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黑龙江玉米种植小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起源于美洲大陆。玉米传人我国的时间和渠道缺乏明确记载,迄今不能做出最后肯定的结论。万国鼎根据各省文献记载推断:玉米是在16世纪初,经由海路传入我国沿海和近海各省的。玉米首先由陆路传入之说,与事实不符。陈树平认为玉米大概是通过三条渠道传入我国的:一是由海路传到东南沿海各省然后传入内地,大约在嘉靖年间。一是由西北陆路传入陕甘地区,甘肃玉米可能是经由波斯或中亚西亚传入的,也就是说的丝绸之路。  相似文献   

2.
玉米     
<正>玉米属于禾本科玉蜀黍族玉蜀黍属玉米种,学名玉蜀黍,玉米俗称棒子、玉茭、苞米、苞谷,原产于拉丁美洲的墨西哥和秘鲁沿安第斯山麓一带。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后,在第二次归程(1499年)中,把玉米带到西班牙。随着世界航海业的发展,玉米逐渐传到了世界各地,成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到了明朝末年,玉米在我国的种植已达十余省,如吉林、河南、山东、浙江、福建、云南、广东、广西、贵州、四川、陕西、甘肃、河北、安徽、新疆等地。夏、秋季采收成熟果实,将种子  相似文献   

3.
玉米原产中南美州,曾在墨西哥城大湖底的泥炭土69-70米深处,发现了玉米的花粉化石,是最古老的栽培作物之一。哥伦布于一四九二年在古巴发现玉米后,就被引入西班牙、法国、东南欧和北非,十六世纪引进印度、菲律宾和印度群岛,后又从印度传入我国。总之,玉米的生态适宜性强,在雨量充沛和灌概便利的温带、亚  相似文献   

4.
<正>引言:银杏树别名白果树、公孙树.银杏树落叶大乔木,树冠广卵形,青壮年时期树冠圆锥形;树皮灰褐色,深纵裂;树姿雄伟壮丽,叶形秀美,寿命较长,病虫害少,最适宜作庭荫树、行道树或独赏树。浙江天目山有野生银杏,沈阳以南、广州以北各地均有栽培,而以江南一带较多。在宋时传入日本,十八世纪中叶从日本传到欧洲,以后从欧洲传到美洲。我国早在公元前7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就有草本盆景,公元前206~220年(汉代)开始有木本盆景,到唐朝盆景艺  相似文献   

5.
<正>马铃薯原产南美洲的秘鲁和玻利维亚等地,随后传入欧洲、亚洲及世界各地,迄今已有4000年的栽培历史,300多年前由欧洲传教士引入中国种植。马铃薯从欧洲到中国的传播是一次典型的实物跨国文化传播,也是一次从"洋芋"到"土豆"的文化融合过程。马铃薯传到中国后不仅适应了中国的自然环境,还适应了中国的社会环境,与中国的乡土风情、文化传统相融合,在一些地方逐渐形成富有地方特色的"马铃薯文化"。  相似文献   

6.
一、玉米空秆的原因 (一)品种差异.玉米空秆率与品种的遗传性状有关,一般马齿型玉米空秆率高于硬粒型,单穗型玉米空秆率高于双穗型和多穗型.低纬度的晚熟玉米品种引种到高纬度地区种植,或由低海拔引种到高海拔地区种植,玉米空秆率会增加.  相似文献   

7.
我国历年各地育成的玉米杂交组合一览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杂种优势利用作为玉米育种手段,起始于20世纪初。玉米自交系间杂交种选育是1905年美国人EMEast提出的建议,为玉米杂交种选育奠定了基础。1917年DFJones提出生产利用双交种的建议,1919年美国生产出第一批玉米杂交种。玉米传入我国已有400余年,开始有计划引种始  相似文献   

8.
玉米在南斯拉夫有400多年的栽培历史。最初,在地中海的沿岸地区,玉米被作为一种园艺作物来种植,以后比较快地发展为重要的大田作物。近30年来,南斯拉夫的玉米种植面积在2.0—2.6百万公顷之间,而单产由工4.1公担/公顷提高到44.8公担/公顷,提高了二倍多,总产量增加了二倍多。其中社会所有制(农业联合和合作组织)的玉米产量,单产已接近70公担/公顷(933斤/亩),位于世界玉米高产的行列。 在世界上,以玉米总产计,南斯拉夫是10个玉米高产国之一,在欧洲居于第三位,约占欧洲总产量的18%。虽然南斯拉夫的玉米产量有相当大的提高,但是个体农户所种  相似文献   

9.
中国与欧洲第一次大规模的文化交流是在明清之际,以利玛窦为代表的传教士来华后,一方面把西方文化带到中国,另方面也把中国文化西传欧洲。虽然这次文化交流是以数学、天文学、历法、工艺技术、动植物为主,农业和农学并不占主要地位,然而也有许多内容,例如传教士熊三拔曾经把西方水利技术传入中国,中国的蚕桑技术也在此时传到欧洲,中西农业和农学的交流无论对中国还是欧洲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有句老话叫"烟酒不分家",但相对于酒在中国的悠久历史,烟在中国出现的时间并不长。不过从烟草传入后就一直伴随着"禁烟"措施。烟草最早于明嘉靖年间由菲律宾传入明嘉靖年间(过去认为是万历年间),烟草由菲律宾(时称吕宋国)传入中国,至今还不到500年。但烟草一经传入,即迅速流行开来。最早记录烟草进入中国的是明代姚旅所撰的  相似文献   

11.
菊花栽培     
菊花起源于我国,并被列为传统十大名花之一。菊花古称“鞠”,为穷尽之意。陆佃《埤雅》云:“菊本作鞠,从鞠穷也,华事至此而穷尽,固谓鞠”。唐代的诗文中,也多含此意,元稹的《菊花》诗:“秋丛绕含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杜甫诗:“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白居易的《东园玩菊》诗:“秋蔬尽芜没,好树亦凋残,惟有数丛菊,新开篱落间。”菊花的栽培历史悠久,品种丰富,化型花色千变万化,观赏价值极高。是世界上深受广大人民喜爱的园艺植物之一,它与香石竹、月季、唐菖蒲一起合称四大切花,畅销国际市场。菊花在公元4世纪从中国传入朝鲜,公元8世纪由中国直接传入日本。欧美古代无菊花栽培,而是从1688年经日本传入荷兰。此外,在1798年菊花从中国直接传入法国并被取名为Chrysanthemummorifolium。1795年又由法国传到英国。在18世纪中期欧洲已经开始用温室从事菊花的切花生产。18世纪末菊花又从欧洲引种到美国,并且在美国得到全面发展。特别是在1920年发现植物的光周期反应以后,首先在菊花的栽培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930年前后世界上已经开始菊花的补光栽培和遮光栽培实验,并且基本上可以做到周年生产。从此,切花菊的商品化生产有了飞速的发展,1940年前后就已经确立了现代切花  相似文献   

12.
英国饮茶轶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不仅是世界上茶树原产地,而且也是人类最早发现和饮用茶叶的国家。各国饮茶的历史随中国茶的传入先后而长短不同。自明神宗万历35年(公元1607年)荷兰船队从爪哇来澳门运去绿茶,1610年转运欧洲,开欧洲饮茶风气后,中国茶叶不断输往欧洲各国,1650年饮茶风气传到英国咖啡馆。1657年英国有一家咖啡店首次出售由荷兰转口的中国茶叶,每磅售价6—10英磅,自此三百多年来,英国在饮茶方面,纷纷“演”出了种种有趣的“茶剧”。  相似文献   

13.
孙军 《北京农业》2014,(24):118
玉米属于禾本科,俗称棒子、玉茭、苞米、苞谷,原产于拉丁美洲的墨西哥和秘鲁沿安第斯山麓一带。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后,在第2次归程(1499年)中,把玉米带到西班牙。随着世界航海业的发展,玉米逐渐传到了世界各地,成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我国东北地区主要以玉米作为粮食作物。基于此,通过文献法及实践经验总结法对吉林省梨树县地域内的玉米不同生长期的施肥技术及要求进行了梳理,旨在为农民朋友提供一定的帮助与参考。  相似文献   

14.
尝试利用GIS技术模型化、定量化研究历史地理问题,旨在为各种农作物传播路径研究和物质、文化扩散等历史地理课题研究提供一条新的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为探究玉米进入中国后的传播路径和扩散过程,以中国各地最早有玉米记录的文献及记录时间为基础数据,建立玉米在中国传播的数字地面模型,利用定量和模型分析的方法研究玉米在中国的传播起点、方向、主线与扩展速度,探究其扩散区域面积与明末以来人口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玉米在明嘉靖年间传入中国,在甘肃西部(1522年)、云南东南部(1563年)、广西东南部(1564年)、福建东部(1545年)形成4处独立的传播源,沿8条线路传向全国。玉米的传播主要是沿陆路交通线传播,清代官路与大路对玉米的传播促进作用明显;但在我国西南地区,由于地形复杂、陆路交通不便,玉米的传播主要沿河谷方向拓展。清代以来玉米在中国快速扩散种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二者表现为明显正相关关系,玉米的广泛引种是清初到1950年中国人口能够快速增长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一、我国玉米生产历史及发展现状据考古资料证明,玉米大约在十六世纪中叶(1551—1594年)相继传入我国南北各省。最初只作为辅助食品,从清朝以后的二  相似文献   

16.
<正>青饲玉米也叫青贮玉米,是指收割玉米鲜嫩植株、或收获乳熟初期至蜡熟期的整株玉米、或在蜡熟期先采摘果穗,然后再把青绿茎叶的植株割下,经切碎加工后直接或贮藏发酵后用作牲畜饲料。青饲玉米已经成为我国最重要的栽培饲草之一,可以很好地解决玉米秸秆的利用问题。  相似文献   

17.
明清玉米从西洋传入中国便成为我国国民日常饭桌上是必不可少的粗粮之一。我国幅员辽阔,雨热同期的气候,为玉米带的蔓延提供了良好的热量和水分条件。加上玉米种植难度较小,市场需求量较高,在较为诱人的盈利条件下,我国玉米种植拥有很大的面积。可是由于各农户的种植技术参差不齐,再加上近来反复无常的气候变迁,有致使病虫害发生频率变高的倾向。  相似文献   

18.
京单28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选育,于2006年通过天津市品种审批,引种编号:津准引玉2006009。在北京市、河北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等地通过品种审定或审批。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     
<正>一、起源及特点1.起源马铃薯原产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16世纪传到欧洲,17世纪由荷兰人带到我国台湾省。在世界上马铃薯是仅次于水稻、小麦和玉米的第四大作物,是重要的粮菜兼用和工业原料作物,由于它耐旱、耐脊薄、高产稳产、适应性广、营养成分全和产业链长而受到全世界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玉米塑料软盘育苗移栽机械化的探讨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育苗移栽作为一种玉米的种植方式在我国的许多地区都已实行,其主要作用是:(1)提高玉米产量和改善玉米品质;(2)解决积温不足和接茬困难的问题,提高复种指数;(3)避开春旱或秋冻;(4)改套种为移栽,解决套种机械化收获困难的问题等,各地的生产实践和试验都证明,通过玉米育苗移栽,可以解决玉米生产中的许多难题,获得较大幅度的增产.但是,玉米移栽是一项劳动密集型生产,劳动强度大,费工费时,于是怎样实现玉米育苗移栽的机械化配套成了亟待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然而,我国旱地栽植机械的技术水平很低,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定型产品投入批量生产.中国农业大学作物学院农业工程教研组从1993年开始,在华北地区进行了连续7年的夏玉米机械化移栽的生产性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