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思茅松林区采伐剩余物的分类、相应的清理方法和存在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在充分利用其采伐剩余物资源的前提下,对遗留于迹地上的其他采伐剩余物应倡导自然腐烂法清理,减少烧除法清理.针对思茅松林采伐剩余物的利用途径,分析了思茅松林采伐剩余物的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转变观念、加大政策上的引导和扶持入手、以求提高其采伐剩余物加工产品的技术含量、加强采伐剩余物的管理等4方面提出了思茅松林采伐剩余物利用的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2.
伐区采伐剩余物包括枝丫、梢头、小径木、折断和劈裂材等。这类剩余物形状不一,大小不等,杂乱无章,零散遍地,如果不及时清理,既影响林地卫生状况,又妨碍更新作业,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森林采伐更新规程实施细则》第十四条:“采伐后必须及时清理伐区,一切可以利用的枝丫、梢头全部拉出利用,剩余物依水平线带状堆腐……”。目前就我们经营的集约程度来看,对枝丫以及绝大部分造材剩余物尚不能运出伐区加以利用,只好进行堆腐。  相似文献   

3.
姜丽 《绿色科技》2014,(4):100-102
指出了通过对直干桉人工林采伐迹地清理和采伐剩余物的分类利用,可以提高采伐剩余物的综合利用率,为日后采伐迹地更新造林创造有利条件。从直干桉种子的采集、贮藏、整地、育苗、移植、水肥管理,出圊造林、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分别简述了各项更新造林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采伐迹地伐根清理机整体设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采伐剩余物中,伐根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伐区的伐根蓄积量很大,用途广(伐根可用于硫酸盐纸浆生产、微生物工业和制造木塑料等),将伐根取出利用经济效益极为可观.伐根清除后的林地易于人工更新造林,可有效利用林地,并可清除繁殖在伐根上损害树木的病虫害和真菌.在我国原始林区和人工林中,伐根清理很少,一般留在采伐迹地任其腐朽.所以,伐根清理是高效利用伐区剩余物和伐区边地更新造林的关键.采用机械化、自动化清理采伐迹地上的伐根,使采伐剩余物得以充分利用,对森林生态环境保护,促进人工更新造林,减轻工人劳动强度,保证…  相似文献   

5.
在即将采伐的1代29 a林龄杉木人工林中设置固定标准地,采伐后进行5种剩余物处理试验并营造2代杉木人工林。造林后对2代23 a林龄不同处理的杉木生产力进行横向比较表明,不同采伐剩余物处理的林分蓄积量为不炼山>加倍采伐剩余物>全树利用>炼山>全部清理。通过纵向比较,不同采伐剩余物处理的2代23 a林龄杉木林的林分蓄积量与其1代相比的增量为加倍采伐剩余物>不炼山>炼山>全部清理>全树利用,结论与横向比较基本一致。尽管不同处理杉木生产力差异不显著,但保留采伐剩余物仍然有利于2代杉木林长期生产力的维持。2代23 a林龄杉木林的生产力已超过其前茬的1代29 a林龄杉木林,说明采用适合的立地管理措施是提高杉木生产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中低产林改造剩余物的利用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省计划进行400万hm2的中低产林改造任务,改造过程中必将产生巨量的采伐剩余物.林业采伐剩余物的高价值利用愈来愈被重视.文中阐述了云南林业采伐剩余物开发利用现状及省外、国外林业采伐剩余物开发利用的先进技术.对云南省林业采伐剩余物的开发利用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森林采伐迹地清理方式对迹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伐剩余物迹地清理是森林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本文通过在黑龙江省带岭林业局野外迹地取样和实验室分析 ,对森林采伐剩余物迹地清理方式对迹地土壤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迹地清理方式对作业迹地土壤理化特性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进而影响森林采伐后的迹地天然更新与苗木生长质量。研究结果还表明 ,火烧和堆积方法对迹地土壤物理特性影响不十分显著 ,但对土壤的化学特性影响十分显著 ,尤其是火烧迹地土壤养分流失程度差异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8.
呼盟地方林区采伐剩余物的计算与利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呼盟地方林区采伐剩余物数量进行了概算、分析了采伐剩余物可生产各种综合利用产品的数量,以及剩余物顶替原木的数量。通过分析可以看出,采伐剩余物的利用潜力很大、经济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中低产林改造剩余物的利用现状和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省计划进行400万hm^2的中低产林改造任务,改造过程中将必然产生巨量的采伐剩余物。林业采伐剩余物的高价值利用将越来越重要。文章阐述了云南林业采伐剩余物开发利用现状,并对将来林业采伐剩余物的开发利用的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讨论了火烧清理采伐迹地剩余物对土壤理化性质产业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了有效地利用森林采伐剩余物,设计了适应林区环境条件的采伐剩余物压缩装置,该装置尺寸为2 m×1.0 m×1.5 m,为森林采伐剩余物的压缩运输提供了合理有效的设备。  相似文献   

12.
不同林地清理方式对杉木人工林地力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建立12个径流场对不同林地清理方式林地肥力变化进行了6年的定位研究。结果表明:采伐迹地的不同清理方式导致了林地肥力的较大差异。炼山清理迹地具有短期的激肥效应,经雨水冲刷,林地肥力急剧下降,至杉木幼林郁闭,肥力趋于稳定。其林地肥力变化可分为激肥效应期、肥力下降期和肥力稳定期,在同一林地上周期性炼山是导致连栽地力衰退的重要原因。不炼山林地6年的肥力变化可分为采伐剩余物分解初期、分解高峰期和分解末期,经采伐剩余物分解,其林地养分得到富集,肥力得到维持。  相似文献   

13.
采伐后迹地留下大量采伐剩余物,如枝桠、梢头木等。据调查资料:伐区各种剩余物占采伐量的38—40%,其中枝桠和梢头占15%,伐根占10%,造材剩余物占3—5%,树皮占10%。全国可利用的采伐剩余物每年达一千万立方米。按此推算,我区约有近十万立方米的采伐剩余物。  相似文献   

14.
<正> 采伐剩余物和加工剩余物不仅是纤维板、刨花板、造纸等工业的主要原料,而且是良好的民用烧柴。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对林产品需要量的不断增加,如何利用采伐剩余物和加工剩余物,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为了合理利用采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多代经营对人工林林生产力的影响及影响人工林林地生产的因素,并指出,多代经营会使林分生产力下降,林地质量恶化,林地生产力下降。从林业技术措施来说,造成林地生产力下降的主要因素有轮伐期短,全树采伐利用,火攻清理采伐剩余物和强度整地等。  相似文献   

16.
采伐剩余物固化成型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今,采伐剩余物最有效的利用方式就是将其固化成能源燃料,本文着重介绍了采伐剩余物固化成型技术开发利用研究的意义和国内外最先进的固化成型技术和工艺装备。  相似文献   

17.
<正> 当森林采伐以后,在伐区内遗留下很多采伐剩余物,如枝丫、梢头木、腐朽倒木等,如果不及时进行清理,就会引起森林病虫鼠害,也会引起森林火灾,更不利于森林更新。因此,在小兴安岭的红松阔叶林区,无论采取哪种的采伐方式,都需要在采伐作业的同时,及时地进行林场清理工作。  相似文献   

18.
森林作业对水土流失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水土流失一部分因森林作业而产生.本文分析森林作业技术中不同采伐方式、集材方式和迹地清理方式造成的不同程度水土流失的机制,提出防止因森林作业而导致水土流失措施:合理选择采伐方式,避免大强度采伐,选择对土壤破坏小的集材方式,使剩余物对雨水保持截持作用的迹地清理方式.  相似文献   

19.
伐区削片的削片机可深入伐区腹部,削片工艺组织较简单,且运木片比运采伐剩余物的载量高一倍,因而,过去受收集和运输能力限制,丢弃在伐区的小径枝丫也能被削片利用,提高了采伐剩余物利用率。哈尔滨林机所根据承担国家攻关课题,研制了成套伐区采伐剩余物削片和森运木片  相似文献   

20.
当前森林资源和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及目前的严峻状况要求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到林业建设的各个层面,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技术是生物质能可持续开发利用的一项重要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笔者通过分析林区采伐剩余物利用上存在的问题,及不同采伐类型和产品类型的出材量、采伐剩余物总量等,对重点林区采伐剩余物重量进行了估算分析,阐述了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技术在我国推广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