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兽医学报》2019,(8):1435-1440
为建立猪伪狂犬病病毒(PRV)变异株人工感染小鼠动物模型,将本实验室分离鉴定的猪PRV变异株(Fujian-LY)进行连续10倍稀释后,对6周龄SPF级BALB/c小鼠进行腹股沟皮下接种攻毒,每个稀释度接种5只小鼠,测定其LD_(50),观测小鼠感染、致病的多项指标,试验期为7 d。结果显示,该毒株对小鼠的LD_(50)为3.7×10~3 TCID_(50)/0.1 mL,在不同的感染剂量下各攻毒组小鼠的临床症状、死亡率等各项指标差异明显,其中以2.3×10~5 TCID_(50)的攻毒剂量接种后小鼠未发生急性死亡,且能表现出以神经症状为主的典型伪狂犬病症状;病理剖检可见发病小鼠脑膜充血,肺脏出血,胸腺、脾脏严重萎缩等病理变化;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该毒株对攻毒小鼠全身多个重要组织器官均造成了严重的病理损伤,同时采用PCR及免疫组化的方法在这些组织内均能检测到PRV抗原。结果表明,本研究已成功建立了PRV变异株感染小鼠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2.
猪弓形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是由于感染刚地弓形虫而导致。动物感染后会表现出高热、呼吸困难、繁殖障碍、神经症状等临床症状,且具有发病急、快速死亡等特点。人类感染后会导致生殖障碍,还可引发眼炎或者脑炎等。由于该病容易出现误诊、误治,耽误治疗,使猪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严重损害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3.
神经症状是神经系统受到损伤导致神经系统机能障碍而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由于犬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异常复杂,临床上出现的神经症状也较复杂,主要表现为精神状态的异常兴奋或沉郁等。感觉障碍,表现为感觉缺失、感觉过敏、感觉异常等。  相似文献   

4.
母猪产后瘫痪是一种严重的急性神经障碍性疾病。本文分析了母猪产后瘫痪的发病原因、发病症状,并提出合理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最近 ,英国科学家从动物试验得到的第 1个有希望的结果 ,使人们相信用抗体治疗朊病毒病 (如人的变异型克雅氏症v CJD)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该研究组用痒疫因子感染 2组小鼠后 ,一组用抗痒疫因子的单克隆抗体进行为期 30 d的每周 2次的注射 ,另一组小鼠作不治疗的对照。结果 ,接受治疗组的小鼠脾脏内的 Pr P- Sc水平大大低于对照组 ,而且对照组小鼠在 1 97d时死亡 ,而接受治疗组小鼠 5 0 0 d后仍然无体重减轻或神经症状等出现。对接受治疗组的小鼠脑组织检测表明 ,在感染后 2 5 0 d时仍然未检测到 Pr P- Sc。但是 ,在小鼠出现神经症状后再…  相似文献   

6.
刘宁  林霖  王建平 《中国畜牧兽医》2014,41(10):134-138
环肽pLR(LVRGCWTKSYPPKPCFVR)是以2个半胱氨酸的二硫键成环,不仅具有类胰蛋白酶抑制剂的典型分子结构特点,且具有促肥大细胞释放组胺,抑制类胰蛋白酶活性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对电负性POPG膜有透化作用,但无溶血作用,并对过敏性哮喘小鼠模型的表现型症状和肺脏组织损伤具有治疗作用。作者针对环肽pLR的结构与功能、生物学活性及在哮喘动物模型中的免疫调节作用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环肽类药物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兔大肠杆菌的致病机理,现将从规模兔场腹泻獭兔肝脏分离后鉴定的大肠杆菌O123以腹腔接种的方式接种1822 g小鼠。通过临床症状观察和病理剖检确定该菌是否具有致病性。结果发现,当接种量达到0.85×108CFU时,小鼠出现腹泻、精神委靡、扎堆等症状,致死率达70%。剖检病死小鼠发现,肠壁明显变薄、肠黏膜出血。结论:獭兔源性大肠杆菌致病性强,以昆明系小鼠建立动物模型研究其致病机制对獭兔大肠杆菌病的诊断及防治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奶牛细菌性乳腺炎一直是困扰奶牛养殖业的一大难题,给奶牛养殖行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直接危害奶牛健康。为有效治疗奶牛细菌性乳腺炎,研究人员需要通过动物模型来进行相关研究,以期找到优良的治疗方法。随着动物模型多年的探索与使用,小鼠细菌性乳腺炎模型因具有省时、省力以及性价比高的优点获得了研究人员的广泛认可,被大量用于相关研究中。就此对小鼠细菌性乳腺炎模型的建立、特点以及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细菌性乳腺炎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20 0 3年 4月中旬 ,荷兰 Erasmus大学的研究人员把从 SARS病人分离到的新型冠状病毒接种于猕猴 ( cynomolgusmacaques) ,发现猕猴出现了与人的 SARS相似的症状 ,从而证明这种新型冠状病毒是导致 SARS的病原 ,同时建立了 SARS的第 1个动物模型。最近 ,科学家报道了 3种新的可用于抗 SARS药物筛选和疫苗研究的动物模型。一种是由美国 NIAID( U .S.National Institute of Aller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的研究人员建立的小鼠动物模型 ,研究人员把 SARS病毒喷到小鼠的鼻腔中 ,发现小鼠虽然不发病 ,但是 SARS病毒能在小鼠体…  相似文献   

10.
帕金森综合征是一种最常见的神经变性紊乱的疾病.帕金森综合征以黑质纹状体多巴胺神经的丢失和细胞浆内出现路易小体为主要特征.诊断时的典型症状是病人有自主性的损伤包括运动过慢、静止性震颤、僵直和体位不稳.这些运动症状与黑质纹状体多巴胺神经的逐步丢失相关.此外,病人也有一些非运动性症状,例如嗅觉损伤、胃肠机能障碍、忧郁、睡眠障碍和一些认知障碍[1-3].  相似文献   

11.
建立与人类大脑老化各方面相似的动物模型,是控制高龄人意识障碍的一个基本步骤。在过去的几年里,人们已经对老年犬的认知和神经病理学进行了研究,将老年犬作为人类衰老的新型动物模型进行研究。就如人类一样,犬随着年龄的增加自然地在大脑里积累了淀粉体-β。而且,犬和人类有相同的淀粉体-β系列。淀粉体-β的储蓄程度与犬识别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本文对犬大脑衰老过程和特点进行了概括。  相似文献   

12.
笔者总结了多年的临床经验,介绍了马属动物(马、骡和驴)几种具有神经机能障碍症状的疾病及其主要临床症状,归纳出了它们的诊断要点,对兽医临床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胚胎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定向诱导分化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胚胎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有望成为治疗神经系统疾病重要的种子细胞来源。如何高效地诱导胚胎干细胞向特定神经细胞分化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就胚胎干细胞定向分化成神经细胞的3种方法:RA诱导法、谱系选择法和SDIA法及其移植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跛行,是家畜四肢运动机能发生障碍的总称,是各种四肢病的一种外观症状。主要由四肢和临近器官的疼痛性炎症、机械性的障碍、神经及肌肉麻痹、压迫性疼痛及障碍原因引起。直接影响大家畜的使役能力。从1982年起,我们先后应用红当合液治疗大家畜跛行的病例132例,治愈116例,治愈率达88%,症状明显减轻的12例,占8%;无效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8株来自新疆发病绵羊和健康绵羊的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LM)分离株的部分生物学特性及相关性,本实验对8株LM分离株进行小鼠致病力检测、多重PCR谱系鉴定、血清型鉴定及InlA基因的PCR-RFLP分析。结果显示,健康绵羊与临床发病绵羊中分离的LM分离株对小鼠具有相同的致病性;除1株临床分离株为血清型4b和谱系Ⅰ外,其余7株均为血清型1/2a和谱系Ⅱ;5株健康绵羊分离株的毒力基因InlA的PCR-RFLP复合基因型均为E型,而3株临床发病绵羊中的分离株为C型或B型。两种不同来源LM在小鼠致病性血清型及谱系上具有一致性及相关性,但其毒力基因InlA存在多样性。初步揭示健康绵羊携带的LM可以经内源性感染而发生李氏杆菌病,表明内源性感染是造成绵羊李氏杆菌病流行的一种传染方式。  相似文献   

16.
骨质疏松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骨质疏松动物模型是骨质疏松症实验研究中不可缺少的研究材料。动物模型的病因、发病机理、病理变化及症状应尽量与临床接近。去卵巢动物模型是目前最常用的绝经后骨质疏松动物模型,且与临床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比较相似。SAMP6 小鼠是仅有的一种能证明增龄性骨脆性骨折的实验动物,是研究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较实用的动物模型。睾丸切除鼠骨质疏松动物模型是研究男性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工具。内分泌代谢性、营养缺乏性、药物性、废用性骨质疏松等继发性骨质疏松动物模型常根据其原发病的情况制作,其病理变化与临床接近。研究者应根据自己的研究范围,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7.
为评价增精宝对雄性动物生精作用的影响,采用环磷酰胺致小鼠生精障碍为动物模型,考察不同剂量增精宝对环磷酰胺致小鼠生精障碍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高剂量组对小鼠的附睾、睾丸、储精囊和前列腺均有较显著的促进作用;低剂量组精子总密度和精子活率均差异显著(P<0.05);高剂量组精子活率差异显著(P<0.05);对小鼠睾丸各倍体生精细胞比例的影响,高剂量组小鼠睾丸生精小管较为饱满,管腔内存在大量精子,生精上皮较厚,可见各级生精细胞排列整齐,界膜明显,睾丸间质细胞排列整齐。结论表明,增精宝两种剂量均能够显著促进环磷酰胺导致小鼠生精障碍的保护作用,高剂量组对雄性小鼠的作用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藏药绿萝花对高血糖小鼠模型的治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藏药绿萝花对高血糖动物模型的治疗作用,为临床合理用药和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饲喂高糖高脂饲料和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ICR小鼠高血糖动物模型,将实验动物分成对照组、模型组、二甲双胍(250mg/kg)组及绿萝花提取物组(剂量分别为50、25、12.5g/kg),分别在造模试验的第14天、第21天、第28天,以及治疗试验的第14天、第21天、第28天,以空腹血清血糖含量、血清胰岛素含量为检测指标,研究造模因素和不同剂量绿萝花对血糖的影响。连续饲喂高糖高脂饲料,结合STZ注射,造模小鼠表现为体重下降、血糖升高、胰岛素含量下降;表明3个剂量绿萝花组均具有降血糖的作用,12.5g/kg剂量组连续服用绿萝花14d后降血糖作用明显,50g/kg剂量组连续口服绿萝花7d~14d,显著提高成模小鼠血清胰岛素含量。连续饲喂高糖高脂饲料(配方:蔗糖∶猪油∶奶粉∶鸡蛋∶猪胆酸盐∶普通饲料=30∶20∶4∶2∶0.05∶63)14d~28d,结合STZ注射的造模方法成功获得了Ⅱ型糖尿病动物模型;绿萝花通过降低成模小鼠血糖含量、升高成模小鼠血清胰岛素含量而对Ⅱ型糖尿病动物模型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康毒威"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研制的纯中药制剂,主要由丹皮、葛根、桂枝、白芍、白芨、五味子、甘草等组成,主要用于缓解非典型性新城疫引起的腹泻、呼吸障碍等症状。使用过程中发现该药对新城疫后期发生的扭颈等典型神经症状也具有良好治疗效果。2006年将其专门用于新城疫扭颈病鸡的治疗,先后在天水市兴旺商品蛋鸡场共收治新城疫扭颈病鸡165只,  相似文献   

20.
本文据临床观察和动物试验初步认为,青海省部分牧区发生的一种以神经症状为主的初生羔羊“神经病”,是先天性营养代谢障碍性疾病。治疗试验结果表明,它与维生素缺乏和微量元素吸收障碍有关,采用综合性对症治疗,治愈率达93.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