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按森林植被类型演替的规律,议订水土保持工作的战略目标广东的天然林,由南向北,按地理条件有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南亚热带季雨林、南亚热带常绿林、亚热带常绿林等不同的类型,不同森林植被类型对生境条件要求不同。某一森林植被类型遭受破坏时,生态环境起了变化,又会出现另一种森林植被类型。例如,亚热带的常绿林遭受破坏后,如立地条件较差,容易被强阳性的马尾松林入  相似文献   

2.
深圳梅林山公园乡土植物群落景观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合理应用乡土观赏植物,营造"近自然"植物群落景观,是当今园林绿化的发展趋势。深圳市梅林山公园具有丰富的植被类型和植物资源,绿化设计根据现有植被类型的不同特点,提出相应的改造和恢复方法。对于生态和景观效益好的沟谷季雨林、低地常绿季雨林、山地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混交林,采用封山育林的策略,促进其自然演替;对于人工林、果林、灌草丛、防火林和采石场,有针对性的选取优良乡土植物进行改造和恢复;对于景区和登山路的绿化设计,采用乡土和园林植物相结合,营造自然、美观、保健和生态的群落景观。  相似文献   

3.
据调查,羊台山森林公园共有维管植物114科452种,其中蕨类植物13科26种,裸子植物3科4种,被子植物98科422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5种,古树77株。公园分布有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南亚热带沟谷季雨林、亚热带针阔混交林、南亚热带常绿阔叶灌丛及人工果林等5种植被类型。文章通过分析植物多样性及植被景观特色,提出其在森林游憩中的价值及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城市森林可提高城市观赏性。它区别于一般强调美化城市的植物景观,运用混交林、异龄林、复层林三种方式,多选用乡土树种及彩叶树种,以近自然森林景观为主,强调物种多样性,依据植物习性,模仿自然生态搭配栽植乔灌木,弥补绿化形式单一、特色不鲜明的问题,打造近自然森林的植物景观,营建以乡土树种为基础、生物多样性丰富,充满自然野趣的城市森林。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广东省深圳市羊台山森林公园林分状况的调查发现,该公园地带性植被为次生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南亚热带沟谷雨林,组成种类以桃金娘科、樟科、五加科等热带、亚热带特征较强的科属为主,形成以红鳞蒲桃、鸭脚木、浙江润楠、芳槁润楠、樟树等为优势种的几种森林群落。由于林分主要是由受严重干扰的植物群落恢复形成的天然次生林,普遍质量差,生物多样性面临的问题比较突出。研究分析了羊台山森林公园的主要群落类型、群落主要乔木树种的重要值、优势科及组成比等,提出了地带性乡土树种、景观和环境友好树种选择的建议,对森林公园的次生林改造和森林保育具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热带次生林分布、类型与面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热带林的保护问题已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由于占世界热带林面积约三分之一的热带次生林,其经济和生态效益通常较差,处于相对被忽视的状态,因此也往往被进一步破坏。将次生林经营纳入可持续经营的轨道,是实现热带林可持续经营目标的重要战略。通过对中国热带森林研究、经营和统计资料的分析,结合本项目实施过程的实地调研取得的结果,文章对中国热带地区次生林分布、面积和类型作了阐述。热带森林主要分布在海南、广东、广西、云南、台湾,以及福建和西藏的部分地区,包括124个县市的全部和50个县市的部分地区。据可认可的资料统计,中国热带林地面积(不含台湾省)约1125.66万hm^2。其中有林地面积1074.49万hm^2,次生林面积544万hm^2。次生林占热带地区林地面积的48.33%,占有林地总面积的50.63%。中国热带林地和次生林的实际数字估计要比这一数值大6%以上,因为中国这几年高度重视林业建设,森林植被特别是热带森林植被恢复得很快,林地和次生林一直在不断增加。热带森林类型主要有:热带雨林(包括湿润雨林、山地雨林);热带季雨林(包括半常绿季雨林、落叶季雨林、石灰岩季雨林);南海珊瑚岛植被;海岸红树林等。从森林经理的角度,中国热带次生林的类型可分为:(1)次生阔叶林,包括次生常绿阔叶雨林、次生季雨林和次生季风常绿阔叶林;(2)次生灌木林;(3)次生针叶林;(4)次生红树林及次生珊瑚岛林等四大类型。  相似文献   

7.
结合广州市白云山马尾松林分改造,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林分改造的理论依据、树种选配及实施方法等进行了探讨。并对白云山初步形成具有岭南特色的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多香味、多功能的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及其结构、功能和动态作了初步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西樵山森林景观改造初步成效与施工管理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樵山森林景观改造取得初步成效,本文总结了西樵山森林景观改造的主要技术措施和施工管理的体会。  相似文献   

9.
南岭山脉五岭之一的萌渚岭南端,姑婆山静静地躺在那里,河流切割形成一条开口向南、纵贯南北的狭长沟谷,北面的山峰阻挡来自北方的寒潮,开口向南的沟谷让东南季风可以长躯深入,使姑婆山形成了大面积原生性强的中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林。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境内外人士慕名前来姑婆山,领略这里的森林景观。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自然保护区干热季不同植被型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采用Biolog-ECO法对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干热季季风常绿阔叶林、热带丛生竹林、暖热性针叶林及石灰岩山季雨林(高中低海拔)4种植被型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种供试植被类型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及碳源利用率之间均差异极显著(代谢活性:F=3.708,P0.01;碳源利用率:F=101.956,P0.01),其中石灰岩山季雨林中海拔土壤微生物的平均颜色变化率和碳源利用率均最高,暖热性针叶林最低。D-纤维二糖、β-甲基-D-葡萄糖苷、葡萄糖-1-磷酸盐、D-苹果酸、L-丝氨酸为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差异的敏感碳源。不同植被型土壤微生物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表现为季风常绿阔叶林热带丛生竹林石灰岩山季雨林(中海拔)石灰岩山季雨林(低海拔)石灰岩山季雨林(高海拔)暖热性针叶林。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石灰岩山季雨林(高海拔)与暖热性针叶林土壤微生物有明显的空间分异,季风常绿阔叶林、热带丛生竹林和石灰岩山季雨林(低海拔)均无明显的空间分异。  相似文献   

11.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森林茂密,郁郁葱葱。这里有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及大片的针阔叶混交林。在保护区外还有不少的马尾松、大叶桉林和灌木草丛植被。为了保持生态平衡,扩大森林面积,在六十年代初期和近几年来,我们曾用育苗造林的方法对一些马尾松林进行人工改造,已取得显著效果。但育苗工作比较繁锁,花工多,为了加快荒山绿化和低劣林分的改造速度,我们在今年春季进行了荷木和(木黎)蒴种子直播造林试验。现将试验的情况作一介绍。一、试验地概况试验地位于树木园实验大楼后山的中上  相似文献   

12.
对海南岛霸王岭林区沿海拔梯度自然分布的热带落叶季雨林、热带低地雨林、热带山地雨林、热带山地常绿林4种热带森林类型林地土壤的养分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海南霸王岭林区此4种热带森林类型林地土壤的有机质、氮、磷、钾含量差异显著;其土壤养分的有效性较差,土壤养分的总含量位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中上等级,高于海南全岛土壤养分的平均水平,说明海南岛的原始热带林能较好地保持林地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3.
海南岛热带森林资源是很丰富的,在大的方面来说,主要包括热带珍贵植物资源和热带动物资源等。在植被类型方面,从滨海到中山分布着红树林、砂生草原、稀树草原、多刺灌丛、落叶半落叶季雨林、常绿季雨林、山地雨林、山地常绿润叶林、山地苔藓矮林和热带山地草原等。种类有维管束植物约四千余种,特有种五百多种,经济价值比较高的有六百种以上。其中乔木树种约有九百种左右,列为商品材树种的有四百五十八种,划为特类材的有母生(Homalium hainanense Gagnep.)、坡垒(Hopea hainanensis Mett.et Chun)、  相似文献   

14.
马关古林箐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3个层面上论述了古林箐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现状,分析了植物多样性的特征.保护区内热带湿润雨林、季节雨林、石灰山季雨林、山地雨林和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均有着本区的特点:区系成分复杂而联系广泛,植被类型多样而分布集中,植物种类丰富而密集度大,起源古老而特有种多,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和保护价值.  相似文献   

15.
微生物是森林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之一,它们积极参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与能量转化及在维持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细菌则是土壤微生物中数量最多的一个类群。因此,了解土壤中细菌的生态分布对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项工作属尖峰岭热带林生态系统研究本底调查的一部分,目的是了解尖峰岭热带半落叶季雨林、热带常绿季雨林、热带山地雨林土壤中细菌随季节变化的规律、组成及分布。  相似文献   

16.
在纳板河流域的5种森林类型中设置大样地14块,采用负指数函数模型和q值分布函数,研究不同森林类型的林分直径分布结构特征,以此探究纳板河流域森林群落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整个流域中的森林群落拟合模型均表现出近似双曲线形式中的局部反“J”型曲线形式,大量林木直径分布在10径阶,不同森林群落的负指数拟合效果较好,其中拟合效果最好的为季风常绿阔叶林。从a值、k值、q值的测算结果得出森林群落次生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为热带雨林群落、热带季雨林群落、季风常绿阔叶林群落、山地雨林群落、落叶阔叶林群落。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分布着地球几乎所有的森林景观。从南到北,依次分布着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中温带针阔混交林、寒温带针叶林。中国山系耸峙,在较低的纬度地区还分布着一些亚高山针叶林、山地针阔混交林,甚至还有主要见于北极圈一带的苔原景观。  相似文献   

18.
勐腊县傣族“龙山”森林植被类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8年12月对勐腊县傣族"龙山"林进行了样方调查.分析了其森林群落结构的现状及组成,认定其为残存的半原始片断热带季节雨林和热带季雨林,以热带季节雨林为主.傣族"龙山"林仍保持了热带季节雨林的外貌结构特征和基本种类组成.但随着人为干扰的加剧,"龙山"热带季节雨林的群落结构已变得不完整,植物丰富程度降低,物种多样性指数显著下降,片段热带季节雨林中的雨林成分也将在一定程度上被其他先锋植被类型替代.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西樵山森林景观改造后林分的调查研究,分析改造后林分的生长状况、森林群落特征、森林小气候环境等变化情况,对西樵山森林景观改造后的林分生态景观效果进行初步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20.
云南凤庆县森林资源现状及其发展思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处云南省西南部隶属临沧市的凤庆县,土地总面积332554hm2,属低纬高原(山地)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雨林、半常绿季雨林地带中的滇西南河谷山地半常绿季雨林植被区,森林覆盖率为48.33%,林木绿化率为64.23%,活立木总蓄积为8079900m3。针对区位、自然条件、森林资源现状和特点,提出了今后应从科学编制森林经营方案、建立森林资源动态管理系统、开展低产低效林改造和宜林地造林绿化工作、做大做强核桃和茶叶产业、积极开展红花油茶基地建设等方面的林业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