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目的】为加快品种更新换代速度,扩大良种覆盖面,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有必要在不同生态型区域进行早稻品种筛选,优选良种是促进早稻生产的有效举措。【方法】2021年,课题组以中早35为对照品种,选取9个早稻品种,开展早稻高产优质品种田间比较试验,对不同品种早稻的多个农艺性状进行比较,筛选出适合娄底市双季稻区种植的早籼常规稻品种。【结果】1)参试品种中早57和金早香1号综合表现最好,不仅高产,生育期适宜,而且稻瘟病抗性较强。中早57亩产543 kg,全生育期109天,苗叶瘟发病级3级,穗颈瘟发病级5级,穗颈瘟损失率3级;金早香1号亩产524.3 kg,全生育期106天,苗叶瘟发病级3级,穗颈瘟发病级5级,穗颈瘟损失率1级。2)参试品种中嘉早17与中早77表现较好,亩产分别为532.7 kg与511.9 kg,全生育期均为109天,二者苗叶瘟发病级、穗颈瘟发病级与穗颈瘟损失率均分别为7级、5级与3级。【结论】中早57、中早77、中嘉早17与金早香1号田间综合表现较好,产量高于对照品种2.67%~8.90%,可作为适宜在娄底大规模推广的早稻品种,适当增加推广面积。  相似文献   

2.
水稻俗称火烧瘟,是水稻重要病害之一。主要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及谷粒瘟,以节瘟、穗颈瘟对水稻产量影响最大。苗瘟是指水稻苗期发病,由于梨树县水稻苗期气温偏低,不易发生苗瘟病。叶瘟一般在7月上、中旬发生。由于水稻多个部位发生稻瘟病,可以引起大幅度减产,一般年份减产10~20%,严重时减产40~50%,甚至颗粒无收。  相似文献   

3.
以特优质早熟杂交粳稻——辽优0201的衍生系为试材,设计田间试验,考察水稻穗部性状与水稻产量及品质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穗部性状对产量的影响明显大于其对品质性状的作用;穗部性状主要是通过对粒型的作用来影响稻米品质的。  相似文献   

4.
水稻穗部性状与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穗部性状在产量结构中起到重要作用,对其与稻米品质、产量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穗部性状与产量相关密切,品种间差异较大.水稻穗部性状的品种间差异较大,不同品种对产量产生较大影响的产量构成因素主要是单株有效穗数和穗粒数,结实率与千粒重相对比较稳定.在穗部性状中,二次枝梗的影响较大;不同品种水稻存在着穗粒矛盾,必须协调二者关系.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明"旱涝急转"对水稻稻米品质和产量形成的影响,以超级杂交早稻品种(淦鑫203)为材料,采用桶栽方式,分别于分蘖期和幼穗分化初期设置"不旱不涝"(CK)、"干旱不涝"(F1,T1)、"不旱淹涝"(F2,T2)及"旱涝急转"(F3,T3)等处理,分析了稻米品质和产量指标。结果表明,分蘖期"旱涝急转"对稻米品质影响总体较小,仅稻米垩白度较CK下降较为明显,其余稻米品质指标与CK间差异不显著;与CK相比,幼穗分化期"旱涝急转"则显著降低整精米率、粒长和胶稠度,降幅分别达20.05%、9.70%、29.35%,各处理间直链淀粉质量分数无显著差异;"旱涝急转"处理垩白粒率和垩白度较CK分别增加5.64%和20.39%,而稻米外观品质、加工品质和蒸煮品质均不同程度下降;分蘖期和幼穗分化期不同水分胁迫下超级杂交早稻单株产量均不同程度下降,其中分蘖期和幼穗分化期"旱涝急转"处理较CK单株产量分别下降30.27%和43.37%,分蘖期处理主要为每穗总粒数和单株有效穗数下降,幼穗分化期处理主要为每穗总粒数和结实率下降。总体上,幼穗分化期"旱涝急转"较分蘖期"旱涝急转"对稻米加工品质、外观品质、蒸煮品质及产量形成的不利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6.
稻瘟病在辽中地区危害有2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由水稻分蘖到幼穗分化阶段,发生叶瘟.这个时期如果病势严重,对产量影响极大;如轻微发生,只在叶片上形成若干病斑,对水稻初产量影响轻微.第二阶段是水稻初出穗前后,发生颈瘟、节瘟或枝梗瘟,这一时期如病势严重,将造成水稻严重减产.  相似文献   

7.
影响稻米品质的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稻米生产重视产量而忽视品质的倾向,提出从高产向优质安全转变的观点.阐述稻米品质的概念、构成要素与优质标准,介绍目前水稻品种品质的现状,探讨品种遗传特性、环境、栽培条件等影响稻米品质的主要因素,并提出提高稻米品质的有效措施,以期为提高水稻的稻米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持续提高膜下滴灌水稻的稻米品质,研究测定了4个粳稻品种籽粒大米吸水率、延伸率和米粉的膨胀势与黏度特性。结果表明,品种T-14籽粒淀粉理化特性的综合性状最优,其外观品质、蒸煮品质和食味品质综合评价最高;大米吸水率、大米延伸率和米粉黏度特性这3个理化指标与膜下滴灌水稻的稻米品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对水稻常用病害的防治效果及作业效率,以3WP-500G型自走式喷杆喷雾机为例,采用对比试验的方法调查其防治穗颈瘟、纹枯病、二化螟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3WP-500G型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对穗颈瘟、纹枯病、二化螟的防效较好,且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阐述构成稻米品质的因素,以碾磨品质、外观品质、蒸煮食味品质和营养品质4个方面10项指标为基础,探讨品种遗传特性、栽培因素和环境因素对稻米品质的影响,旨在为今后提高水稻的稻米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通过土培桶栽水稻试验,以辽宁中部灌区近几年水质状况为背景,研究了灌溉水中重金属汞(Hg)的浓度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灌溉水Hg浓度在0.056 mg/L以下时,对水稻结实率、每盆产量、穗长的影响不显著,对水稻的碾米品质无明显不利影响,对水稻的营养品质中蛋白质、直链淀粉含量无明显不利影响,对脂肪酸含量有抑制作用;低浓度的水Hg溶液对水稻每穗粒数、千粒重有促进作用;通过SPSS统计分析,稻米中的Hg含量与灌溉水中Hg的浓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当灌溉水中Hg的浓度超过0.008 3 mg/L时,稻米中的Hg含量超过国家农业行业标准里的指标值(0.01 mg/kg).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稻米品质、增加水稻生产效益,筛选适合盘锦地区种植的优质多抗高产水稻品种。对引进的20个水稻新品种进行对比试验,考察各品种的特征特性、抗逆能力、增产潜力等指标,筛选出适合栽培的优良品种,为水稻品种更新换代与品质提升提供备选依据。  相似文献   

13.
20%瘟曲克星防治水稻稻曲病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水稻破口前7d左右一次性施用 20%瘟曲克星1.5kg/hm2,对稻曲病的防效达89.85%,既能达到防治的目的,又降低了防治的成本,减少环境污染,而且对水稻后期穗颈瘟也具有兼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利用杂种优势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是现代农业科学取得的主要成就之一,杂交水稻(hybridrice)便是这其中的典型。杂交水稻是指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其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出具有杂种优势的第一代杂交种用于实际生产的水稻生产技术。我国杂交水稻方面的科研成果在国际遥遥领先。自1973年由全国杂交水稻科研协作组袁隆平等发明籼型杂交水稻以来,其亩产比普通水稻增产20%以上的高产特性为杂交水稻赢得了东方魔稻的国际称号。这项领先世界的科技成果,不仅给中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惠及世界。有换算表明,如果将常规稻全部换种杂交稻,全世界水稻总产量可翻一番,能多养活10亿人口。一直以来,作为这项技术的领跑者,我国的杂交水稻技术正在不断改进和创新,不仅实现了产量的不断突破,更克服了早先杂交稻口感不舒适的问题。可以说,自杂交水稻问世以来,其高产的特性解决了世界人民的吃饱问题,其不断改善的稻米品质更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更好口感的白米饭。  相似文献   

15.
在长江中下游一季稻区,选择矮秆穗数型、中秆穗粒兼顾型和高秆超大穗型等三种类型的杂交籼稻品种,采用营养土作为育秧基质、播种流水线平盘育秧,本田设置25.0、30.0和33.0cm等3种行距,配置12.0、15.0和18.0cm三种株距,计9种组合,每穴2~3本基本苗模拟机插;比较三种类型水稻品种在9种栽插密度下的分蘖与成穗、产量及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水稻品种机插适宜的株行距不同:矮秆穗数型品种,机插适宜的株行距配置为25cm×12cm;中秆穗粒兼顾型的品种,机插采取30cm×15cm的株行距配置较为合理;高秆超大穗型的品种,机插可采用33cm×(15~18)cm的株行距配置。扩行稀植有利于大穗型超级稻品种增产潜力发挥,而矮秆穗型品种栽插适宜行距应对目前主流插秧30cm固定行距进行调减,根据水稻品种类型进行株行距配置,有利于塑造合理群体结构、协调产量构成而高产。  相似文献   

16.
旱涝交替胁迫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南粳44"为试材,采用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分蘖期和拔节期旱涝交替胁迫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分蘖期旱涝交替胁迫导致水稻的有效穗数较对照显著降低了20.0%和26.3%,拔节期旱涝交替胁迫导致水稻每穗粒数较对照显著降低了28.2%和41.1%,水稻产量均显著降低。分蘖期旱涝交替胁迫使稻米的出糙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均下降,拔节期旱涝交替胁迫提高了稻米的整精米率,分别提高3.0%和2.4%,并显著降低了垩白率和垩白度。各胁迫处理均提高了稻米直链淀粉量,分蘖期重旱轻涝胁迫使得稻米的粗蛋白量较对照显著降低了7.6%。  相似文献   

17.
水稻是云南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全省农业区域地理环境复杂、气候类型多样,使得水稻品种达310多个,其中杂交稻100多个、常规稻200多个、陆稻近10个。长期以来,由于技术、传统种植习惯、经济水平、地理地貌等原因,水稻的种植和移栽一直采用手工方式,制约了水稻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广西大学支农开发中心的杂交稻新组合选育课题组经过多年精心选择,配组出博忧253、博优1012、金优253、校优253、优1253、九优1012等新组合共6个品种,经多点试验示范,深受群众欢迎。这些新组合品种表现为株叶型适中,穗长大粒多,结实率高,抗性...  相似文献   

19.
<正>为缓解环境和资源的压力,农业部提出农业生产要"两减",其中重要之一减就是减肥料。针对水稻品种对氮肥响应存在一定的差异,笔者用多个籼型杂交稻开展水稻氮后移研究,以期获得籼型杂交稻品种氮后移规律性表现,或适宜氮后移品种特征特性,为指导大面积水稻生产科学施氮提供技术支撑,不断提升水稻生产效益与氮利用效率。1材料与方法1.1供试材料随机在水稻市场选择已通过审定的杂交稻20个,它们分别是花香优1号(V1)、内5优306(V2)、川优6203(V3)、  相似文献   

20.
水稻单产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品种的产量潜力和与其相适应的配套栽培技术。9516品种种植几年来,其抗病性、抗倒性不断减弱,影响了水稻的产量,尤其米质欠佳,为此,我站引进了水稻新品系———9703,经示范、试种,性状突出,熟相好,品质优。高产田块产量达7026kg/667m2,平均比9516增产875%。1 特征特性11 具有增产潜力9703属穗粒协调性好的优良品种。从近年种植的趋势来看,在穗数与9516相仿时,每穗总粒比9516多1127粒,一、二次枝梗分别比9516多164个、28个。结实率与9516相仿,千粒重比9516高1g以上。12 熟期早,属早熟品种该品种全生育期在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