03,P0.05)、带状绿地(0.54±0.18,P0.01);郊野公园与城区公园间相似度指数最高(0.67),而与校园绿地间相似度指数最低(0.37)。【结论】位于城市边缘且面积较大的郊野公园的冬季鸟类群落丰富度、多样性高,为北京冬季鸟类提供了生存场所;杂食性鸟类数量大,分布广,更能适应城市环境;在未来的城市绿地规划中,应增加能为鸟类提供食物的植被,并增大绿地面积。  相似文献   

10.
湿地鸟类对环境变化的反应明显,在湿地生态系统中起到“指示种”的作用。为查清湖南南山白云湖国家湿地公园鸟类群落及多样性现状,于2017年11月至2018年10月采用样线法和样点法,对湿地公园的鸟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5目42科144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21种;在居留型方面,留鸟占比约60.42%,夏侯鸟占比约23.61%,冬候鸟占比约8.33%,旅鸟占比约7.64%;秋冬季的鸟类群落多样性高于春夏季。  相似文献   

11.
以2014年东莞市LandsatTM卫星影像为基础,反演地温,结合实地调查数据、气象监测站数据,分析了东莞市植被构成现状,利用温度变化指标值分析比较同一龄组下不同林分以及同一林分不同郁闭度下的降温效果。结果表明,东莞市地表植被中,其它绿地类型面积占比最大,占植被覆盖面积的51.60%,其次是荔枝林(13.16%)、阔叶混交林(11.59%)以及桉树林(10.02%)等;与无植被覆盖地区当天地表平均气温相比,在同一龄组下,荷木的降温效果最佳,温度变化指标值为21.16%;在林分水平一致的前提下,林分的郁闭度不同,产生的降温效果也不一样,郁闭度为0.8及以上时,大多数乔木林降温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水磨石、水刷石和斩假石3类仿石饰面技艺能模仿天然石表面纹理,丰富园林建筑与构筑物的表面层次,因具有独特的装饰艺术性、实用性、高性价比等特征,自近现代传入中国就广泛应用于广东近代建筑和园林领域。通过文献研究、访谈与调研资料,从肌理效果与纹样、色彩、质感、工艺精度对水磨石、水刷石和斩假石这3类仿石饰面技艺特征进行对比,并从材料优势、应用的审美取向与人性化设计等方面总结3种仿石饰面技艺在广东园林中的应用特征。  相似文献   

13.
萧蕾  林雅橙 《广东园林》2019,41(2):79-83
以瑞士Reusspark长者护理中心花园为例,分析总结其设计特点为心理和物理空间双重安全营造、五感体验与园艺操作并重进行植栽设计,以及根据行动力差异布局,得出对适老性户外环境设计的启示:建立跨学科团队以提高科学性和专业性,运用老人熟悉的场景要素营建心理安全感,组织布局要考虑老人行为习惯、行动能力和行走距离的差异性,提供满足老人精神需求的设施和服务。  相似文献   

14.
对韶关市小坑林场山杜英人工林的N和P含量、储量及其分配格局进行了研究,以便为山杜英人工林的养分循环和科学经营提供依据。采用标准样地法,对样地内的乔木层按照叶、枝、干和根取样,灌木层和草本层分地上和地下部分取样,凋落物层用样方法取样。各组分的样品各取300 g,带回实验室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山杜英人工林乔木层各组分的氮和磷含量为叶片>树枝>树根>树干,人工林垂直结构的氮含量呈现凋落物层>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而磷含量为灌木层>凋落物层>草本层>乔木层。2)山杜英人工林养分储量为0.25 t/hm^2,其中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凋落物层的养分储量分别为0.149、0.012、0.046和0.049 t/hm^2,分别占林分养分储量的58.2%、4.7%、18.0%和19.1%。3)乔木层各器官营养元素含量排序为叶>枝>根>干,储量为枝>干>根>叶。4)山杜英乔木层的C/N、C/P、N/P分别为52.86、688.80和13.03。  相似文献   

15.
当今城市化建设背景下乡土风貌急速缺失,文化景观逐渐趋同,文章对湖南省安化县典型黑茶文化景观进行分析研究,试图识别乡土文化基因,延续传统文化记忆,保护乡土文化景观,唤醒人们对于乡土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也为今后的城乡规划建设提供借鉴和思路。  相似文献   

16.
文章立足于新一轮退耕还林的重点实施区域云南省盐津县,分析了其在实施层面的现状与问题,研究了县域范围内立地条件、生态敏感性、植被资源及景观斑块等要素,提出了景观优化对策,力求在退耕还林区营建具有复合功能的森林景观以发挥多重效益,以期为同类研究与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观测27个木槿品种的17个数量和质量性状,探究了木槿品种分类的等级和标准,便于为木槿品种的选育与资源研究等提供参考依据。首先对17个性状指标进行R型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再对27个木槿品种进行Q型聚类分析。R型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选取是合理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17个性状可综合为6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达88.096%。Q型聚类结果表明,27个木槿品种根据有无丹心、花型、丹心基部形状、花瓣指数、花径、叶形、丹心线与丹心的关系可被分为2大类、3大类或8大类。16个性状对木槿品种的划分贡献较大。综合而言,有无丹心、花型、花瓣指数、丹心线与丹心的关系是木槿品种分类的主要标准和依据。  相似文献   

18.
对木荷Schima superba、灰木莲Manglietia glauca、乐昌含笑Michelia chapensis、山杜英Elaeocarpus sylvestris在不同坡位的叶片养分含量和叶片化学计量进行了研究,以期揭示这些树种在不同坡位上的适应特征。结果表明:1)4个树种在上坡、中坡和下坡的叶片碳含量范围分别为483.58~527.36、501.99~507.58和473.85~527.18 g·kg-1,叶片氮含量范围分别为10.31~14.86、12.34~16.94和11.37~18.38 g·kg-1,叶片磷含量范围分别为0.65~1.05、0.82~1.14和0.93~1.44 g·kg-1;2)通常上坡的叶片氮、磷含量较低,同一树种不同坡位之间的叶片氮、磷含量大多差异显著;3)4种树种叶片C∶N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在上坡、中坡、下坡的分布范围分别为32.5~48.1、29.6~41.0、25.8~45.3;C∶P较低,在上坡、中坡、下坡的分布范围分别为500.1~766.0、439.9~614.0、329.6~557.0;N∶P在上坡、中坡、下坡的分布范围分别为14.0~16.4、12.9~15.1、12.3~16.8。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林分改造对杉木林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以及不同坡位间的土壤化学性质差异,以期为科学经营管理杉木人工林与有效利用土壤养分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引入6种乡土阔叶树种对广东省韶关市小坑林场的原有低效杉木林进行林分改造,并分别于2016年、2017年与2018年对样地不同坡位(上坡、中坡、下坡)的土壤进行采样,测定土壤化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样地土壤属酸性,pH值范围为3.60~4.36;林分改造期间,除土壤有效磷含量在2016年与2017年在不同坡位间无明显差异,其他养分含量均随坡位降低而显著增加;经过3年林分改造后,除土壤全钾含量和有效磷含量外,其余指标在各坡位均随着时间变化表现为先降后升。综合来看,林分改造对森林的土壤养分水平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且下坡位的土壤更加肥沃,说明针阔叶混交林有利于维持和恢复林地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20.
相思拟木蠹蛾Arbela baibarana是果树和林木重要钻蛀害虫之一,近年来该虫害有逐渐加重的趋势,防治相思拟木蠹蛾已成为多种园林树木种植和养护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该害虫在广州1年发生1代,以近老熟幼虫在虫道中越冬,翌年4月下旬至6月中旬羽化,主要是以幼虫蛀入枝干为害。根据相思拟木蠹蛾生物学特性,可采取剪除虫枝、药剂涂刷树干或灌注孔洞、诱杀成虫、利用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及天敌等方法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