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绵羊雌激素受体基因外显子4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根据GenBank发表的人、鸡、大鼠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SR)基因外显子4的序列设计1对引物,采用PCR SSCP技术分析ESR基因外显子4在高繁殖力绵羊品种(小尾寒羊和湖羊)和低繁殖力绵羊品种(特克塞尔、中国美利奴、考力代和杜泊)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同时研究该基因对小尾寒羊高繁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ESR基因的此对引物扩增片段在所检测的6个绵羊品种中均不存在PCR SSCP多态性,说明所检测的ESR基因外显子4序列比较保守,该区域可能不是影响绵羊高繁殖力的功能结构域。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绒山羊褪黑激素受体1a基因外显子1 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参考GenBank上已发表的绵羊(登录号:15U14109)、人(登录号:U14108)、牛(登录号:U73327)、鼠(登录号:U52222)等物种褪黑激素受体(melatonin receptor 1a,MTNR1a)基因 cDNA序列设计引物,以内蒙古绒山羊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得到257 bp的基因片段,将扩增产物进行克隆测序后与GenBank数据库进行序列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绒山羊MNTR1a基因外显子1序列与已发表的绵羊和牛该基因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9%和96%,说明所得到的序列为绒山羊MNTR1a基因的外显子1序列。利用DNAStar软件分析,得到该基因序列的257个核苷酸。该序列包括5''UTR 23个核苷酸、翻译起始密码子ATG和N端78个氨基酸编码序列。 相似文献
3.
研究以轮台土种绒山羊为研究对象,利用Primer 5.0软件设计出1对引物,以成年山羊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山羊的KIF-I基因,采用PCR-SSCP技术研究轮台绒山羊KIF-I基因外显子1、3的基因多态性。结果表明:1KIF-I基因外显子1存在两种基因型:AA型、AB型;AA基因型频率0.36,AB基因型频率0.64。其中A等位基因频率0.82,B等位基因频率0.18。基因纯合度0.705,基因杂合度0.295。2KIF-I基因外显子3在轮台土种绒山羊品种上未发现多态性。 相似文献
4.
根据GenBank发表的人、鸡、大鼠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SR)基因外显子4的序列设计1对引物,采用PCR 技术扩增出小尾寒羊ESR基因外显子4的DNA片段,将该片段克隆到pGEM-T Easy 质粒中,重组质粒用PCR 扩增进行阳性克隆鉴定,然后测定其核苷酸序列并推导氨基酸序列,同时将测定的小尾寒羊ESR基因外显子4序列与人、牛、猪、大鼠、鸡的外显子4序列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克隆测序所得的核苷酸和翻译后的氨基酸序列与人、牛、猪、大鼠、鸡相比,同源性分别为77.68%~97.28%和71.82%~98.18%,显示了很强的保守性;小尾寒羊的核苷酸序列与人、牛、猪、大鼠、鸡相比存在1处特有变异,氨基酸序列23~36存在高变异区。 相似文献
5.
以西门塔尔和夏洛莱种公牛为对象,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了促卵泡素受体(FSHR)基因第4外显子在西门塔尔、夏洛莱种公牛45个个体中的遗传多态性,结果发现多态性,旨在为研究该基因多态性与西门塔尔和夏洛莱种公牛繁殖性状的相关性提供理论依据,为筛选繁殖性状分子标记奠定基础.结果表明,牛FSHR基因第4外显子存在2个等位基因A和B,3种基因型分别为AA型、AB型和BB型.对多态片段的测序分析表明,FSHR基因第4外显子第38位碱基处发生碱基C→G的颠换,使得FSHR基因编码的受体胞外域部分出现一个脯氨酸到丙氨酸的变化,结合FSHR蛋白空间结构分析发现该氨基酸变化不直接影响FSHR与FSH的结合及FSHR转导信号能力.此外,据牛、绵羊、猪、马、人和大鼠FSHR基因第4外显子序列同源性比较表明:牛与绵羊该部分序列的同源最高为100%,与大鼠同源性最低为83%. 相似文献
6.
作者设计3对引物,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孕酮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GR)基因DNA结合区和配体结合区序列在高繁殖力绵羊品种(小尾寒羊和湖羊)和低繁殖力绵羊品种(多赛特和特克赛尔)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同时研究该基因对绵羊繁殖力的影响;对小尾寒羊PGR基因外显子5、6和9克隆测序,结合GenBank提供的绵羊PGR基因部分编码序列,拼接出绵羊PGR基因DNA结合区和配体结合区的完整序列,推导出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并将人、兔、狗、绵羊、小鼠和大鼠的PGR基因这两个区域的核苷酸与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结果表明,PGR基因DNA结合区和配体结合区序列在所检测的4个绵羊品种中都不存在单核苷酸多态性;人、兔、狗、绵羊、小鼠、大鼠PGR基因DNA结合区和配体结合区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88.6%~97.2%和84.4%~96.3%,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7.6%~100%和96.3%~99.6%。可见,哺乳动物PGR基因DNA结合区和配体结合区序列保守性很强,这两个区域可能不是影响绵羊高繁殖力的功能结构域。 相似文献
7.
利用PCR-SSCP技术分析了253头周岁陕北白绒山羊H-FABP基因内含子3的多态性及其与生长和胴体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该座位存在1个突变位点(G→C),且该群体处于Hardy-Weinberg非平衡状态;H-FABP基因的AA型和AB型之间在陕北白绒山羊的胸围和体高上差异显著(P<0.05),其他性状在不同基因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此外,在体斜长和背膘厚上表现AB>AA,在其他性状上均表现AA>AB。可以推断H-FABP基因可作为陕北白绒山羊生长及胴体性状的候选基因和绒山羊肉用性能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8.
为了寻找繁殖主效基因雌激素受体(ESR)α基因新多态性(SNP)位点,试验采用PCR-单链构象多态性(RCR-SSCP)以及测序的方法检测了60头糯谷猪母猪ESRα基因外显子7和外显子8的多态性。结果表明:在外显子7中未发现多态性,外显子8中发现了2个新的多态性位点,在3’UTR区检测到1个多态性位点,分别是472位点的胸腺嘧啶(T)→胞嘌啶(C)突变,562位点的腺嘌呤(A)→鸟嘌呤(G)突变,623位点的T→C突变,A、B基因频率分别为0.816 7,0.183 3,初步推测这3个位点具有连锁效应。 相似文献
9.
藏猪雌激素受体(ESR)基因PvuⅡ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藏猪是世界上分布在海拔最高地区的放牧型猪种,能适应高原的恶劣气候和低劣饲料环境,具有体型小、鬃毛发达、体质结实紧凑、皮薄、肌纤维细、肌间脂肪含量高、肉质好等特点。据《四川家畜家禽品种志》记载,在放牧条件下藏猪的繁殖性能较低,初产母猪产仔数平均 ( 4. 5±0. 1 )头,第 2胎平均(5. 4±0. 2)头, 3胎以上平均(5. 6±0. 2)头。但据作者在四川省稻城县走访调查结果表明,藏猪繁殖性能不亚于四川其他猪品种,经产母猪平均窝产仔数也能达 10头以上。现对藏猪雌激素受体基因进行PvuⅡ酶切多态性分析,旨在从分子水平上研究藏猪繁殖性… 相似文献
10.
11.
水貂多巴胺受体D2基因的克隆测序及外显子区多态性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多巴胺受体D2基因(DRD2)作为候选基因,分析该基因对水貂自咬行为的影响。本试验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首次从美洲黑貂脚部肌肉组织扩增出多巴胺受体D2基因的部分序列片段,并克隆测序,将该序列提交到Gene Bank上,已得到序列号为EU085471。通过序列比较,在第四外显子区域未发现碱基突变,在第5外显子区域发现在41位点处发生了(T→C)转换,采用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方法进行了多态性检测,结果表明:在不同个体中未检测到基因多态性。 相似文献
12.
猪雌激素受体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雌激素受体(ESR)是一种核酸受体,具有转录调控蛋白质的功能,影响着雌激素基因在雌性脊椎动物组织的表达,从而对第二性征、繁殖周期、生殖力、妊娠维持等方面产生影响。本文对雌激素受体的分布、生物学作用、分子结构、基因定位、多态性及其与猪繁殖性能的关系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猪GnRH受体基因多态性分析及相关基因组织表达谱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受体基因与猪的繁殖性状密切相关,本试验对不同猪种的GnRH受体基因的编码区进行了SSCP分析,未发现多态性。在GnRH受体基因5′侧翼序列上设计引物扩增了该基因大约2000 bp的侧翼序列,通过比对设计引物,对其中的一段含有GAGABox的插入突变序列和一段由于点突变而形成转录调控蛋白结合序列IRF-1的区域运用SSCP的方法进行了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在插入突变处,基因频率在不同的猪种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其中民猪与其他猪种的差异性最大。IRF突变只存在于民猪中,并且只存在AA型和AB型。构建了3头大白猪母猪GnRH基因、GnRH受体基因、卵泡抑素(FST)基因、促卵泡素(FSH)基因、FSH受体基因、促黄体素(LH)基因、抑制素(inhibin)β(a)基因、inhibinβ(b)基因的组织表达谱,根据表达谱可以推测在下丘脑-脑垂体-性腺轴外不存在这些基因表达产物的相互作用系统。 相似文献
14.
绵羊催乳素受体基因PCR-SSCP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PCR-SSCP技术分析了催乳素受体基因(PRLR)在小尾寒羊、萨福克羊、多赛特羊、多赛特公羊×小尾寒羊母羊F1代杂种羊4个绵羊群体中的多态性。结果表明:PRLR基因在3对引物扩增片段中均存在PCR-SS-CP多态性。对于引物1,4个绵羊群体均检测到AA基因型,AB基因型只出现在小尾寒羊、多赛特羊和萨福克羊中,仅在多赛特羊中检测到BB基因型。对于引物2,4个绵羊群体均检测到AA和AB基因型,只有萨福克羊没有BB型。对于引物3,4个绵羊群体均检测到AA、AB和BB基因型。在4个绵羊群体中,A等位基因频率均明显高于B等位基因频率。 相似文献
15.
猪雌激素受体(ESR)基因多态性与繁殖性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雌激素受体是一种配体激活转录因子家族中的核酸受体,具有转录调控蛋白质的功能,对动物的繁殖性能具有重要作用。雌激素广泛的生理作用必须通过雌激素受体介导才能发挥。综述了ESR基因的结构与定位,ESR的生物学功能,以及ESR基因多态性与猪繁殖性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采用候选基因法对与繁殖性能有关的遗传标记进行筛选,旨在为山羊高产仔数的标记辅助选择提供确切的遗传依据。参考牛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 receptor,GnRHR)基因序列设计4对引物,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技术检测GnRHR基因在波尔山羊以及我国西南地区9个地方山羊品种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同时在川东白山羊、古蔺马羊和贵州白山羊3个群体中研究该基因多态性与山羊产仔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4对引物中只有引物P1扩增片段检测出多态性。对于P1的扩增片段,在不同的山羊品种中检测到AA、GG和AG 3种基因型,测序分析表明GG与AA型相比有一处单碱基突变(154G→A)。AA基因型个体在3个群体中产羔数最小二乘均值都显著高于GG和AG基因型个体(P<0.05),GA基因型个体在古蔺马羊中的产羔数显著高于GG型个体(P<0.05),而在其它2个品种中差异不显著(P>0.05)。本研究结果初步表明山羊GnRHR基因的突变与其繁殖性能有关,可能是影响山羊繁殖率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17.
18.
主基因是指能对数量性状产生巨大效应的单个基因或位点。猪雌激素受体(ESR)基因是影响猪产仔数的主基因之一,也是目前商品猪育种和生产中重点检测的主基因之一。本文对ESR基因的发现、定位及其对产仔数性状的影响作以综述,并对ESR基因的开发利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绵羊催乳素受体基因外显子10的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催乳素受体(prolactin receptor, PRLR)基因作为绵羊高繁殖力的候选基因,对其外显子10设计2对引物, 采用PCR SSCP 技术检测其在常年发情的湖羊及季节性发情的中国美利奴羊、罗米丽羊和罗米丽×中国美利奴(新疆军垦型)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表明,引物P1、P2 的扩增片段均有多态性。与已知序列相比,P1扩增片段的AB型在第53 bp处出现A→G突变、在81 bp处出现G→A突变, BB型在该片段第53 bp处发生A→G的突变;对于P2扩增片段, CC、DD、CE和EF型均在第89 bp处发生C→T的突变,导致氨基酸由脯氨酸变为亮氨酸(Pro→Leu),DD型还在146 bp处出现了C→G的突变,此突变导致氨基酸由丙氨酸变为甘氨酸(Ala→Gly);CE型在该片段第132 bp处发生G→A的突变,未导致氨基酸的改变;EF型还在第132 bp处和第167 bp处分别发生了G→A、C→T突变,第167 bp处的突变导致氨基酸由脯氨酸变为亮氨酸(Pro→Leu)。通过卡方独立性检验结果发现,4种绵羊在P1、P2引物扩增片段上各基因型的构成与品种间有极显著差异(P<0.01),说明PRLR基因对绵羊的繁殖性状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绵羊味觉受体第一家族(taste receptor family 1 member,T1R)基因外显子多态性及其基因型在乌珠穆沁羊和湖羊群体中分布的差异性,试验采用DNA池直接测序及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法对中国蒙古系两个绵羊品种共172个个体T1Rs基因外显子的遗传变异情况进行分析,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多态位点对T1Rs基因mRNA二级结构和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两个群体的T1R家族基因中筛查到9个SNPs。独立性卡方检验显示有5个多态位点基因型的分布在两个绵羊群体中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分别为TAS1R1基因上的SNP2,TAS1R2基因上的SNP4、SNP7和SNP8,TAS1R3上的SNP10,其中,SNP2、SNP7和SNP10为同义突变;SNP2和SNP10导致相应基因mRNA二级结构和最小自由能的改变,而SNP7仅导致TAS1R2基因最小自由能发生改变;SNP4和SNP8为错义突变,分别导致TAS1R2蛋白质中第379位天冬酰胺变为丝氨酸和第701位苏氨酸变成蛋氨酸,且突变前后受体蛋白的二级结构均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