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山东省家兔生产现状 1.1家兔及其产品数量 山东省是全国第一养兔大省。据统计,2008年全省家兔存栏4844.36万只,出栏家兔1.02亿只,占全国的15%以上;兔肉产量20.64万吨,兔毛产量1.21万吨。欧盟2004年重新认证的11个兔肉出口加工厂全在山东,正常年份兔肉出口占全国的90%以上,  相似文献   

2.
<正>我国家兔生产是解放后开始发展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迅速,目前已成为世界养兔第一大国。据统计,目前家兔饲养量已达到7亿多只,其中存栏兔2亿多只,出栏兔4亿多只,占世界家兔饲养量的40%以上;据FAO统计,2008年我国兔肉总产  相似文献   

3.
<正>四川养兔历史悠久,是我国家兔生产和兔肉消费大省,家兔年出栏量达全国的39%以上,兔肉年消费量达全国的42%以上;四川兔业已实现20多年的持续快速增长,成为全国养兔第一大省,为中国兔业的快速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笔者深入解读四川家兔产业的发展历程和成功经验,以期给全国家兔产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作用。1四川兔业发展历程四川养兔历史悠久,清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隆昌县志记载"隆中人烟辐辏,野兔绝少,人家有畜皆白兔"。到光绪二十余年(公元1889年)之后,兔皮  相似文献   

4.
正2017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山东个别养殖场(户)在饲料中违规添加喹乙醇事件,引起了全国兔业界的震动,给养兔业敲响了警钟。四川既是全国养兔大省,又是兔肉消费大省,肉兔出栏量位居全国第一,兔肉消费量占到全国的60%,维护好四川这块兔肉消费市场,就保住了全国最重要的家兔生产基地。为此,肉兔养殖岗位积极响应国家兔产业技术体系、中国畜牧业协会兔业  相似文献   

5.
四川是全国养兔大省,也是消费大省,近年家兔存栏量、出栏量均居全国第一。为了全面了解四川兔业.笔者重点阐述了四川兔业生产、加工、消费及产业发展模式等概况,回顾了四川家兔育种、科研、人才队伍建设、重点项目支持、地方产业政策扶持及兔业科技对社会贡献等成就,展示了四川兔产业远景规划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1我国兔业规模化生产现状据中国畜牧业统计年鉴,我国2012年底家兔存栏22 158.2万只、全年出栏48 776.7万只、兔肉产量76.1×104t、兔肉出口量1.09×104t,均居世界第一,其中家兔存栏、出栏、兔肉产量和兔肉出口量分别占世界的40.41%、24.14%、41.50%、25.95%。兔业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饲养主体、规模、品种和兔产品均呈现出多元化,并形成了以四川、山东、重庆、河北、江苏、河南、浙  相似文献   

7.
四川是一个养兔大省,兔饲养量位居全国第二,仅次于山东。2001年存栏兔3491.04万只,其中肉兔3042.04万只,占87%,毛兔300余万只,獭兔约100万只;出栏兔7814.5万只,其中肉兔7775.91万只,占99%;兔肉产量10.57万吨,占全国的21%。四川养兔生产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每年以  相似文献   

8.
据《中国畜牧业年鉴》统计,2001年四川全省家兔出栏7 644万只,2005年出栏14 003万只,2010年出栏18 156万只,2011年出栏18 653万只。据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调研,2001年四川能繁母兔平均每年可提供商品兔20~25只,到了2012年可提供30只。据市场调查,2010年四川人均兔肉消费2.5kg,远远高于全国人均消费0.5kg的水平,每年从山东、河南和河北等地购进大量冻兔。可见,进入新世纪以来,四川肉兔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技术不断进步,生产水平持续提高,市场需求持续增加,消费群体不断扩大,肉兔产业  相似文献   

9.
据畜牧生产统计资料,2006年,四川家兔饲养量达2.21亿只,其中存栏量6081.51万只。出栏量达16027.47万只。分别约占全国存栏总量的25.86%,出栏总量的36.09%。兔肉产量22.56万吨。为全国兔肉总量的35.46%;占全省肉类总产量的2.2%。分别是全省牛肉、羊肉和禽肉产量的45.68%、47.23%10.55%。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是养兔大省,群众素有养兔的习惯。尽管兔肉、兔皮市场产销形势一直不稳定、价格波动较大,但由于各级政府的重视和生产者的辛勤努力,我省的养兔业还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00年我省家兔存栏2019万只,出栏3121万只,兔肉产量4.59万吨,分别比1995年增长了68%、86.5%和90%。养兔业已经由家庭副业发展成为河北省农村经济中的一个大产业,在促进畜牧业发展、改善人民膳食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兔肉生产和消费大国.2004年,我国出栏商品兔3.3亿只,生产兔肉46.68万吨.近几年来在全国兔业界同仁的大力宣传下,兔肉的营养特性已被人们所熟知,兔肉的消费人群在逐步扩大,尤以四川为甚.  相似文献   

12.
江苏是我国家兔主产区之一,近10年来家兔存栏、出栏和兔肉产量稳居全国前5位。2016年,全省家兔存栏976.66万只、出栏2953.39万只、兔肉产量7.14万吨,分别位居全国第4、3、3位,兔产业已经由传统的家庭副业,向区域化、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本文对江苏省兔产业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发展建议措施,旨在抛砖引玉,促进家兔产业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13.
江苏是我国家兔主产区之一,近10年来家兔存栏、出栏和兔肉产量稳居全国前5位。2012年,全省家兔年末存栏1 599.74万只、出栏4 025.81万只、兔肉产量7.48×104t,分别位居全国第4、第3、第3位,兔产业已经由传统的家庭副业向区域化、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我省兔产业虽然在全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与四川、山东、重庆等主产区相比较,依然存在着兔舍建筑设计和设施设备使用不合理、饲养管理技术滞后等问题,导致部分兔场生产效率低下、疫病高发,妨碍了兔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本文对江苏家兔养殖场布局设计、兔舍建筑、笼器具等设备使用进行了分析,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要点,旨在抛砖引玉,促进江苏家兔产业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气候干燥,农副产品优质,小杂粮资源丰富,发展养兔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是我国家兔重要产区,饲养历史悠久,曾是我国冻兔肉生产大省之一。1979年家兔收购量近1 000万只,年产冻兔肉8 283 t,位居全国第二。近20年来,山西兔产业随着兔产品市场的变化,饲养量也随之变化,据统计,2016年山西省肉产量达4 987.4 t。据国家兔产业  相似文献   

15.
四川是全国养兔大省,也是全国消费大省,"十一五"家兔产业保持了持续稳定发展,存栏量、出栏量均居全国第一,为"十二五"家兔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6.
前言     
我国作为世界兔业大国,家兔存栏量、出栏量以及兔产品产量均居世界第一。2009年,我国出栏家兔43281万只,兔肉产量63.6万吨,年末存栏家兔22221万只,同比分别增长4.2%、8.3%、1.8%,其中:家兔出栏量前5位的省份分别是四川  相似文献   

17.
1.发展现状山西省养兔业以饲养肉兔居多 ,其产品以外销为主 ,迄今已有 40多年的历史。 1 956年初次引进日本大耳兔、苏联黑优兔、青紫蓝兔、力克斯兔等品种 ;1 959年家兔年末存栏 99.46万只 ,出栏 0 .32万只 ,生产兔肉 4吨。进入 70年代后 ,随着国际市场对兔肉需求量的不断增加 ,外贸部门为了组织更多的货源出口 ,完成创汇任务 ,制定了一系列优惠的奖励政策 ,比如养兔达到百只的户按优惠价奖售名牌自行车 1辆 (在当时很难买到 ) ,或协调生产队给该户增加几分自留地用作饲料地 ,养兔超过 50 0 0只的村子 ,奖售拖拉机 1台 ,完成活兔收购万只以…  相似文献   

18.
正1我国兔业概况我国的兔产业分为5个细分产业,包括肉兔产业、皮兔产业、毛兔产业、宠物兔产业、实验兔产业。2018年我国兔存栏1.19亿只、出栏3.17亿只、直接产值223亿。据国家兔产业体系调研统计,2012年我国肉兔存栏占63%、獭兔占28%、毛兔占9%,2018年肉兔存栏增加,占75.67%,獭兔和毛兔存栏均大幅下降,分别占17.87%和6.46%。在肉兔产业方面,兔肉营养、健康、益智,非常符合当前人们对食品营养健康的需求,2018年兔肉产量为46.6万t。在皮兔产业方面,据业界估计,2018年獭兔皮产量为0.4亿~0.5亿张,相对于高峰时期,  相似文献   

19.
正1 "十三五"以来兔产业发展情况1.1兔出栏、存栏和兔肉产量"十三五"以来,我国兔产业呈现持续增长态势。2016年我国家兔年末存栏2.03亿只,比上年下降6.14%;出栏5.36亿只,同比增长2.54%;兔肉产量86.90×10~4t,同比增长3.08%。2017年出栏、存栏和兔肉产量分别为4.70亿只、1.84亿只和73.5×10~4t,分别比上年下降了12.52%、9.24%和15.4%(见表1),从图1和图2可以明显看到,受供给侧改革和兔业转型升级的调整,2017年兔存出栏和产量都出现较大地下滑。  相似文献   

20.
<正>四川是全国兔养殖和消费第一大省,自2001年以来养兔规模一直位居全国第一,作为全省的优势特色畜牧产业,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对近五年来四川家兔生产规模、产业布局、种业情况等方面作了阐述,简要分析存在问题,提出发展建议,以期推进全省家兔产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