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字技术和数据资源对农业生产、流通、销售、服务全流程的赋能,是“数商兴农”工程振兴乡村的重要手段。江苏省连云港市农业电商发展迅速,先后跻身全国十大淘宝直播城市和全国农产品带货十强城市之列。本文从数商兴农角度,通过实地调研和资料分析总结了连云港市农业电商发展情况,并展望了数商兴农的发展方向,以期为以连云港为代表的农业大市乡村振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李娟 《新农业》2023,(20):69-70
<正>数字经济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化的强大威力持续驱动农业现代化,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深入实施“数商兴农”和“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鼓励发展农产品电商直采、定制生产等模式,建设农副产品直播电商基地,这是对农村电商领域提出的新举措。在乡村振兴和数字乡村建设中,“数商兴农”是适应数字经济发展、加快乡村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有力抓手,也是促进乡村振兴阔步迈向高质量发展赛道提供巨大助推力。  相似文献   

3.
<正>农村电商赋能“三农”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转型的重要途径。面对从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衔接过渡的新形势、新任务,面对数字农业、数字农村和数字商务的新机遇,以农村电商升级为重要抓手,引领和促进“数商兴农”高质量发展,理应成为必要的策略选择。新形势下,如何认识“数商兴农”的战略意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何抓住“数商兴农”发展风口?我们就此采访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原主任汪向东。  相似文献   

4.
汤淇皓 《新农村》2024,(1):15-16
<正>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实施“数商兴农”工程,持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电子商务进乡村。2023年进一步提出深入实施“数商兴农”和“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作为第三批国家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太湖源镇积极培育农村电商主体,发挥浙江省电商专业村——射干村的示范、增收和共富作用,带动全镇电商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根据新零售及生鲜电商的主要特点及观测要点,建立了消费者新零售平台购买生鲜农产品意愿模型,通过对调研问卷数据的分析,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得出结论:生鲜农产品质量、物流服务质量与线下服务质量是消费者选择新零售平台购买生鲜农产品的重要影响因素,并在实证基础上提出新零售及生鲜电商视角下“数商兴农”的主要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6.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三农”问题成为社会热点关注问题之一,国家不断加强对农村电子商务的投入力度,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实施“数商兴农”工程,通过促进农村电子商务的建设提升农民自信。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处于政策红利期,市场发展潜力巨大,通过调查研究,对河南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剖析其制约因素及成因,提出解决对策及建议,助力河南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相似文献   

7.
乡村振兴背景下,小农户对接电商市场有利于明显增加小农户经济收入、激活乡村振兴活力、调动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市场的热情。然而,当前部分小农户对接电商市场陷入农产品品牌意识薄弱、尚未衔接好电商供应链、农产品难以满足消费者需求、消费者对电商农产品缺乏足够信任等困境。对此,地方政府应通过积极打造区域公共品牌、完善电商供应链衔接、加强农产品规范化管理、进一步拓展社交电商等途径来推动小农户更好地对接电商市场。  相似文献   

8.
乡村振兴背景下,数字化时代发展智慧农业,培养“数字新农匠”是其核心力量,亦是实施乡村人才振兴和强农兴农的关键所在。因此,本文梳理了“数字新农匠”的内涵及其研究进展,分析了当前发展智慧农业培养“数字新农匠”所面临的乡村数字人才匮乏、培育路径不畅等困境问题。基于此,探索与构建了涉农职业院校“一平台、双融合”的“数字新农匠”育人策略:产教融合培养本土化智慧园艺新农匠;实施“产学研用”创新驱动“数字新农匠”的培养路径;依托项目、校地协同打造“数字新农匠”培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农业市场中“食品帝国”通过控制农业产业链而拥有生产定价权与消费定价权,农户日益丧失主体地位。因此,应该构建一种消费者与生产者直接对接的稳定的交易模式,减少交易环节,提高农民农业收入,恢复农民主体地位。中国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条件、复杂多变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决定了小农户将会长期存在。实现农业现代化就必须尊重家庭经营下小农户生产的特点,通过分析巢状市场视角下小农户参与订单农业的可行性以及小农户、巢状市场、订单农业三者的特点及相互作用关系,提出在巢状市场框架内构建小农户参与的订单农业模式的实现路径和运行机制,以解决小农户发展困境、消费者与农户之间信息不通、信任机制缺失等问题,更好地发挥农业农村的多功能性,促进农民增收,助力脱贫攻坚,实现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曹冰雪  李瑾 《浙江农业科学》2023,64(4):1018-1024
数字化时代下,推动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创新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通过理论分析与江西省典型案例凝练,从理论与实证两个层面剖析数字化时代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创新发展的作用机制与实施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在理论维度,数字化时代下,现代技术交叉融合能推动农业产业信息共享、模式创新、技术赋能,对农业全产业链进行“生态融合”和“基因重组”,催生现代种业、智慧农业、农产品电商、智慧农文旅等数字化新产业新业态。在实证维度证实数字化有助于促进现代种业育繁推一体化、智慧农业生产管理精细化、农产品电商运行高效化、智慧农文旅体验便捷化,且均建立起政产学研结合、公司+农户契合、多重业态融合3个维度的保障机制。据此,针对现代种业、智慧农业、农产品电商、智慧农文旅提出相应实施路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202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这是21世纪以来中央连续出台的第20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也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的第一份中央文件。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深入实施‘数商兴农’和‘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鼓励发展农产品电商直采、定制生产等模式,建设农副产品直播电商基地”。  相似文献   

12.
外向型农业产业化是农村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作者在对安徽省李兴镇调研的基础上描述和分析了这一过程。在特色农业的起步阶段,主要形式是“市场+农户”,这种形式的主要缺陷是不能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为了克服这一缺陷,形成了外向型农业产业化的雏形:“大户+社会化服务+农户”。这种形式的运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这种形式的进一步发展也而临一些制约因素。本文探索了进一步发展外向型农业产业化的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13.
在互联网背景下,强调媒体行业与产品销售结合,发挥线上线下销售融合发展模式,能够有效带动地区经济发展。本文以十堰日报传媒集团为例,通过分析其发展状况,以及电商企业改革趋势,探索十堰“短视频+电商”模式的有效路径。按照多元化经营的产业发展思路,实现当地产业资产增收,为国家精准扶贫项目提供可持续化发展方案。  相似文献   

14.
乡村振兴战略已成为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影响我国各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其重要突破点是产业兴旺。在新时代背景下,探索乡村振兴与“电商扶贫”新发展模式,研究“互联网电商直播”对推动乡村振兴、拓展扶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越来越成为当下热门话题。尤其是今年受疫情影响,为了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决胜脱贫攻坚任务,越来越多的农民加入到“电商直播”的队伍中来,这也引起了众多媒体的大力关注,在政府、媒体、社会多方共同扶持下,“电商助农”成为了热门话题。本文立足于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分析目前电商直播助农发展现状和取得的成效,尝试总结农村电商快速发展的经验与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相关的建议,为今后电商直播助农和其他地区乡村振兴提供新的思路与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5.
采用社交电商销售能够提高农户市场主体地位,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是连接小农户与大市场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嵌入理论,利用陕西大荔设施农业产区302份冬枣种植户微观调查数据,采用内生转换模型,分析虚拟嵌入视角下农户的社交电商参与行为,探讨其对农业收入和农业生产投入的影响,并进行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已有65.6%的农户参与社交电商。社交软件使用数、社交软件好友数、好友职业类别数和信息发布均显著促进农户社交电商参与,而信息接收则对其产生负向影响。农户社交电商参与会显著提高农业收入,平均处理效应为5.353万元;当种植面积跨越门槛值0.2 hm2时,社交电商参与显著提高单位面积农业收入。在反事实分析框架下,未参与组农户若参与社交电商,其农业生产投入增长13.170万元;农业生产投入受农户社交电商参与和农业收入的正向影响,且农业收入对农业生产投入的促进作用具有结构异质性。因此,为促进农村电商发展,提出应积极宣传运用社交电商销售的典型案例,形成示范引领作用,加强社交电商培训指导,提高农户群体的能力水平,建立县域农地信息交流平台,并强化农产品质量监管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江西省泰和县在省、地科教部门的悉心指导下,结合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努力实施农科教的有机结合,逐步探索出一条兴农富民的坦途。一、在实施农科教结合中,坚持“一个中心”,实行“两个结合”,构建“三大体系”,推动农科教结合向“四化并进”的方向发展。即以...  相似文献   

17.
紧抓北京农业电商“牛鼻子” 助力京津冀农业协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16年3月,农业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京津冀现代农业协同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下称《规划》)。《规划》指出,完善流通体系,推进市场协同,构建集散结合、冷链物流、产销对接、信息畅通、追溯管理的现代农产品市场流通网络。大力实施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建设部省纵横联通的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平台,加快构建环京津1小时鲜活农产品物流圈。发展农业直营直销和电子商务,引导各类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与电商企业对接,推进电商企业服务"三农"进程。  相似文献   

18.
正农业和畜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支柱,在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如何实现兴农强农、助力乡村振兴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也是提高农户收益的关键,本文试述一些兴农强农的有效措施,以供参考。一、塑造农业品牌,用品牌强农中共中央于2018年一号文件中首次提出"品牌强农"概念,强调了农产品品牌化的积极作用及重要性。农产品品牌化是衡量农业现代化程度的重中之重,塑造农业品牌能够促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切实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实现价值的聚合效应,  相似文献   

19.
鲍欣蕾 《河南农业》2023,(17):59-61
直播的兴起催生了新型商业发展模式,尤其是“电商+直播”所组成的新兴直播形态,让许多传统电商嗅到了新的商机。随着“互联网+农业”的数字化农业变革不断深入,农产品也拓宽销路,打通线上、线下两条路,异地采买与农产品销售有效对接。尤其是近两年,农产品实地采买量持续走低,如何消除不成熟因素,完善农产品线上销售模式便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我国“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从农产品的销售角度出发,以占据我国农户经营者大多数的小农户为例,对我国农产品直播推广进行了补充性研究,旨在汇总完善农产品线上销售推广模式,为发展智慧农业、实施数字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县域特色品牌农产品对接京津市场的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是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开拓国内外农产品市场,推动高效、优质农业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本研究在对河北省县域特色品牌农产品实证调研的基础上,运用农业区位商与产业梯度转移理论分析河北省县域特色品牌农产品对接京津市场的可行性,从对接的市场力、对接的技术创新水平、对接的生命力、对接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等4方面探索河北省县域特色品牌农产品对接京津市场的制约因素,并从培养品牌营销观念、加强科技创新、健全农业标准化体系等方面提出促进河北省县域特色品牌农产品对接京津市场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