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充分考虑芦山地震灾区特殊的地貌类型,基于RUSLE模型结合多源耦合数据,定量提取了降雨侵蚀力因子(R值)、土壤可蚀性因子(K值)、坡长坡度因子(LS值)、地表覆盖与管理因子(C值)、水土保持措施因子(P值)5个因子,进而获取了2014年芦山地震灾区的震后土壤侵蚀强度,并从坡度、高程、土地利用类型方面系统地分析了不同侵蚀强度的空间分异格局。研究结果表明:①震后灾区的全年土壤侵蚀量达9504.97万t,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2248.55t/(km^2·a),总体上属于轻度侵蚀;②坡度和海拔与土壤侵蚀强度有密切关系,在坡度25~35°、海拔3000~5000m的地带土壤侵蚀最为严重;③有林地、其他林地、草地土壤侵蚀强度高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研究成果可以为芦山地震灾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及重建提供数据和决策支撑。  相似文献   

2.
以渭北旱塬秦庄沟流域为例,以土地利用现状为基础数据,结合ArcGIS技术,对地形因子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进行了叠加并提取,采用地形分布指数(LDI)分析了土地利用空间分布与地形因子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类空间分布与地形因子坡度、高程、沟壑密度存在密切关系,并呈现一定的规律性。耕地优势分布主要在海拔900~1 100m,坡度为5°~25°,沟壑密度为0~4km/km2的区域;在海拔800~1 200m,坡度为0°~15°,沟壑密度为0~2km/km2和4~6km/km2的区域是园地优势分布区;林地优势区主要在海拔1 100~1 250m,坡度为15°~25°和25°,沟壑密度为2~6km/km2的区域;裸地的优势区在海拔800~1 000m和1 100~1 200m,坡度为25°,沟壑密度为4~8km/km2的区域;居民点用地优势区在海拔900~1 000m,坡度为0°~5°,沟壑密度为0~2km/km2的区域。  相似文献   

3.
基于RS与GIS的内蒙古武川县退耕还林生态成效监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监测半干旱地区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效果,基于MODIS NDVI时间序列数据及土地利用数据,该文对内蒙古武川县的土地利用变化及植被覆盖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13年,武川县植被覆盖呈增加趋势发展的面积占33.55%,呈减少趋势发展的面积占30.15%,无显著变化的占36.30%,植被覆盖变化的空间差异明显,植被退化的区域重点集中于武川县的西北部。2)1999-2010年间,研究区耕地面积净减少18 809.29 hm2,耕地转为草地13 873.48hm2,转为林地5 429.81 hm2,草地转为林地13 554.25 hm2;结合地形特征,退耕地重点分布于2°~15°坡度与1 500~2 000 m海拔范围,并随着坡度与海拔的增加,退耕的幅度越来越大。3)退耕区中,植被覆盖下降的面积占20.98%,植被覆盖增加的面积占43.89%;在非退耕区,植被覆盖下降的区域面积占29.40%,植被覆盖增加的占34.14%。整体来看,退耕区植被的改善程度要高于非退耕区。4)进一步分析发现,退耕区中,耕地-草地的植被呈退化趋势发展,退化区域集中于2°~15°坡度与1 500~2 000 m海拔范围;在耕地-林地与草地-林地区域,其整体植被覆盖均显著提高,其中,耕地-林地的植被改善区域集中于2°~6°坡度与1 500~1 750 m海拔范围,草地-林地的植被改善区域重点分布于6°~15°、2°~6°及15°~25°坡度范围与1 500~2 000 m海拔范围。在非退耕区,耕地保持区、林地保持区与林地-草地区域的植被覆盖整体增加,而草地保持区、草地-耕地与草地-沙地区域的植被覆盖整体下降。  相似文献   

4.
基于RS和GIS三江并流区土地利用/覆被现状格局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2000TM影像进行解译,采用GIS技术,将DEM生成坡度与坡向图,对三江源并流区土地利用/覆被分布现状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本区草地占主导地位,其次是林地,耕地与建设用地面积只占很少比例;耕地主要分布在海拔2 900~3 400 m的平地;林地主要分布在海拔3 400~4 200 m、大于25°的阴坡,草地主要在海拔3 800~4 500 m范围内均匀分布;建设用地主要分布在海拔3 400~4 200 m的平地;未利用地主要分布在海拔3 400 m以上、大于25°的区域。  相似文献   

5.
土地利用与地形因子关系研究——以砖窑沟流域为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黄土丘陵沟壑区的砖窑沟流域为例,依据2003年和2008年两期土地利用现状图,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和统计分析(SPSS)软件,进行了基于10m×10m栅格单元的土地利用与地形因子关系的研究,探讨了土地利用格局的演变及其驱动力。结果表明:基于栅格的土地利用类型与坡度、坡向和海拔关系的综合分析是从数量上准确剖析土地利用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演化规律的有效方法;砖窑沟流域的海拔、坡度、坡向的平均值分别为1069m、19.24°和279°(西坡);采用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sin(坡向)和cos(坡向)平均值绘制坡向分布图,可直观地显示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坡向分布特征。分析表明,农田和宜林荒山共占流域总面积的80%左右,二者的分布和变化控制着整个流域土地利用的地形分布格局。农田主要以坡地和梯田的形式分布于坡上、峁顶和梁顶,坡度较低,而海拔较高,与坡度呈显著负相关,与海拔呈显著正相关;而宜林荒山往往分布于坡度较大而海拔较低的位置,与坡度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海拔呈显著负相关。研究结果反映了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地利用的地形地貌特征。生态建设项目的实施可在短时间使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发生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6.
坡度和海拔是制约山区土地利用至关重要的影响因子。基于SRTM-DEM数据对北方山区的坡度和海拔信息进行提取和分级,通过叠加分析,研究了山区各级坡地在不同海拔带下的面积分布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北方山区坡度25°的土地面积为3 061 639.8 km2,占北方山区总面积的89.47%;坡度2°—6°的缓坡地和6°—15°的坡地分别占山区总面积的38.23%和28.69%,其中分布在海拔1 500 m以下的土地分别占各自面积的79.80%和73.41%;同坡度级不同海拔带下坡地分布面积的变化表现出分阶梯起伏的规律,其中6°—15°和15°—25°的坡地表现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牡丹江市退耕还林地区土地利用效益,对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优化,为该区进一步土地开发利用及结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与支持。[方法]选取牡丹江市的坡度、高程、土壤类型、水资源系数、降水量和≥10℃积温6个因素作为评价因子,通过模型计算及GIS空间分析,得出研究区内宜农用地、宜林用地适宜性等级。[结果]处于适宜级以上的农业用地总面积约9 300km2,占研究区面积的22.9%,主要分布于坡度小于5°、海拔500m以下的区域;处于适宜级以上的林业用地总面积约28 000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69.0%,主要分布于海拔高、坡度大、多水土流失的山区丘陵地带。[结论]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结果表明,在农林交错地带存在过度退耕、造成耕地浪费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基于地形梯度的皖南地区土地利用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平  陆龙妹  王世航  赵明松 《土壤》2018,50(5):1041-1045
以安徽省皖南地区为例,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通过计算高程、坡度和地形位指数等地形梯度上的土地利用分布指数,分析了3种地形梯度上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特征,探讨了该区土地利用分布特点与地形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研究区在高程0~600 m、坡度0~21°和地形位指数0~1.575 0区域内的面积占皖南地区总面积的93.10%、83.11%和93.89%,影响着该区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布;(2)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分层明显,耕地、水域和建设用地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坡度平缓和地形位指数较小的区域,相应的土地利用分布指数随地形梯度的增大而减少直至趋于0;林地、草地分布则与之相反;(3)依据土地利用和地形的关系,皖南地区土地利用格局趋于合理,但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仍然存在,需要加强其土地利用的规划管理。  相似文献   

9.
秦岭北麓周至县俞家河小流域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俞家河小流域1∶1万地形图数字化后生成的1m×1mDEM图提取坡度及沿河两岸垂直河流方向的相对高差,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解译并实地逐块核查获得土地利用类型,GPS定位采集不同地形及土地利用土壤样品并测定养分含量,分析俞家河小流域地形地貌和土地利用与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的关系。结果表明,(1)俞家河流域80.77%的土地分布在0°~15°坡度上,64.34%土地分布在沿河两岸垂直河流方向0~20m的相对高差内。(2)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和园地为主,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8.46%和38.80%,园地中83.82%为猕猴桃果园;受灌溉水源影响,土地利用类型分布沿垂直俞家河河流方向相对高差变化呈现规律性分布,随着相对高差的增大园地面积呈降低趋势,耕地面积呈增加趋势。(3)土壤有机质、全氮、200cm土层土壤NO3--N、有效磷和速效钾空间分布均与土地利用类型分布一致,土地利用是影响该流域土壤养分空间分布格局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0.
四川震区土地整理安全性评价及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四川汶川地震及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造成四川全省22 701个村受灾,耕地损毁约129 500 hm2,建设用地损毁约114 500 hm2,灾后重建任务艰巨。土地整理是实施灾后重建的有效手段,而安全性评价是开展灾后土地整理和灾后土地利用的基础。该文对四川震区灾后重建土地整理安全性评价的因素进行了分析,选择距发震断裂带距离、岩土体类型、相对高差、地形坡度等作为土地整理安全性评价指标,根据发生灾害的危险程度,对影响因素进行危险程度分级。采取单因素评价叠加法将四川震区划分为土地整理高危险区、土地整理中危险区、土地整理一般危险区。高危险区主要位于龙门山地震活动断裂带200 m以内,相对高差500 m以上,地形坡度>25°的中高山峡谷地区;中危险区主要位于地震断裂带200~500 m,相对高差200~500 m,地形坡度介于15°~25°的低山丘陵地区;低危险区主要位于地震断裂带500 m以外,相对高差低于200 m,地形坡度<15°的浅丘平原地区。同时该文针对各区域土地损毁和利用特点提出了灾后重建土地整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