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京八达岭植物群落多样性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34个样地的调查资料,分析了该地区森林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特征:群落内各层物种丰富度指数的大小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多样性指数的大小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灌木层与草本层的多样性指数随林分郁闭度变化而变化,在林分郁闭度为25%的侧柏黄栌混交林中,灌木层的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小于草本层;在郁闭度53%的杂木林中,灌木层和草本层的多样性指数接近;在郁闭度53%以上的各个群落内,草本层的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基本上都大于灌木层。人工林中的物种多样性变化多样,明显低于天然林,林分层次单一,更新不良,缺乏灌木层和地被植物,生态系统很不稳定。  相似文献   

2.
在对雾灵山自然保护区9个代表林分物种多样性详细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多种群落多样性指数对其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群落在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呈现出一定的差异。乔木层物种多样性、P ielou均匀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变化趋势呈一致性。灌木层和草本层均出现不一致性,主要是因为各林分起源不同,天然林群落是由处于不同发育阶段、具有不同组成结构、大小不同的众多斑块镶嵌而成的,是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人工林群落的生物多样性很低,使人工林群落无论在活力、组织结构和恢复能力等诸方面,均表现出系统的不健康特点。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森林群落灌木层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森林群落中的物种多样性对维持森林群落的稳定、发展、演替及碳汇评估等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利用样方调查方法,通过Margalef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分析广东省不同气候带灌木植物的物种组成及其多样性。结果表明:广东省中亚热带灌木层物种分属68科156属302种,南亚热带分属58科140属225种,北热带分属20科27属29种;灌木层植株密度和平均高度由北向南递减;桃金娘是广东省灌木群落的主要物种;中、南亚热带内,人工林和天然林中灌木的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相差不大;人工林灌木物种的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随纬度的降低而逐渐减小,均匀度指数随纬度降低表现出缓慢的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4.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侧柏人工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晋西吕梁山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侧柏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林内植物种类进行野外调查结果表明,侧柏林下共有维管束植物39种,隶属于16科33属.利用Shannon-wiener指数、Evenness指数和Richness指数,对不同林分密度级侧柏人工林群落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探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侧柏人工林林分密度与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关系.结果为:①林分密度的变化对于乔木层和灌木层物种数量影响不大,当密度为2 250株·hm-2时,草本层物种丰富度达到最大值.②林分密度对灌木层和草本层的多样性指数变化有一定的影响.当林分密度为1 375株·hm-2和2 250株·hm-2时,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较大,群落相对稳定.③除密度为3 000株·hm-2的林分外,其余4个林分密度的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均匀度指数变化趋势同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基本一致.④研究区的侧柏人工林造林密度选择2 250株·hm-2或1 375株·hm-2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5.
《林业资源管理》2019,(5):150-156
对山西省二郎山国家级森林公园4种主要森林群落进行了实地调查,采用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等指标,对二郎山森林群落的植物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种群落共有植物40种,分别属于22科31属;油松林和油松+山楂林的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均较大;林分起源、坡度、群落垂直结构和林分密度等对群落的植物多样性均有较大影响:天然林的植物多样性大于人工林;多样性指数随坡度增大而减小;灌木层多样性高于乔木层和草本层;林分密度过大,群落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降低。通过研究,以期为二郎山国家级森林公园经营与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对元江自然保护区内干热河谷肉质多刺灌丛群落进行研究,调查了群落物种组成、外貌、演替等,分析了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①群落可明显的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层间植物.共有维管束植物81种,隶属于37科70属.②该群落种子植物科、属、种的热带成分与温带成分之比分别为20∶0、59∶4、61∶15,其热带程度虽逐级降低,但仍然表现出很强的热带性质.其在科级和属级单位上热带性质的分布型均以泛热带成分(包括变型)占主导地位;在种级单位上占首要位置的是热带亚洲分布(包括变型).③群落的物种多样性高,草本层的各项物种多样性指数均高于灌木层.④该群落种子植物特有种类型较丰富, 云南特有种有3种.  相似文献   

7.
对元江自然保护区内干热河谷肉质多刺灌丛群落进行研究,调查了群落物种组成、外貌、演替等,分析了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①群落可明显的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层间植物。共有维管柬植物81种,隶属于37科70属。②该群落种子植物科、属、种的热带成分与温带成分之比分别为20:0、59:4、61:15,其热带程度虽逐级降低,但仍然表现出很强的热带性质。其在科级和属级单位上热带性质的分布型均以泛热带成分(包括变型)占主导地位;在种级单位上占首要位置的是热带亚洲分布(包括变型)。③群落的物种多样性高,草本层的各项物种多样性指数均高于灌木层。④该群落种子植物特有种类型较丰富,云南特有种有3种。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广西容县红锥天然林群落的调查,研究了群落物种组成、结构特征和演替趋势,为红锥天然林群落保护及其人工林近自然经营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红锥天然林共有物种60种,隶属于34科53属,单种属占88.7%;红锥在群落中占有主要优势,马尾松和乌榄为乔木层散生种;群落内丰富度表现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垂直结构由林冠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组成;群落处于以中生性树种为主的偏中生常绿阔叶林阶段,样地所有木本植物总径级在5~25 cm出现断层,但1~5 cm径级幼苗数量多,群落演替趋势表现为稳定增长型。  相似文献   

9.
采用典型样地法,以老板山毛竹林、水杉林及香樟林3种主要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群落学调查,选取物种组成、重要值及物种多样性指数为计算指标,探究人工栽培树种对当地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此次调查记录共计毛竹人工林物种94种,隶属59科78属,水杉人工林82种,隶属46科67属,香樟人工林80种,隶属47科70属,毛竹人工林群落物种多样性水平较其他群落最高;(2)竹类植物、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在各自人工林乔木层优势地位明显,灌木层中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等乡土树种幼苗分布于毛竹和香樟人工林下,林下出现香樟幼苗表明香樟人工林能实现自然更新,水杉人工林自然更新困难;鸭跖草(Commelina communis)、土牛膝(Achyranthes aspera)在3种人工林草本层中占据优势地位;(3)不同人工林群落总体物种丰富度都表现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各人工林林群落乔木层D、H、H′和J_(sw)值均小于其他各层;水杉、香樟人工林林下灌草层和草本层H′值较大,J_(sw)值相对较小,群落发展不稳定;(4)3种人工林都应进行林分改造。  相似文献   

10.
采用固定样地和样方法调查了小陇山林区百花林场3个实施不同经营措施的锐齿栎天然林林分特征和物种组成,运用4种常用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对调查林分的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3种类型锐齿天然林的灌木层相对于其乔木层和草本物种组成丰富,多样性高;长期封育后的锐齿栎天然林群落在3种天然林类型中物种组成最丰富,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和Margalef指数值在3个林分中最高;近自然技术单株经营后的锐齿栎天然林各层次的物种组成相对较少,多样性较低,但其林分中保留的乔木树种个体较大;结构优化抚育后的锐齿栎天然林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介于二者之间.抚育经营措施对林分的影响与抚育经营强度密切相关,适当的抚育经营强度能够促进林分多样性提高,否则会带来不利的影响,结构化森林经营技术是一种有效的经营方法.  相似文献   

11.
速生桉等3种人工林的物种多样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西国营沙塘林场的速生桉(广林9)、马尾松、湿地松3种人工纯林的生物群落调查为基底,研究不同类型林分生物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不同类型林分之间的物种多样性指数无明显差异,速生桉人工林物种种类和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立地原有植被和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研究区草本层的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总体比灌木层小,速生桉人工林草本层和灌木层分层不明显,灌木层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高于草本层。  相似文献   

12.
川中丘陵区位于长江上游,为深入了解并充分认识川中丘陵区不同柏木林地植物群落现状,以及群落组成、变化和发展趋势群落特征,并通过生物多样性Smipson指数和Shannon—wienner指数、均匀度指数Pielou指数等指标,对川中丘陵区分布最广的柏木林为主几个不同林地类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林地群落层次有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林层结构简单。其中乔木7科7属11种,灌木29科39属60种,草本35科57属72种。(2)每个林分类型内均有几种优势种或亚优势种,但不同林分类型的优势种类型及其物种均有较大差异。(3)从物种分布频度看,灌木层、草本层和群落的物种总体分布频度大致都符合频度分布定律,属于L形,即低频度的A级占优势,但各个林层的物种频度有较大差异。(4)不同林层植物物种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物种丰富度指数和生态优势度等多样性指数表明,灌木和草本层都明显高于乔木层,乔木层最小;乔一灌层、乔一草层都具有极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3.
广东省森林群落草本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广东省森林资源清查第七次复查样地调查资料,以广东省不同气候带草本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其区系组成及草本物种多样性在不同气候带内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广东省中亚热带草本植物有67科147属190种;南亚热带有65科143属179种;北热带有15科41属42种。其中禾本科在草本层中占重要地位;从数量特征来看,芒萁(Dicranopteris dichotoma)在中亚热带和南亚热带占有显著的优势,在北热带则为飞机草(Eupatorium odoratum)和小蓬草(Conyza canadensis);人工林草本层物种丰富度指数在1.313~1.459之间,多样性指数在1.260~1.328之间,均随纬度降低呈倒"V"形变化,而天然林、竹林和灌丛林草本层物种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均随纬度降低而逐渐增加;总体而言,广东省森林草本植物多样性水平偏低。  相似文献   

14.
以扎兰屯地区3种不同密度33年生兴安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兴安落叶松人工林下物种的重要值、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相似系数随林分密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兴安落叶松林下共出现植物11科29属31种。草本层物种组成、植物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大,均先增加后降低。各指数与林分密度的相关性分析表明,草本层的多样性指数、草本层的均匀度指数与林分密度均表现出较高的相关性。随着林分密度增大,林下共有种减少,相似系数降低。人工林密度为1 751.89株/hm2时,林下草本层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均达到最高,表明此密度下兴安落叶松人工林群落稳定性最好。  相似文献   

15.
对峨眉山水青树群落结构、物种组成、生物多样性及植物区系地理成分等进行了研究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果:(1)在5个20 m×30 m样地中一共记录到维管束植物136种,隶属于66科、105属,其中被子植物59科、94属、121种,占总种数的88.97%;(2)群落分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层间植物4层,乔木层优势种为水青树、稠李、疏花槭、鸡爪槭;灌木层主要由八角枫科、木通科、山茶科、禾本科组成;草本层主要由荨麻科、百合科、鳞毛蕨科组成;层间植物3种;(3)群落Margalef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排序为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Pielou指数排序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4)群落中各层植物物种--多度变化趋势不同,其物种种类及其组成情况各异;(5)地理区系成分中,群落物种温带分布占绝对优势,占总属数的56.84%,热带、亚热带分布次之,占总属数的28.43%。  相似文献   

16.
小陇山辽东栎次生林的结构特征和物种多样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运用混交度、角尺度、大小比数、林层数等林分空间结构参数,直径分布和物种多样性等非空间结构参数,对小陇山林区辽东栎天然林林分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小陇山林区辽东栎天然林群落的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丰富,多样性高;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明显低于灌木层和草本层;直径分布特征表现为典型的异龄林直径分布特征;林分天然更新良好,辽东栎实生苗占幼苗总数的46%;林分中林木个体分布角尺度均值为0.541,林木个体水平分布格局属团状分布;群落的树种隔离程度较高,平均混交度高达0.71,群落中77.4%以上的林木处于中度混交以上,处于强度混交的比例也接近于24%;林分中各树种以胸径作为比较指标的大小比数排序为:锐齿栎辽东栎漆树灯台树华山松青榨槭三桠乌药椴树秦岭白蜡梾木;在垂直结构方面,林分的平均林层数为2.45层,林层分化明显。依据辽东栎林分的天然更新和结构特征提出经营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掌握桉树、马尾松、红锥3种人工林在人为活动影响下植被恢复能力及生长规律,在广西苍梧县共青林场设置了固定监测样地,从物种丰富度、均匀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等方面对这3种人工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及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在2010~2012年间,3种人工林的林下灌木层种类数随着郁闭度的增大,呈先增后减趋势,草本层则呈现持续递增趋势;②3个群落的植物总个体数、物种丰富度、均匀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变化趋势均基本一致,即:先增加后降低,不同林分的各指标大小排序为:红锥林>马尾松林>桉树林;③垂直结构物种多样性方面,3种人工林植物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高低表现为:灌木层>草本层。  相似文献   

18.
通过样方调查,对东莞银瓶山森林公园三坑、石田和古坑3个天然森林鹅掌柴(Schefflera heptaphylla)的群落物种多样性及其种群动态分析。结果表明:(1)在3个总面积3 600 m2的样地内共记录维管束植物61科104属137种。三坑和古坑群落以茜草科、大戟科、芸香科和樟科为优势科,石田以茜草科、大戟科和紫金牛科为优势科;其种子属分布类型均以热带分布型为主,它们分别占非世界分布总属数的91.80%、91.49%和88.64%。(2)群落垂直结构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三坑群落的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均以乔木层最高,石田和古坑群落的物种丰富度、Shannon指数和均匀度均以灌木和草本层较高。(3)三坑鹅掌柴群落为间歇型,径级频率分布不连续,该种群结构为不连续生长;石田和古坑群落为单峰型,随着天然森林群落的演替,鹅掌柴的优势地位将会被耐荫树种替代。  相似文献   

19.
《林业资源管理》2016,(2):62-67
通过在太岳山好地方林场接石沟地区设立标准样地进行调查取样,研究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人工林的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1)好地方林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样地中有维管束植物74种,隶属于32科60属,幼、中、近、成4个龄组群落垂直结构上植物种类分布均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2)乔木层以华北落叶松纯林为主,灌木层主要物种为蔷薇科和忍冬科植物,草本层优势种主要有蛇莓、大油芒、细叶薹草等。3)林龄的变化对物种组成和物种重要值的影响明显;幼、中、近、成4个龄组群落林下物种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为草本层灌木层,成熟林中灌木层的多样性指数值最大,最稳定;近熟林中草本层的多样性指数值最大,最稳定。  相似文献   

20.
采用典型取样的方法,对大亮子河国家森林公园臭冷杉-红松林和以白桦为主的阔叶混交林植被群落物种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臭冷杉-红松林8块样地内共有维管植物66种,隶属34科56属,阔叶混交林6块样地内共有维管植物77种,隶属33科62属。从不同群落类型同一植被层看,臭冷杉-红松林草本层物种丰富度指数小于阔叶混交林,两种群落类型乔木层和灌木层各物种多样性指数差异不明显;而草本层差异明显,阔叶混交林物种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较高,仅臭冷杉-红松林的Pielou均匀度指数略高。从同一群落类型不同植被层看,两种群落类型的物种丰富度指数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表现为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Simpson指数均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物种均匀度指数均表现为灌木层高于乔木层和草本层,其中臭冷杉-红松林草本层均匀度指数略高于乔木层,而阔叶混交林中正好相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