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蒽环类(Anthcacycline)抗生素80334是一个新的抗球虫药物,它对革兰氏阳性菌,Hele肿瘤细胞株、L-1210白血球细胞株等有强抑制作用。1981年日本味之素公司首次报道了蒽环类抗生素具有防治鸡球虫病的作用。童村、史天卫等1983年在我国首次报告亦证明该抗生素对球虫病的效果。 为了探讨蒽环类抗生素80334抗柔嫩艾美尔球虫(Eimeria tenella)的作用机制,我们通过用药与不用药进行对照,观察了球虫裂殖体阶段超微结构的变化,供深入研究药物作用机制及原虫生理生化时参考。  相似文献   

2.
简讯     
杀虫抗生素——南昌霉素 A 研究成果,于元月七日在南昌市通过鉴定。会议由省教委主持召开,有国内同行专家22人参加。该项研究成果是由江西农业大学微生物研究室欧阳谅教授主持,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协作而取得的。南昌霉素 A 的结构与国外猎神霉素(Dianemycin)相似。是国内发现的一个新的畜用抗生素,具有国内先进水平。南昌霉素 A 在20~50PPM 浓度对鸡的球虫病有显著的防治效果,且能  相似文献   

3.
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期间泰州周边地区部分鸡群发病,经诊断怀疑是细菌感染,从患病鸡体内进行细菌分离、常规细菌学检验、16s rRNA序列分析和致病性试验,确定25株肠炎沙门氏菌。对这些分离株进行抗生素敏感试验,结果表明,所有分离株对氨苄青霉素、头孢拉定、链霉素、强力霉素、四环素和萘啶酮酸60~100%耐药,93.5%菌株表现为多重耐药(耐3种以上抗生素)。鸡肠炎沙门氏菌分离株对多种抗生素的敏感性下降,这也是导致临床上用药治疗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梧宁霉素:为不吸水链霉菌梧州亚种的发酵代谢产物,它包括A1、A2、B和C四个组分,其中A1和A2为大环内脂类的四烯抗生素;B为肽嘧啶核苷酸类抗生素;C为含氮杂环芳香族抗生素。经辽宁省微生物科学研究院多年的研究和探索已将A1、A2和B组单独分离出来,已形成梧宁霉素系列产品即梧宁霉素A1、梧宁霉素A2和梧宁霉素B三个针对性较强的农用杀菌剂,并由原来的含量0.15%提高到现在的3.75%。取得了科技成果的重大突破。杀菌效果更好,应用成本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肉桂醛替代肉用仔鸡日粮中抗生素的使用效果,选用1日龄健康青脚麻肉用雏鸡360只,随机分为4组:试验1(对照)、2、3和4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雏鸡。在基础日粮中添加抗生素(1~3周龄:吉他霉素预混剂50mg/kg和盐霉素预混剂75mg/kg;4~8周龄:吉他霉素预混剂10mg/kg)后,饲喂对照组鸡;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肉桂醛预混剂40、80、120mg/kg后,分别饲喂试验2、3和4组鸡。饲养试验周期56d,观测鸡的健康状况、增重、血清生化指标、肠道菌群和肉质等。结果表明:1)在整个饲养周期,试验3组鸡的平均日增重较对照组提高5.68%;试验3组的料重质量分数(2.14±0.17)最低,但与其他组的差异不显著;2)与对照组比较,试验3、4组鸡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分别降低43.66%、61.97%,试验4组鸡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降低9.27%,试验2组鸡血清总蛋白提高14.34%,试验2、4组鸡血清尿素氮都降低24.32%,试验3组鸡血清IgA提高31.03%,试验3、4组鸡血清IgG分别提高61.47%和66.97%,试验2、3、4组鸡血清IgM分别提高169.09%、283.64%和300.00%;3)试验3、4组鸡胸肌失水率分别较对照组降低17.21%和14.10%。本研究证实:肉桂醛能促进肉用仔鸡的生长,改进营养生化代谢,增强鸡体免疫功能,提高鸡肉品质;肉桂醛在肉用仔鸡中的应用效果好于抗生素;肉桂醛预混剂在肉用仔鸡日粮中的适宜添加量为80~120mg/kg。  相似文献   

6.
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VITEK-32)鉴定了禽分离致病菌,分别进行了β-内酰胺酶(BLA)、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AmpC酶的检测,并用试管两倍稀释法测定了各种抗生素对非产酶菌、产ESBLs菌及产AmpC菌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鉴定分离的20株致病菌有大肠埃希菌15株、阴沟肠杆菌1株、铜绿假单胞菌1株、法氏柠檬酸杆菌1株、肺炎克雷伯菌1株及鹑鸡肠球菌1株,其中法氏柠檬酸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鹑鸡肠球菌系兽医上首次检出。报道所分离的20株致病菌均产β-内酰胺酶,其中产ESBLs 9株,同时产ESBLs和AmpC酶1株。产酶菌株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严重,而抗生素/抑制剂联用能降低药物对细菌的MICs。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奇异变形杆菌持留菌形成特征和防控家禽养殖中细菌性疾病,以鸡源致病菌奇异变形杆菌PM2658为研究对象,通过二倍稀释法测得抗生素对鸡源奇异变形杆菌PM2658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of concentration,MIC),用斑点培养(spot-plate)法分析PM2658在不同抗生素和营养条件下持留菌形成特征。结果显示,硫酸庆大霉素、头孢噻肟钠、氧氟沙星对PM2658的MIC值分别为1.56、0.78和3.13μg·mL-1。在16×MIC和100×MIC硫酸庆大霉素处理下,鸡源奇异变形杆菌PM2658都可以形成持留菌,形成率分别为8.04×10~(-4)和1.03×10~(-6)。16×MIC硫酸庆大霉素-4×MIC头孢噻肟钠、16×MIC硫酸庆大霉素-4×MIC氧氟沙星、4×MIC头孢噻肟钠-4×MIC氧氟沙星、16×MIC硫酸庆大霉素-4×MIC头孢噻肟钠-4×MIC氧氟沙星不同抗生素组合处理下,鸡源奇异变形杆菌PM2658的持留菌形成规律与单独硫酸庆大霉素处理的持留菌形成规律一致,也表明鸡源奇异变形杆菌PM2658持留菌具有多重抗生素耐受性。在16×MIC硫酸庆大霉素处理下,与LB和1/2LB培养条件相比,1/5LB培养条件下鸡源奇异变形杆菌持留菌形成率最高,比前两者分别提高了17.67倍和5.05倍,说明鸡源奇异变形杆菌持留菌的形成还与营养环境密切相关。持留菌遗传学特性检测结果显示,鸡源奇异变形杆菌PM2658持留菌的遗传学特性并没有发生改变。鸡源奇异变形杆菌确实可以形成持留菌,其形成特征取决于特定的抗生素条件。  相似文献   

8.
黄酮是具有2-苯基色原酮结构的化合物,1-脱氧野尻霉素(1-DNJ)是哌啶类多羟基生物碱,二者均为桑叶的主要有效成分,因其资源丰富、功效显著,近年来备受关注。本文综述了影响桑叶中黄酮与1-DNJ含量的因素及其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泰拉霉素在鸡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过程和特征及其生物利用度.[方法]给受试健康鸡分别进行静脉注射、肌肉注射及口服泰拉霉素,给药后在120h内分点心脏采血,血浆样品经乙腈-0.1%甲酸溶液(体积比为95∶5)沉淀,离心去蛋白,以HPLC-ESI-MS/MS法检测鸡血浆中泰拉霉素含量,最后采用药动学软件Winnonlin的非房室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受试鸡经静脉注射、肌肉注射和口服给药后药时数据均适合非房室模型.静脉注射给药后,血浆清除率(CL)为17.71 mL·kg-1·h-1,稳态表观分布容积(Vss)为77.15 L·kg-1,消除半衰期(t1/2)为21.65 h.肌肉注射和口服泰拉霉素后,在0.25和0.5h时,血浆浓度(Cmax)达峰值,分别为0.83和0.69 ng· mL-1,血浆中t1/2平均分别为20.96和24.33 h;生物利用度分别为92.59%和62.38%,说明肌肉注射给药较口服吸收完全,生物利用度高.[结论]泰拉霉素肌肉注射或口服在健康鸡体内表观分布容积大,吸收和分布迅速,达峰时间短,消除缓慢,生物利用度高.  相似文献   

10.
小球藻无菌培养体系的建立及培养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埃氏小球藻(Erichsen Chlorella)富含油脂、具有高效光合固碳能力,是生产生物柴油的优质藻种。杂菌污染和培养条件是制约小球藻生物量和油脂产量以及规模化培养生产的重要因素。为有效防除杂菌污染,优化埃氏小球藻培养条件,[方法]本试验选用5种普通抗生素即头孢霉素(Cefo)、氨苄霉素(Amp)、羧苄霉素(Car)、硫酸新霉素(Nw)和利福平霉素(Rif),检测其不同剂量和组合对埃氏小球藻除菌效果及生长的影响。分析初始接种量、藻液pH、培养温度和盐浓度等因子对埃氏小球藻生长的影响。[结果]综合评定各项指标,建立埃氏小球藻无菌培养体系和优化的培养条件。[结论]抗生素组合为Rif+Cefo(30mL·L~(-1)+100mL·L~(-1));最适培养条件为:接种的初始OD值0.2,pH范围8.5~9.5,培养温度(25±0.5)℃,盐浓度<0.01mol·L~(-1)。  相似文献   

11.
萘醌类化合物普遍被报道具备较好的抗肿瘤能力。以1,5-二羟基萘为原料,经五步反应得到了4个末端含有羟基的萘醌类衍生物(6a-d)和1个未含羟基的萘醌类衍生物(6e),并通过质谱和1H NMR进行结构鉴定,采用MTT法评价了5种化合物对人肝癌细胞Hep3B细胞系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显示取代基末端含羟基的萘醌类衍生物的抗肿瘤活性与碳链长度有密切关系。研究中的6 d对肿癌细胞Hep3B抑制活性最强,IC50为9.1μmol·m L~(-1)。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羟基柠檬酸[(-)-HCA]对鸡胚原代肝细胞脂滴沉积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选用含(-)-HCA的培养液孵育鸡胚原代肝细胞后,油红染色法检测鸡胚原代肝细胞中脂滴的数量和总面积;试剂盒法检测鸡胚原代肝细胞中甘油三酯、葡萄糖含量及糖代谢、呼吸链关键酶活性。[结果](-)-HCA处理显著降低鸡胚原代肝细胞中甘油三酯含量、脂滴数量和总面积,但对细胞活力和死亡率无显著影响。(-)-HCA处理提高了鸡胚原代肝细胞中葡萄糖消耗量,显著降低了柠檬酸裂解酶活性和细胞质中乙酰辅酶A含量。(-)-HCA处理显著提高了鸡胚原代肝细胞中葡萄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1、丙酮酸激酶、丙酮酸脱氢酶(E1)、乌头酸酶、琥珀酸脱氢酶、苹果酸脱氢酶、柠檬酸合酶、NADH脱氢酶和ATP合酶活性。[结论](-)-HCA通过抑制柠檬酸裂解酶的活性减少细胞质中乙酰辅酶A的供给,并通过增强糖代谢和呼吸链中关键酶活性而加速能量代谢,最终抑制了鸡胚原代肝细胞中脂滴的沉积。  相似文献   

13.
朱士利  王景和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115-13116,13137
[目的]阐明鸡源芽孢杆菌与抗生素配伍使用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鸡肠黏膜上分离得到6株芽孢杆菌,均为G+菌。生理生化鉴定表明,B2、B4为蜡样芽孢杆菌;B1、B3、B5、B6为地衣芽孢杆菌。在肉鸡雏苗中投喂添加由B2、B5制备的微生态制剂和金霉素,在55d投喂期内采用平板计数法检测好氧性异养菌总数、鸡伤寒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B2、B5的数量。[结果]在投喂饲料的30d后B2、B5数量达到稳定并在肠道内定植。同时,由于B2、B5的抑制作用,肠道中鸡伤寒沙门氏菌数量下降最明显。B2、B5对鸡肠道的好氧性异养菌无明显抑制作用。芽孢杆菌与抗生素配伍使用时,应先用抗生素对消化道内致病菌进行清理,再投喂含芽孢杆菌的饲料。B2、B5对鸡肠道菌群的影响与抗生素具有相近的效果。[结论]芽孢杆菌作为饲料添加剂可以取代抗生素应用在肉鸡养殖中。  相似文献   

14.
农用抗生素的研究与生产至今不过40年,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人们对无公害防治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因而农用抗生素的研究与生产也就更加受到各国的重视。早在50年代后期,日本由于汞制剂停止生产使用,开始农用抗生素的研究。竹内等人(1958)曾筛选出灭瘟素(Blasticidin S.),用于防治稻瘟病,收到显著效果。随后日本相继选出春日霉素(Kasugamycin)、多氧霉素(Polyoxins)、有效霉素(Validamycin),  相似文献   

15.
1-脱氧野尻霉素(DNJ)是一种多羟基哌啶生物碱,具有降血糖、抗病毒、抗肿瘤等生物活性。文中从DNJ的来源、生物活性及作用机理,应用研究等方面综述了其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将别藻蓝蛋白(Allophycocyanin,APC)与抗鸡IgG抗体交联制备荧光抗抗体,用于鸡疫病的间接荧光检测.首先采用羟基磷灰石层析和阴离子交换层析法高效制备APC,然后利用蛋白质交联技术高效制备荧光抗抗体.分别用摩尔比50:1、100:1的交联剂3-(2-吡啶二巯基)丙酸N-羟基琥珀酰亚胺酯(SPDP)将APC、抗鸡IgG抗体衍生,衍生物以摩尔比1:1液相交联,经高压液相色谱(HPLC)纯化制备出APC标记的抗鸡IgG荧光抗抗体,最后对制备的荧光抗抗体从荧光特性、吸收光谱特性、抗体活性、稳定性及纯度等方面进行鉴定.结果表明,APC标记的抗鸡IgG荧光抗抗体交联效率达95%以上,纯度达电泳纯,红色荧光明亮,抗体活性高,4 ℃保存90 d荧光亮度和抗体活性稳定.研制的APC标记的抗鸡IgG荧光抗抗体可作为通用荧光抗抗体用于鸡传染性疾病的间接免疫荧光检测.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观察马杜霉素对球虫超微结构的影响 ,探讨马杜霉素抑杀球虫的作用机理 ,将马杜霉素按0 .0 0 0 5%浓度混入鸡的育雏饲料中 ,1 2日龄时 ,用该饲料喂给药组的鸡 ,同时 ,另设定 1组不用药对照组 ,在1 4日龄时 ,参加实验的 2个组的每只实验鸡接种对马杜霉素敏感的孢子化的鸡柔嫩艾美尔球虫卵囊 2× 1 0 4个 ,感染后 84,96,1 0 8,1 2 0和 1 32 h每组分别捕杀 2只实验鸡 ,取鸡盲肠组织 ,制成超薄切片 ,通过透射电镜观察鸡体内的柔嫩艾美耳球虫敏感株在马杜霉素作用下超微结构的变化 ,与对照组比较 ,发现线粒体表现为数量增多和形态改变。形态改变表现在有的线粒体弯曲为马蹄形或者弓形 ;内部结构的变化为 :有的线粒体内膜和嵴脱落 ,内部形成空泡、膜状结构、螺旋状或者髓鞘样结构 ,有的线粒体的嵴变为与线粒体的长轴平行排列 ,且贯穿线粒体。作者推测马杜霉素等抗生素类抗球虫药的作用机理为 :破坏虫体内部结构与抑制虫体的生理机能 2个方面的协同作用达到抑杀球虫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将384只21日龄试验鸡随机分为Ⅰ-Ⅳ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2只.Ⅳ组为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Ⅰ-Ⅲ组为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4 mg.kg-1中药添加剂和36 mg.kg-1饲用抗生素(含6 mg.kg-1硫酸粘杆菌素和30 mg.kg-1杆菌肽锌),研究以黄芪、黄芩、茯苓、白术为主的复方中药添加剂对优质鸡生产和屠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中药Ⅰ、Ⅱ组试验鸡130日龄体重分别比对照组和抗生素组提高10.60%、11.92%(P<0.01)和0.81%、2.01%(P>0.05);中药Ⅰ、Ⅱ组和抗生素组试验鸡全程料肉比与对照组比较分别降低11.32%、12.45%、11.88%,差异均极显著(P<0.01).(2)中药Ⅰ组公鸡半净膛率比抗生素组和对照组分别提高7.64%(P<0.05)和7.54%(P<0.05);中药Ⅰ组公鸡全净膛率比抗生素组和对照组分别提高8.30%(P<0.05)和9.03%(P<0.05).(3)中药Ⅰ、Ⅱ组公鸡胸肌的剪切力比对照组分别提高58.23%(P<0.05)和98.26%(P<0.05),与抗生素组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中药Ⅰ、Ⅱ组母鸡胸肌的剪切力比抗生素组和对照组分别提高67.12%、37.54%和71.60%、41.23%,差异均显著(P<0.05).可见,中药添加剂能提高优质鸡的生产和屠宰性能,改善鸡肉品质.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明土霉素(OTC)、强力霉素(DOX)、恩诺沙星(ENR)、氧氟沙星(OFL)四种典型兽用抗生素对三种常见田间作物(小麦、玉米、高粱)的生态毒理效应,为评价抗生素对作物的影响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采用水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四种抗生素对小麦、玉米、高粱种子萌发时根长和芽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土霉素和强力霉素对三种作物种子的毒性作用相似,对作物的影响程度依次为小麦高粱玉米;恩诺沙星和氧氟沙星对三种作物种子的毒性作用相似,影响程度依次为小麦玉米高粱。对比作物根的生长和芽的生长结果可以看出,三种作物种子根长对环境中的抗生素更加敏感。三种作物对抗生素的敏感程度差异比较显著,小麦对四种抗生素的敏感程度为恩诺沙星氧氟沙星土霉素强力霉素,玉米对四种抗生素的敏感程度为恩诺沙星强力霉素土霉素氧氟沙星,高粱对四种抗生素的敏感程度为强力霉素土霉素恩诺沙星氧氟沙星。  相似文献   

20.
旨在研究不同抗菌肽制剂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探讨不同抗菌肽制剂替代抗生素的效果。选取1日龄AA肉仔鸡660只,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分为3个试验组,2个对照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抗生素组饲喂基础日粮加150 mg·kg~(-1)土霉素,抗菌肽制剂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50、500 mg·kg~(-1)和1 000 mg·kg-1的抗菌肽(A)、(B)及(C),试验期6周。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250 mg·kg~(-1)(A、B、C)与对照组(D)和抗生素组(E)相比均显著提高肉仔鸡的平均日增重及屠宰率,降低料重比(P0.05)。证实抗菌肽可有效替代抗生素类药物在肉鸡生产中的使用,得到三种抗菌肽的最佳添加剂量为250 mg·kg~(-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