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者热线     
匡声 《油气储运》2009,(11):53-53
自然界中有一种具有转光性的物质,可以将太阳光谱中某些无效光源转化成对光合作用有效的蓝光、红光,从而可提高作物光合作用强度。将其加工成荧光转光助剂并添加入普通农膜中,就制成了生态转光膜。本试验所用生态转光膜为中国海洋大学光学光电子实验室研究制成。对照为冬暖棚通常采用的乙烯-醋酸乙烯共聚(EVA)塑料薄膜。  相似文献   

2.
自然界中有一种具有转光性的物质,可以将太阳光谱中某些无效光源转化成对光合作用有效的蓝光、红光,从而可提高作物光合作用强度。将其加工成荧光转光助剂并添加入普通农膜中,就制成了生态转光膜。本试验所用生态转光膜为中国海洋大学光学光电子实验室研究制成。对照为日光温室通常采用的乙烯-醋酸乙烯共聚(EVA)塑料薄膜。  相似文献   

3.
转光膜就是利用光生态学原理,把日光光能转换技术应用到农用薄膜中的一种产品.即在地膜生产过程中加入转光剂,将太阳光中对作物生长不利的紫外光转变为植物光合作用能直接利用的红橙光,从而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强度,提高地温,加快作物生育过程,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为了进一步试验测定转光膜的转光增温增产效果和对棉花品质的影响,为大面积推广转光膜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以及扩大试验示范效果,我们在十五个乡镇示范种植,进行试验并详细观察,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转光地膜,即在地膜生产过程中加入转光剂,可以将太阳光中对作物生长不利的紫外光转变为植物光合作用能直接利用的红橙光,从而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强度,提高地温,加快生育过程,提高产量和品质.合格的转光在紫外光下呈橙红色,此特征可作为鉴定其真伪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光合仿生农膜的作物栽培试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光合仿生农膜是一种具有改变透过薄膜的阳光光质功能的新型农用薄膜。作物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与普通薄膜相比,光合仿生农膜可提高光温效应,增强作物光合作用,使作物生长旺盛,产量增加,品质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6.
在HAc-NaAc缓冲介质(pH值5.00)中,发现溶液中的铁(Ⅲ)能与茜素黄-罗丹明B反应生成稳定的络合物且使其内源性荧光明显猝灭。据此,建立铁(Ⅲ)-茜素黄-罗丹明B-吐温80体系荧光猝灭体系法测定铁的新方法。该体系的最大激发波长λex=365nm,最大发射波长λem=585nm,铁(Ⅲ)的浓度在1.20×10^-7~1.80×10^-5mol/L时与其荧光强度差值△F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为8.02×10^-8mol/L,相对标准偏差为1.02%,回收率为97.64%~102.39%。采用该方法测定水和茶叶中的铁,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
塑料薄膜是设施园艺生产中使用的主要透明覆盖材料,其质地轻柔,性能优良,价格便宜,铺卷方便。利用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创造和控制适合于农作物生长的小气候条件,防御或减轻自然灾害的威胁。合理使用农用塑料薄膜,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措施之一,它可以加速作物生长,防止低温冷害、保水保墒、延长作物生长期,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制备双金属纳米颗粒二氧化钛复合材料,提升二氧化钛光催化效率,并研究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辐射合成法制备金铜双金属纳米颗粒胶体溶液,使其沉积到二氧化钛表面形成Au-Cu-TiO_2光催化复合材料,使用TEM、UV-Vis、DSR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分别在紫外光和可见光下降解目标污染物罗丹明B和苯酚测试合成材料的光催化性质。[结果]Au/Cu摩尔比1∶3时,二氧化钛负载的双金属纳米颗粒最小,为3.8 nm,并具有最高的光催化效率。P25负载的Au-Cu合金纳米颗粒捕捉电子的效率很高,使紫外光下P25光催化活性提高。Au-Cu双金属纳米颗粒修饰的P25比Au纳米颗粒修饰的P25的催化活性高。[结论]Au-Cu双金属比Au纳米颗粒具有更高的光激发电子捕获能力,因此可提高TiO_2的光催化效率。  相似文献   

9.
针对轻工业废水中大量以罗丹明B为印染性着色物质造成的难以利用生物手段解决的水体污染问题,在可见光光照下,尝试合成Si O2/Bi2WO6中空复合微球,并检测材料的罗丹明B褪色效能,提出材料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以PS小球为模板通过冷凝回流等工艺获得的PS/Si O2复合体可以作为理想的模板剂材料,通过后续的水热合成、高温煅烧等工艺可以获得质地坚实且多孔的Si O2/Bi2WO6中空复合微球,其对于罗丹明B的脱色效果明显好于在其他条件下得到的Bi2WO6中空微球材料,在投入量均为80mg的相同条件下对于罗丹明B的可见光褪色率最高可提升33.87%。  相似文献   

10.
针对轻工业废水中大量以罗丹明B为印染性着色物质造成的难以利用生物手段解决的水体污染问题,在可见光光照下,尝试合成SiO_2/Bi_2WO_6中空复合微球,提出材料的形成机理,并检测材料的罗丹明B褪色效能。结果表明:以PS小球为模板通过冷凝回流等工艺获得的PS/SiO_2复合体可以作为理想的模板剂材料,通过后续的水热合成、高温煅烧等工艺可以获得质地坚实且多孔的SiO_2/Bi_2WO_6中空复合微球,其对于罗丹明B的脱色效果明显好于在其他条件下得到的Bi_2WO_6中空微球材料,在投入量均为80 mg的相同条件下对罗丹明B的可见光褪色率最高,可提升33. 87%。  相似文献   

11.
<正> 塑料薄膜自70年代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以后,又相继研制出了长寿膜、无滴膜及各种不同用途的农用薄膜。农用多光膜由南开大学化学系研制,它是在聚乙烯薄膜中加入一些三价的稀土有机络合物,这种有机络合物具有吸收紫外光、发出红光的作用,可使太阳光中不被植物光合作用所利用的紫外光转化成长波红光,促进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宁夏灵武长枣不同冠层光质组成对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筛选出影响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的主要波长可见光。可为灵武长枣适宜的光环境选择和从树冠结构与光质调控提高果实品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方法】 测定灵武长枣不同冠层光质组成、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采用方差分析及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结果】 灵武长枣不同冠层光质中,总绝对辐射能表现为上层>外部>中部>中层>下层>内部;红光绝对辐射能从上层到下层及内部到外部分别占不同冠层总绝对辐射的29.85%、20.19%、35.26%、29.90%、17.35和44.05%。叶片光合参数均与蓝光绝对辐射能呈正相关,与绿光绝对辐射能呈负相关;类胡萝卜素、叶绿素、花色素苷及类黄酮与紫光绝对辐射能均呈正相关,而可滴定酸、可溶性糖和花色素苷与蓝光绝对辐射能呈正相关,叶绿素与绿光绝对辐射能呈正相关,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类黄酮与红光绝对辐射能呈正相关。【结论】 增加波长较长的红光可以提高光质质量,红光是灵武长枣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的主要影响因子,在生产中补充370~470 nm和600~770 nm波长的光质,提高叶片光合作用及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3.
在制造塑料薄膜过程中加入紫外线吸收剂即可制成吸收紫外线的农用薄膜。这种薄膜通常以聚氯乙烯为基材,也可以加入热稳定剂和增塑剂等添加剂。这种薄膜可完全吸收小于390毫微米的紫外线,能够透过90%以上的波长大于410毫微米的可见光。薄膜厚度为0.05—0.20毫米。  相似文献   

14.
稀土转光薄膜农田应用效应试验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稀土转光薄膜是一种具有能改变透过薄膜的阳光光质功能的新型农用薄膜,农田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并普通聚乙烯薄膜相比,稀土转光膜可以提高光温效应,透光率可提高9%左右,棚温增加了1℃左右,并能增强植物光合作用能力,生物效应明显,可使作物产量增加,品质改善,其中番茄,黄瓜,草莓增产14%,茄子增产5.67%,产品中Vc及糖的含量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5.
严涛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5):6822-6824
采用模拟田间试验和仪器测量方法,研究了常温可逆温致变色农用塑料薄膜光谱透射率及其对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透明塑料薄膜)相比,变色塑料薄膜在400-900mm部分透过率在30%~50%,遮阳效果显著;变色塑料薄膜具有极好的阻隔紫外线能力,在190-340mm部分透过率在0~10%,最大下降幅度高达100%;变色塑料薄膜在变色状态和非变色状态时的光谱透射率在可见光和红外线部分(380~900nm)变化率在40%~60%,红/白变色塑料薄膜的光谱透过率下降幅度较黑/白变色塑料薄膜要大;变色地膜覆盖在高温时可使地温比普通透明地膜低3—4℃,低温时迅速升温,较普通地膜高出2~3℃,降温时,地温较普通透明地膜高1~2℃;变色棚膜覆盖,中午强日照时温度比普通棚低3~4℃,而太阳初升时迅速升温,温度较普通棚高出2~4℃;红/白变色塑料大棚内/外的光合作用光子通量PPF、光照度FC与LUX实测值的差异很小,说明温致变色塑料薄膜对400~700mm的可见光透过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植物叶绿素荧光的测量,可以实时获得植物生理状态信息。为了得到植物光合作用速率,通过对光合作用的电子传递进行分析,设计基于快相荧光技术高等植物速率测量仪。利用高速脉宽可调技术产生激发光信号,并利用高速采样技术获得微秒量级的快相荧光曲线,最后利用滑动窗口和最小二乘算法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平台上计算获得光合作用参数最小荧光产率(Fo)、最大光荧光产率(Fm)等信息,并基于光合作用吸收模型计算植物的光合速率(JVPSⅡ)。通过对高温胁迫条件的高等植物光合参数进行测量,结果表明,可以获得光化学效率产率(Fv/Fm)、光合速率(JVPSⅡ)连续变化趋势,Fv/Fm与国外的PAM技术测量结果线性相关性达到0.982,该测量仪为研究植物光合作用提供了一种新的测量手段。  相似文献   

17.
罗桂林  肖尊宏  田林锋  谭冠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090-16091,16119
[目的]确定了新型农膜用均三嗪系列蓝光转光剂的合成工艺,并分析了其光谱特征。[方法]用简单常规溶剂乙腈、乙醇和苯等合成了3种化合物,并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氢谱确定了3种化合物的组成结构,用紫外和荧光光谱探讨了这类化合物的光谱特征。[结果]在波长310~385nm的紫外光激发下,此系列化合物在波长410~480nm较宽的范围内发出强蓝光,有望成为一类新型的蓝光光转换剂添加到聚乙烯农膜中,应用到农业,从而提高植物光合作用效率,达到农作物增产增收的目的。[结论]该研究可为新型农膜的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正双色转光地膜(红光、蓝光)能把太阳光中不被作物吸收的紫外光和蓝绿光转换成红橙光和蓝紫光供植物吸收,提高农作物群体的光能利用率,促进作物光合作用,增加光合积累,达到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和提高农产品品质的目的。一、试验目的通过棉花双色转光膜试验,得出双色转光膜在棉花种植应用上的增产效果,为今后大田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纳米TiO2光催化剂,以叶绿素铜为敏化剂对其进行敏化.借助XRD和UV-Vis测试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并以罗丹明B为模型污染物考察敏化剂用量对样品光催化活性的影响规律.XRD分析表明,所得粉体均为锐钛矿相纳米TiO2;UV-Vis吸收光谱分析表明,叶绿素铜敏化可使TiO2在400~800 nm可见光区对光有较强的响应,并分别在413 nm和649.5 nm左右处有明显的吸收峰,且吸收边红移;光催化实验表明,适量叶绿素铜敏化后样品的光催化活性有显著提高,自然光照射下光催化剂对罗丹明B和卷烟厂蒸叶废水的降解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文章采用日本岛津荧光光度计RF5301,研究了防风煮沸液的荧光光谱与激发光波长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波长的光激发下,防风产生的荧光光谱线型及峰值波长基本相同,与激发波长无关,但荧光峰强度随激发波长变化而变化。防风有2个发射区分别位于260~405nm和570~700nm,最佳激发波长为320nm,荧光峰值为425nm。此研究为防风的光谱特性研究提供了基础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