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生物制品是应用微生物(细菌、噬菌体、立克次体、病毒等)、微生物代谢产物、寄生虫和动物的毒素、人或动物的血液或组织等,直接制成或用现代生物技术、化学方法制成,作为预防、  相似文献   

2.
微生物在水产养殖环境生物修复中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微生物作为一种生态调节剂,它不仅能改善机体微生态平衡,还能改善动物的代谢并无致病性;对致病微生物具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微生物在水产养殖环境中生物修复的作用机制主要是利用微生物(细菌、真菌、酵母菌或提取物)对环境污染物的吸收、代谢、降解等功能,在环境中对污染物的降解起催化作用,从而去除或消除环境污染的一个受控或自发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微生物制剂的选用及其应用注意事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跃峰 《水产养殖》2010,31(8):26-27
<正>微生物制剂是充分利用不同种属微生物的不同生理性质,构建单一的或复合的微生物制剂,是一项以微生物技术和生态学原理为基础的原位生物修复技术,通过微生物的生长代谢和互生共生作用,最大限度地去除水体中的各种有害成分,拮抗对养殖生物有害的病原微生物,对退化的生态  相似文献   

4.
固定化微生物修复养殖池塘污染底泥的围隔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摘要:通过测定上覆水的多项水质指标、底泥总有机碳(TOC)、底泥生物降解能力(G值)、底泥异养细菌数和反硫化细菌数等指标值,在野外实验围隔条件下比较了固定化微生物和游离微生物(FR-M)对污染底质的生物修复能力。微生物固定所用载体包括:纤维网状活性炭,生物活性炭,沸石和硅藻土(相应的固定化微生物分别标记为FC-M、 BC-M、ZE-M和DI-M组)。结果显示:固定化微生物对围隔内水质有间接影响,试验后期固定化微生物组(ZE-M、DI-M和FC-M组)的上覆水硝氮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BC-M组和ZE-M组上覆水中的COD值显著低于游离微生物组(FR-M)和对照组,说明固定化微生物有效削减了水底界面还原性物质的污染程度;与游离微生物或对照组相比,固定化微生物组(FC-M组、DI-M 组和ZE-M组)能更有效地降解底泥有机质。固定化微生物对底泥生物降解能力(G值)的影响明显,实验后期固定化微生物组((BC-M组、DI-M组和ZE-M组)的G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游离微生物组,说明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的运用显著提高了围隔底泥的生物降解能力;固定化微生物对围隔内底泥异养细菌总数影响不显著,可能是由于底泥微生物群落结构受其它多种因子的综合影响所致。固定化微生物对底泥反硫化细菌影响显著,与对照组和游离微生物组相比,固定化微生物(尤其是ZE-M和BC-M组)能更有效地减少围隔底泥反硫化细菌数。本实验结果显示,利用载体固定微生物技术能显著提高微生物对污染底质的生物修复能力,其中以ZE-M和BC-M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正> 养鱼饲料除了我们通常所知道的各种饼粕、骨粉、鱼粉及各种青绿饲料外,还有一些比较特殊的饲料品种,下面分别作简单介绍。1 微生物饲料 用微生物或工程菌生产的鱼类所需营养物质称为微生物饲料,主要有4种:①酵  相似文献   

6.
微生物作为一种生态调节剂,它不仅能改善机体微生态平衡,还能改善水产动物的代谢并无致病性,且对水环境中致病微生物具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微生物在水产养殖环境中的生物修复作用主要是利用微生物(细菌、真菌、酵母菌或提取物)对水体环境污染物的吸收、代谢、降解等功能,在环境中对污染物的降解起催化作用,从而去除或消除环境污染的一个受控或自发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刘培孝 《水产科学》1988,7(4):42-46
微生物是生物的一大类,形体微小,大致等于或小于一毫米,繁殖迅速,构造简单,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用微生物(或工程菌)经分解、还原、转化、综合生产的动物所需营养物质,称为微生物饲料或发酵饲料。微生物饲料中的微生物多指细菌、真菌、酵母、微型藻以及部分原生动物。  相似文献   

8.
海洋微生物酶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琪  王静雪 《水产科学》2005,24(12):41-44
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微生物资源,海洋微生物对于维持海洋生态平衡发挥着重要作用。尽管海洋中的许多微生物推测是由陆地环境经河水、污水、雨水或尘埃等途径而来的,但特殊的海洋环境赋予海洋微生物以特殊的遗传结构和生活习性。海洋生态环境复杂,高盐度、高压力、低温及特殊的光  相似文献   

9.
EM有效微生物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M由整个生态系统都存在的五大类微生物中的多种有益微生物组成。EM有效微生物的生产方法是采用适当的比例和独特的发酵工艺,把经过仔细筛选出来的好气性和嫌气性有益微生物混合培养,形成多种多样的微生物群落,这些菌群在生长中产生的有益  相似文献   

10.
植物修复技术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植物修复技术(phytoremed iation)是指利用绿色植物及其根际微生物共同作用,以清除环境污染物的一种新型原位治理技术,其机理主要是利用植物及其根际土著微生物的代谢活动来吸收、积累或降解和转化环境中的污染物。与物理、化学方法相比,植物修复具有操作简单、投资少和不易造成二次污染等特点;与微生物法相比,植物修复可以用于处理多种复合型污染物,尤其适合于大面积低浓度的污染物处理。根据污染物的不同形态、特性和存在方式,植物修复的方式包括有根际过滤(Rhizofiltration)、植物固定(Phytostabilization)、根区降解(Rhizodegra-datio…  相似文献   

11.
<正>EM菌(Effective Microorganisms)为有效微生物群的英文缩写,是指由如光合细菌、芽孢菌、酵母菌、乳酸菌、放线菌等10属80余种有益微生物菌种复合培养而成的混合菌株[1]。由于EM菌包含大量的有益微生物群落,且具有性能稳定、功能齐全等特征,已被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领域[2]。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在水产养殖不断发展的同时,抗生素在水产饲料及水产养殖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抗生素的应用有效地控制了许多水产疾病的发生,极大地促进了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抗生素的应用也给人类和养殖业带来了许多副作用,并且日益严重,已受到许多方面的关注。一、抗生素抗生素是细菌、真菌及放线菌等微生物代谢产生的具有杀灭或抑制病原微生物、寄生虫或肿瘤细胞作用的有机  相似文献   

13.
马春花  陈茜  薛静 《畜禽业》2010,(3):21-23
<正>淋巴结是猪宰后检疫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是机体外周的免疫器官和防御结构,具有吞噬异物和各种微生物的功能,并产生免疫应答。当机体某组织或器官受到病原微生物侵害时,很  相似文献   

14.
2018年4—11月,在南昌市南昌县蒋巷镇相同养殖模式的3口草鱼精养池塘中每月用彼得森采泥器采集表层底泥样品(约200 g),用MiSeq测序技术测定、分析底泥微生物群落结构。从样品中得到有效序列为47 743~65 233条,可归为14 027~21 098个运算分类单元。分析结果表明,样品中的微生物可归为54~60个门,各月主要优势门均为变形菌门,其他优势门类各月不同;各月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不显著,但10月样品主要种与其他月存在差异;5月和11月物种数丰富度达高峰,5月多样性达高峰;各月核心种主要是厌氧菌地杆菌和厌氧粘细菌,兼性厌氧菌Desulfatiglans、Candidatus competibacter、脱氯单胞菌和Crenothrix等主要在无氧或低溶解氧条件下还原有机物和硫化物的菌种;除10月外,各月核心种种类差别不大,但各月核心种丰度不同。综上,草鱼池塘底泥微生物群落结构相对稳定,存在缓慢的演替;改善底部溶解氧状态是修护草鱼养殖池塘环境最主要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猪场疫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外界病原微生物的侵入、扩散或场内病原微生物扩散所造成的.当猪场本身成为病菌理想场所时。疫病的发生也就在所难免。因此,如何防治病原微生物的侵入、繁殖、扩散是保护猪群健康的关键。生产中,良好的消毒灭源措施能有效控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传播.切断病原微生物的生存、传播之路。所以好的猪场必须制定严谨的消毒管理方案.为猪群健康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保证。  相似文献   

16.
<正>微生态制剂(microecological agents,MIC)是指在微生态理论指导下,运用微生态原理,利用对宿主有益无害的、活的微生物或微生物促生长物质,经过特殊工艺制成的制剂,以达到调整机体及养殖水域微生态平衡的目的。根据微生物种类把微生态制剂分为芽孢杆  相似文献   

17.
李明锋 《内陆水产》1993,(12):21-21
用微生物或工程菌生产的鱼类所需营养物质称为微生物饲料,现介绍如下4种。  相似文献   

18.
宏基因组技术在开发未培养微生物资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可培养微生物占微生物种类99%以上,使得微生物的多样性资源难以得到全面的开发和利用。宏基因组是指生境中全部微小生物遗传物质的总和。宏基因组学的基本方法是分析微生物环境中的基因组组合,直接分离未培养土壤微生物基因组DNA克隆到可培养微生物中,最后筛选所需要克隆。综述了宏基因组技术在开发和利用未培养微生物资源中的应用概况。  相似文献   

19.
抗微生物药是指对细菌、真菌、支原体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一类化学物质,分为抗菌药、抗病毒药、抗真菌药等,其中抗菌药物又可分为抗生素、合成抗菌药。本节重点对国标水产养殖用抗菌药的作用、应用等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0.
冼汉邦 《畜禽业》2007,(2):31-32
猪群疫病主要是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造成的.而病原微生物理想的栖息场所是猪舍,也就是说病原微生物生存于养猪生产的各个角落。如空地、舍内、空气等场所.因此如何防治病原微生物的繁殖生长及传播是保护猪群健康的关键.控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生长及传播即不给它提供生存之地、传播之路.也就是说猪场给猪群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从而降低猪只生长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数量.为猪群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那么我们通过什么办法来控制病源微生物的繁殖生长呢?消毒是最好的办法。消毒是指用物理、化学的和生物的方法杀灭物体中及外界环境中的病源微生物。而在消毒过程中.其效果受很多因素影响.掌握了这些因素.利用它可以提高消毒效果.反之.处理不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