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5 毫秒
1.
为探究河南省某大型养猪场育肥猪发生疫情的原因,本研究从该猪场采集的病料样品中进行细菌分离,并对分离菌经革兰氏染色及电镜观察其形态、16S rRNA PCR鉴定;采用多重PCR鉴定其血清型并将扩增的funAB基因与GenBank中的其它副猪嗜血杆菌(HPS)参考株的相应基因进行同源性分析并构建该基因的进化树;采用纸片扩散法鉴定分离菌株的药敏特性并利用小鼠进行了其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经形态观察、培养特性鉴定以及16S rRNA的PCR鉴定,该分离菌为HPS;经多重PCR并经测序鉴定分离菌为14型HPS,将其命名为JZ-2019;funAB基因的同源性分析及进化树结果显示,JZ-2019株与14型HPS IA-84-22113株(KC795520.1)的同源性为100%。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对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以及氨基糖苷类药物敏感,其中对大环内酯类药物最为敏感;小鼠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小鼠均出现临床症状,甚至死亡,且小鼠各脏器组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等剖检症状;经PCR扩增从死亡小鼠的脑、腹水中扩增出与分离菌株一致的细菌。表明,该分离菌对小鼠有较强的致病性,且能通过小鼠血脑屏障。本研究证明了河南省猪群中存在14型HPS的感染,为中原地区防控HPS病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一株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遗传进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认导致甘肃省平凉市一农场猪群死亡的原因,采集病死猪不同组织样品进行检测,从病死猪的脏器组织中分离到1株革兰阴性杆菌,并对其进行生化鉴定、16S rRNA鉴定及遗传进化分析,同时进行分离菌的致病性试验、耐药性分析、V因子需要试验、"卫星现象"观察。结果表明:分离菌生化特性均符合副猪嗜血杆菌;其16S rRNA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副猪嗜血杆菌株的同源性均高达99%。因此,将该分离菌鉴定为副猪嗜血杆菌,将其命名为PL2016。动物试验及耐药性试验表明,该分离菌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和多重耐药性。16S rRNA遗传进化分析表明,该分离菌与副猪嗜血杆菌其他菌株具有很高的同源性,其核酸序列相似性高达99%以上。遗传进化分析表明,该分离菌的ompP2、sodA基因与副猪嗜血杆菌其他菌株具有很高的同源性,其核酸序列相似性高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3.
为确定洛阳某猪场疑似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原种类及其血清型,为其临床科学防疫和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案,本试验无菌采集了病猪肺脏等病料,采用病菌培养后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生理生化特性试验、PCR诊断等技术对病原菌进行实验室分离鉴定,通过基因测序和同源性分析方法对其进行确诊,通过动物攻毒试验和药敏试验分析分离菌株的致病性和耐药性,采用5对分型引物对分离菌进行基因分型以确定病原菌血清型。结果显示,分离菌2007菌落形态为光滑、透明、边缘整齐、圆形、隆起的小菌落,革兰氏染色特征为阴性杆菌且呈多型性,具有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的典型培养特征,且生化结果符合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生化特性。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分离菌株2007与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菌株FJ848573.1同源性为99.4%,说明分离株2007是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动物攻毒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2007对小鼠有强致病性。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2007对泰妙菌素、氨苄西林和头孢噻呋钠等高敏,对替米考星、红霉素、氟苯尼考等20种抗菌药完全耐药,对34种抗生素的耐药率高达76.5%,具有较强的多重耐药性。分离菌2007基因分型扩增到目的基因片段与血清型5型结果相符。本试验结果为发病猪场提出了解决该病的具体防治措施,并最终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临床耐药折点的制定提供了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确定洛阳某猪场疑似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原种类及其血清型,为其临床科学防疫和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案,本试验无菌采集了病猪肺脏等病料,采用病菌培养后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生理生化特性试验、PCR诊断等技术对病原菌进行实验室分离鉴定,通过基因测序和同源性分析方法对其进行确诊,通过动物攻毒试验和药敏试验分析分离菌株的致病性和耐药性,采用5对分型引物对分离菌进行基因分型以确定病原菌血清型。结果显示,分离菌2007菌落形态为光滑、透明、边缘整齐、圆形、隆起的小菌落,革兰氏染色特征为阴性杆菌且呈多型性,具有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的典型培养特征,且生化结果符合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生化特性。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分离菌株2007与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菌株FJ848573.1同源性为99.4%,说明分离株2007是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动物攻毒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2007对小鼠有强致病性。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2007对泰妙菌素、氨苄西林和头孢噻呋钠等高敏,对替米考星、红霉素、氟苯尼考等20种抗菌药完全耐药,对34种抗生素的耐药率高达76.5%,具有较强的多重耐药性。分离菌2007基因分型扩增到目的基因片段与血清型5型结果相符。本试验结果为发病猪场提出了解决该病的具体防治措施,并最终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临床耐药折点的制定提供了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了解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规模化猪场中仔猪副猪嗜血杆菌分离株的流行情况及对常用抗菌药的耐药情况。本试验于2022—2023年采集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规模化猪场中患疑似副猪嗜血杆菌病的仔猪鼻拭子、关节液、胸腔积液、肺脏等病料,共计283份。采用细菌分离鉴定、PCR方法对采集的病料进行副猪嗜血杆菌分离鉴定,采用人工感染小鼠试验验证分离株的致病性,采用纸片扩散法(Kirby-Bauer,简称K-B法)检测致病性副猪嗜血杆菌分离株对临床中常用抗菌药的耐药性。结果显示:从采集的283份病料中分离到128株副猪嗜血杆菌,通过致病试验显示,91株副猪嗜血杆菌能引起小鼠不同程度发病与死亡,为致病性菌株;分离的91株致病性副猪嗜血杆菌对磺胺间甲氧嘧啶、阿莫西林、氨苄西林等6种药物的耐药率为85.7%以上,对其他药物的耐药率为3.3%~25.3%,本研究为该地区仔猪副猪嗜血杆菌合理用药及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畜牧与兽医》2015,(11):95-97
从江西省抚州市某规模化养猪场病猪肺脏分离到1株革兰阴性长丝状菌,经细菌生化鉴定、PCR检测鉴定为副猪嗜血杆菌。使用KRG方法对其进行血清分型鉴定,该株副猪嗜血杆菌的血清型为13型。抗生素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氨苄西林、头孢类、苯唑西林、氯霉素、阿莫西林表现较高的敏感性。对强力霉素、青霉素G中度敏感,而对磺胺类、链霉素、庆大霉素表现出耐药性;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小白鼠有强致病性,命名为JXFZHP01株。本结果为江西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河南省平顶山地区副猪嗜血杆菌流行的血清型、菌株耐药性及其外膜蛋白ompP5基因的变异情况,采集疑似副猪嗜血杆菌病猪病料进行细菌分离鉴定、血清型鉴定、药敏试验和动物试验;测定5株不同血清型菌株的ompP5基因序列,分析其同源性。结果:分离鉴定了42株副猪嗜血杆菌,主要血清型为1(38.1%)、4(19.0%)、5(26.2%)、12(11.9%)和未定型(4.8%)。药敏试验显示菌株对磺胺甲氧嘧啶、磺胺-6-甲氧嘧啶和头孢喹肟耐药性较强,耐药率分别为85.7%、83.3%和64.3%,对氟苯尼考和青霉素高度敏感。基因序列分析显示菌株ompP5基因序列与其血清型、致病性无明显相关性。该研究为平顶山地区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防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从病死母猪肺脏中分离到一株革兰氏阴性小杆菌,用生理生化鉴定、药敏试验、致病性试验和PCR鉴定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并用多杀性巴氏杆菌荚膜分型引物对分离株的荚膜血清型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本菌为猪多杀性巴氏杆菌,对多种抗生素高度敏感,对小白鼠有强致病性;PCR扩增16SrDNA基因获得1415bp片段,分离株的16SrDNA核苷酸序列与多杀性巴氏杆菌(AY078999)的同源性为99%,因此该分离菌株被鉴定为致病性巴氏杆菌,命名为YN20110122株;本菌分离株为荚膜A型血清型多杀性巴氏杆菌。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吉林省规模化猪场猪群中沙门菌的携带、毒力基因分布及耐药性等情况,本试验于2013年间采集吉林省规模化猪场猪直肠拭子540份,经细菌分离、生化鉴定、分子生物学鉴定,共检出猪源沙门菌18株,检出率3.33%,同时对菌株进行药敏试验、毒力基因检测及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18株分离株对链霉素耐药率为72.22%,对四环素耐药率为72.22%,其他药物耐药率普遍高于22.2%,且多重耐药严重。此外,共检测10种毒力基因,其中sseC、spvA、spvR三种基因检出率分别为72.2%、72.2%、83.3%。小鼠致病性试验中,有11株分离株对小鼠具有较强的致病性(61.1%)。表明分离沙门菌存在多重耐药现象,且致病力的增强可能与毒力岛和毒力质粒的存在有关。  相似文献   

10.
为查明贵阳市花溪区麦坪镇某猪场仔猪发生呼吸道疾病的病因,对送检的2头病猪采集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培养、染色镜检、生化试验、PCR扩增及测序、药敏试验。结果:从病料样本中分离得到1株细菌,根据形态学和生化试验初步鉴定为副猪嗜血杆菌;应用细菌16S rRNA序列分析技术从分子水平对分离细菌进行分型鉴定,运用DNAStar软件与不同血清型副猪嗜血杆菌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发现分离菌与不同血清型副猪嗜血杆菌菌株16S rRNA序列同源且相似性为97.4%~100%,其中与血清5型相似性最高;系统进化分析显示,分离菌株与血清5型副猪嗜血杆菌进化关系最近;分离菌株对利福平、头孢氨苄、阿米卡星、环丙沙星、万古霉素敏感。结论:综合分离细菌传统鉴定方法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的实验结果,确定分离菌株属于血清5型副猪嗜血杆菌。  相似文献   

11.
为了鉴定引起狐狸肺炎的病原菌,采用常规鉴定法和16S rRNA PCR方法从肺炎的狐狸肺脏病料组织中进行分离培养与鉴定,确定该菌为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该菌的16S rRNA基因的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分离菌与绿脓杆菌同源性达100%。动物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该分离菌株有致病性。药敏试验显示分离菌株对头孢曲松、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等药物敏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离鉴定导致鲤大量急性死亡的病原菌,确定其毒力基因和药物敏感性,为后续病鲤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从病鲤的内脏中分离培养病原菌,并对该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革兰染色、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RNA分子鉴定;采用毒力基因检测、K-B药敏纸片法及人工回归感染试验分析该病原菌的药物敏感性和致病性。【结果】分离菌在LB固体培养基上呈现圆形或椭圆形菌落,镜检为短棒状的革兰阴性菌,具有一定的运动能力。生理生化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在D-葡萄糖、明胶、脲酶、氧化酶、精氨酸、鸟氨酸、赖氨酸及柠檬酸试验中均呈阳性反应,其余指标皆呈阴性反应,符合铜绿假单胞菌的生理生化特征。16S rRNA基因序列系统进化树显示,分离菌与铜绿假单胞菌NR_114471.1呈现高度同源,相似性为99%。综合以上试验结果,将分离菌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命名为HB2210。通过毒力基因检测发现,该菌株含有鞭毛蛋白结构基因fla基因、气溶素aer基因、细胞毒性肠毒素act基因、外膜蛋白ompA基因及热稳定性肠毒素ast基因等多种毒力基因。通过药敏试验发现,分离菌株对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哌酮、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  相似文献   

13.
副猪嗜血杆菌黑龙江株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黑龙江某猪场发病猪群的病原,本研究从疑似浆膜炎的病料中分离到一株革兰氏阴性细小杆菌,通过对其进行细菌形态学、培养特征、生化特性和16S rRNA基因PCR鉴定,结果表明该分离菌株为副猪嗜血杆菌(HLJ-1分离株)。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该分离菌株与参考株的基因同源性达99%;药敏试验结果表明HLJ-1分离株对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高度敏感;小白鼠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株具有较强致病性。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对吉林省某水貂养殖场送检的3只具有典型腹泻症状的病死水貂的小肠和肠内容物样品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及耐药情况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通过细菌分离纯化和PCR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对BALB/c小鼠进行菌液注射来检测菌株的致病性。采用K-B药敏法检测菌株对常用药物的敏感性,并通过PCR方法检测其耐药基因和Ⅰ类整合子的携带情况。结果显示,分离得到3株志贺氏菌,致病性检测试验显示分离菌可引起小鼠腹泻。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3株志贺氏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头孢类药物、氟苯尼考和多黏菌素较敏感,对氨基糖苷类、四环素、氯霉素、青霉素、氨苄西林耐药。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3株志贺氏菌共检测出7种耐药基因blaTEM-1、aadA1、aac(3')-Ⅱc、aac(6')-Ⅰb、aph(3')-Ⅶ、tet(M)、cat2及携带aadA1基因盒的Ⅰ类整合子。结果表明,分离的3株志贺氏菌均具有致病性,可引起小鼠腹泻,主要表现为多重耐药现象,携带的耐药基因呈多样性,为临床治疗带来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养猪》2020,(4)
对山东东营某猪场送检的病死猪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对分离细菌进行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PCR鉴定、药敏试验和动物致病性试验。染色镜检、生化试验结果及PCR试验证实成功分离到一株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药敏试验结果证实,该菌株具有多重耐药性,致病性试验中,该菌株对昆明系小鼠具有一定的致病性,该菌的分离鉴定为自家灭活菌苗的制备提供了候选菌株。  相似文献   

16.
为鉴定临床疑似鸭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肉鸭的病原菌,本试验通过细菌分离培养、菌体形态观察、细菌生化鉴定、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细菌种特异性鉴定、荚膜分型鉴定和动物回归试验进行鉴定,并通过药敏试验和耐药基因检测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显示,从患病鸭肝脏组织分离到的细菌在鲜血琼脂培养基中呈现表面光滑凸起、灰白色菌落,为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瑞氏染色呈两极浓染;生化鉴定结果显示,分离菌能发酵葡萄糖、蔗糖和甘露醇,硫化氢、氧化酶和吲哚等试验阳性;16S rRNA基因序列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该分离菌与多杀性巴氏杆菌聚为一支,同源性 > 99%;细菌种特异性鉴定结果与多杀性巴氏杆菌相符;荚膜分型鉴定结果仅扩增到约为1 050 bp的目的基因片段,与荚膜血清A型相符;动物回归试验显示,该分离菌有较强的致病性;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菌对羧苄西林、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和四环素等12种药物耐药;经耐药基因PCR检测显示,该分离菌携带Sul1、Sul3、tetX)和Intl1 4种耐药基因,与药敏表型相符。本试验成功分离到1株鸭源荚膜血清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为鸭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从濒死期蓝狐肺脏中分离到1株革兰阴性短杆菌,并对分离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16S rRNA鉴定、全自动细菌生化鉴定仪鉴定及khe基因鉴定,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分离菌株的分型、人工感染小鼠试验、药敏试验及毒力基因检测等。最终鉴定结果显示,该分离菌株为K20型肺炎克雷伯菌,命名为SWKp17;同时,Vitek细菌鉴定仪鉴定该菌为肺炎克雷伯菌。人工感染试验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细菌有致病性和多重耐药性。其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2.9×10~7 CFU;对三代头孢菌素类、氯霉素类、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磺胺类耐药,但对亚胺培南和多黏菌素敏感。该菌株具有fim、ureA、mrkD及wabG毒力基因,但不具有rmpA、kfu、alls、iroNB、ybtA、uge、iucB等毒力基因。结果表明,引起本次狐狸肺炎的致病菌为非K1、K2、K3、K5、K20、K54及K57型肺炎克雷伯菌,本研究为临床治疗由该菌引起的狐狸肺炎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检测确定2019年5月河南某规模化猪场一栋保育仔猪发病猪群的病原,本研究从送检的发病猪关节液中分离获得1株细菌。通过细菌纯化培养、革兰氏染色、形态学观察及猪链球菌gdh基因PCR扩增,确定该分离菌株为猪链球菌。用猪链球菌分型引物对该菌株进行PCR扩增分型鉴定及软件比对分析,结果表明该分离菌株为猪链球菌14型,与猪链球菌JS14株(GenBank登录号:CP002465.1)同源性为100%。毒力基因检测结果表明,该菌株的同时携带有epf、mrp、sly、fbps、orf2毒力基因,属于高致病性菌株。小鼠致病性试验结果也证明该菌株是一株高致病性猪链球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该菌株对β内酰胺类和喹诺酮类药物敏感,对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和磺胺类高度耐药,表现出多重耐药现象。对该菌株进行5大类24种耐药基因检测,该菌株同时携带有bla_(TEM)、aadA1、strA、strB、aacC2、aphA1、tet(B)、gyrA、parC、sul2耐药基因。该研究为后续进一步开展猪链球菌14型流行特点和致病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为猪链球菌14型临床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  相似文献   

19.
对山东某猪场送检的40日龄的病猪分离病原菌,对分离出的细菌进行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PCR鉴定、小鼠致病性试验和药敏试验。染色镜检、生化试验结果及PCR试验证实成功分离到1株副猪嗜血杆菌,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对Balb/c小鼠具有一定的致病性,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具有多重耐药性,该菌株的分离鉴定为自家灭活菌苗的制备提供了候选菌株。  相似文献   

20.
为了明确河南地区血清6型副猪嗜血杆菌流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试验从发病猪的肺脏、心血、关节液等病料中分离、纯化副猪嗜血杆菌,并对分离纯化的副猪嗜血杆菌进行PCR鉴定,同时进行血清型分型、致病性试验、毒力基因检测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从肺脏中分离得到一株血清6型副猪嗜血杆菌,该菌株携带有vta1、vta2、vta3、wza、ompP2、nanH、cdtA、cdtC、espP2 9种主要毒力基因;对保育仔猪表现出轻微的致病性;对头孢噻呋、头孢他啶、阿莫西林等16种抗生素敏感,对氨苄西林、青霉素G、卡那霉素等8种抗生素耐药。说明分离得到的血清6型副猪嗜血杆菌毒力较弱,对大多数药物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