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户屯是清代伊犁农业开发中的特殊类型,根据满文档案可知,其创办时间更可能始于乾隆二十五年。户屯构造,主要包括了商民、客民、为民遣犯和绿营眷兵分户子弟四类。户屯最早依附于兵屯,其管理实现了从理事同知向抚民同知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针对出口屯绿眉茶产销现状,从茶叶产量质量、初精制工艺、外销出口、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分析,就如何改革解决这些问题提出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3.
李鹏飞 《农业考古》2015,(3):175-180
天启二年(1622)四月,董应举受命管理天津至山海关等处屯田、安插辽民事务,兵屯是董应举屯田实践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兵屯的主力为天津海防营,在争取天津海防营的管辖权、组织兵屯各项任务、处理屯田与操练的关系诸方面,董应举面对着各方面的阻力、困难,他以坚韧的毅力和卓越的才干,取得了相当可观的屯田业绩,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汉代民屯说     
屯田制度是我国古代长存在的一种生产制度。尽管学术界对何时始兴屯田意见分歧,但都公认至迟在西汉时已实屯田。不过汉代屯田是否如同曹魏那样,存在有军屯和民屯之分,意见不一。许多学者主张西汉时即已有军屯和民屯的分张,但未作具体的分析和专门的论述;还有一部分学者则主张我国屯田制度中民屯与军屯的分张,是曹魏时候的事。笔者不敢苟同于后种意见,故不揣浅陋,愿在前辈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汉代存在的民屯制度作一些探讨,以求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5.
应用模糊模式识别原理对同一特征值参数差异很小的鱼类进行分类,建立了模式以及数据处理的一种数学方法,并对红鳍东方屯、假睛东方屯和介于二者之间种类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优质稻滇屯502的品种特性,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播种、移栽、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合理管水、防治病虫害、采收等方面内容,以为农民栽植滇屯502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清代,伊犁地区旗屯对当地的农业发展有着重大影响。清廷在伊犁的屯田包括犯屯、回屯等多种形式。旗屯稍晚出现,它的进步性在于军队亦耕亦战,即从事农耕的主体人员是八旗军队,这使得戍守队伍生产与非生产人口结构、驻地可耕地结构发生转变,加之分配土地给军队人员,规定其为某人世产,大大提高了生产积极性。伊犁旗屯起源于八旗锡伯等营,此后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对伊犁农业开发起到了重要作用。清代伊犁地区能够出现大规模旗屯的经济史原因在于清廷对锡伯等营的驻屯政策能够很好地适应其农耕习惯,此后良好经济效益使得旗屯在更大范围内得以推广。  相似文献   

8.
《农技服务》2017,(7):68-69
雷电是一种壮观的自然现象,但是却有着较强的破坏力,可以给社会造成较大的财产损失甚至人员伤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防雷技术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可以有效减少雷电带来的危害,但是关于防雷技术的应用,还没有实现全覆盖,一些村庄的防雷还不够完善。基于此,本文以石炮屯为例,首先分析了它防雷设计的主要内容,然后重点研究其防雷设计的方案和取得的效果,希望可以借此给村庄防雷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推动我国防雷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天人观,强调的是天、地、人和谐统一,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是长期指导中国劳动人民从事农业生产劳作的主导思想。在屯耕文化现象中,我们可以从不同视角,窥探到屯堡先人对天时地利人和的诠释和重视,对自然的崇拜,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奠定了屯耕文化这种独特文化现象的理论基础,在屯耕文化中起到了重要的定位作用。  相似文献   

10.
马丽 《云南农业》2011,(5):17-18
滇屯502是云南名牌产品,"遮放贡米"品种,其特点是颗粒大而长,色泽晶莹如玉,软而不粘,热饭爽口、冷不回生,口感柔软,口味醇香,以优良的品质赢得了省内外消费者的青睐,产品供不应求。现就遮放坝的生态条件,滇屯502的特征特性、主要栽培技术作如下简述:  相似文献   

11.
温室灵武长枣枣头摘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枣头摘心是枣树栽培管理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温室栽培灵武长枣枣头摘心试验结果表明:温室栽培灵武长枣时,生长季二级摘心效果最佳,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枣头留5 ̄6个二次枝,7 ̄10 d后二次枝留6 ̄8节摘心,单株产量提高144.35%。  相似文献   

12.
保护性耕作对红枣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红枣地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对枣树生长发育、枣果生长动态、红枣产量及其品质的影响,从而探讨该区域枣园最适耕作模式。在翻耕覆草、旋耕覆草、免耕覆草和免耕裸地条件下,测定枣树营养生长、枣果生长动态、红枣产量及其品质。结果表明:旋耕覆草处理枣树长势最好,红枣地667m2产量较高,比免耕覆草增产29.67%,比免耕裸地增产30.14%。旋耕覆草处理的红枣维生素C质量分数最高为1.516g/kg,比翻耕覆草处理的红枣维生素C质量分数高20.66%。旋耕覆草处理的红枣总酸质量分数最低为1.52g/kg,比翻耕覆草处理的总酸质量分数低30.91%。从枣树长势、红枣产量、品质指标综合分析,旋耕覆草处理的枣树长势最好、红枣产量较高、品质最好,适合在该区域推广。  相似文献   

13.
枣树寿命长,在枣区常见树龄二三百年的枣树依然结果良好。成龄金丝小枣或其他大枣树改接冬枣,不仅可以延续枣树的经济寿命,而且嫁接投资少、树冠恢复快、早果丰产,较利用冬枣幼树建园可提早2~3年见效益,是冬枣快速建园的一个好方法。但是成龄枣树高接冬枣不仅要求科学的嫁接技术,而且要通过3年连续不断的规范管理,才能使嫁接树树型稳固、结果稳定,接后2年长成新树冠,3年恢复树体原产量。文中阐述了冬枣高接换头技术(包括接穗选择、采集、接穗封蜡处理、嫁接时期、嫁接方法、剪砧和嫁接方式等)和接后3年的管理技术要点(包括抹芽、放芽、新梢绑缚、土肥水管理、修剪、花果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  相似文献   

14.
为指导骏枣生产,提高效益,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方法,研究了不同灌水量对骏枣幼树生物量差异(地径、株高、侧枝、根系)及结果情况(株产、果形指数、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枣树地径生长量明显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于6月24日枣头摘心后,基本全年株高生长结束,说明枣树的节间拉长生长较为有限;须根数及长度在8月后增加较多,在数量上以≥2mm根系为主,长度上主根不及须根;在果型指数方面,果实横径的变化量大于纵径的变化量;处理1(380m3)灌水量最小,而产量最高,达17.7t·hm-2,相比处理4(500m3)增产78.8%,节水24%,说明在红枣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应将灌溉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围。  相似文献   

15.
鲁北冬枣的栽培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天津地区冬枣产量偏低问题,结合多年生产实践,本文从冬枣品种的选择、土壤要求、苗木要求、栽培技术、整型修剪、肥水管理、花果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全面地介绍了冬枣丰产的栽培与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采用有机肥和生物肥配合化肥使用的方式,改善红枣品质和保障红枣产量,减少化肥投入降低环境风险,为合理使用生物有机肥以及与化肥配合使用方式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大田定位试验进行有机替代化肥减施增效试验,设置生物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处理(Bio-organic fertilizer,BOF)、单施化肥处理(Chemical fertilizer,CF)和空白处理(CK),研究生物有机肥替代化肥对红枣产量结构的影响并进行红枣果园效益分析。【结果】 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可以增加红枣产量409.5 kg/hm2(P<0.05),较单施化肥处理(6 427.5 kg/hm2)和空白处理(4 273.5 kg/hm2)分别提高6.4%和59.9%;红枣单果重显著增加,在红枣含水率为64%的成熟期红枣单果重分别为BOF处理(19.8 g)>CF处理(18.1 g)>CK处理(15.1 g);BOF处理红枣枣吊长度在开花期、果实膨大期分别为17.2和27.9 cm,显著高于CF处理和CK处理(P<0.05);红枣裂果率由CK处理(18.8%)和CF处理(15.7%)下降到BOF处理的(13.1%)。BOF处理与CF相比可实现增收4 389.0 元/hm2,化肥用量降低18.2%。【结论】  相似文献   

17.
王英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4,(24):8137-8139
[目的]以南疆枣园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地表覆盖模式对果园土壤温度和红枣生长发育的影响,寻找最优地表覆盖模式,为红枣高产优质生产提供参考.[方法]在翻耕覆膜、翻耕秸秆覆盖、翻耕裸地和免耕裸地条件下,对5年骏枣枣园的土壤温度、枣果生长发育、枣果生长动态、枣外观品质进行测量.[结果]0 ~25 cm土层土壤平均温度翻耕覆膜>翻耕裸地>免耕裸地>翻耕秸秆覆盖.在生育期内,秸秆覆盖处理的综合生长量(二次枝长、二次枝粗)高于其他3个处理,促进枣树生长发育.不同覆盖处理措施中,秸秆覆盖下的枣品质最好,覆膜次之.[结论]综合考虑不同覆盖措施的效应,秸秆覆盖比较适宜新疆地区红枣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干旱区成龄红枣微灌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针对干旱区红枣微灌技术发展需求,采用目前最常用的滴灌、涌泉灌、微喷灌三种微灌技术进行田间试验,从产量、品质、生理性状、根系分布及土壤水分状况分析表明,微喷是成龄红枣最适宜的微灌技术形式,其次为滴灌,涌泉灌的效益最差,其中微喷、滴灌三管、滴灌双管处理与地面灌相比,均能增产10;以上,减少灌溉定额40;以上.同时初步确定成龄红枣微灌适宜湿润比为40;~70;,微喷灌采用70;的湿润比,滴灌采用40;~50;的湿润比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9.
蜜蜂授粉与喷施赤霉素对枣树坐果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田间试验与实验室测定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蜜蜂授粉与喷施赤霉素对枣果坐果、生长、产量、品质与有仁百分比的影响。结果表明,蜜蜂授粉比喷施赤霉素后枣树的的坐果率可提高0.07百分点,株产量增加34%,单果质量提高16.75%,总糖提高4.4百分点。可见,枣树可以采用蜜蜂代替喷施赤霉素进行授粉,以达到增产的效果,实现绿色果品生产。  相似文献   

20.
大枣是辽西地区的重要经济林树种,大枣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果实风味佳美,营养丰富,易贮耐运,不但是我国民间传统的药物之一,也是我国大宗出口的土特产品,栽培枣树经济效益较为显著。因此,为充分利用辽西丰富的野生酸枣资源发展大枣经济林,本文详细介绍了辽西地区用野生酸枣改接大枣建园技术,为其他同类地区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