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重庆市三峡库区移土培肥工程为例,通过对该工程特点的分析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根据科学性、可操作性等原则将评价指标体系分为绩效指标体系和成效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项目绩效评价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三峡库区移土培肥工程成效指标体系综合评价向量为0.875 1,绩效评价体系综合评价向量为0.617 0。按最大隶属度原则,该工程无论是成效评价还是绩效评价均属于优质工程。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土地整理绩效评价是提升土地整理成效的关键环节,构建一种适用于四川省不同整治方向土地整理项目的评价体系,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对于土地整理项目验收、指导实践活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四川省五大土地整治工程类型区中的4个重点项目区中,选取典型土地整理项目,运用IPOE评价框架,从投入、过程、产出、结果 4个维度入手,建立评价体系,采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物元分析法建立物元评价模型对土地整理项目进行绩效评价。结果表明:1)分属4个不同类型区的苍溪县、洪雅县、古蔺县和盐源县的土地整理项目的绩效水平分别为:优秀、优秀、优秀、较差,对应等级的综合关联度为:0.214 0、0.316 4、0.401 8、?1.914 9。2)运用逻辑模型评价框架,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符合综合绩效理念,有利于全面科学地进行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物元分析法适用于不同整治方向的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简单全面而且能够体现不同整治重点的分异信息。在此基础上对四川省土地整理项目的绩效评价较符合项目实际,具有一定适宜性。3)四川省土地整理项目开展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需从宏、微观两方面入手,继续提高土地整理项目的绩效水平。  相似文献   

3.
基于熵权可拓物元模型的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在剖析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内涵的基础上,从决策绩效、实施绩效、运营绩效三个方面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的熵权可拓物元模型,并以苏州市农村土地整理项目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苏州市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水平参差不齐,项目之间的差异较大:两个项目绩效处于"良好"水平,三个项目绩效接近"良好"水平,一个项目绩效接近"较差"水平;(2)植被覆盖提高率、粮食产能提高量、农地年收入增加量、土地利用提高率、灌溉面积增加率、防护林网密度、机耕面积增加率等指标是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水平提升的关键制约因素。(3)应进一步加强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管理建设,建立景观生态型农村土地整理模式,健全农村土地整理后期管护机制,合理实施农地规模经营,优化种植结构等,进而促进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水平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4.
[目的]测度土地利用绩效水平及诊断其障碍因子,为贵阳市生态文明建设和土地资源管理提供重要参考。[方法]从土地利用经济绩效、社会绩效、生态绩效和公平绩效4个方面构建贵阳市土地利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的多属性群体决策理想点法TOPSIS (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模型和障碍度模型,对贵阳市2006—2015年土地利用情况进行绩效评价及障碍因子进行诊断。[结果]①贵阳市土地利用绩效在波动中呈稳步上升态势,绩效水平从较差上升至优质;②四大准则层的绩效水平整体提升,但增长方式存在差异,其中社会绩效与生态绩效增速最快,经济绩效与公平绩效相对较晚进入中级水平;③经济绩效和社会绩效是影响土地利用绩效的两大障碍因素;④从指标层因子的障碍度来看,未来影响贵阳市土地利用绩效的主要障碍因子是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生态治理面积、地均就业人数、房价收入比和恩格尔系数。[结论]改进的TOPSIS模型与障碍度模型相结合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贵阳市土地利用绩效变化状况及存在的绩效障碍问题。  相似文献   

5.
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及影响因素定量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中国土地整理已经进入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阶段,土地整治以其前所未有的项目规模、推广范围和投资力度成为中国土地资源管理领域的重要议题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并持续深入影响农村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而以项目为载体、以追求耕地数量为目标、以"自上而下"规划管理为模式的农村土地整理普遍存在严重的过程失控和绩效不足的问题。鉴于此,该文应用过程控制和多项目比较思维,以浙江省12个项目作为评价对象,运用物元评价模型对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水平及影响因素进行定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12个国投项目绩效水平参差不齐,项目之间的差异较大,其中2个项目绩效水平优秀,1个水平良好,3个水平一般,6个水平较差;研究表明影响浙江省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的主要原因为田间道路密度较低、防护林林网密度较低、土地利用率改善不大、植被覆盖降低以及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集合单影响因素分析和过程控制的物元评价模型以及多项目比较的评价思维方法可为中国农村土地整理的政策创新提供科学保障;中国农村土地整理要进一步实施过程控制策略,从项目组织管理过程中寻找绩效改善的空间,理顺制度安排路径。  相似文献   

6.
陕南地区县域土地利用绩效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区域土地利用绩效评价及障碍因子识别是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基础.以陕南地区为例,从影响土地利用绩效的自然、社会经济和环境因素等方面选取16个指标,构建土地利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指数法和障碍度模型,对陕南地区土地利用绩效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陕南各县区土地利用绩效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且空间差异明显.陕南地区土地利用绩效空间分异与城市化进程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一致;(2)陕南各县区的土地利用绩效与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空间分异规律并不严格一致,汉台区的土地利用绩效和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均最高,岚皋县和镇坪县的土地利用绩效最低,而留坝县和佛坪县的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最低;(3)各县区土地利用绩效指标层主要障碍因子各不相同,森林覆盖率、垦殖指数、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复种指数、地均GDP、地均固定资产投资、单位工业用地水泥量、人均收入和单位建设用地产值9项指标成为陕南地区土地利用综合绩效的主要障碍因素.最后,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相应调整措施.  相似文献   

7.
城市土地利用绩效评价及障碍度诊断——以哈尔滨市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土地利用绩效评价及障碍度诊断是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和科学管理的重要依据。以哈尔滨市为研究区,从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效率、土地利用可持续性和土地管理4个方面构建城市土地利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计算权重、运用综合指数法评价2001—2008年城市土地利用绩效水平,并建立障碍度模型对影响城市土地利用绩效的障碍因子进行诊断。结果表明:哈尔滨市城市土地利用绩效水平总体呈上升态势,2001—2008年绩效指数从0.3023增加到0.7450。土地利用程度障碍度以年均8.98%的速度增加,而土地利用效率、土地利用可持续性和土地管理障碍度分别以年均0.62%,5.27%和9.16%的速度下降。土地利用程度是影响城市土地利用绩效的最大障碍因素,因此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程度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2017年,青海省开始对草原补奖政策省级绩效评价实行第三方评估。评估设定具体评价指标,对西宁市实地调研,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现场抽查、访问调查、成效评价和材料汇总上报六个步骤。西宁市绩效评估结果显示,草原奖补项目的实施对草原生态的恢复有重要的作用,对草原生态保护和草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第三方"的介入增强草原补奖项目的科学性,使项目的推进更有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9.
为更加有效地对矸石山进行场地治理和生态修复,山西省阳煤集团拟在覆土治理后的煤矸石山上修建生态休闲公园。为评价拟建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分析了阳泉一矿煤矸石的物化特性并现场调研了矸石山堆存现状,监测并评价了煤矸石山区域内的大气、水体、声音和固体废弃物环境质量,对该项目建设过程中潜在的环境影响进行了预测,并给出了对应的污染防治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在煤矸石山实施生态修复项目具有优良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以云南省2005年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困难与饮水安全省级财政小型水利补助项目为例,遵循整体性、前瞻性、定量考核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及简便务实性的原则,根据资金流动的方向,对省、州(市)、县、项目具体实施单位等四个层次的管理进行了研究,探索了省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方法,以加快省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与实施。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为了缓解农村生活能源短缺问题,山东省加大了对农村户用沼气建设的投资力度。为了更好地进行山东省农村户用沼气建设的绩效评价,确定影响农村户用沼气建设绩效的因素,需要建立一套适合于山东省农村地区的户用沼气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筛选出影响山东省农村户用沼气建设的4类19个主要特征因子作为评价指标进行等级化处理并确定其权重,从而建立了山东省农村户用沼气建设绩效评价体系模型。  相似文献   

12.
水土流失治理涉及到的因素较多、范围较广,不同区域的经济社会条件、自然环境存在较大差异,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不同。通过对朝阳县七道岭小流域进行专家咨询、查阅当地资料、走访以及现场实地考察等方式,选择了以量化为主的基本能够反映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20项代表性指标,并构建3层级结构体系。通过分析现有水保效益评价研究提出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了七道岭小流域水保治理前、后的效益。研究表明:治理项目的综合评分为0.092;水保治理经济效益最差、其次为生态效益,而社会效益最佳,评价结果基本反映了小流域治理的实际状况,可见文中所构建的评价体系和运用的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可为朝阳县水土保持规划和综合治理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选取重庆大足、开县18个WUA为样本,对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加强灌溉农业三期自建农民用水户协会项目重庆WUA试点区的组建与运行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发现WUA治理绩效和管理模式的创新都存在一定上升空间,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农业科研机构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科研绩效评价能够衡量创新能力和发展水平。为促进科技资源高效调配利用,提升农业科研绩效管理效率,探讨了省级农业科研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及指标,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科研绩效评价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2007年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中的"小流域坝系监测评价技术研究"项目选择黄土高原地区12条小流域坝系作为研究对象,监测坝系降雨量、淤积量、输沙量以及小流域坡面治理的动态情况。通过对小流域坝系把口站、典型淤地坝的长期及定点观测,采取典型调查、普查和抽样调查等方法,获取了小流域坝系工程建设动态和拦沙蓄水、坝地利用及增产效益等信息。对上述监测成果进行初步分析,并针对监测项目中存在的技术力量薄弱、数据归纳分析不够等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以海城市石头寨小流域为案例,通过对项目区治理情况的整体分析,选用层次分析模型定量评价了2015-2018年小流域的综合治理效益,以期为完善治理效益评价体系和整治措施的适宜性分析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研究期间系统内部效益的变化能够利用各子系统指标值的大小反映,石头寨小流域水土保持项目可大大降低土壤流失量和控制水土流失危害,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和农村经济发展,项目的实施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生态和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7.
农村居民点重构治理路径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补充并丰富国内对农村居民点重构治理路径模型的理论研究,针对不同重构模式探索治理路径的选择方向,提升农村居民点重构治理的实践绩效,该研究1)比较分析了不同农村居民点重构的差异特点,区分识别了当前农村居民点重构的3种典型模式:"拆迁型"、"建设型"和"保留型";2)在简要回顾2个经典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全新的治理路径分析框架:"光谱-阶梯治理路径";3)针对不同重构模式选择了广西省柳州市3个典型案例对治理路径及绩效优劣进行比较研究。研究发现不同重构模式相对适宜于特定混合型重构治理路径,治理路径的选择应考虑主客观状况的匹配程度,充分体现政府、市场和民众的公共资源多中心治理。在当前中国的现实条件下,只有注重政府推动、市场配置与农户构想的有机统一,并在治理路径中额外加强政策支持、引导和监管,才能确保农民作为重构活动的主体地位,切实促进农村居民点重构的治理效果最优,充分实现土地利用的规模化和集约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福建省城镇土地利用绩效的水平及其空间分布差异,为福建省土地利用绩效的优化提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从社会绩效、经济绩效、生态绩效3个维度构建福建省城镇土地利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AHP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权重,运用协调度函数计算分析福建省土地利用绩效水平。[结果]福建省9个设区市城镇土地利用绩效水平呈现"西低东高,北低南高"的特征格局,各设区市的土地利用绩效水平差异较为显著。社会、经济、生态3个绩效子系统分别具有不同的空间分布特征,其中社会绩效与经济绩效2个子系统呈现较强的空间集聚特征,而生态绩效子系统的空间分布趋势则较为分散。福建省9个设区市的城镇土地利用综合绩效可以划分为4种绩效类型:高度绩效区为厦门市;中度绩效区包括泉州市与福州市;较低绩效区为漳州市;低度绩效区包括莆田市、三明市、南平市、龙岩市和宁德市。[结论]福建省各设区市土地利用绩效水平差别较大,各个设区市土地利用绩效评价系统内部各子系统发展具有不均衡性,协调度整体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有较大关系,绩效内部的协调度体现为高绩效区带动下的周边区域整体水平趋高。  相似文献   

19.
农用地整治项目农户满意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诊断基于农户满意度的农用地整治项目绩效水平,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建立基于农户满意度的农用地整治项目绩效测度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价法、配对样本T检验、IPA分析法分析农用地整治项目绩效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农用地整治项目农户满意度得分达到3.747 5,其绩效水平达到"良好"等级,农用地整治项目结果绩效水平高于过程绩效水平。影响农用地整治项目农户满意度高低的因素主要包括立项决策农户意见采纳程度、规划设计征询农户意见情况、规划设计农户意见采纳程度、后期管护主体明确程度、生产成本降低、后期管护制度健全程度、后期管护资金供给程度、后期管护措施完善程度、立项决策农户参与程度、农业规模生产、生物多样性保护、农田抗灾能力、农田防护林质量、竣工验收中农户参与情况等。[结论]基于农户满意度建立的农用地整治项目绩效测度指标体系和运用综合评价法、配对样本T检验、IPA分析法分析农用地整治项目绩效水平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在国家强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围绕新出台的相关管理规定,对农业综合开发财务管理现状进行多层面、多角度、全方位的深入调查,分析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强化农业综合开发专项资金管理的对策建议:切实加强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管理体系建设;切实抓好农业综合开发风险管控体系建设;积极完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绩效评价制度;大力加强农业综合开发财务规范化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