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试验旨在研究复合添加剂果寡糖(FOS)+短小芽孢杆菌(SE5)+三丁酸甘油酯(Tb)对斜带石斑鱼生长性能、免疫和肠道形态的影响。选取300尾初重为(18.13±0.02)g的斜带石斑鱼幼鱼,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对照组(T1组)斜带石斑鱼饲喂基础饵料,T2组、T3组、T4组分别在斜带石斑鱼基础饵料中添加0.05%FOS+SE5+0.10%Tb、0.10%FOS+SE5+0.10%Tb、0.20%FOS+SE5+0.10%Tb,其中SE5添加量均为1.0×10^(8) CFU/g。试验期56 d。结果显示,与T1组相比,T2组~T4组斜带石斑鱼在56 d时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显著提高(P<0.05),饲料系数(FCR)趋于下降。与T1组相比,T3组和T4组斜带石斑鱼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提高(P<0.05);T2组~T4组斜带石斑鱼溶菌酶(LZM)活性仅在28 d时显著升高(P<0.05),T3组酸性磷酸酶(ACP)活性显著升高(P<0.05)。补充复合添加剂提高了石斑鱼肠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活性,并明显改善了肠绒毛高度、绒毛宽度、绒毛数量和肌层厚度。研究表明,复合添加剂能够提高斜带石斑鱼生长性能,增强免疫力和维持肠道形态,T4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3.
复方中草药对斜带石斑鱼生长性能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初始体重为(19.72±0.22)g]为对象,分别向基础饲料中添加0%、0.5%、1.0%和2.0%复方中草药,研究对其生长性能、体成分及消化酶活力的影响。试验分4组(CK、F1、F2和F3),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15尾鱼,饲养试验共42 d。结果表明:F1和F2组的增重率(WG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F2组的特定生长率(SGR)、蛋白质效率(PER)、肥满度(CF)、肝体指数(HSI)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饲料系数(FCR)和腹脂率(MSI)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F2组粗脂肪含量和F3组灰分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各组水分和粗蛋白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F2组胃、肠和肝胰脏的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在斜带石斑鱼饲料中添加1.0%的复方中草药,可明显提高石斑鱼生产性能和消化酶活力。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在不同硒源及硒水平下,研究其对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幼鱼的生长性能、免疫酶活性和全鱼及脊椎骨硒含量的影响,确定斜带石斑鱼幼鱼对饲料中硒的最适需要量以及相对生物学利用率。选取810尾初重为(8.99±0.03)g的斜带石斑鱼幼鱼,随机分为9组,每组3个重复。试验分别以亚硒酸钠(Se-S)和蛋氨酸硒(Se-Met)为硒源,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对照)、0.3、0.6、0.9和1.2mg/kg的硒。基础饲料硒水平为0.48mg/kg,Se-S添加组饲料硒水平分别为0.82、1.15、1.32和1.79mg/kg;Se-Met添加组饲料硒水平分别为0.81、1.18、1.51和1.94mg/kg。养殖周期为10周。结果表明:1)饲料中不同硒水平对斜带石斑鱼幼鱼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均有显著影响(P<0.05),对斜带石斑鱼幼鱼的成活率(SR)和饲料系数(FCR)无显著影响(P>0.05)。以Se-S为硒源,当饲料硒水平为1.15mg/kg时,WGR和SGR最高;以Se-Met为硒源,当饲料硒水平为1.18mg/kg时,WGR和SGR最高。2)斜带石斑鱼幼鱼血清碱性磷酸酶(AKP)及肝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均受到饲料硒水平的显著影响(P<0.05)。3)鱼体和脊椎骨硒含量均随着饲料中硒水平的增加而呈线性升高,且脊椎骨硒含量低于鱼体。综上所述,分别以Se-S和Se-Met为硒源,SGR为评价指标,斜带石斑鱼幼鱼对饲料中硒的最适需要量分别为0.98和1.01mg/kg。在本试验条件下,斜带石斑鱼幼鱼Se-Met的生物利用率比Se-S高,相当于Se-S的112.5%。  相似文献   

5.
配合饲料与小杂鱼对斜带石斑鱼生长性能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2 500尾平均体质量为74.3 g的斜带石斑鱼,分成5组,分别为试验组1号(自配饲料+小杂鱼)、试验组2号(自配饲料)、试验组3号(市售饲料+小杂鱼)、试验组4号(市售饲料)和对照组5号(小杂鱼)。每组设2个重复,比较几种石斑鱼专用配合饲料和小杂鱼对斜带石斑鱼生长速度、饲料效率及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经过50 d的饲养,结果表明:自配饲料组饲料系数最低且蛋白质效率最高,斜带石斑鱼每增质量1 kg所需饲料成本最低,自配饲料组与对照组肥满度差异不显著。综合分析生长指标、饲料系数和饲料成本等因素,自配饲料是试验中最合适的斜带石斑鱼饲料。在不影响斜带石斑鱼生长性能的前提下,人工配合饲料可替代小杂鱼。  相似文献   

6.
用带鱼、大头鱼(鳙鱼)、小杂鱼以及人工配合饲料投喂斜带石斑鱼,研究斜带石斑鱼鱼种对不同种类饵料摄食量的差异,并通过测定相对增重率、成活率以及肝体比来评价几种饲料的效果。结果表明,几种天然饵料中,斜带石斑鱼鱼种对带鱼的摄食量最大,而对大头鱼的摄食量相对较少。以相对增重率、成活率以及肝体比等指标来评价饲料的效果,人工饲料和带鱼组及小杂鱼组之间相比无显著差异,证明在石斑鱼养殖过程中投喂人工饲料是可行的,为开发石斑鱼人工配合饲料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复合益生菌对肉鸽生长性能和免疫机能的影响。选取72对种鸽和144只1日龄乳鸽,乳鸽称量初始体重后随机分成4个试验组,每个试验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对种鸽及6只乳鸽。各组饲喂相同基础日粮,对照组补饲保健砂,Ⅰ组补饲保健砂+复合菌Ⅰ(6×107 CFU/g嗜酸乳杆菌+6×107 CFU/g乳双歧杆菌),Ⅱ组补饲保健砂+复合菌Ⅱ(6×107 CFU/g乳双歧杆菌+6×107 CFU/g粪肠球菌),Ⅲ组补饲保健砂+复合菌Ⅲ(6×107 CFU/g嗜酸乳杆菌+6×107 CFU/g粪肠球菌)。试验期56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Ⅱ组显著提高了肉鸽的28和56日龄体重和平均日增重(P<0.05)。Ⅱ组显著提高了28日龄肉鸽的胸腺指数(P<0.05);Ⅲ组显著提高了56日龄肉鸽的脾脏指数(P<0.05)。3个复合菌组提高了28和56日龄肉鸽血清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综上所述,保健砂中添加复合益生菌可提高肉鸽的生长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并一定程度上能提高肉鸽的免疫力,其中乳双歧杆菌和粪肠球菌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肌醇(MI)对斜带石斑鱼幼鱼[初重:(16.94±0.06)g]生长、饲料利用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在基础配方中分别添加MI 0(M 0组)、100(M 100组)、200(M 200组)、400(M 400组)、800(M 800组)、1600(M 1600组)mg/kg,制成6组饲料,投喂6组试验鱼(3个重复/组,30尾/组) 56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M 200、M 400、M 800、M 1600组增重率、饲料转化率、蛋白转化率、蛋白质沉积率和脂肪沉积率显著提高(P < 0.05),增重率较对照组分别显著提高13.34% (M200),21.00%(M400),26.48%(M800),23.38%(M1600),饲料转化率较对照组分别显著提高12.73%(M200),19.64%(M400),24.20%(M800),22.13%(M1600)。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降低,而总胆固醇含量显著升高(P < 0.05)。各试验组甘油三酯含量较对照组分别显著降低58.02%(M100),66.55%(M200),71.33%(M400),75.77%(M800),72.01%(M1600)。各试验组总胆固醇含量较对照组分别显著提高10.83%(M100),9.17%(M200),11.67%(M400),14.17%(M800),7.5%(M1600)。添加MI可显著降低谷草转氨酶活性和碱性磷酸酶活性,而显著提高低密度脂蛋白(P < 0.05)。由此得出,适量肌醇有助于斜带石斑鱼幼鱼生长、饲料利用率、胆固醇及甘油三酯代谢|通过折线回归模型,以增重率为判定标识,饲料中添加482.6 mg/kg MI对斜带石斑鱼幼鱼的提高效果最显著。 [关键词] 斜带石斑鱼|肌醇|需要量|生长|饲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9.
复合益生菌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畜牧与兽医》2014,(11):74-76
试验选用144头8.6 kg断奶仔猪,根据体重随机分为Ⅰ、Ⅱ、Ⅲ和Ⅳ,共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试验Ⅰ组不添加复合益生菌,饲喂基础日粮;Ⅳ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0 mg/kg喹乙醇、Ⅱ和Ⅲ组分别给予0.05%、0.1%的复合益生菌。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日粮中添加0.1%的复合益生菌仔猪日增重提高9.5%(P<0.05);料重比降低8.9%(P<0.05);腹泻率降低36.4%(P<0.05);血清中白蛋白、IgA、IgG分别提高34.1%、14.7%和27.7%。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0.1%的复合益生菌能够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降低腹泻率,提高仔猪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性能。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牛磺酸水平对不同生长阶段斜带石斑鱼幼鱼生长性能和体成分的影响。以酪蛋白和明胶为蛋白质源,配制牛磺酸水平分别为0(D1)、0.5%(D2)、1.0%(D3)和1.5%(D4)的试验饲料。将初始体重为(13.85±0.25)g斜带石斑鱼幼鱼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水族箱(体积为120 L),每箱放养25尾。试验鱼每天投喂饲料2次至表观饱食,养殖周期84d,分别在饲喂的第28、56和84天称重、取样。试验第1~28天为第1个生长阶段,第29~56天为第2个生长阶段,第57~84天为第3个生长阶段。结果表明:在每个生长阶段下,牛磺酸添加组(D2、D3和D4组)试验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摄食率和饲料效率均显著高于未添加牛磺酸组(D1组)(P0.05),且D3组试验鱼的增重率显著高于其他牛磺酸添加组(第3个生长阶段的D4组除外)(P0.05)。在同一饲料牛磺酸水平下,第1个生长阶段试验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摄食率和饲料效率均显著高于第2个和第3个生长阶段(P0.05)。在饲喂至第28、56和84天时,各牛磺酸添加组试验鱼的肝体比和脏体比均显著低于未添加牛磺酸组(P0.05),肥满度则与未添加牛磺酸组无显著差异(P0.05)。在同一饲料牛磺酸水平下,饲喂至第56和84天时的肝体比和脏体比均显著低于饲喂至第28天时(P0.05)。饲喂至第84天时,各牛磺酸添加组鱼体的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而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未添加牛磺酸组(P0.05)。上述结果表明,饲料中维持一定水平的牛磺酸有利于斜带石斑鱼幼鱼的生长,饲料牛磺酸不足或过多均不利于其生长。饲料中添加牛磺酸降低斜带石斑鱼幼鱼体脂沉积而增加体蛋白质沉积。以增重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回归分析得到3个生长阶段斜带石斑鱼幼鱼饲料的适宜牛磺酸水平分别为1.20%(第1个生长阶段)、1.08%(第2个生长阶段)、1.00%(第3个生长阶段)。斜带石斑鱼幼鱼对牛磺酸的需要量随鱼龄的增长而下降。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酿酒酵母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组成的复合益生菌对早期断奶仔猪免疫水平的影响,试验选取(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80头,分为试验Ⅰ、Ⅱ、Ⅲ组及对照组,每组20头,Ⅰ、Ⅱ、Ⅲ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10%、0.20%、0.30%复合益生菌,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以期评价其生长性能、血液生化、血清细胞因子和肠道黏膜分泌性球蛋白A(SIgA)水平。结果表明,试验Ⅱ、Ⅲ组末重极显著高于试验Ⅰ组和对照组(P<0.01);试验Ⅲ组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试验Ⅰ、Ⅱ组及对照组(P<0.01),试验Ⅲ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试验Ⅰ、Ⅱ组及对照组(P<0.05),对照组、试验Ⅱ组腹泻率均极显著高于试验Ⅰ、Ⅲ组(P<0.01);试验组中的乳酸脱氢酶(LDH)、谷丙转氨酶(ALT)和碱性磷酸酶(ALP)含量均高于对照组,总蛋白(TP)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组中尿素氮(BUN)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Ⅱ、Ⅲ组谷草转氨酶(AST)含量显著高于试验Ⅰ组和对照组(P<0.05)。试验0 d,试验组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20 d,试验Ⅱ、Ⅲ组中IL-6水平极显著高于试验Ⅰ组及对照组(P<0.01),IL-1β和TNF-α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40 d,试验组IL-1β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IL-6和TNF-α水平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中空肠黏膜SIgA水平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十二指肠和回肠黏膜SIg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盲肠黏膜SIg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不同含量酿酒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复合益生菌均可有效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缓解早期断奶仔猪应激反应,增强断奶仔猪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2.
文章旨在研究日粮添加复合益生菌对哺乳羔羊生长性能、免疫功能指标的影响,试验将72只15日龄健康羔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18个重复(即18只,公母各9只)。各组随母哺乳并补饲颗粒料,对照组颗粒料中不含复合益生菌,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颗粒料中分别添加5%、10%、15%复合益生菌发酵饲料,对比试验结束后各组羔羊生长性能和免疫指标的变化,试验结果显示:(1)在末重对比上,试验1、2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日平均增重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2)试验1、2组Ig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3组(P<0.05)|试验2组IgM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综上所述,颗粒日粮中添加10%复合益生菌能明显提高羔羊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关键词]复合益生菌|羔羊|日粮|生长性能|免疫  相似文献   

13.
14.
将180尾体重(17.50±0.73)g的牙鲆幼鱼随机分为四组,每组添加量分别为饲料重量的0%、0.5%、1.0%和1.5%的复合益生菌,对应T0、T1、T2组和T3组。30 d后,T1、T2组和T3组的鱼体增重率较T0组有明显的增加,且T1组效果更为显著(P<0.05)。随着复合益生菌添加量的增加,T1、T2组和T3组血清中的酸性磷酸酶(ACP),T2组和T3组的碱性磷酸酶(AKP),T2组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的活性均有显著性的增加(P<0.05);随着复合益生菌添加量的增加,T1组肝脏中的T-SOD、溶菌酶(LZM)的活性以及T3组的CAT的活性有显著性的增加(P<0.05)。综上,饲料中添加复合益生菌提高了牙鲆的生长性能和部分非特异性免疫,且T1组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胆固醇含量对斜带石斑鱼生长性能、组织生化指标和肝脏脂肪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在以酪蛋白为主要蛋白质源的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5、10、15、20和25 g/kg的胆固醇,配制成6种等氮等能试验饲料,并分别命名为C0、C0.5、C1、C1.5、C2和C2.5,饲料中胆固醇实测含量分别为2.6、7.5、12.7、17.2、22.2和27.2 g/kg,投喂360尾平均初重为(84.30±0.25)g的斜带石斑鱼10周。每种试验饲料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投喂20尾鱼。结果表明:随着饲料胆固醇含量的升高,增重率(WGR)、蛋白质效率(PER)和饲料效率(FE)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C0.5组WGR、PER和FE最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添加组全鱼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粗灰分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肝脏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含量随饲料胆固醇含量的升高而上升,肌肉TC和TG含量不受饲料胆固醇含量的显著影响(P0.05)。随饲料胆固醇含量的上升,血清TC、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先上升后趋于平稳,血清HDL-C/LDL-C呈下降趋势。C2.0组血清T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2.5组血清HDL-C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C0.5、C1.5组(P0.05),C2.5组血清LDL-C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对照组血清HDL-C/LDL-C显著高于各添加组(P0.05)。随着饲料胆固醇含量的升高,斜带石斑鱼肝脏苹果酸酶(ME)活性呈升高趋势,C1.5、C2.0和C2.5组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肝脏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Ⅰ(CPTⅠ)活性先下降后趋于平稳,对照组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肝脏CYP7A1活性则先上升后趋于平稳,以C2.5组活性最高,较对照组升幅达35.48%(P0.05)。本试验中,以W GR和肝脏胆固醇7α-羟化酶(CYP7A1)活性为评价指标进行折线模型分析得出,斜带石斑鱼对饲料中胆固醇的需要量分别为7.43和8.70 g/kg。  相似文献   

16.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复合益生菌对AA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及肠道健康的影响。选取1 200只AA肉仔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各组AA肉仔鸡分别饲喂含有0 (对照组)、0.1%(试验1组)、0.2%(试验2组)、0.4%(试验3组)复合益生菌的基础日粮。试验期6周。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2组、试验3组的AA肉仔鸡的42日龄体重、1~42日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42日龄时,试验2组、试验3组AA肉仔鸡的脾脏指数、胸腺指数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AA肉仔鸡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M (IgM)和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 (sIgA)含量显著升高(P<0.05),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2 (IL-2)含量显著降低(P<0.05),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显著提高(P<0.05);试验2组和试验3组AA肉仔鸡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6 (IL-6)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2组和试验3组肉鸡十二指肠...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研究西门塔尔杂交肉牛饲喂不同剂量的复合益生菌对其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相近、体况良好、健康的肉牛40头,按照单因素随机分组原则,将试验西门塔尔杂交肉牛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肉牛。对照组西门塔尔杂交肉牛不饲喂复合益生菌,试验组西门塔尔杂交肉牛分别饲喂含有2%、4%、6%的复合益生菌的饲料。试验期共9周,其中预饲期1周,正式试验期8周,试验结束统计各组西门塔尔杂交肉牛的生长性能指标。结果显示,4%益生菌组和6%益生菌组西门塔尔杂交肉牛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20.00%和21.33%(P<0.05);4%益生菌组和6%益生菌组西门塔尔杂交肉牛的料重比极显著低于对照组和2%益生菌组,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16.59%和16.59%(P<0.01),分别比2%益生菌组降低了11.46%和11.46%(P<0.01)。研究表明,给西门塔尔杂交肉牛饲喂一定剂量的复合益生菌可以显著改善其生长性能,综合考虑生产成本,复合益生菌的最适添加量为4%。  相似文献   

18.
幼鱼和养成阶段斜带石斑鱼对饲料中脂肪的需要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探讨2个生长阶段(幼鱼和养成阶段)斜带石斑鱼对饲料中脂肪的需要量。以鱼油调整饲料脂肪水平,配制5种脂肪水平(7.07%、9.92%、12.92%、15.95%和19.04%)的等氮饲料,分别投喂体重为9.1 g(幼鱼阶段)的斜带石斑鱼8周和体重为102.6 g(养成阶段)的斜带石斑鱼10周。同一生长阶段,每种饲料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幼鱼阶段放养25尾鱼,养成阶段放养20尾鱼。结果表明:1)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幼鱼和养成阶段石斑鱼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蛋白质效率(PER)、肥满度(CF)和脏体比(VSI)均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饲料系数(FCR)则呈相反的变化趋势,上述指标均在饲料脂肪水平为12.92%时获得极值。2)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幼鱼和养成阶段石斑鱼的全鱼粗蛋白质含量逐渐下降,全鱼和肌肉粗脂肪含量逐渐上升,全鱼和肌肉水分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全鱼和肌肉其他常规营养成分含量无规律性变化。3)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幼鱼和养成阶段石斑鱼的血浆总蛋白(TP)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血浆高密度脂蛋白(HDLC)含量呈逐渐升高趋势。幼鱼和养成阶段石斑鱼的血浆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CHOL)含量与饲料脂肪水平呈线性或曲线关系。4)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幼鱼和养成阶段石斑鱼的肝脏肝脂酶(HL)、脂蛋白脂酶(LPL)、苹果酸脱氢酶(MDH)活性均逐渐下降,而肝脏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则逐渐上升。5)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幼鱼阶段肝脏酸性磷酸酶(ACP)活性无显著变化(P0.05),养成阶段肝脏ACP活性逐渐下降,幼鱼和养成阶段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幼鱼和养成阶段石斑鱼肝脏碱性磷酸酶(AKP)和溶菌酶(LZM)活性与饲料脂肪水平呈正相关关系。6)随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幼鱼和养成阶段石斑鱼的胃肠道胃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逐渐下降,胃肠道脂肪酶活性逐渐上升。综上,在本试验条件下,饲料中适宜水平的脂肪可以改善幼鱼和养成阶段斜带石斑鱼的生长性能,且对体成分、生化指标和消化代谢酶活性有一定影响;以SGR、FCR和PER为评价指标,幼鱼和养成阶段的斜带石斑鱼对饲料中脂肪的需要量均在11%~13%内。  相似文献   

19.
此试验通过测试人工配合饲料的粒径、投喂后悬浮比例及密度变化,分析育苗过程中水质变化,初步探讨人工配合饲料在石斑鱼育苗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所采用的人工配合饲料进水后经历一个分解过程,表现为大直径颗粒(大于120μm)向中小直径(小于120μm)转变,致使饲料泡水后大直径的比例迅速下降,而小直径(小于60μm)的比例迅速上升,而中等大小的比例却相对稳定,泡水30min后为17%,1h后稍有上升,达到20%。泡水后一部分饲料下沉池底,另一部分处于悬浮状态,经过0.5h~1.5h的浸泡,悬浮比例稳定在5;5.57%~60.71%。以人工配合饲料作为斜带石斑鱼仔鱼的开口饵料,与轮虫组比较,其水质具有一定优势,表现为氨氮含量与pH等水化指标优于轮虫组,达到渔业水质标准,而亚硝酸氮与硫化氢含量比轮虫组稍高。  相似文献   

20.
李雄 《中国饲料》2023,1(6):53-56
文章旨在研究复合益生菌制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腹泻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选取40头体质健康、体重相近的断奶仔猪,随机分为2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猪。其中,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常规日粮,试验组在常规日粮的基础上添加0.1%的复合益生菌制剂,试验共计28 d。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断奶仔猪的平均日增重(ADG)和平均日采食量(ADF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断奶仔猪的腹泻率(D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断奶仔猪血清中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和白细胞介素-2(IL-2)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断奶仔猪的肝脏指数和脾脏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合益生菌制剂能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和机体免疫力,降低断奶仔猪腹泻率。 [关键词]复合益生菌制剂|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腹泻率|免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