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竹子是大熊猫的主要食料,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竹子的大面积开花,给大熊猫的生存带来了严重危机。开花是植物生活史上正常的生命现象,竹子(竹类)属于多年生一次性开花植物,一旦开花就意味着地上部分死亡。从保护大熊猫角度出发,人们对竹子开花给予了更多的研究和关注。  相似文献   

2.
大熊猫主食竹开花习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西南高山地区,大熊猫主食竹种,近年来,先后出现大面积开花枯死,威胁大熊猫的生存。为此,研究竹子开花的习性和规律,探讨开花原因及花后更新换代方式,对预测开花期,防止或延期开花的方法和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以保证竹子的健壮生长。  相似文献   

3.
白水江自然保护区龙头竹种群年龄结构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华梨 《林业科学》1991,27(3):268-273
生物种群的数量具有相对稳定性。国内外许多植物生态学家对多种竹子进行了很多有成效的研究。但对大熊猫所食的龙头竹研究甚少,特别是对其立竹年龄结构规律的研究还是一项空白。鉴于发现大熊猫活动区主食龙头竹有开花现象,为了掌握其种群动态,本文依据笔者1988年的调查资料,以甘肃南部白水江自然保护区内大熊猫的主食龙头竹林为对象,讨论了龙头竹种群立竹年龄结构规律。  相似文献   

4.
白水江自然保护区的竹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白水江自然保护区位于甘肃南部,包括文县境内的白水江流域和武都县境内的红铜河流域。总面积198488公顷,其中生态区90358公顷,禁猎区108130公顷。主要保护大熊猫等珍稀动物及自然生态系统。近年来保护区内竹类大片开花死亡,使以竹类为食的大熊猫出现生存危机。对保护区竹类资源的研究已是当前抢救大熊猫的迫切任务之一。我们经过两年多的实地调查,初步掌握了该区的竹子种类,分布和大熊猫的主要食取对象。  相似文献   

5.
竹子开花习性和开花竹林的更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发展竹类资源和经营竹子的生产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竹类开花的现象,竹子的开花习性分为每年都开花的竹子、成片而定期开花的竹子、开花不定期的竹子3个类型.为减少竹子开花后的损失,应采用有性繁殖和无性复壮更新两种措施,做到科学管抚竹林.  相似文献   

6.
据雷波县志记载,该县是大熊猫之乡,彝族群众称大熊猫为“白熊”。据调查现有大熊猫,主要栖息在亚高山冷、云杉箭竹林型和中山常绿阔叶华桔竹、罗汉竹林型内。从大熊猫粪便分析,它们主要取食箭竹、华桔竹、刺竹、其次是罗汉竹、水竹。在夏秋季节大熊猫活动在海拔2500—3500米处,冬春高山冰雪封冻,大熊猫多活动在地势平坦的沟溪边,海拔1200—2500米处,活动范围一般有3—5公里。近两年因竹子开花死亡,大熊猫下山活动频繁,有饿、病死的现象。该县采取各种措施,十分重视对大熊猫的保护。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竹子开花的时期、竹子开花后造成竹株死亡以及竹子开花原因的说明,根据以往成功经验,提出抑制或延迟竹子的开花的措施及恢复开花竹林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栖息地干扰因素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烈干扰会对大熊猫栖息地产生严重影响。针对太白山保护区内所受到的干扰类型及强度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该地区主要存在竹子开花及其他自然干扰,割竹、旅游、挖药、采伐、偷猎、放牧等6种人为干扰,干扰主要分布在海拔1600~2540m范围内。竹子开花是最严重的干扰因素,占所有干扰样方的41.9%,其次是旅游活动、割竹的干扰,所占比例依次为25.7%、15.2%,其他的干扰影响较小。根据调查结果,并针对突出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主要从我国竹子开花现象、开花竹株形态、花期、花器构造、结实、竹子实生苗等方面对竹子有性生殖的多样性进行了评述,并探讨竹类资源有性生殖多样性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为我国竹类资源多样性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主要从我国竹子开花现象、开花竹株形态、花期、花器构造、结实、竹子实生苗等方面对竹子有性生殖的多样性进行了评述,并探讨竹类资源有性生殖多样性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为我国竹类资源多样性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了及时获得大熊猫种群及其栖息地的动态变化及发展趋势,为保护管理决策提供依据。采用样线与样方网络、问卷调查、社区走访和现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在20个自然保护区管护面积428 343hm2,在布设的547条动物样线上,遇见大熊猫11次、大熊猫伴生动物1 202次;发现其他活动痕迹1 196处;大熊猫喜欢在乔木郁闭度0.4以上、灌木盖度30%-69%之间的天然林栖息地活动;竹子盖度在30%以上的竹林所占百分比为48.14%,无竹子面积占32.63%;放牧、挖药对大熊猫栖息地的干扰较大,耕种、其他采集干扰中等,割竹、偷猎、砍伐、砍柴、旅游、采矿、竹子开花干扰较轻。因此秦岭大熊猫栖息地得到了基本保护,大熊猫活动正常,处于稳定期;人为干扰活动基本得到控制,有一支常年工作在野外的监测队伍。  相似文献   

12.
陕西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监测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及时获得大熊猫种群及其栖息地的动态变化及发展趋势,为保护管理决策提供依据。采用样线与样方网络、问卷调查、社区走访和现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在20个自然保护区管护面积428 343hm2,在布设的547条动物样线上,遇见大熊猫11次、大熊猫伴生动物1 202次;发现其他活动痕迹1 196处;大熊猫喜欢在乔木郁闭度0.4以上、灌木盖度30%~69%之间的天然林栖息地活动;竹子盖度在30%以上的竹林所占百分比为48.14%,无竹子面积占32.63%;放牧、挖药对大熊猫栖息地的干扰较大,耕种、其他采集干扰中等,割竹、偷猎、砍伐、砍柴、旅游、采矿、竹子开花干扰较轻。因此秦岭大熊猫栖息地得到了基本保护,大熊猫活动正常,处于稳定期;人为干扰活动基本得到控制,有一支常年工作在野外的监测队伍。  相似文献   

13.
大熊猫野外生存探讨(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兆华 《林业研究》2001,12(1):59-62
濒危的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是中国四川、甘肃和陕西省山区所特有的物种 。该种在20世纪70年代有2000多只。由于生境缩小、偷猎和竹林开花等原因所致,到20世纪 90年代,大熊猫种群的数量下降到不足1000只,且分离成32个亚种群。在过去的30多年中, 大量竹林开花和开花后死亡是大熊猫种群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70年代,整个岷山的大熊猫 遭受饥荒,80年代蔓延到琼莱山,造成大熊猫大量死亡。大熊猫的生境被分离成很多小的“ 岛”,每个小的生存地只有几只熊猫,使得大熊猫的生存形式进一步恶化。小的、孤立的大 熊猫种群变的更加脆弱,很容易受到生境退化、自然灾害、疾病和近亲繁殖的威胁,从而导 致灭绝。因此,对于保护野生大熊猫来说,恢复大熊猫的生境并把大熊猫重新引回到它们的 历史生境中去,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大熊猫生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0~2001年甘肃省第3次大熊猫调查资料,利用SPSS和SAS软件,对甘肃省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的生境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大熊猫主要栖息在以缺苞箭竹Fargesia.denudata为优势的下木种群森林群落中,其垂直活动范围主要在海拔1 600~2 800 m间,水平分布在文县和迭部一带;竹类种群的特性、地理环境和森林群落的完整性是大熊猫栖息生存的三个主要综合要素;甘肃省大熊猫的生境特征基本上稳定,但该区竹类种群的正态性分布和人为干扰强度是构成其生境不稳定的潜在因素.  相似文献   

15.
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是我国独有的珍稀濒危物种,其因适应竹子资源的季节变化而进行垂直迁徙,关于其迁徙模式和影响迁徙的因子目前还不甚明确。为了探究影响大熊猫垂直迁徙的因子,于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在陕西省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官庙设立了9条样线,共布设52台红外相机对大熊猫的垂直迁徙时间进行研究;同时,结合气象监测数据探究气温、降雨量、湿度和积雪覆盖等因子对大熊猫迁徙活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熊猫垂直空间分布季节性差异明显,7月主要在高海拔秦岭箭竹分布区活动,而2月则主要在低海拔巴山木竹分布区活动。大熊猫从冬居地向夏居地迁徙迅速,仅1~3d即可完成,而从夏居地向冬居地迁徙经历时间较长。气温、积雪覆盖、湿度和降雨量等因素都会对大熊猫的迁徙活动产生影响,大熊猫喜欢选择在“最适温度”区域活动,当高海拔区域出现积雪覆盖时,就会迁徙到低海拔活动。湿度和降雨量主要通过控制竹子发笋和生长来影响大熊猫的迁徙。研究证实了大熊猫的垂直迁徙现象,并获得了关于大熊猫迁徙模式和影响因子相关的较为详细的基础数据,为野生大熊猫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马边大风顶自然保护区是大熊猫分布的最南端,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由于各种人为干扰的影响,保护区范围内的大熊猫数量从1992年的36只锐减至2012年第四次全国大熊猫调查的18只。为了探讨大熊猫数量下降的缘由,对马边大风顶自然保护区周边居民人为采笋活动和大叶筇竹生长状况展开了调查。结果显示:保护区周边居民的采笋活动由来已久,采笋的群体组成和空间范围都在逐年扩大,采笋收入是居民生活经济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同20年前的竹子生长状况相比较,采笋活动使得大叶筇竹的基径、高度和密度下降明显。因此,人为采笋对马边大风顶自然保护区大熊猫主食竹生长状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是马边大熊猫栖息地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为了评估采笋管理政策对马边大风顶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生境恢复的作用,2018年 9月对保护区内采笋管理区域和保护区外围保护带的未管理区域进行了野外调查,对比分析采笋管理区域与未管理区域大熊猫主食竹——八月竹( Chimonobambusa szechuanensis )的生长状况以及森林植被特征。结果显示: 1)采笋管理区域的竹笋株高与数量明显大于未管理区域的相关指标( p <0.05),竹笋基径,成竹株高无明显差异。2)采笋管理区域乔木胸径,乔木树高,灌木层盖度大于未管理区域,且差异显著( p <0.05)。可见,采笋管理政策对马边大风顶自然保护区大熊猫主食竹的恢复产生正面作用,而连续采笋不仅影响了大熊猫主食竹的生长,也在改变大熊猫生境的森林植被特征。为了更好的保护当地大熊猫的生存,保护区实行科学的采笋管理政策是有效的,建议在其他保护区推广。  相似文献   

18.
本文应用SPSS软件对甘肃省大熊猫栖息地竹子5种特征因子及13种生境因子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得出了18个因子的平均值,竹子生境因子聚类为7大类,有8个主成分。  相似文献   

19.
大熊猫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也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在科学研究、文化传播、生态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竹类作为大熊猫的主要食物,保护与研究大熊猫主食竹已经成为大熊猫保护的重要工作。近年来,随着大熊猫栖息地破碎化加剧,导致构成其栖息地的主食竹生长更新不仅受区域地理条件、动物采食和地震与火灾等自然因素影响,也受砍竹、采笋和放牧等人为干扰的影响。文章综述了近30年来(1990—2020年)国内外关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干扰对大熊猫主食竹的影响,以期为大熊猫及其主食竹的研究、保护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0.
大熊猫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策略适应竹子食物,如在不同季节可采食所处不同海拔的竹类,而不同海拔的竹子具有特定的形态特征和环境特点.本研究以四川栗子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通过野外调查揭示小相岭山系大熊猫种群不同主食竹的形态特征和立地环境差异.结果表明,峨热竹、石棉玉山竹和丰实箭竹的基经和高度具有显著差异,低海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