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报导了1984年5月到8月期间对北方哈尔滨地区(下简称北方)8个鱼池浮游生物的研究结果。鱼池浮游植物平均生物量为64.9毫克/升,以绿藻、硅藻为主,鞭毛藻类较少。浮游动物量为6.12毫克/升,轮虫占优势,其它浮游动物很少。叶绿素含量平均为314微克。浮游植物日P/B系数为0.79。文中作者就北方鱼池的浮游生物特点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若干因子之间的关系,同时提出了改进鱼池管理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3.
吉林镇赉地区高产鱼池浮游生物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1988~1990三年期间,对吉林镇赉劳改农场18个鱼池浮游生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鱼池的浮游植物生物量多在20~80 mg/L之间,平均生物量49.43±19.36 mg/L,种类以硅藻、绿藻为主。浮游动物生物量多在5~20 mg/L之间。平均生物量9.05±3.47mg/L,轮虫占优势,其它浮游动物很少。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平均为1.92。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平均为0.95。浮游植物日P/B系数平均为0.82。文中探讨了该地区池塘浮游生物的特点,不同养殖类型对池塘浮游生物的影响。分析了环境因子与浮游植物生物量之间的关系,并比较了不同地区高产鱼池浮游生物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1988~1990三年期间,对吉林镇赉劳改农场18个鱼池浮游生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鱼池的浮游植物生物量多在20~80 mg/L之间,平均生物量49.43±19.36 mg/L,种类以硅藻、绿藻为主。浮游动物生物量多在5~20 mg/L之间。平均生物量9.05±3.47mg/L,轮虫占优势,其它浮游动物很少。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平均为1.92。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平均为0.95。浮游植物日P/B系数平均为0.82。文中探讨了该地区池塘浮游生物的特点,不同养殖类型对池塘浮游生物的影响。分析了环境因子与浮游植物生物量之间的关系,并比较了不同地区高产鱼池浮游生物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所测北大湖渔场12个越冬鱼池的浮游植物平均生物量为47.89mg/L,其中绿藻门占48.1%,硅藻门19.3%,隐藻门13.2%,其余各门占29.4%.冰下浮游动物平均生物量为6.27mg/L,主要由原生动物、轮虫和桡足类构成,以轮虫的生物量最高,占72.9%.同时讨论了越冬鱼池冰下浮游生物的种类组成和生物量特点.  相似文献   

6.
北大湖渔场越冬鱼池冰下浮游生物的种类组成及生物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测北大湖渔场12个越冬鱼池的浮游植物平均生物量为47.89mg/L,其中绿藻门占48.1%,硅藻门19.3%,隐藻门13.2%,其余各门占29.4%。冰下浮游动物平均生物量为6.27mg/L,主要由原生动物、轮虫和桡足类构成,以轮虫的生物量最高,占72.9%。同时讨论了越冬鱼池冰下浮游生物的种类组成和生物量特点。  相似文献   

7.
精养鱼种池浮游生物及其与鱼产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了1989年5~9月对试验站不施肥,用颗粒饵料培育大规格鱼种池的浮游生物及其对鱼产量影响的初步研究结果。该鱼池的浮游植物量(湿重)多在30~70mg/L之间,以裸藻门的尾果藻属,果藻属、绿藻门的栅列藻属,小环藻为优势藻类,硅藻门和蓝藻门次之,甲藻门和隐藻门等鞭毛藻类极少。其特点是藻类种类单一,而数量较大,易被花白鲢所食的藻类丰富。浮游动物量(湿重)多在5.23~23.3mg/L之间,平均含量为14.31mg/L,为浮游植物的1/3~1/4,以轮虫为优势种类,原生动物次之,枝角类和焚足类最少。浮游生物对鱼产量具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9.
10.
1989年4月-10月对5种不同追肥处理精养鱼池的浮游生物和不同水温下追肥后浮游植物的变化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化肥追肥鱼池的浮游植物理平均为51.87-88.71mg/L,在适宜肥水指标内;以隐藻为主,蓝藻极少。浮游动物量为2.27-3.43mg/L,以轮虫为主。追肥的效应时间和肥效持续时间随水温升高而缩短,探讨了追肥周期、追肥量、氮磷比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氯化铵是一种良好的鱼池用氮肥。  相似文献   

11.
在1989年和1990年试验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对27个早稻高产品种和36个晚稻高产品种的193个性状的育种值进行了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得到的结果通过x~2测验和预测准确率测验,其效果都十分理想.回归和通径所确定的选择性状不仅可以作为对水稻杂交亲本及其杂种后代的性状选择依据,提高其选择效果,同时也为计算机在水稻高产育种中的应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
以22个晚釉和14个晚粳高产品种为材料,考察测定了193个性状。在方差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性状育种值进行了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晚釉高产品种共有主茎倒二节间直径、灌浆中期百粒日增重、谷草比、黄熟期绿叶指数等10个理想型性状;晚粳高产品种共有成熟时剑叶实长、全生育期、抽穗期单株根千重等10个理想型性状。由此理想型性状所建立的晚籼、晚粳优化回归方程x~2测验效果极佳,且对每个参试品种产量的预测准确率均在93.25%以上。  相似文献   

13.
研究表明:大豆各种类型品种之间收获指数有明显差异,不同品种的光合产物积累与分配以及干物质运转能力各不相同。大豆收获指数与品种的熟期类型、株高、主茎节数、成热株重等性状间存在极显著或显著的负相关,早熟、半矮秆、节数较少、成熟株重较低的类型品种收获指数较高,晚熟、高秆、多节、成熟株重较高的则比较低,呈规律性变化。收获指数与子粒产量之间总体上呈正相关,但非直线关系,而是近似常态分布关系,高产类型品种其收获指数多出现在0.401~0.450、0.451~0.500及0.501~0.550三个级差范围,产量的最高点是在0.451~0.500指数级差组之内。  相似文献   

14.
紧凑型玉米不同肥力水平密度定额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紧凑型玉米春播,在不同肥力水平的产量,低于每亩6000株定额时,随着密度的增大,均为增产的趋势.但有的增产不明显,本试验研究以掖单13号作材料,从产量性状和生理指标研究结果认为在山西晋中平川地区,中肥力最适宜的密度是每亩4600株左右,高肥力水平每亩5000株左右为宜.密度再大,穗粒数、千粒重、雌花总花数和和成粒率等影响产量的性状显著降低,败育率明显增加.密度过低,虽单株生理指标较高,但产量不及适宜密度定额的高。  相似文献   

15.
通过7个晚籼品种的通径分析和60个稳定株系材料在光照不已受遮荫与互有遮荫状态下的两种取样分析,证明稳重是影响单株生产力的最主要因素,而稳重又决定于源、库、流三能力的大小及三者关系的协调。阐明了水稻丰产性的选择拟在一定穗数的基础上,主攻穗重的提高,并注重源、库、流结构的改善,培育具有源足、库大、流强基础结构和多产、快运、满存产量形成机制的高产品种。  相似文献   

16.
重庆缙云山风灾迹地植被恢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构成指数、演替度、生态优势度、物种多样性指数等指标,比较研究了重庆缙云山风灾迹地恢复7年后群落状况,结果表明,人工恢复和自然恢复存在明显差异。自然恢复演替速度快,空间发育好,人工恢复物种多样性高。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人工恢复栽种了大量针叶、落叶树种。  相似文献   

17.
重庆涪陵磨盘沟桫椤群落主要种群间联结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2×2联列表,应用方差分析、Χ2-检验、Ochiai指数、Dice指数和Jaccard指数,研究了重庆市涪陵磨盘沟桫椤(Alsophilaspinulosa)群落中19个主要种群间的联结性。并以半矩阵和星座图形式表达测度结果:除少数种对外,多数种群间的联结性不显著;桫椤-石生楼梯草(Elatostemampertre)、羊耳菊(Inulacappa)-乌蕨(Enomerischinen sis)、新月蕨(Abacopterisaspera)-石生楼梯草、艳山姜(Alpiniazerumbet)-石生楼梯草种对间有较高的正联结;桫椤-芒萁(Dicranopterisdichotoma)、桫椤-华里白(Hicripterischinensis)、紫马唐(Digitariaviolasens)-茅叶荩草(Arthraxonprionodes)种对间表现出极显著的负联结。这说明由于群落尚处在恢复初期,且人为干扰较大,因而,群落结构发育不完善,种间关系还不稳定。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重庆生态农业发展的战略地位、潜力和各种不利因素,提出了重庆生态农业建设的战略目标及实现战略目标的各项具体措施。按照生态农业模式的构造原则,设计出了重庆生态农业建设的分区模式。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了重庆市空间分异的基本模型。在模型运算基础上,按空间单元分析了分异机制和空间特征。最后考察了中心地域对重庆市区域经济格局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旱垣小麦高产技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农业系统的物质能量保持平衡,土壤肥力稳定提高,自然降水能充分贮存,土壤水分有效利用,小麦生产水平稳定提高。实现上述目标的主要技术体系是;①农业牧业有机结合。②合理的作物种植制度即一年一作半休闲耕作制与粮、草、经济作物适当配比。③增加化肥投入,实行氮磷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