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是世界第一畜禽养殖业大国,现在由于集约化、规模化的养殖,产生了养殖废弃物排放量大、种养脱节、资源化利用水平低、畜禽养殖污染严重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养殖业升级的绿色高质量发展,也给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了严峻挑战。而合理进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构建种养循环农业体系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国提出要按照“以种带养,以养促种”的种养结合循环发展理念,以就地消纳、能量循环、综合利用为主线,构建集约化、标准化、社会化相结合的种养加协调发展模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推荐农业现代化建设。本文通过探究种养循环模式的实施意义以及目前国内种养循环模式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其特点,然后对种养循环农业模式未来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为推动农业生产向"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产品"的循环经济转变,加快促进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发展,农业部组织编制了《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示范工程建设规划(2017-2020年)》。《规划》明确了建设总体思路,按照"以种带养、以养促种"的种养结合循环发展理念,以就地消纳、能量循环、综合利用为主线,以经济、生态和社会效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和研究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生产模式,文章结合国内现有的种养结合模式,以"园林树木-牧草-黑山羊"为研究出发点,依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植物选择原则,筛选适合湖南丘陵区的园林树木。根据栽培性状、营养成分及饲喂黑山羊的经济效果,筛选出适应性强、产量高、营养成分均衡的黑山羊牧草品种,并对"园林-牧草-黑山羊"循环农业模式的主要关键技术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规模化养殖的快速发展,畜牧业区域布局不合理、种养结合不紧密、循环利用不充分、养殖污染较突出等资源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资阳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瓶颈,加快推进以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为重点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安全高效的绿色生态畜牧业发展路子,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资阳现代农业发展的当务之急。1畜禽规模养殖概况资阳市是以生猪为主导、山羊为特色的畜牧生产大市,畜禽养殖主体呈现以大中型养殖场为  相似文献   

5.
正生态循环农业是我国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和规划设计生态循环农业是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洁净化、产业链条生态化、废物循环资源化的必然道路和选择[1~3]。种养间循环模式是目前最常见的一种生态循环  相似文献   

6.
2021年中央财政支持开展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工作,加快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打通种养循环堵点,推动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奶牛养殖是高污染行业,发展种养循环生态农业,实现资源的循环发展,是奶牛规模养殖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通过对平顶山市某规模化奶牛场的种养循环模式进行分析,提出种养结合养殖技术指导意见,为奶牛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杨俊 《兽医导刊》2017,(24):69-70
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要大力发展农业经济,推进农业经济产业高效化与生态化.农业经济的发展关系到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目标.目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相对较为落后,如何发展现代农业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国家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畜牧业一直以来在我国的农业经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甚至在我国的一些地区成为当地农村的支柱型产业.随着畜牧业的规模壮大,畜禽粪污的处理是每个畜牧业农场所面临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同时实现生态发展,我国的很多地区采用了"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发展模式.加强对畜禽粪污的综合利用,即能解决畜禽粪污的污染问题,同时又能实现生态农业的发展.本文就"种养结合、农牧循环"模式中的畜禽粪污的作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农业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运用物质循环再生原理,有效应用物质多层次高效利用技术,可实现农业生产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是一种全新的农业发展模式,也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随着经济发展,生猪养殖行业的发展速度也不断加快,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生猪市场价格降低,而且还产生了大量粪污,增大了环保压力。需推广和应用生猪养殖场高效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发展模式,促进生猪养殖场节本增效,提升养殖企业经济效益。该文针对生猪养殖场高效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探讨该模式下的发展要求和技术要求,并提出具体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鑫宝山牧业有限公司是滦平县奶牛养殖龙头企业,该公司养殖场通过综合应用秸秆、粪污发酵和干湿分离技术,实现了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建立了循环农业示范园,逐步实现"清洁畜牧业+微生物转化+绿色种植业"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成为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带头企业。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四川省梓潼县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为指导思想,牢固树立"以种定养、以养定种、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的发展理念,以种植业与养殖业相互带动为发展方向,构建了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新格局,实现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尤其是"1+3"零风险生猪代养模式和在其基础上探索出的"1+5"生态循环产业扶贫新模式,更是将梓潼县带上了一条集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于一体的生态循环绿色畜  相似文献   

11.
正廊坊位于河北省中部,素有"京津走廊、黄金地域"之称。在我国一直是现代农业发展比较出色的地区,在环京津地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当前廊坊及各区市县围绕建设现代生态循环都市农业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有益实践。廊坊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组从环京津廊坊现代生态循环都市农业发展现状出发,试图为探索环京津廊坊现代生态循环都市农业发展模式起到先导和引领作用。一、现代生态循环都市农业在廊坊发展战略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种养结合是目前解决猪场粪污的最理想方案,本文就光明食品集团在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上的探索,给业内一些启发。1光明生猪产业发展情况1.1总体情况光明食品集团是一家以食品产业链为核心的现代都市产业集团。集团核心业务主要由现代农业、食品制造业和连锁商贸业组成。生猪是集团现代农业重要组成部分。光明生猪有限公司是光明食品集团旗下的一家专门从事养猪生产的专业化公司,现有规模化商品猪场25座,原种猪场2座,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做好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工作,省农业农村厅资源利用处会同省土壤肥料站于2021年12月17日上午在郑州召开了河南省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推进会.会议总结交流了项目工作进展、成效和经验,部署了下一步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14.
<正>根据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安徽省财政厅关于开展2021年中央财政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县申报工作的通知》(皖农土函[2021]455号)和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做好2021年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工作的通知》(皖农土函[2021]726号)文件精神,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积极申报,并被确定为安徽省第一批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县。  相似文献   

15.
笔者以武汉东泰畜牧有限公司的猪-茶种养结合示范园为基地,研究猪-茶种养结合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在生产中的应用。通过土壤检测和生产实践,分析猪-茶种养结合型循环农业模式对土壤改良、土壤元素平衡的作用,以及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结果显示,该模式对土壤改良作用明显,能较好地平衡土壤中的肥效元素;用猪场粪污作为有机肥种植茶叶可取得较高产量,其中粗茶产量为320 kg/667 m~2(亩);种植园区的粪污消纳能力达到0.5 t/667 m~2(亩)。该生产模式绿色环保,效益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笔者以循环农业理论为指导,立足于当地种植业、养殖业现状,提出宾川县以生猪养殖为中心的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獭兔生态循环养殖是按照"种养结合"原则,推广应用"兔—沼—林、兔—沼—果、兔—沼—菜、兔—沼—草"等发展模式,实现各种农业资源的循环、集聚和再利用,加快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畜牧业的转型升级,是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方向。余姚市月飞兔业养殖场是浙江省一级种兔场,占地112亩(1亩=667 m2),现有标准兔笼2万余个,存栏獭兔1万余只。为大力开展生态循环农业  相似文献   

18.
本期资讯     
正要闻推进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发展为推动农业生产向"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产品"的循环经济转变,加快促进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发展,近日,农业部组织编制了《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示范工程建设规划(2017—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了建设总体思路,按照"以种带养、以养促种"的种养结合循环发展理念,以就地消纳、能量循环、综合利用为主线,以经济、生态和  相似文献   

19.
行业资讯     
正农业部印发规划要求推进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发展为推动农业生产向"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产品"的循环经济转变,加快促进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发展,近日,农业部组织编制了《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示范工程建设规划(2017~2020年)》。《规划》明确了建设总体思路,按照"以种带养、以养促种"的种养结合循环发展理念,以就地消纳、  相似文献   

20.
<正>种养一体化,主要是指在一定土地管理区域内,通过将种、养进行科学、有效、有机地结合,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清洁化与农产品的绿色、有机化,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使种植业与养殖业之间顺畅流转起来,最终使农业生态环境保持相对平衡的一种循环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推动种养业循环一体化是加快转变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种养业循环一体化的本质是发展"以养带种"的产业链结构,核心是构建产业链各环节经营主体间的利益联结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