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通过对生态环境建设的现状与存在问题以及森林培育对生态建设的作用的研究,从森林培育的角度,说明森林培育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王国良 《绿色科技》2019,(3):178-179
指出了现阶段我国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比较严重,为改善生态环境,推动我国可持续战略发展,森林培育工作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基于此,阐述了森林培育及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对森林培育两种主要方式即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等予以分析,针对森林培育提出了几点建议,包括科学选取树种、加强城乡绿化、选用合理培育方式、健全森林培育措施等,以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指出了环境问题在我国日益严重,为了能够有效解决该问题,各级政府均采取了有效措施针对环境治理,其中最为有效的方式当属森林培育,同时森林培育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此,以瑞丽市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瑞丽市森林资源以及生态建设现状,阐述了森林培育对瑞丽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影响,提出了瑞丽市加强森林培育与完善森林生态建设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林业在生态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探讨了通过造林绿化、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发展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生态产业,以保护好现有森林和生物的多样性,不断培育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覆盖率,来提高生态效益,为林业建设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国有林场是我省林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林业建设的中坚力量,是保护生态环境的主力军。多年来,在造林绿化、资源保护和森林经营工作中发挥了骨干、示范和带头作用,为培育我省后备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经济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是加快造林绿化步伐、加速森林培育和维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近一年多来,各地政府和林业部门根据国务院同意原林业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加强了领导,围绕目标管理、工程治理、体系建设和测报、检疫任务等采取了具...  相似文献   

7.
林业建设是最主要的生态环境建设保护森林发展林业是实现环境与发展相统一的关键和纽带构筑新的林业产业框架,培育发展林业产业新的生长点合理采伐森林是林农的根本利益所在稳定林区秩序是发展林区经济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8.
基于发展理念下的国有林场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环境建设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构成,尤其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主体的生态环境建设,是体现我国生态系统完整性与持续性的重要标志。国有林场是我国培育森林资源与发展生态经济的重要依托与基础,也是我国生态经济链的重要构成单位。它的经营模式与发展理念是决定森林经济、生态环境的前提。基于此,以国有林场的森林资源经营发展为主线,针对国有林场的森林资源与经营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对面临的困境与形势进行客观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国有林场发展的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资源问题也变得愈加突出,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关注的焦点。近几年来,农村建设、养殖业、工矿业的发展都对森林资源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环境污染也不断的升级恶化,严重影响到经济的良性可持续发展。我们要引起高度重视,积极推动生态环境建设,加强森林资源管理,提高森林培育技术。立足实际工作经验,深入分析森林培育的重要性,并就森林培育的有效实施展开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10.
森林培育过程中的森林抚育间伐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金柱 《绿色科技》2019,(3):168-169
指出了森林培育工作作为植树造林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林业的稳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提高森林培育工作的效率,不仅能够进一步增加森林植被的覆盖率,还能够提升森林树木的经济价值。森林抚育间伐措施就是森林培育工作中重要的科学培育手段,通过抚育间伐能够使森林结构更加合理。基于此,针对森林培育中的抚育间伐措施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与建议,以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森林对水源的涵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源涵养功能是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重要组成之一,阐明森林对水源涵养的过程与机理,对于明确森林的水源涵养功能,科学合理地培育水源涵养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别从林冠层、枯落物层、土壤层等三个层次,分析了森林的水文特征与水文过程,并进一步剖析森林蒸发散与森林植被对水质的影响,旨在为进一步科学评价的森林水源涵养功能,寻找水源涵养过程的规律,以期为森林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我国环境污染及林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传统的资源型经济发展模式在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短期增速的同时,也严重地阻碍了我国可持续经济发展的步伐。为此,在生态经济发展理念的指导下,为实现森林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森林经营分类及森林培育工作理念的提出,能够有效地在现有生态环境中,预防并避免泥石流、水土流失、土地石漠化等灾害的发生。本文主要阐述了森林经营分类的基本原则,并深入研究且总结了森林培育工作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3.
浅谈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保障林业生态环境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森林与生态环境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森林生态系统在生态系统建设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为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的保护和发展提出了保障措施。森林病虫害防治是国家减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系统介绍了湖南省加强森林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背景.在充分调研我省森林资源特点、森林生态环境现状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我省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的历程,保护与建设的主要模式,指出“林场、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模式是我省森林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主体.生态工程造林是改善我省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宣传教育和法制建设是森林生态环境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国家政策是关系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重要因素,提出了“参与式林业规划”和“报帐制”是对我省森林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加强管理和监督的值得推广的举措。同时这一研究为我省制定林业可持续发展规划,实行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这次会议的任务 这次全国森林公安和森林防火工作会议,是在即将迈入21世纪的关键时候,也是在省级机构改革工作基本完成之后,国家林业局组织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总结工作,交流经验,分析形势,研究措施,部署任务,努力开创新世纪森林公安和森林防火工作的新局面,为全国林业建设事业和生态环境建设事业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南岳之胜在山,山之胜在林。森林既是构筑南岳生态环境的主体,又是南岳旅游经济发展的基础。作为以旅游立区的南岳区,其主要任务:一是建设好生态林业,改善旅游环境,培育旅游资源;二是发展旅游经济,把生态林业变为经济资本,让森林在经济发展中发挥最大的效益。随着我国加入WTO,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生态环境的建设,把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到关系到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来抓。省委、省政府对我区生态环境建设非常重视。省委书记杨正午先后作了重要指示,省林业厅葛汉栋厅长多次莅临南岳研究、考察林业工作。由于领导重视,…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生态环境逐年恶化,森林鼠害现象也更加严重。在我国大力推行退耕还林工作进程中,新培育的人工林更容易受到鼠害袭扰,这些鼠害极大地破坏了林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因此,加强人工林鼠害防治工作,提高鼠害防治力度,已成为林业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此,针对人工营林中防治鼠害的相关技术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目前,随着森林经济和技术实力逐渐增强,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但在经济实力增强的同时,对森林的破坏也不容小觑。森林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生态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环境的恶化不仅对居住环境产生很大的影响,也不符合中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森林抚育项目的实施迫在眉睫,对我国的生态良性发展也具有重大意义。森林抚育技术是一项发展性工作。在现阶段我国的发展过程中,森林抚育工作对我国生态环境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我国新时期的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问题对我国未来的发展和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森林病虫害是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大敌 ,只有实施森林病虫害综合治理 ,最大限度地减轻对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危害 ,才能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 ,保障生态环境安全。1 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是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事关林业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全局。建国以来 ,我市的造林绿化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 ,森林面积大幅度增加 ,为改善生态环境作出了贡献。但是我们也看到建国后营造的大部分是人工纯林 ,目前这些人工纯林在抵抗森林病虫害方面的不足和缺陷已经显现。“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是闻…  相似文献   

20.
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而言,森林资源的作用极为重要,作为“地球之肺”不仅具有净化空气,涵养水源的功能还起到调节径流等作用。但森林病虫害会对森林生态产生极大的破坏作用,提高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视,促进森林功能作用的有效发挥,保障林业生态环境与建设的协调发展。针对如何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保障林业生态环境的有效建设进行分析与探究,以期为林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