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肉鸽大规模生产,深入研究肉鸽生产应用技术是广大肉鸽生产者的需要。特别是产鸽的食量、乳鸽的增重速度等数据的测定,对于肉鸽的饲养管理有重要的意义。国内外肉鸽饲养者和养鸽专家对这些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已测定了一些品种的基础日粮、产鸽生产周期的饲料消耗规律、乳鸽各周龄体重等指标。但是,在育雏期间,产鸽的饲料消耗量与乳鸽增重的规律及其关系的研究尚未见详细报道。本试验测定了产鸽育雏期每天的耗料量及乳鸽各日龄的体重、增重等数据,并对其规律和关系进行了分析,旨为科学地饲养管理肉鸽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随着肉鸽大规模生产,深入研究肉鸽生产应用技术是广大肉鸽生产者的需要.特别是产鸽的食量、乳鸽的增重速度等数据的测定,对于肉鸽的饲养管理有重要的意义.国内外肉鸽饲养者和养鸽专家对这些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已测定了一些品种的基础日粮、产鸽生产周期的饲料消耗规律、乳鸽各周龄体重等指标.但是,在育雏期间,产鸽的饲料消耗量与乳鸽增重的规律及其关系的研究尚未见详细报道.  相似文献   

3.
鸽乳是由亲鸽嗉囊所分泌的一种特殊营养物质,主要由蛋白质和脂肪组成。乳鸽在0~7日龄完全靠鸽乳维持生长。鸽子的自然繁殖性能较低,严重制约了养鸽业的发展,因此,乳鸽的人工哺喂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国内外已对人工代乳料的研究做了多方面的工作,虽然到目前尚未形成某种成熟的方法和配方,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了增加1月龄乳鸽的体重,提高乳鸽上市的合格率。笔者选用吉林市吉星鸽场体质健壮、发育整齐的10日龄乳鸽108只,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分成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人工哺喂组为试验组,亲鸽哺喂组为对照组。测定乳鸽的日增重及产蛋间隔。  相似文献   

5.
乳鸽的催肥     
1喂好亲鸽乳鸽从出壳至20多日龄全靠亲鸽的哺喂,就需要喂养好亲鸽。在哺喂乳鸽期,一要给亲鸽提供营养全价和颗粒适中的优质饲料,豌豆、小豆和绿豆等豆类蛋白质饲料要占鸽料的35% ̄40%,另外补充油菜籽,因其对改善乳鸽皮色和增重有效果,保健砂每天加1次,清洁饮水不间断,每3 ̄5天给亲鸽饮用1次鱼肝油;二要每天饲喂带仔亲鸽4 ̄5次,每对鸽日喂量125 ̄200克,喂好喂足,保证营养供给;三要注意观察亲鸽哺仔情况,发现亲鸽哺仔不利或同窝乳鸽个体悬殊,均要及时采取大并大、小并小的方法,使乳鸽大小发育均衡,防止“喂偏”造成的乳鸽商品率低下。调并一般…  相似文献   

6.
<正>对标准品种的肉鸡,因为生长期短,不适合阉割。但在土鸡和土杂鸡的饲养过程中,许多地区有将公鸡进行阉割后饲养的习惯。其目的是使鸡生长更快,肉质更佳。本试验通过阉割与未阉割公鸡的饲养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效益较好的肉牛饲料配方,研究设计了3个饲料配方,用杂交牛进行了为期60 d的对比育肥试验,同时为探索肉牛饲料中蛋白质的过瘤胃保护效果,以3号配方配制的补充料为基础,用醋酸和甲醛对菜籽粕和豆粕进行了过瘤胃蛋白保护处理。结果表明:在配方筛选试验中,使用3号配方的第3组效果最好,日增重达1 273 g,饲料价格仅为1 500元/t。在过瘤胃蛋白保护处理中,以第4组甲醛保护的效果较理想,日增重达1 508 g,比未保护的对照组(第3组)提高18.46%;用醋酸保护的第5组,日增重为1 402 g,较对照组提高10.08%。  相似文献   

8.
仪征市某鸽场从上海某种鸽场引进3月龄的美国落地王鸽和法国白卡奴青年种鸽各300对,用来杂交改良原有的肉用种鸽。引进场后15天开始陆续发病,随后原来饲养的1200对产鸽也受到传染,致使种鸽群产蛋量下降,无精蛋增多,种蛋孵化率大幅降低,出现大量死胚,同时孵出的雏鸽8日龄全部发病死亡,460只未及时出售的22-28日龄乳鸽80%发病,迫使全部废弃深埋。曾用土霉素、痢特灵、环丙沙星、氟哌酸等抗菌素治疗无效,遂来我站诊断。  相似文献   

9.
乳鸽是指从出壳到离巢出售或留种前1月龄内的雏鸽。鸽子刚出壳时躯体软弱,眼睛不能睁开,不能行走和自行采食,全靠亲鸽哺育才能成活,是鸽子一生中最危险的一段时期。鸽子虽然抵抗力较强,但随着由传统的散养逐渐向规  相似文献   

10.
乳鸽人工代乳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鸽乳是由亲鸽嗉囊所分泌的一种特殊营养物质,主要由蛋白质和脂肪组成。乳鸽在0~7日龄完全靠鸽乳维持生长,并且多数鸽场中,乳鸽仍是由亲鸽哺喂到28日龄左右,这就降低了亲鸽的繁殖性能和乳鸽的产量。因此,通过开展乳鸽人工代乳料的研究,可以使亲鸽从繁重的孵化和育雏任务中解脱出来,缩短种鸽的产蛋周期间隔,提高产蛋率,提高生产的经济效益,从而促进养鸽业的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通过分析种猪在不同体重区间的日采食量、日增重、料肉比等性状的相关关系,用以评估使用较高始测重来测定种猪生长及料肉比性能的有效性,以及提高生长性能测定系统利用率的方法。在对采用自动生长性能测定系统测定的62组不同体重区间的数据进行分析后表明:杜洛克、长白、大白三个品种在30 kg~100 kg体重的日采食量、日增重、料肉比,与在70 kg~100 kg体重的相对应的数值间呈显著正相关。尤其是料肉比性能,不同体重区间的相关系数在0.6~0.9之间,且相关关系在0.01的水平上是显著的。因此,利用不同体重阶段的这种显著相关性,可以通过提高始测体重来缩短测定时间,从而达到增加测定站利用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养鸽业的迅速发展,人工哺育乳鸽的效果对养鸽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为了减轻种鸽负担,缩短繁殖周期,提高乳鸽产量和优良品系的繁殖速度,开展人工鸽乳及人工哺育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1自然鸽乳概况鸽乳(Cropmills)是指乳鸽刚孵出时取食的亲鸽嗉囊中分泌的一种物质。鸽乳是由含有大量脂类  相似文献   

13.
试验旨在研究三种全价饲料的颗粒料型和蛋白质水平2个试验因素对肉种鸽生产性能的影响,以便为规模肉鸽生产中种鸽全价颗粒饲料的加工方法和蛋白质水平优化组合提供科学依据。因素A为颗粒料型:A1柱状、A2球形、A3原粮颗粒与柱状颗粒混合;因素B为饲料蛋白质水平:B1低(12.8%)、B2中(14.8%)、B3高(16.8%)。用2因素3水平交叉分组有重复的试验方法,选取白羽王鸽成年繁育期亲鸽324对随机分成9组,分别饲喂9种不同日粮,每组36对,每对单笼饲养,试验期90 d。检测乳鸽21日龄体重、料重比、种鸽产蛋间隔、种蛋受精率、种鸽增重及二因素互作效应。结果为:A2与A1和A3比较,可提高21日龄乳鸽体重4.23%和2.50%,节省饲料6.45%和22.25%;A1比A3节省饲料16.89%,但A2有降低种蛋受精率的趋势。随饲料蛋白质水平提高,21日龄乳鸽体重增加3.11%,饲料利用率提高5.76%~6.33%,产蛋间隔呈现缩短,但种蛋受精率呈现下降的趋势;试验因素A、B之间不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综合分析结果:种鸽哺育期颗粒饲料以A2B3组合为优,非哺育期颗粒饲料以A1B1组合为优。  相似文献   

14.
利用北京花猪Ⅱ系二至四世代的个体测定资料,估计了猪的不同生长阶段日增重和料肉比的遗传参数。结果表明,0~21日龄日龄日增重,2月龄日增重,3月龄日增重,4月龄日增重,5月龄日增重和6月龄日增重的遗传力分别为078、074、047、055、031和024;2月龄料肉比,3月龄料肉比,4月龄料肉比,5月龄料肉比和6月龄料肉比的遗传力分别为049、012、021、010和021;2月龄料肉比与6月龄日增重的遗传相关为-0345,6月龄料肉比与6月龄日增重的遗传相关为-074(P<001)。  相似文献   

15.
全株玉米青贮料喂育肥牛的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体重相近的鲁本和秦本杂交牛24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12头),分别饲喂全株玉米青贮料(试验组)和干玉米秸秆(对照组),观察全株玉米青贮料饲喂育肥牛的效果。结果表明,试验组牛育肥期平均日增重较对照组提高了46.2%(P<0.01),试验组牛和对照组牛每增重1 kg消耗精粗饲料量分别为1.052 kg、8 kg和3.174kg、10.16 kg;分析盈利情况,试验组牛较对照组牛平均每头多盈利40.73元(P<0.01),表明全株青贮玉米喂牛,饲料报酬高,经济效益好,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通过对雄性仔猪出生后7日龄内施行阉割手术后的生长发育情况与仔猪阉割后60日龄内的生长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出生仔猪7日龄施行阉割,手术简便,仔猪应激反应小。60日龄的平均个体重可达19.33kg,比传统的阉割方式(15.63kg)提高了20.6%;实验组全期平均日增重比传统方式阉割提高了20.6%。  相似文献   

17.
石秋锋  赵佳强 《养猪》2013,(1):45-46
本研究利用SAS9.2软件中的GLM过程分析1 055头大白猪仔猪断奶重与其达到100 kg体重的时间(出栏日龄)、日增重、背膘厚以及眼肌面积的关系.结果表明,仔猪断奶重与出栏日龄和日增重显著相关(P<0.05),而与背膘厚和眼肌面积无关(P>0.05).  相似文献   

18.
蛋鸡开产前期体增重比率与产蛋性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全国157 个规模化牧场在2020年1—12 月出生的220 日龄内母犊牛各阶段发病次数、体重和日增重进行分析,旨在研究犊牛不同阶段发病次数对其后期体重、日增重的影响。结果表明:(1)断奶前后,60 日龄内发病次数≥2 次的犊牛,61~129 日龄体重、日增重极显著低于未发病犊牛和发病次数为1 次的犊牛(P<0.01);(2)转育成时,60 日龄内发病次数≥2 次的犊牛,转育成171~219 日龄体重极显著低于未发病犊牛和发病次数为1 次的犊牛(P<0.01);60~179 日龄发病次数≥1 次,转育成171~219 日龄体重和转育成日增重极显著低于未发病组(P<0.01)。因此,犊牛发病次数越多,后期生长发育越缓慢,建议牧场重视并加强犊牛断奶前后和转育成的饲养管理,做好疾病防治,以减少发病次数。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