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0 毫秒
1.
应用传统微生物培养和聚合酶链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综合分析冰鲜鸭加工中主要工序点的菌相变化。同时对车间环境包括车间空气、工人手面、案板、胴体表面以及预冷水进行污染调查,并通过PCR-DGGE研究车间环境菌种的多样性。结果表明:影响冰鲜鸭产品微生物污染状况的主要来源为净膛间,主要菌种有Aeromonas veronii、Macrococcus caseolyticus、Acinetobacter lwoffii、Shewanella baltica、Enhydrobacter aerosaccus、Rothia mucilaginosa以及Staphylococcus属;直接来源为二阶预冷水,主要菌种为Aeromonas veronii、Enhydrobacter aerosaccus、Pseudomonas fluorescens、Shewanella baltica和Acinetobacter lwoffii,与产品菌种组成相同。前区与后区的隔离对降低后区微生物污染起到关键作用,净膛工序和预冷工序是影响产品微生物指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在食品安全风险因素中细菌污染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对食品加工过程中细菌污染的管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微生物污染主要包括真菌污染、细菌污染、病毒残留等。在肉鸭屠宰加工过程中,细菌污染是最主要的微生物污染形式。这些细菌不仅会影响到产品的外观品质、产品货架期,甚至会导致严重的食品安全事故。传统的鸭肉消费以小作坊、菜市场屠宰为主,卫生条件较差,产品容易受到微生物污染;而工业化的集中屠宰、储运、售卖是肉鸭屠宰加工行业的大势所趋,对工业化肉鸭屠宰加工过程中微生物污染的防控研究,符合人民对食品安全的需求。本文介绍了工业化肉鸭屠宰加工销售过程中细菌污染防控措施,以期为肉鸭安全屠宰加工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微生物污染是造成粮食污染、变质的重要因素之一,该文叙述了粮食微生物的种类、粮食微生物对粮食品质的影响以及对贮粮微生物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4.
采用传统林木病理学和现代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四川6种竹叶部微生物多样性和种类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竹叶部微生物区系主要由真菌和细菌两大类群组成,且细菌数量高于真菌,但真菌的种类组成明显比细菌丰富;不同竹种间的微生物种群组成差异较大,雅安地区的真菌和细菌种类明显高于宜宾和泸州地区;由分离频率可以看出微生物各类群的分布呈现出季节性差异,在竹叶部持续存在的种群主要是枝孢霉菌Cladosporiumsp.、酵母菌Saccharomyces sp.、节菱孢菌Arthriniumsp.、格孢腔菌Pleosporales sp.、芽孢杆菌Bacillus sp.、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sp.。  相似文献   

5.
饮料胀包主要由于饮料被微生物污染变质、变坏造成的。若污染的微生物在产品中繁殖并产生气体,则产品外观膨胀(即胀包);若污染的微生物在产品中繁殖但不产生气体,则产品外观包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商业禽肉产品加工、冷藏及储存及运输过程中的微生物污染进行溯源调查,分析了其首道程序禽肉屠宰过程中的空气沉降菌、预冷水及各生产工序接触面的微生物污染及菌相结构,研究了不同屠宰工序及环境条件造成的细菌交叉污染情况。结果表明:沿着整个屠宰线,空气沉降菌呈现不断减少的趋势;预冷水检出大量微生物污染,二级预冷水中嗜温好氧菌、链球菌、假单胞菌、大肠菌群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较一级预冷水分别减少了1.4%、1.6%、6.4%、0.2%和3.7%。分割车间鸡腿传送带、鸡翅传送带、鸡架传送带及翅胸分离案板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数量污染较严重。加工车间掏内脏的器具及清膛工人的手、副产车间分级的台面、分割车间扣油工人的手及翅胸分离的案板微生物污染较严重,需要重点控制。  相似文献   

7.
通过跟踪爊鸡加工过程中的净膛、清洗、煮制、冷却和杀菌5个工艺点的鸡体表微生物数量的变化,同时对煮制和包装两个车间内的空气、操作台、工作人员手和工作服的微生物污染状况进行调查.最终确定爊鸡加工中微生物污染点为清洗、煮制和杀菌,加工车间内环境微生物污染也需要进行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8.
微生物及其毒素是影响乳及乳制品安全的重要因素,该文综述了乳及乳制品在整个生产加工环节易染微生物的种类、污染途径及预防控制措施。并提出建立和完善乳品安全生产体系与微生物污染高效预警与反馈机制,以提高整个乳品行业的风险预警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冰鲜鸽加工过程中,控制微生物污染以提高冰鲜鸽的加工品质。[方法]对冰鲜鸽加工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微生物污染情况进行普查,分别对车间空气、接触面、工人手、刀具、预冷水及加工过程中的鸽胴体进行取样,运用传统微生物培养方法培养和计数,找出冰鲜鸽加工过程中的潜在污染源及关键控制点。[结果]冰鲜鸽加工过程中微生物控制的关键点主要有车间空气(开膛间、风冷间)、包装间接触面、工人手及预冷工艺过程。[结论]根据试验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即加强生产过程中的卫生控制,制定实施严格的卫生标准操作程序,同时优化预冷过程减菌工艺、设备,以有效控制冰鲜鸽初始微生物污染水平。  相似文献   

10.
叶子豪 《现代农业科技》2011,(9):370-371,376
介绍了啤酒酿造过程中常见的有害微生物及其危害,分析了有害微生物的污染因素,并根据微生物的种类与特点介绍了啤酒厂在酿造过程中微生物的管理和微生物污染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1.
溶解CO2对原料乳中主要腐败微生物生长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4℃下在原料乳中溶解CO2对其中主要腐败微生物生长参数的影响。试验以未处理的原料乳作对照组,CO2处理组的原料乳中CO2浓度分别为11.9、28.54、42.27 mmol.L-1。分别对各组中的假单胞菌、肠杆菌科细菌、乳酸菌和细菌总数的生长过程进行动态监测,并由此建立Gompertz数学模型、计算生长参数。结果表明,原料乳中溶解的CO2浓度越高,对3类主要腐败菌的抑制作用越大;CO2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抑制作用大于革兰氏阳性菌;4℃下溶解42.27 mmol.L-1 CO2可以使原料乳的保质期延长1倍。  相似文献   

12.
不同微生物处理对猪粪堆肥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对猪粪发酵菌剂的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在促进猪粪堆肥腐熟与提高猪粪堆肥产品品质方面综合效益最好的是假单胞杆菌属Pseudomonassp.组合,其次分别为青霉属Penicilliumsp.-2、彩色云芝Polystictusversicolor(L.)Fr.、细黄链霉菌Streptomycesmicroflavus和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cereusFrankland&Frankland4种组合。  相似文献   

13.
广西柑橘黄龙病植株韧皮部内生细菌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对柑橘健康植株和感染黄龙病植株的韧皮部内生细菌的多样性进行比较分析,为研究柑橘植株韧皮部内生细菌与黄龙病菌之间的相互关系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常规分离培养与分子鉴定的方法和基于16S rDNA基因的限制性酶切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分析的方法。【结果】用常规分离与分子鉴定方法获得10个属细菌类群,其中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考克氏菌属(Kocuria sp.)为无症健株的优势菌群;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 sp.)、芽孢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和考克氏菌属.为黄龙病罹病植株的优势菌群。PCR-RFLP方法得到29种酶切图谱,共鉴定出10属可培养细菌以及11种不可培养细菌。健株与病株中Dyella sp.、Pseudomonas sp.、Serratia sp.和未培养细菌所占比例均大于5%。柑橘健株与病株中细菌的种群密度和菌群种类存在明显差异。【结论】研究结果表明柑橘健株和病株韧皮部组织中的内生细菌优势菌群存在明显差异,而伴生细菌的优势菌群与黄龙病菌的相互关系正在深入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面筋食品腐败变质的主要污染途径和微生物群落,从生产线、大型超市和零售小卖部多地取样,用平板计数法检测菌落总数、霉菌酵母数、耐热菌和大肠菌群数,用划线法和点接法将优势菌分离,通过形态观察和理化试验,结合16S rDNA序列和18S rDNA的ITS区域序列进行优势菌鉴定。结果显示:小卖部样品的细菌总数达8×10~4 CFU/g,酵母霉菌数达1.20×10~3 CFU/g,都大大超过地方标准上限的数倍,其他样品的微生物数量均在地方标准之内,说明挤压熟化工艺有较好的杀菌效果,后期生产销售是造成污染的主要途径;分离优势菌得2类细菌12株,3类霉菌8株;2类细菌的代表菌为粪嗜冷杆菌(Psychrobacter faecalis)、黄褐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ulva),3类霉菌的代表菌为溜曲霉(Asperqillus tamarii)、灰黄青霉(penicilium griseofulvum)和黑曲霉(Asperqillus niger)。  相似文献   

15.
通过TCBS培养基分离筛选对虾养殖水体中的细菌,采用16S rDNA分子生物学方法和Biolog微生物自动分析系统进行鉴定分析。结果显示:以TCBS培养基分离筛选的60株菌中,采用16S rDNA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只有SWG-27、SWG-28、SWG-29为弧菌属,占总鉴定细菌的5%,其他细菌大部分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和大洋芽孢杆菌属(Oceanobacillus sp.),分别占总鉴定细菌的36.7%和43.3%;自60株细菌中随机挑选15株作Biolog微生物自动分析系统鉴定,弧菌属细菌也只占很小比例;60株细菌接种于6种不同品牌的TCBS培养基上均可很好地生长。结果表明,TCBS培养基能够培养养殖水体中的弧菌,但其他细菌也能在其上良好生长,利用TCBS培养基检测养殖水体弧菌数量的结果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6.
稻田固氮细菌分离物的PCR-DGGE及其序列同源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CR-DGGE法对从福建稻田取得的8个固氮细菌分离物进行分子鉴定,通过测序比对,发现它们与中慢生根瘤菌(Mesorhizobiumsp.)、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sp.)、根瘤菌(Rhizobiumsp.)、慢生根瘤菌(Bradyrhizobiumsp.)、克雷伯氏杆菌(Klebsiellasp.)、伯克霍德尔氏菌(Burkholderia cepacia)、假单胞菌(Pseud-omonassp.)、诺卡氏菌(Nocardioides)和红球菌(Rhodococcussp.)9个属的固氮细菌具有高度同源性。  相似文献   

17.
以养殖废水沼气池沼泥为接种物,构建了乙二胺、三氯化铁改性阳极的无介体单室微生物燃料电池(MFC)体系,均成功实现了连续产电,同时对废水中的污染物也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为了更好地研究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生物膜的微生物多样性,分别采集了两种MFC阳极生物膜样品,采用PCR-DGGE法研究了一个完整产电周期的启动期(S)、葡萄糖产电稳定期(RG)和养殖废水原水稳定期(RS)的MFC阳极生物膜的微生物群落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时期MFC阳极生物膜的微生物多样性存在明显差异,S-RG、S-RS、RG-RS的微生物群落相似性分别为70.1%、42.0%和50.6%。两种不同阳极富集的生物膜微生物群落相似性仅为48%,这表明不同改性方法所得的阳极对微生物具有选择性作用。对DGGE条带测序和比对发现,不同时期阳极生物膜上优势微生物包括Trichococcus sp.、Thauera sp.、Azoarcus sp.、Azospirillum sp.、Zobellella sp.、Pseudomonas sp.、Aeromonas sp.、Thiobacillus sp.、Desulfovibrio sp.、Thiomonas sp.,其中Pseudomonas sp.、Aeromonas sp.和Desulfovibrio sp.与已报道的相关产电微生物具有较高的序列相似度,这些菌种可能是本MFC体系中的主要产电菌。  相似文献   

18.
大连海区潮间带海藻附生细菌的抗微生物活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2002、2003年从大连市黑石礁海区潮间带石莼Ulva lactuca、孔石莼Ulva pertusa等10种海藻表面分离得到122株细菌。以11种细菌和1种真菌作指示菌,采用覆盖技术对分离菌株进行拮抗试验,获得拮抗菌74株,占总测试菌株的60.7%。不同时间、不同海藻表面拮抗菌的分离比例不同。拮抗菌的抗细菌比例高于抗真菌比例,且对海洋细菌和陆生细菌均有作用,尤其是40%以上的拮抗菌株对虾的致病菌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ce、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和费氏弧菌Vibrio fischei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确定黑腹果蝇和斑翅果蝇取食后樱桃微生物的动态变化。[方法]利用2种果蝇分别取食樱桃、共同取食樱桃和自然腐烂4种处理方式,经过2、4、6、8、10、12 d后,采用16S r DNA和ITS基因分析的方法分离鉴定樱桃中的微生物。[结果]所有处理共分离鉴定出16种细菌和12种真菌。随着时间的延长,不同处理樱桃中微生物的动态发生了变化。自然腐烂8~12 d的樱桃中微生物种类增多,优势细菌种群为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和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 sp.);黑腹果蝇取食第6天,微生物种类最多,优势细菌种群为厚壁菌门;而斑翅果蝇以及2种果蝇同时取食樱桃2 d后微生物种类就开始增加,可见斑翅果蝇的取食改变了微生物的多样性,从而加快了樱桃腐烂的速度,随后黑腹果蝇形成二次为害;另外,在2种果蝇取食后的樱桃中,白地霉(Geotrichum candidum)是樱桃中较稳定的优势真菌种群,但在自然腐烂的樱桃中并未发现。[结论]该研究可为探索微生物、樱桃、果蝇三者之间的协同进化关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棉花内生细菌的分离及生防益菌的筛选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对不同品种和不同种植地区的健康棉花植株组织中内生细菌进行分离,共得到102个菌株.经鉴定分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黄单孢菌属(Xanthomonas sp.)、假单孢菌属(Pseudomonas sp.)、欧文氏菌属(Erwinia sp.)及短小杆菌属(Curtobacterium sp.),其中芽孢杆菌的分离频率最高,为优势种群.对内生细菌数量测定表明,棉花种子、根、茎、叶柄、叶片等组织内均存在大量的内生细菌.不同品种、组织及种植地,内生细菌的数量不同.各组织中内生细菌的种群密度的分布特点是种子中最多,其次为根,再次为茎,叶片、花蕾,叶柄中最少.从87个棉花内生菌的分离菌株中筛选出对棉花枯萎病菌有体外拮抗活性的菌株22个,占菌株总数的25;;15株对立枯丝核菌有抑制作用,占菌株总数的17;.15株对两种病原菌都有抑菌作用,其中有些菌株表现出较强抑菌活性,具有作为生防菌的潜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