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02年从浙江黄岩引入杨梅新品种在安福洲湖种植,现已发展到横龙、洋田等乡镇,种植面积达133hm2,随着杨梅种植规模的扩大和受当地管理水平及气候的影响,杨梅病害尤其是枝干病害发生越来越严重,对安福县杨梅生产造成了极  相似文献   

2.
今年3月下旬,我县从外地引进10余万株杨梅,主要分配在河田公社的芦竹、露湖、车橑及县茶果场地试种,现已抽出新梢,长出绿叶,成活率达95%以上。据5月28日在河田公社朱溪大队水土流失严重区(寸草难长的莲塘坑山地)观测所种的1,000株杨梅,成活率高达98%,株高29~56厘米,平均37.7厘米,新梢长5~12厘米。而同一坡地已种植6年的马尾松,株高只有15~16厘米,平均36.9厘米,相比之下说明在我县推广种植杨梅是有希望的。  相似文献   

3.
<地理标志产品-丁岙杨梅>于2009年1月1日颁布实施.通过规定丁岙杨梅果实质量指标,规划丁岙杨梅地理保护范围以及种植气候与土壤环境要求,提出苗木质量、标准化栽培以及果实采收等生产技术,以推进丁岙杨梅"优质、安全、高效"的标准化生产.  相似文献   

4.
无公害杨梅优质高效操作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锦翠 《果农之友》2006,(3):32-32,45
无公害杨梅是莲都区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因管理方便、投产比高,近年来发展迅猛.光我区碧湖镇联合片种植面积200多公顷,年产量2500吨,产值达1200多万元.2003年起,联合片注重无公害杨梅栽培管理,分别在南山、张坑等建立了66.7公顷杨梅无公害示范基地,并获得莲都区杨梅绿色无公害生产基地认证.几年来,联合片杨梅售价为14~18元/千克,普通售价也为6~8元/千克,客商络绎不绝,农民效益非常高.该基地建设紧紧围绕"无公害、优质、高效"的原则,严格实行操作技术规程,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正>1998年,我县从浙江引进东魁杨梅种植,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种植时间的延长,为害杨梅的病虫害也相应增多,并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如不加强防治,将严重制约着杨梅产业的发展。目前调查发现,为害我县杨梅的主要虫害有卷叶蛾、蚜虫、  相似文献   

6.
重庆地区杨梅果蝇绿色生态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地区杨梅栽培面积超过2 000 hm2,主要集中在渝北、涪陵、永川、北碚、江津、南川等地.杨梅种植效益高,种植户积极性较高.但在重庆地区杨梅种植存在很大风险,由于杨梅成熟时期正值重庆梅雨季节,空气潮湿加上温度较高,特别有利于杨梅果蝇的发生和繁殖.杨梅果实受果蝇为害后,导致果汁外渗,果肉稀软,大量果蝇幼虫集聚在果肉中,严重影响果实品质,并引发大量落果,丰产不丰收,造成经济损失在30%~50%,甚至更多,成为发展杨梅产业一个重要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7.
针对杨梅生产上普遍存在着落果严重、单产低、质量次、果园经营品种单调、效益较差等问题,结合桐庐县种植经验,从品种选择、环境选择、土壤改良、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大小年树管理等方面,提供杨梅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我县1998年从浙江引进杨梅种植,现已发展667hm^2,其中挂果面积130hm^2。近几年来,围绕“绿色、安全、优质、高效”的目标,我们在杨梅基地开展了无公害优质生产管理技术攻关。2006年1月被省农业厅认定为无公害杨梅生产基地,同年4月“玉林”牌杨梅获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证书。2006年,该基地杨梅优质率达90%以上,倍受消费者青睐,产品供不应求,经济效益提高25%左右。  相似文献   

9.
杨梅适应性,四季常绿,树姿优美,因此被当作生态经济林主要树种发展。但因栽植成活率低,且通常适龄不结果,影响了杨梅生产的发展。杨梅果实没有果皮包裹,既不可剥(削)皮,又因杨梅肉柱突出,果面凹凸不平,一旦被粉尘、农药、病虫、果蝇等污染就很难清洗干净,因而影响人们食欲。笔者经过多年的摸索,掌握了一套能将杨梅种植成活率提高到90%以上,且达到早结、丰产、清洁的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杨梅是我国特产常绿果树,自1999年以来,桂林市雁山区引进种植的东魁杨梅面积达86hm^2。但是由于果农在生产过程中管理不当,许多栽植6~7口的杨梅只长树不结果,成为名副其实的风景树;有的杨梅园结果后果形小、畸形果多、品质差、产量低。2006年,笔者通过调查发现,雁山区86hm^2东魁杨梅,  相似文献   

11.
1998年,我县从浙江引进东魁杨梅种植,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种植时间的延长,为害杨梅的病虫害也相应增多,并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如不加强防治,将严重制约着杨梅产业的发展。目前调查发现,为害我县杨梅的主要虫害有卷叶蛾、蚜虫、尺蠖、蚧壳虫、天牛、果蝇,主要病害有褐斑病、赤衣病、溃疡病、白腐病。  相似文献   

12.
颜丽菊 《西南园艺》1999,27(3):14-15
东魁杨梅原产浙江黄岩,具有果形大、肉厚、味浓、汁多、成熟期不易落果和耐贮运等优良特性.近年来,东魁杨梅以其销路好、价格高(15~20元/kg,一般高出普通本地梅5倍以上),深受山区农民欢迎,种植面积迅速扩大,成为山区农民致富的一条重要门路.但是东魁杨梅如果栽植、管理不当,往往成活率低,种植以后进人结果期普遍较晚,前期经济效益差.因此,如何种好东魁杨梅,使其早投产、早受益是广大果农普遍关心的问题.现将有关东魁杨梅早结丰产的主要栽培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杨梅是中国的地方特色水果,为促进杨梅在农业主导产业中的可持续发展,扩大农产品的市场份额,我们在杨梅产业中大力推广和应用绿色食品的标准化技术,大力加强杨梅品牌建设.2001年制订并发布了<青田县山鹤杨梅地方标准>DB332522/T004-2001和山鹤杨梅标准手册,在2004年时对该标准又进行了修订,形成新的<山鹤牌杨梅>地方标准DB331121/T004-2004和绿色食品--山鹤杨梅技术模式图.2001年青田县山鹤杨梅获得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2002年8月份山鹤杨梅正式通过中国农业部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认证,成为我县农业生产中的第一个"绿色食品";2001~2004年山鹤杨梅连续3年获省国际农博会金奖;2003年11月青田县被中国优质农产品协会命名为"中国杨梅之乡"称号.通过5年来的标准化技术推广实施,探索出适用杨梅绿色食品生产的一套标准化适用技术,并在生产中推广应用,取得很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14.
杨梅是我县“七五”期间水果商品基地建设中主要发展品种之一。从1986至1988年间种植杨梅面积12109亩。其中东魁杨梅3240亩。根据浙江农科院园艺所等单位多年的研究认为,杨梅开始结果期晚,产量较低。一般种植以后第5~6年,有  相似文献   

15.
<正>杨梅(Myrica rubraSieb.et Zucc.)系原产中国的一种传统特色果树,栽培历史悠久,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南、海南岛以北的温带、亚热带湿润气候的山区,尤以浙江的栽培面积最大、品种最多、效益最佳,堪称世界杨梅的科研、生产与技术推广中心[1-3]。2004年春,重庆市涪陵区开始从浙江引进试种东魁与荸荠种杨梅,几年引种结果表明涪陵适宜种植杨梅。至2011年底,全区已在李渡杨梅示范种植的基础上,发展东魁与荸荠种杨梅1333hm2,目前已有53.3hm2开始结果,效益显  相似文献   

16.
东魁杨梅栽培的几项改进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魁杨梅是浙江杨梅的四大良种之一,因其个大,质优,售价高,成为台州近10年来杨梅发展面积最多的品种;2010年台州市东魁杨梅种植面积达2.65万hm2,占杨梅栽培总面积的75%.东魁杨梅栽培管理技术要求较为精细,易受灾害性天气影响,产量低,效益不稳,这成为东魁杨梅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根据笔者多年的生产调查和示范实践,提出其早结丰产栽培的几项改进技术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福建省杨梅20年发展情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梅(Myrica rubra Sieb.et Zucc)为亚热带常绿乔木,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各省,主产区有浙江、福建和江苏等省H-21。福建处于国内杨梅生产最适区的华南滨海亚区,种植面积及产量位居全国第二,仅次于浙江省。福建杨梅栽培历史悠久,种质资源丰富。  相似文献   

18.
多效唑在杨梅上的应用示范总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浙江省黄岩杨梅栽培面积约为2550hm2,多为1984年后种植。由于杨梅栽培管理长期以来较为粗放,且杨梅幼年树生长旺盛,结果期迟,严重地制约了杨梅生产的发展。如何促使杨梅幼年树早日投产是目前生产上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1989年以来,我们开展了杨梅应用多效唑试验,结果表明能有效地控制杨梅枝梢旺长,促进花芽分化,达到早结丰产的目的。并于1992年在杨梅重点镇乡,建立示范园,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了较为显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将应用总结如下。1 规模和效益1991年至1996年,黄岩全区在杨梅上…  相似文献   

19.
2004年下半年开始,曾对宁波市杨梅生产造成严重危害的毁灭性害虫--柏牡蛎蚧"卷土重来",再次暴发,严重影响了慈溪、余姚等杨梅主产区杨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仅余姚陆埠、大隐等乡镇发生面积已超过66.7公顷,且扩散蔓延趋势明显.受害严重的杨梅区,呈现一片枯黄,似火烧一般,树势严重削弱.为白蚁、天牛等次生性害虫的暴发埋下隐患.  相似文献   

20.
浙江省慈溪市是我国著名的杨梅之乡,也是荸荠种杨梅的原产地;全市现有种植面积466667hm2余,常年产量25万t,2009年总产值23亿元.2000年3月,慈溪市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杨梅之乡”.杨梅是慈溪的传统特产,也是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一个主导产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对果品保健功能的日益重视,对杨梅这一特色水果的消费需求日益增加.此外,由于杨梅传统文化的辐射,其影响力逐年增加,社会关注度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