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发酵液中溶解氧浓度是好氧发酵过程中反映氧传质效率的综合指标,维持发酵液适宜的溶解氧浓度是实现好氧发酵成功的关键所在,搅拌转速和通风量是影响发酵液溶解氧浓度的重要参数。笔者研究了在3 L发酵罐中搅拌转速和通风量对里氏木霉发酵合成β-甘露聚糖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里氏木霉发酵β-甘露聚糖酶时搅拌转速对氧传质效率的影响大于通风量。以质量浓度为1 g/L的葡萄糖和21.95 g/L的微晶纤维素为碳源发酵合成β-甘露聚糖酶,当搅拌转速450 r/min、通风量0.3 m~3/(m~3·min)时,发酵过程中溶解氧浓度保持在20%以上,发酵120 h,β-甘露聚糖酶活力、β-甘露糖苷酶活力和菌体质量浓度达到最大值3.92 U/m L,0.033U/m L和6.56 g/L。因此,发酵过程中溶解氧浓度维持在20%以上可获得较高的β-甘露聚糖酶活力。  相似文献   

2.
分别以化学降酸法、壳聚糖吸附降酸法及苹果酸-乳酸发酵降酸法对黑果腺肋花楸果酒进行降酸试验,并对降酸后的黑果腺肋花楸果酒进行感官评定与分析的结果表明:在化学法降酸中,酒石酸钠的降酸效果较好,添加量为6.78 g/L;壳聚糖吸附降酸法的降酸能力很弱,降酸后总酸最低值为10 g/L,且成本高,降酸后酒液略带杂味;苹果酸-乳酸发酵降酸法在温度20~22℃、接种量8×105 cfu/mL、发酵时间8天的条件下,得到总酸最低值,约为8 g/L,且酒体风味较好。  相似文献   

3.
竹材酸含量及其对脲醛胶固化时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8种竹材及毛竹与意大利杨混合物的可溶酸量和结合酸量,对各种竹材及毛竹与意大利杨混合物的酸性与脲醛树脂胶固化时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竹材结合酸量范围为0.207~1.8meq/100g竹粉,可溶酸含量范围为0.211~2.28meq/100g竹粉;意大利杨与毛竹混合物的酸含量与毛竹所占比例呈正比关系;竹材—脲醛树脂胶的固化时间与竹材结合酸量、总酸量相关,其相互关系可以用幂函数方程y=ax~b来描述。  相似文献   

4.
张军  刘佩印  张冬雪 《沙棘》2007,20(2):22-26
为筛选出适合沙棘酿醋的优良醋酸菌,以常规醋酸菌与优良的醋醅菌株为试材,进行产酸试验与品质分析.已筛选出沪酿1.01、JG1-1菌株,其沪酿1.01乙醇转化率达91.3%,JG1-1达86.3%.两菌种的发酵品均有沙棘和食醋特有的香气,酸味协调,醇厚,回味甜,典型性强.生产应用试验证明两菌种可在沙棘醋工厂化生产中选用.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毛竹、苦竹、阔叶箬竹、淡竹竹叶总黄酮对脂肪酸合酶(FAS)和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体外抑制活性。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竹叶总黄酮对FAS的抑制作用,CCK-8法检测MDA-MB-231细胞的体外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MDA-MB-231细胞凋亡作用。结果表明:毛竹、苦竹、阔叶箬竹、淡竹竹叶总黄酮粗提物对FAS抑制活性显著,其IC50依次为:112.43、153.29、161.32和195.09 mg/L;4种竹叶总黄酮粗提物对MDA-MB-231细胞具有显著体外抑制活性,且具有良好的量效关系。竹叶总黄酮的主要活性部位为大孔树脂70%和95%乙醇相;苦竹竹叶95%乙醇相对MDA-MB-231细胞抑制活性最强,当质量浓度100、200、400 mg/L时对MDA-MB-231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25%、44%和70%;凋亡率分别为11.1%、23.1%和38.7%。  相似文献   

6.
笔者针对沙棘果浆筛选合适的微生物发酵剂,并探究试验条件下最佳的发酵工艺,为沙棘产品的开发提供依据。结果发现,沙棘原浆可溶性还原糖含量为17.2 mg/mL,总酸含量为26.90 g/L,总黄酮含量为7.294 mg/mL.沙棘果泥酵素发酵工艺采用酵母菌和乳酸菌混合菌发酵方式,酵母菌粉的接种量为0.01%,乳酸菌粉的接种量为0.1%,发酵条件为37℃,发酵40 h效果最佳。经40 h发酵后,沙棘中可溶性还原糖含量为2.481 mg/mL,总酸含量为20.493 g/L,总黄酮含量为11.187 mg/mL.  相似文献   

7.
通过研究米根霉NLX-M-1利用葡萄糖无载体固定化发酵产L-乳酸的影响因素,获得米根霉利用木质纤维基葡萄糖进行无载体固定化发酵的最优条件。优化的米根霉无载体固定化产L-乳酸条件:初始葡萄糖质量浓度100 g/L,(NH4)2SO4质量浓度2 g/L,接种量2%(体积分数),CaCO330 g/L,KH2PO40.1 g/L,MgSO4·7H2O 0.25 g/L,ZnSO4·7H2O 0.1 g/L。在优化条件下,以纯葡萄糖为碳源的米根霉发酵过程,形成平均直径1 mm的微球,L-乳酸产量为76.6 g/L,转化率为81.6%。以玉米秸秆酸爆渣酶解葡萄糖浓缩至60 g/L进行L-乳酸发酵,米根霉形成直径约1.2 mm的微球,L-乳酸产量为36.4 g/L,转化率为63.5%。  相似文献   

8.
7种杀虫剂毒杀黑肾卷裙夜蛾幼虫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药剂毒杀黑肾卷裙夜蛾幼虫的室内试验结果显示:处理后24h和48h,黑肾卷裙夜蛾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38.2%~100%和70.56~100%。对黑肾卷裙夜蛾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为10%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0.18%阿维菌素·110亿活芽孢/g苏云金杆菌粉剂、8000IU/μL苏云金杆菌悬浮剂、25%灭幼脲3号增强粉剂、200亿活孢子/g绿僵菌。其中10%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5000倍液、0.18%阿维菌素·110亿活芽孢/g苏云金杆菌粉剂3000倍液、8000IU/μL苏云金杆菌悬浮剂800倍液、200亿活孢子/g绿僵菌5000倍液和25%灭幼脲3号增强粉剂50倍滑石粉可作为林间防治该虫的配药参照。  相似文献   

9.
比较研究休哈塔假丝酵母单菌发酵、休哈塔假丝酵母和酿酒酵母两步发酵、休哈塔假丝酵母和酿酒酵母同步发酵3种发酵模式下对混合糖(葡萄糖和木糖)的利用情况,结果显示2种酵母同步发酵能够有效解除葡萄糖的抑制,加快木糖利用速率。采用Plackett-Burman实验、最陡爬坡实验和中心组合设计,对2种酵母混菌利用戊糖己糖发酵生产乙醇的培养基进行优化,得到最优培养基条件:硫酸铵9.09 g/L、磷酸二氢钾8.96 g/L、氯化钙0.34 g/L,在此条件下发酵得到乙醇产量为21.71 g/L,较优化前(19.85 g/L)提高了9.4%;混菌在优化后的培养基下进行发酵,酵母浊度OD由12.12增长到了21.87,木糖利用率由优化前的82%增长到优化后的93%。  相似文献   

10.
山葡萄醋酸发酵饮料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葡萄汁为主要原料,通过发酵制成山葡萄醋饮料,采用正交优化试验设计确定了醋酸发酵的适宜工艺条件,即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4d,醋酸菌接种量3%;并确定了山葡萄醋饮料最佳配方,即山葡萄醋加入量20%,绵白糖加入量10%.  相似文献   

11.
黄甜竹笋用林丰产栽培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黄甜竹笋用林集约经营 ,促进早出春笋和高产培育。于秋冬季黄甜竹“孕笋期”采用竹林地灌溉 ,施“孕笋肥”促进其春笋孕育 ,并进行林地覆盖砻糠、稻草等增温、保温 ,促使林地地温稳定、持续达 14℃以上 ,可使黄甜竹春笋提前 2 0~4 5d出笋 ,且早期笋市场热销价高 ,产值翻番 ,其经济效益十分明显。翌年 5、6月份黄甜竹“发鞭期”施用“壮鞭肥” ,以深翻、深层施肥 (深度达表土层下≥ 30cm)可复壮竹林 ,达到黄甜竹林丰产培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四季竹地下鞭根系统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四季竹地下鞭根系统的调查表明:四季竹地下鞭根系统主要集中在0—20cm深的土层中,为浅鞭系竹种;1-2年生休眠芽中活芽的比例最多,2”4年生竹鞭萌发芽最多,5年生及以上竹鞭几乎没有发笋能力。因此在竹林培育管理中主要是搞好0-20cm土层工作,使其多发鞭,多出笋,对于5年以上的竹林要及时挖掉老鞭和竹蔸。  相似文献   

13.
黄甜竹是高产、优质的笋用竹种。试验分析了不同抚育管理措施对黄甜竹发笋数、成竹数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松土除草配合施用生物有机肥对发笋数、成竹数及平均胸径、平均竹高等促进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基夜蛾是黄甜竹林间最重要的害虫,为害率高达90%,且为害严重,退笋率也高达60%~70%。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出笋时间、退笋时间、出笋率与退笋率的规律性。同时还描述了为害症状、为害规律、蛀食习性,提出一些防治措施与建议,以便指导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5.
毛竹食用菌复合经营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毛竹林生态环境条件,以竹笋加工废料笋壳为培养基质,进行食用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以笋壳作为培养料的平菇、榆黄蘑产量分别为592.59 kg/100 m2、187.50 kg/100 m2,分别占同样条件下以木屑作为培养料所获产量的44.06%和20.15%;以笋壳作为培养料的食用菌生产经历了2潮明显的出菇高峰,时间周期短而集中;而木屑培养料的食用菌则经历了3潮明显的出菇过程,时间周期较长。在产量方面,虽然平菇比榆黄蘑产量高,但榆黄蘑的市场价格较高,因此也值得推广。与木屑相比,笋壳具有生产成本低、生态环保、市场潜力大等优势,具有很高的潜在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对雷竹秋季覆盖、冬季覆盖和普通栽培以及毛竹林大量施肥和基本不施肥等不同栽培方式的竹笋亚硝酸盐残留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雷竹笋亚硝酸盐的残留量从高到低排列为冬季覆盖笋 > 普通栽培笋 > 秋季覆盖笋;毛竹林中低产林的鞭笋和冬笋的亚硝酸盐残留量都比高产林要多;土壤中的氮含量和土壤温度可能影响竹笋亚硝酸盐的残留量。  相似文献   

17.
竹醋精制液对冷藏草鱼的保鲜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草鱼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体积浓度分别为0.5%、2.5%、5.0%)竹醋精制液对草鱼冷藏过程中品质的影响。以pH值、挥发性盐基氮(TVB-N)、细菌总数(TBC)、硫代巴比妥酸(TBA)作为质量指标,测定草鱼在(3±1)℃冷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结果表明:3种浓度的竹醋精制液都能够抑制细菌生长繁殖,降低TVB-N值、TBC值和TBA值。其中:5.0%竹醋精制液对冷藏草鱼的抑菌和抗氧化效果最好,能够明显延缓草鱼的腐败变质,延长货架期。  相似文献   

18.
土壤类型对雷竹出笋数量和鲜笋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法,在寿宁县中海拔地区研究不同土壤类型雷竹林的出笋数量和鲜笋产量。结果表明:各种土壤类型的雷竹林出笋数为18 006~23 813个/hm2、鲜笋产量达3.86~6.79 t/hm2。土壤类型对雷竹的出笋数和鲜笋产量均有极显著影响。耕作土壤,尤其以红土和黄泥土出笋数量最多,鲜笋产量最高,其鲜笋产量分别为6.79和6.42 t/hm2、分别比平均值(5.19 t/hm2)大30.8%和23.7%。  相似文献   

19.
毛竹林覆盖技术对笋产量及产值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毛竹笋用林不同覆盖模式下春笋和冬笋产量及产值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砻糠+稻草的传统覆盖模式,可显著提高冬笋产量,且连续2次覆盖后,冬笋产量增幅更为明显,全面采挖冬笋会影响春笋产量;地膜+稻草的覆盖模式在产量方面虽然不及传统覆盖模式,但由于地膜成本相对较低,其产出效益反而高于传统模式,也值得推广应用;竹林经济产出既受笋产量的影响,也受覆盖材料及笋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健康杂交竹根际土为对象,在稀释平板法获得25株芽孢杆菌基础上,采用牛津杯法、打孔法测定两株目标生防菌发酵滤波对白纹羽病菌的抑制活性,筛选出最优B2菌株,盆栽试验证明该菌株有较高生防潜能,形态学与生理生化鉴定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田间试验表明该菌剂100倍~200倍(体积比)稀释度沿根系幅面灌根,每株100 mL,每年春季施用一次,可预防白纹羽病发生;50倍~100倍(体积比)稀释度沿根系幅面灌根及附近土壤淋灌,每株200 mL,春、夏各一次,连续3a,可有效治疗白纹羽病,总体效果优于甲基托布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