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大量培养水稻白叶枯病病原菌的噬菌体 ,继而利用噬菌体防治水稻白叶枯病。试验设计了 10种液体培养基 ,分别对水稻白叶枯病病原菌进行培养。研究表明 ,这 10种培养基中 ,1、4、7号培养基最适合水稻白叶枯病病原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水稻白叶枯病菌是否存在存活但不可培养状态(viable but non-culturable, VBNC),将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水稻白叶枯病的病害循环,为有效防治水稻白叶枯病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对分离采集自田间、保存在室温和4℃下1~4年的水稻白叶枯病叶,采用划线稀释分离法进行病原菌的平板分离,探索不同温度处理下病叶中白叶枯病菌的可培养情况。将带利福平抗性的白叶枯病菌PXO99A菌株剪叶接种感病水稻品种‘深两优871’,病叶剪成小段分别置于4、28和37℃下保存,每隔30 d取病叶小段,通过平板分离进行病原菌含量的测定。利用染色全细胞染料MicrolightTM Green JJ98 and JJ99以及染死细胞染料碘化丙啶(PI)对喷菌液中细胞的存活程度进行测定。[结果]采集自田间、保存在室温和4℃下的病叶都有明显的喷菌现象;只有从4℃保存(甚至保存4年)的样品上可以分离到病原菌,而保存在室温的样品上都不能分离到白叶枯病菌。从人工接种的保存在3个温度下的病叶上分离的病原菌,随着保存时间的增加,可培养的PXO99A  相似文献   

3.
选用523培养基(523)、营养培养基(NA)和改良胁元培养基(WF—P)对水稻白叶枯病菌(B—3)和条斑病菌(A—1)的回收率测定结果表明,病原菌的回收率范围为12.3%~76.6%,其中A~1的平均回收率较高,达61.5%.B—3的平均回收率很低,仅为26.3%.同一菌株在不同培养基上的回收率亦存在明显差异,A—1在NA上的回收效果最佳,回收率达75.9%.在523和WF—P上较差;WF—P对B—3的回收率亦达46.1%,几乎是523和NA培养基的3倍.WF—P和NA可分别作为检测水稻白叶枯病菌和条斑病菌的基础培养基.  相似文献   

4.
水稻白叶枯病菌致病性分子遗传学基础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水稻-白叶枯病原菌互作符合基因对基因关系,是研究禾本科植物-病原菌互作的理想模式系统。目前已鉴定和克隆出许多白叶枯病菌致病相关基因。其它革兰氏阴性植物病原细菌致病性分子遗传学和基因组学研究,为揭示水稻白叶枯病菌致病性分子机理提供了丰富的背景知识,其中以发掘TTSS效应分子的研究备受关注。本文将对白叶枯病菌致病性分子机理进行综述,以期为研究水稻-白叶枯病菌互作的功能基因组学提供科学线索。  相似文献   

5.
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目前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但由于对病原细菌侵染规律摸得不透,因而在措施上环环都要抓,手续繁琐,急需进一步提高。目前检测水稻白叶枯病菌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分离培养,噬菌体法、镜检观察喷菌法、浓缩接种法等数种,均有一定的缺点。如分离培养法容易污染,而且标样一经干燥即不易检出;噬菌体  相似文献   

6.
应用反向间接血凝法诊断水稻白叶枯病,比过去所用分离培养法、噬菌体法、喷菌法和浓缩接种法迅速而又准确。但在检测过程中,有的菌株即使加大菌量也不出现血凝反应。因此怀疑到我国水稻白叶枯病菌是否有血清型存在的问题。据Addy等  相似文献   

7.
枯草芽孢杆菌在不同培养基,不同培养时间,不同温度,不同pH值,不同碳源和氮源条件下,产生抗菌物质的量有显著差异。在NB和M9两种培养液中,Bp对水稻白叶枯病菌及小麦赤霉病菌的抑菌效价随时间延长而提高,培养120h后,仍继续上升。在30℃,以pH9的NB培养的Bp对水稻白叶枯病菌的抑菌效价较高;而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抑菌效价,又以20℃,pH6-9的NB培养时较高。  相似文献   

8.
水稻白叶枯病菌内源过氧化氢的产生及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辣根过氧化物酶-酚红法定量检测病原菌细胞内源过氧化氢的产生,并通过组织化学法观察细胞中过氧化氢积累的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辣根过氧化物酶-酚红法及组织化学染色法均检测到水稻白叶枯病菌内源过氧化氢的产生.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和辣根过氧化物酶-酚红法定量检测结果均显示,过氧化氢在水稻白叶枯病菌细胞中普遍存在,不同病原菌内源过氧化氢的水平有极显著差异.病原菌细胞中过氧化氢的积累主要定位在细胞壁.  相似文献   

9.
对盆栽水稻采用针刺、喷雾、盆水等不同方法接种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后,检测稻株发病和盆水中的噬菌体,结果表明:未接种稻细条病菌的 处理中,无稻株发病,盆水中也未测到噬菌体;3种接种处理均可引致稻株发病,并先后在其盆水中检测到噬菌体,说明噬菌体与致病菌有密切的伴随关系。在采用叶面喷雾和盆水接种稻白叶枯自然组合菌株B-1和单细胞系菌株IV-16试验中,B-1处理后能引起稻株发病,且在盆水中测到噬菌体;而IV-16处理后虽引起稻株发病,但盆水中无噬菌体,结果表明;在人工接种条件下植物病原细菌噬菌体是由病菌中的溶原细菌传带而来的。  相似文献   

10.
从安徽芜湖、巢县、肥东、合肥四地区感染白叶枯病的稻叶、病谷及病土中分离出12株噬菌体,进行生物学性状测定。结果表明:各株噬菌体所测性状相似,属同一类型。以P_ch为代表,在平板上培养24小时,形成溶菌斑的直径为4—5毫米;热钝化温度为63℃;除白叶枯细菌外,对其它多种供试植物病原细菌均无侵染力;潜育期为45分钟,上升期20分钟,平均裂解量47倍,易为三价铁盐钝化。分别以P_ch和OP_3噬菌体作为免疫抗原,制备噬菌体抗血清。用抗血清除去游离噬菌体,平板培养测定吸附态噬菌体形成的溶菌斑数,来确定白叶枯细菌的活菌量,可以使10~3个/ml浓度以上的活细菌被检测出来并进行定量。  相似文献   

11.
云南滇西高原粳稻区白叶枯病菌遗传多样性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IS-PCR和rep-PCR法分析了17个采自云南滇西高原粳稻区的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oryzaepv.O-ryzae)和7个其他地区的水稻白叶枯病菌的群体遗传多样性。用2个适合中国水稻白叶枯病菌的引物J3和ERIC对这24个菌系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反应,J3引物有14条条带,ERIC引物有13条条带,2个引物呈现18种谱型。用PHYLIPVersion3.6软件UPGMA聚类分析法分析白叶枯病菌系之间的遗传距离,可将24个病原菌分为4簇,3个来自菲律宾的白叶枯病菌与中国的菌系距离较远,云南高原粳稻区分离的菌系十分复杂,4个簇中都有,但主要集中在2个簇中,共有14个菌系。  相似文献   

12.
大蒜废弃物对农作物病原菌的抑制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我国大蒜废弃物资源丰富,为引导其合理化、资源化利用,测定了大蒜提取物对大豆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tracheiphilum)、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 eBary)、大豆细菌性斑点病菌(Pseudomonas.s yringae pv.glycinea)和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Ishiyama〕Dye,Xoo)4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并通过大蒜提取物、大蒜渣、大蒜肥对土壤中大豆尖孢镰刀菌的抑制试验,测定了其在土壤中对土传病原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高浓度的大蒜提取物对这4种植物病原菌有抑制作用,随着提取物浓度的升高,抑菌效果也更为明显。质量浓度为500mg.mL-1时对大豆尖孢镰刀菌、大豆细菌性斑点病菌和水稻白叶枯病菌的抑菌效果最好。培养基中提取物浓度达100mg.mL-1时对两种真菌的抑制达100%。同时,含大蒜提取物0.05mL.g-1、大蒜渣5%或大蒜肥25%的土壤能抑制土传病原菌大豆尖孢镰刀菌在土壤中的定殖。  相似文献   

13.
水稻白叶枯病最近几年在中国东北地区呈现突发和爆发态势。明确当地病原菌毒性和品种抗病情况,是防治白叶枯病的有效措施。选择东北稻区23个水稻白叶枯病菌菌株,进行了IS-PCR扩增和系统分析,结果显示:在0.83遗传距离水平,23个菌株可划分为5个簇。利用分离的水稻白叶枯病菌株与粳稻品种接种互作,"通禾855"等部分品种表现较强抗谱。用9个中国水稻白叶枯病菌标准菌株对15份北方粳稻品种进行人工接种,结果显示除品种"通系929"表现中抗外,其他品种的抗性综合表现感病。研究结果表明:北方水稻白叶枯病菌遗传多样性较复杂,筛选、引进广谱抗水稻白叶枯病种质资源材料非常必要,而且,利用当地菌株筛选抗源材料更加可靠。  相似文献   

14.
为了阐明启动子序列对水稻白叶枯病菌效应子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及特征,通过融合PCR将报告基因GFP基因置于水稻白叶枯病菌hrpF基因启动子序列的下游,经酶切、PCR鉴定及序列测定,成功构建了受hrpF启动子序列调控的GFP基因转录单元pMF-GFP,并转入JXO I菌株中。结果发现构建的hrpF::GFP转录单元,在hrp诱导培养基XOM2上可有效诱导表达,而在NA培养基上不能诱导表达。结果还显示,在大肠杆菌中,中间表达载体phrpF::GFP具有GFP表达活性。  相似文献   

15.
水稻对白叶枯病菌抗性相关蛋白的又向电泳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寄主 -病原菌相互作用的角度来看 ,植物对病原菌的抗病反应又叫非亲和性反应 ,是寄主中的抗病基因与病原菌中对应的无毒基因互作 ,诱导寄主中有关防卫基因迅速协调表达的结果〔2 ,5〕。水稻白叶枯病 (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e)是影响世界粮食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7〕。目前从水稻种质中已经系统鉴定了近 2 0个抗病基因 ,并成功地克隆了 Xa2 1抗病基因〔9〕;从病原菌中已经系统鉴定了多个生理小种〔8〕或致病型〔1〕,并成功地诱导了一些无毒基因突变体和克隆了一些无毒基因〔4,6〕。但迄今对水稻 -水稻白叶枯病菌互作分子机理的了解…  相似文献   

16.
选取云南水稻白叶枯病菌优势小种的代表菌株41个,利用从258个RAPD随机引物中筛选出多态性好的24条引物对其DNA进行多态性分析.指纹图谱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各优势小种间遗传差异较大,菌株间具有明显的遗传多态性,在不同的相似水平下可分为不同的遗传组群.水稻白叶枯病菌优势小种间在分子水平上存在明显差异,且遗传组群与小种间有对应关系,遗传距离为0.2时可以将41个水稻白叶枯代表菌株分为10个遗传相似组,其中第2、8、10组为主要组群,第2组包括14个菌株,主要为7号小种;第8组有9个菌株,全部为8号小种.  相似文献   

17.
水稻白叶枯病菌fkbM基因对其运动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水稻白叶枯病菌fkb M基因对其运动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同源置换方法对水稻白叶枯病菌野生型菌株PXO99A的fkbM基因进行基因敲除,构建突变菌株ΔfkbM_(Xoo),同时构建互补菌株ΔfkbM_(Xoo)(C)。通过运动性试验,确定fkbM基因对运动性的影响。[结果]与野生型菌株PXO99~A相比,ΔfkbM_(Xoo)突变体运动性明显减弱,而互补菌株ΔfkbM_(Xoo)(C)能基本恢复水稻白叶枯病菌的运动性。[结论]水稻白叶枯病菌fkbM基因突变能减弱水稻白叶枯病菌的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8.
摘要:以感病水稻品种汕优63、V优64为材料,探讨不同激素对水稻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与分化的影响,并对细菌性条斑病病原菌滤液毒素对愈伤组织增殖与生长以及分化苗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改良N6为基本培养基,添加1.5mg/L2,4-D对愈伤组织诱导和增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0.5mg/L6-BA与2,4-D组合可提高愈伤组织诱导率和增殖率。在愈伤组织增殖分化培养过程中,随着病原菌滤液浓度的增加,愈伤组织的增殖率不断下降、褐变严重。在继代分化培养中,随着培养基中细条病病原菌滤液浓度的增加,接种的抗性愈伤组织分化苗数、抗性苗比例不断减少,在40-55mL/L的选择压力下,分别得到中抗植株25、14株。因此,利于水稻成熟胚愈伤组织分化并获得抗性苗的细条病病原菌菌液浓度为40-55mL/L。  相似文献   

19.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在不同培养基、不同培养时间、不同温度、不同pH值、不同碳源和氮源条件下,产生抗菌物质的量有显著差异.在NB和M9两种培养液中,Bp对水稻白叶枯病菌及小麦赤霉病菌的抑菌效价随时间延长而提高,培养120h后,仍继续上升.在30℃,以pH9的NB培养的Bp对水稻白叶枯病菌的抑菌效价较高;而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抑菌效价,又以20℃,pH6~9的NB培养时较高.在所测定的9种不同碳源、6种不同氮源中,以终浓度为0.2%的可溶性淀粉、0.2%的甘露醇或0.1%的葡萄糖作碳源,0.1%的硫酸铵、氯化铵、硝酸铵或半胱氨酸为氮源有助于Bp抗菌物质的产生.  相似文献   

20.
李珍  李增平 《热带农业科学》2011,31(6):13-17,20
对香茅纹枯病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香茅纹枯病病原菌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其最适生长培养基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最适pH值为8,在可溶性淀粉为碳源的查彼克琼脂培养基上生长最快,在麦芽糖为碳源的查彼克琼脂培养基产菌核最多;该病原菌生长对氮源有一定偏嗜性,一般应在其分离培养基内添加硝酸钾作氮源;最适培养条件为25~30℃,全光照。寄主范围测定表明,人工接种该病原菌能侵染花梨木(Dalbergia odorifera T.Chen)、大叶桃花心木(Swieteniamacrophylla King.)、虎刺梅(Euphorbia milii var.splendens(Bojer ex Hook.)Ursch)、玉米(Zea mays L.)、水稻(Oryza sativa L.)、新台糖22号糖蔗(Saccharum officinarum L.T22)和果蔗(Saccharum sinense L.Home.)、雨树(Samanea saman(Jacq.)Merr.)、普通烟(Nicotiana tabacum L.)、发财树(Pachira aqualica Aubl)等10种盆栽植物幼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