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羊布鲁氏菌病主要是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羊感染布鲁氏菌病后,主要表现为怀孕母羊流产。病羊和带菌羊是主要传染源。病羊流产或分娩时大量布鲁氏菌随胎儿、胎水和胎衣排出,流产后的阴道分泌物以及乳汁中都含有大量布鲁氏菌。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消化道,即通过污染的饲料与饮水而感染,也可通过皮肤伤口感染。病羊也是布病的主要的传染源,消化道或破损的皮肤黏膜伤口是主要的传播途径,也可通过使食  相似文献   

2.
布鲁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以感染家畜为主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布病的主要传染源为患病动物,主要通过妊娠动物的生殖道分泌物及流产胎儿传播,可通过损伤的皮肤、黏膜、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感染,造成以生殖系统为主的多器官损伤。人以感染羊种布鲁氏菌最为严重。布病是公认的危害严重的人畜共患病,人的布病病例几乎全部由患布病的阳性动物所致,人感染后反复发作,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及生活质量。牛、羊群中暴发布病将导致妊娠母畜大量流产,产奶量降低,经济损失严重。如果布病流行,则会严重制约畜牧业整个产业链的健康发展,影响从养殖到产品的流通和消费。  相似文献   

3.
牛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对牛危害极大。临床主要表现为流产、不孕。患牛体内的病菌。可排出体外而感染其他动物,人与病畜的直接接触,或食用带菌的奶、肉可引发感染布病。随着牲畜跨省区调运日益频繁,布病在全国范围内流行更广泛.如何防控牛布鲁氏菌病不仅涉及到畜牧业经济效益,更关系到人类健康和安全。  相似文献   

4.
正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人群也普遍易感,常可引起生殖器官和胎膜发炎,导致怀孕母羊发生流产、公羊睾丸炎,危害非常严重,已严重威胁到家畜及人类的安全,本文就羊布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及诊断要点等进行阐述,并提出有效地净化措施,以期为进一步控制该病提供参考。1流行特点1.1传染源病羊或带菌羊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布病主要在畜间传播,人患病主要是由畜传染,但人与  相似文献   

5.
<正>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其特征为动物生殖器官和胎膜发炎,引起流产、不孕、关节炎、睾丸炎和患病动物长期带菌等。目前本病呈世界性分布,各地有不同程度的流行,我区近年也有动物布病阳性出现。牛、羊的布病分布较广,特别是养羊户中,饲养员有患布病的案例,不但给畜牧业造成严重危害,同时也严重威胁公共卫生安全。以下详细介绍牛、羊的布鲁氏菌病(布病)的防控知识。1病原体  相似文献   

6.
布鲁氏菌病(也称布氏杆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以感染家畜为主的人兽共患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本病列为必须通报的传染病之一,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布病的主要传染源为患病动物,主要通过怀孕动物的生殖道分泌物及流产胎儿传播,可通过损伤的皮肤、黏膜、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感染,造成以生殖系统为主的多器官损伤。人以感染羊种布鲁氏菌最为严重,牛种布鲁氏菌次之。为加大牛羊布病防控和净化力度,2007年吉林省在全国率先出台了患病动物扑杀补贴政策,落实了牲畜布病的扑杀补助,这一政策明确规定了布病的确诊认定以及补助资金的评估和发放程序。  相似文献   

7.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被国家列为二类传染病。近年来,由于多种因素影响,我国布病疫情持续快速上升,部分地区呈暴发趋势,防治形势十分严峻。1流行特点多种动物对布鲁氏菌易感,其中羊、牛、猪的易感性最强。患布病的动物是传染源。主要经消化道、呼吸道、损伤的皮肤、黏膜等感染。羊、牛、猪是人布  相似文献   

8.
<正>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细菌引起的人兽共患的常见传染病,主要侵害动物的淋巴系统和生殖系统,该病对人具有严重的危害性。1布病的危害布病以感染家畜为主。带菌动物,尤其是病畜的流产胎儿、胎衣是主要传染源。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是主要的感染途径,也可通过损伤的皮肤、粘膜等感染。常呈地方性流行。多个种型对人有感染能力,人主要通过皮肤、粘膜、消化  相似文献   

9.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侵入机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多由患布病的家畜传染给人类,其中羊、牛、猪是布病的主要传染源,病羊是最危险的传染源。动物患布病后主要表现为流产,流产物(胚胎)含有大量细菌,人和其它动物接触胚胎后极易感染布病。  相似文献   

10.
正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该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传播,也可通过损伤的皮肤、黏膜等感染,潜伏期为14~180 d,对牛、羊养殖业的发展及从业人员的危害性极大,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B类动物疫病,主要引起牛羊睾丸炎、子宫内膜炎、不孕、流产、胎衣不下、关节炎等病症。我国农业部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卫生部将其列为乙  相似文献   

11.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人感染布病转为慢性型后可造成终身残疾,布病成为威胁社会公共安全的人畜共患二类疫病。笔者对布病的病原及传播途径、流行规律、危害以及全国最新流行情况进行了研究。应对患病动物进行扑杀焚烧或深埋处理,对传染源净化消毒、切断传播途径、监测和保护易感人群、加强个人防护、及时治疗感染人员,达到控制布病的目的,为养殖户和从事动物防疫检疫、加工、屠宰、实验室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牛布氏杆菌病(也称流产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属引起的以感染家畜为主的人兽共患的慢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本病列为必须通报的传染病之一,布病的主要传染源为患病动物。(一)流行特点牛布病主要侵害乳牛,黄牛和水牛发病较少,一般母畜较公畜易感,幼畜具有一定抵抗力,性成熟的牛最易感。病畜和带菌动物是该病主要传染源。该病可通过饲料、饮水、饲养工具、蚊虫叮咬等直接  相似文献   

13.
牛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该种致病菌主要侵害牛生殖器,导致母牛出现流产,公牛出现睾丸炎、附睾炎。布鲁氏菌除了感染牛之外,还可以感染其它多种动物。患病牛和带菌牛是该种疾病的主要传染源。最近几年,随着河南省新野县肉牛养殖产业不断发展,牛布鲁氏菌病常呈现点状发病显现,给养殖者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威胁到人的身体健康。因此,做好牛布鲁氏菌病诊断与防控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了。笔者主要结合实际案例,就1起牛布鲁氏菌病的临床症状、病理学变化、实验室诊断、防护措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正>牛布鲁氏菌病通常是由流产布鲁氏生菌引起的,猪布鲁氏菌对牛呈隐性感染。流产布鲁氏菌感染牛科的所有动物,包括瘤牛、牦牛、家水牛和野牛,同时也感染其他偶蹄类动物。本病主要的传染源是流产奶牛,布鲁氏菌病常引起妊娠母牛流产,同时导致子宫炎和胎衣不下(RFM);可以引起公牛发生睾丸炎、附睾炎及副性腺感染。通过实验室诊断可确诊本病。根据法规,本病不能治疗,以防控为主。1流行性分析绵羊和山羊布鲁氏菌病是由马耳他布鲁氏菌引起的,牛  相似文献   

15.
布氏菌病(又称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一种细菌性人畜共患传染病。世界大多数国家都有流行。由于带菌动物是其它动物和人类布病的主要传染源,因此,对动物的布病的诊断、防治就成为本病防治的关键。迄今,有多种技术成熟、可用国际标准来标定、比较的血清学方法可供诊断用。病原诊断也已经有成熟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16.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杆菌所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世界各地均有流行,严重危害养殖业发展以及家畜、人类的健康安全。我国布病的主要传染源为牛、羊、猪,其中以羊型布鲁氏杆菌对人体的传播性最强,致病率最高,危害最严重。文章简述羊布病的临床表现、感染过程、诊断方法及疫苗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该病的临床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布鲁氏菌病的研究与防控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Brucella)引起的危害严重的人畜共患病,主要危害人畜生殖系统,人与人之间几乎不传播,患病动物是主要的传染源,近几年疫情急骤回升。作者综述了布病的研究现状及其流行趋势,初步探讨布病综合防控面临的主要困境。  相似文献   

18.
<正>2012年5月12日,新建县疾控中心通报该县昌邑乡昌南村一养羊户有人感染布病后被省疾控中心确诊为"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尔后家住恒湖的一贩运户联圩乡一养羊户与放养人也被检查出感染了布病。该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二类动物疫病,布氏杆菌病属于动物源性传染病,传染源主要为染疫的羊、牛、猪等动物,人一般不传染于人,此次人感染布病主要涉及昌邑、联圩、恒湖3个乡镇(场)。疫病发生后,该县疫病控  相似文献   

19.
布氏菌病(又称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一种细菌性人畜共患传染病。世界大多数国家都有流行。由于带菌动物是其它动物和人类布病的主要传染源,因此,对动物的布病的诊断、防治就成为本病防治的关键。迄今,有多种技术成熟、可用国际标准来标定、比较的血清学方法可供诊断用。病原诊断也已经有成熟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20.
正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侵入人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接触性传染病,又被称为"千日病""懒汉病""蔫巴病"。"布病"对人体健康和畜牧业发展危害较大,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列为乙类传染病种。1"布病"的危害1.1"布病"的传播途径由于易感牛、羊直接或间接接触,病从口入或通过皮肤、粘膜、消化道、呼吸道和交叉进入体内感染。羊在国内为主要传染源,其次为牛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