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钱海明 《食用菌》2002,24(4):34-34
近年来 ,随着我区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 ,蔬菜园艺设施的使用越来越广泛 ,并逐步向利用蔬菜大棚栽培食用菌延伸。现将蔬菜大棚栽培草菇技术简述如下。1 塑料大棚的改建 栽培方法不同对大棚的改建要求也不一样 ,蔬菜大棚套小环棚栽培时大棚外先盖一层薄膜再覆一层遮阳网 ,覆盖重点应放在小环棚上。小环棚覆盖时先覆一层薄膜再盖一层 3~ 5 cm厚的草帘或草席。床架式栽培时应在大棚外先盖一层无滴膜再覆一层 5~ 8cm厚的草帘或草席 ,再覆一层薄膜 ,通过改建以求尽量缩小棚内日夜温差以利于草菇菌丝和子实体的生长。在栽培时为防止气温的骤…  相似文献   

2.
冬玉西葫芦的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大棚除菌、杀虫 大棚扣棚后,先用百菌清烟剂及速克灵烟剂或灰霉速清烟剂进行棚内消毒杀菌,再用广润烟剂或熏宝烟剂杀除棚内各种虫卵,可大幅减少棚内虫菌对作物生长将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3.
张洪路  张华东 《广西园艺》2011,(6):51-51,53
1科学调控棚室温度 在实际生产中,有不少菜农在阴冷天气整日甚至连续数日不揭覆盖物,这样会使秧苗生长衰弱,特别是在天气回暖后揭盖见光时,植株易萎蔫死亡。因此,每当遇到持续低温的寒流天气时,遮阳网、草帘等覆盖物要适当晚揭。揭盖后要随时观察棚内温度变化,如果棚温稍有下降,应随揭随盖,使棚温稍稍上升,  相似文献   

4.
利用塑料大棚栽培香菇,是我站通过两年实践的一项香菇栽培新技术。1985年平均每平方尺产鲜菇0.815公斤;1986年平均每平方尺产鲜菇1.385公斤。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大棚栽培过程如下: 一、大棚结构和栽培设置大棚宽4米、长18米、顶高2.1米、肩高1.5米。棚内采用层架栽培,架材是4分钢管,架高1.7米,栽培床宽1米,分二层,每层间距50厘米,由于大棚跨度较窄,棚内二个栽培床并排相靠,操作道设在棚的两边(如图),两片架间隔1.5米,片架之间用四排竹杆连接,栽培时在竹杆上铺一层芦帘,芦帘上铺薄膜,菌块放在薄膜上。每床前二排  相似文献   

5.
目前的袋栽黑木耳,主要采用常规的菌袋生产法,一是菌袋养菌时间长,菌袋成品率低,二是生产成本高,三是木耳品质差,最终影响生产效益。笔者通过近几年的大面积栽培,从中推出了以阔叶林枝桠、稻草、玉米芯、棉籽壳等农林产品的下脚料为原料,用17cm×33cm菌袋免口圈装料、常规灭菌、单扦接种,菌袋养菌仅需20天左右,且菌袋成品率在98%以上。在栽培管理中,再采用养菌室内打孔,栽培场地覆草帘控温保湿催耳、定时雾喷育耳。全周期50d~80d,每袋产干耳50g~60g,其产品以单片、无耳根、无残留、而优于椴栽。[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薛玉华 《食用菌》2011,(1):63-63
1 温度管理 冬季寒冷,要注意保温。菇床上的薄膜除采菇时须揭开外,其余时间都要罩紧。平菇棚要把棚上的遮盖物摊稀,蘑菇棚要在棚的外表再覆盖一层薄膜,晚上棚外要加盖遮阳网或草苫等防冻。采取以上措施后,棚内温度能提高5~10℃,可保证食用菌在寒冷的冬季仍能正常出菇。  相似文献   

7.
平菇菌丝后熟管理,即菌丝的后期再培养,指菌丝发满菌袋后,创造条件使之继续进行营养生长,延长发菌时间,增加产量。主要措施如下: 1)严格避光培养。自装袋播种开始,即应严格避光,尤其进入发菌棚以后,许多菇农为方便观察,习惯将棚内光照调整至明亮,大约在1000勒克斯左右,或者调至2000勒克斯以下,每次进棚观察时即掀开草苫,人走“光”灭。  相似文献   

8.
地沟式简易菇棚双孢菇栽培投资少,效益高,很适合在广大农村推广。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地沟式简易菇棚建造 建棚场地一般应选地势较高,排水便利周围环境清洁,远离鸡棚、畜舍、饲料间等,靠近水源,有堆料场地,土质粘重地块。地沟式菇棚为拱棚型。从使用效果考虑,一般开沟深40cm,长不超过20m,宽2.5m或5m。以竹杆、木棍、竹片等做拱形骨架,上盖塑料棚膜,然后加盖草帘或柴草等,棚两端做成土墙或砖墙,墙上开一口径50cm通风口并在一端做门。若需要可在棚两侧及棚顶加开通风口。宽2.5m的棚,在地沟中间挖一宽50cm的工作道,两侧即为两个宽1m的栽培床,宽5m的棚,在地沟内挖一宽50cm的环形工作道,中间为一个2m宽的栽培床,四周为宽1m的环形栽培床。工作道深度以方便操作为准。  相似文献   

9.
越冬彩椒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选择栽培设施选用寿光第5代半地下式日光温室栽培,可在不进行人工加温的条件下安全生产,该日光温室的特点是:墙体厚,保温性好,棚体高,采光好,升温快,棚内空间大,坚固、实用、成本低。主要用料有:水泥立柱、竹竿、钢丝、薄膜、草帘等。建成后的高度4-4.5 m,棚内径宽10 m左右,棚内径长40-150 m均可,墙体用土压成,底宽4.5 m,上顶宽2 m,后墙高3 m左右,温室内地面比温室外低60 cm。注意建防水沟,从前排立柱向南2 m,整高出棚面0.4 m  相似文献   

10.
高棚层架式香菇栽培技术 ,搭建棚架 ,需消耗一定的林木资源 ,成本高。为了提高香菇栽培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我们从1998年开始探索低棚畦式栽培香菇花厚菇模式 ,经过三年的试验 ,取得了良好效果。1 低棚畦式的规格与制作  1场地选择 :场地要求干燥 ,环境无污染源 ,通风良好 ,阳光充足 ,有水源 ,排水方便。 2低棚畦式的规格与制作 :低棚为拱型弹篾塑料棚 ,棚宽 3 m,拱型篾长 5 m,塑料膜宽 5 m ,遮阳网宽 4m。长度视场地而定 ,棚内作两畦菇床 ,每畦宽 1.1m,中间走道宽 80 cm,菇床面比人行道及排水沟高2 0 cm ,菇床上每隔 2 5 cm横架一根…  相似文献   

11.
《食用菌》2004,26(1):29-29
答 :标准化的管理棚菇房 :一般棚长 2 2m ,宽 6m ,外面用塑料薄膜覆盖 ,然后加盖 2~ 3cm厚的稻草或泡膜板 ,最外层再用遮阳网覆盖。菇房北边设 1.5~ 2m长的缓冲间。床架搭2排各 3层 ,底层离地面 0 .15m ,层架间距 0 .5 5m ,床架宽 1.4m ,靠门的走道为 1m ,中间走道宽 1m ,两边走道 0 .6m。菇房栽培面积 15 1.2m2 。通气装置采用 0 .15~ 0 .30kw的鼓风机 ,出气口接 15cm的塑料薄膜筒 ,长度为 2 0m ,每个菇房设一根走道。管棚菇房结构如何安排、设置?…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东台市三仓镇是苏北有名的高效农业示范区,为了克服连年种植导致的增产潜力匮乏等问题,总结推广了大棚西瓜—青椒周年高效栽培模式。该模式西瓜春提早栽培在1月底至2月上旬播种育苗,2月底3月初定植,采取双大棚+中棚+小棚五膜覆盖。越夏连秋青椒7月底至8月初采用小拱棚或大棚盖一网(遮阳网)一膜(农用塑料薄膜)育苗,11月中旬第一次寒潮来到之前,棚内要及时搭好小拱棚,12月以后最低气温可达-2℃,小拱棚膜上再覆盖草帘或无纺布保温。  相似文献   

13.
《食用菌》2016,(6)
正在平菇栽培过程中,有的菌袋发满菌后不出菇或头潮菇采完后,迟迟见不到第2潮出菇。以上两种情况,只要发菌正常,菌种温型合适,采取以下催菇方法则可顺利出菇。1温差催菇白天升高菇棚温度,夜间通风降温,人为拉大温差可刺激出菇。2光照催菇菌丝长满袋后,每天卷起菇棚草帘,让日光照射一段时间(光强时不要直射)。日照不方便的地沟或菇房,可用电灯光照射。3搔菌催菇对于培养料中过多添加麸皮、米糠或尿素等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塑料双大棚和美国的充气双层膜温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市场对反季节蔬菜不断增长的需求,我国的蔬菜设施栽培有了很大发展,淮河以北的蔬菜设施栽培以冬天不加温的日光温室为主,南方地区由于早春多阴雨、少光照的缘故,不宜发展日光温室,蔬菜的设施栽培目前主要采用钢架或竹木结构的塑料棚的形式.为提高棚内温度,塑料大棚多采用棚内套小棚、小棚加草帘再铺地膜的多重覆盖方法,但棚内操作比较繁琐.  相似文献   

15.
桑枝、棉秆栽培香菇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俊开 《食用菌》2002,24(6):19-19
栽培香菇 ,历来采用阔叶树木屑为主料 ,这样会使菌林矛盾突出 ,对生态环境保护不利。近年来 ,我们利用本地丰富的桑园副产品——桑枝和棉区副产品——棉秆作主原料栽培香菇 ,生物转化率在 80 %~ 10 0 % ,为桑枝、棉秆的再利用找到了一条可行的捷径。现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 菇棚的设置 大棚南北走向 ,东西跨度 6m,高 2 .2 m左右 ,长 3 0 m,每座棚占地面积 2 0 0 m2 ,可置菌棒 40 0 0棒。大棚外覆棚膜 ,再加盖遮阳网 ,直接在棚内接种、发菌 (省去接种室、培养室 ) ,利用城郊标准蔬菜钢架大棚栽培香菇 ,既经济操作又方便。菌棒出菇之前 ,…  相似文献   

16.
日光温室葡萄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对葡萄休眠的特点了解不够 为了使葡萄能够安全度过休眠期,河北省中南部一般在11月上、中旬开始对棚室内葡萄进行人工降温,调温方法是:白天覆盖塑料薄膜,同时盖草帘,避免阳光照射升温;晚上外界环境温度低于棚内温度时拉开,并打开放风口进行人工降温,循环重复多日,使棚内温度提早降到7.2℃以下,促使葡萄提前休眠,以备“早睡早起”。葡萄要顺利通过休眠需要一定的低温(即需冷量),要求低温的时间长短因品种而异,许多品种在元旦前后即可完成休眠,此时便可改为白天揭草帘,接受阳光升温(前7天揭开草帘数量要逐步加大,不可一次全部揭开避免升温过快),夜间盖草帘保温,利用日光,人工调高棚内温度,促其开始生长。但有些果农为了增加收入,在11月上、中旬至元旦,在葡萄棚内间作蔬菜,提早扣棚升温,使葡萄不能顺利通过休眠而处于“半睡半醒”状态,必然会影响来年葡萄的生长和产量,此做法必须纠正。  相似文献   

17.
平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发菌:为使菌种很好地在段木上成活、蔓延,接种后的段木应堆叠在一起。堆高100cm左右,堆外用草帘和塑料布包裹,使堆内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如天气干旱,在草帘上还需经常淋水保湿,这样经过一个夏季的生长,菌丝在段木中自会充分蔓延。两片叠合的段木间,由于菌丝生长已粘连在一起,这时即可拆堆,把段木排入菇场中。 6.发生:栽培平菇的菇场应选土壤湿润、排水良好的地方。做菇场时先将场地挖成一土坑,坑深8-12cm,然后用斧头把粘结在一起的段木分开。长满菌丝的段木又称菇木,把此菇木排放在坑内,它的接种面要  相似文献   

18.
1合理升温扣棚后合理升温是提高大棚葡萄坐果率的关键,也是提高果穗外观品质的重要措施。如果升温过急,会影响葡萄花芽的后期分化,使花芽的无效分化增多,出现零乱果穗。正确的升温方法是:扣棚后先用草帘闷棚5~7d,再慢慢拉起一半草帘,使棚内最高温度10d左右升到20℃,促使花芽正常分化。2花序修剪花序修剪一般分2次进行。第1次在花序展开后,疏除过多或弱小的花序;第2次在开花前,掐去花序上的副穗及花序前端1/5~1/4的穗尖。3果穗处理开花后用15mg/L九二○溶液浸泡花序3~5s,这样可以增长果柄,避免出现果粒特别紧凑的果穗,影响葡萄的后期着色。…  相似文献   

19.
4.3 物理防治4.3.1 闷棚消毒 ①高温闷棚消毒。深翻棚土,选择连续3~5个晴天,用5%菌毒清对水150倍,喷撒棚内所有表面及进棚穿的工作服。然后密闭棚室,使棚内最高温度达65℃以上,土温度达50℃以上,消毒灭菌。②臭氧(O_3)消毒。菜苗定植前,深翻棚土,密闭棚室,用臭氧仪释放臭氧2h(小时)即可。应用臭氧仪的棚室,从消毒开始到蔬菜  相似文献   

20.
塑料薄膜覆盖栽培方式有多种 ,南通市主要采用“地膜加大棚加小棚 (小棚外盖草帘 )”方式 ,这种覆盖方式保温效果较好 ,但限制了栽培品种的高度 ,同时 ,覆盖草帘费工、费时。因此为了解不同覆盖方式的保温效果 ,测定不同覆盖方式之间的温度差异 ,为菜农选用合适的覆盖方式及正确地进行大棚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在南通市芦泾乡进行了不同覆盖方式保温效果比较试验。1 材料与方法试验设大棚加中棚 (A1) ,大棚加中棚加小棚 (A2 ) ,大棚加小棚加盖草帘 (A3) ,大棚加中棚加盖三四层遮阳网 (A4)和露地 (CK) 5个处理。测试时间为 1998年 11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