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转基因双抗杂交棉F1、F2代高产优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结果表明,在病圃和不打药防治田间二代棉铃虫条件下,由218个材料中筛选和鉴定出的6个最佳新组合试验,F1代霜前皮棉产量比对照中棉所29F1增产12.2%~31.4%,总平均增产19.9%,其中W-1407和W-1408表现突出,分别比对照增产31.4%和26.8%.纤维品质平均比强度高达26.8cN@tex-1,麦克隆值4.3.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2.
以转基因抗草甘膦棉材料和常规棉为试材,采用不同浓度的草甘膦溶液浸泡已催芽的棉种,经不同时间处理后,记录棉花的出苗率及幼苗生长情况.实验结果表明,草甘膦对常规棉花的出苗及胚根生长的抑制作用明显高于抗草甘膦棉花.因此,可以利用浸种法鉴定转基因抗草甘膦棉花.  相似文献   

3.
以43份杂交棉F1代为研究对象,时各杂交组合主要性状竞争优势、相关系教及通径系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杂交棉F1代中皮棉产量、单株铃数和表分都有较强的竞争优势;时皮棉产量直接作用较大的性状为单株铃数、衣分和单铃重,对F1代的筛选应注重对这几个性状选择,以获得强优势的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4.
小麦F2代杂种利用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小麦F2代杂种优势是杂优利用的有效途径。利用太谷核矮败小麦制种技术很容获得F1代杂种,F1代自交即可获得F2代杂种。本文分析了小麦F2杂交种优势利用的可行性,论述了利用矮败小麦获得F2代杂种的技术 节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5.
应用PCR技术,分析草某膦氧化还原酶基因(GOX)和修饰草甘膦氧化还原酶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及表达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建立了检测转基因抗草甘膦油菜籽中草甘膦氧化还原酶基因的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利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自1996年抗农达转基因大豆正式上市以来,有关转基因大豆问题就展开了争论.13年的实践表明,抗农达大豆得到了迅速应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对大豆产业的发展和农民增收起了积极作用.减少了除草剂使用量和二氧化碳排放,加速了免耕技术的推广,也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抗农达大豆也有负而影响,主要表现在单位面积产量可能降低,出现了13种抗农达杂草.已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开发出了新一代转基因产品,这项技术正在新的起点上不断改进和提高.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未取得重大突破的情况下,无法直接利用小麦杂交一代用于大田生产,但如果选择适合的杂交二代作种子,可有效规避小麦杂交一代直接利用的各种制约因素,我们对现有的小麦杂交二代进行选择,并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筛选出了有明显产量优势可利用的杂交二代组合,试图为杂交小麦研究找一个新方向.  相似文献   

8.
抗虫杂交棉的选育与利用研究   总被引:32,自引:3,他引:32  
抗虫杂交棉是以丰产、抗病、综合性状好的品种为母本,以抗棉铃虫Bt转基因棉为父本,其杂种一代既继承了母本的丰产性,又继承了父本的抗虫性,且杂种优势明显。杂种二代抗虫个体和非抗虫个体分离比例为3∶1,回交一代的分离比例为1∶1,表现单基因显性遗传;叶色深浅与抗虫性有关,一般表现叶绿素含量高,叶色较深,抗虫效果好。抗虫杂交棉是综合治理棉铃虫最为经济有效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9.
抗草甘膦棉花高效简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抗草甘膦棉花品种是减少棉田杂草防治用工、提高植棉效益的有效途径。总结了黄河流域棉区抗草甘膦棉花的高效简化栽培技术,为其推广应用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0.
野生大豆抗草甘膦基因漂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田间种植从阿根廷引进的抗草甘膦大豆,并在其四周50m范围内种植野生大豆Y-8104,野生大豆收获后第二年继续种植,通过喷施高剂量草甘膦,发现一株抗草甘膦野生大豆,对该抗草甘膦大豆在田间种植,取其叶片提取DNA,再经过PCR检测,确认为阳性,初步判定该株野生大豆为基因漂移植株.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棉花杂种优势的表现及其生理生化基础、杂优的利用途径进行了综述。并就今后的工作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每年的6―8月是长江流域棉区棉花生长的关键时节,通常伴随着高温胁迫。环境温度过高,棉花种子存活率、发芽率,苗期植株的生长速率、株高、茎粗、叶片数量,花铃期的开花率、结铃率,以及皮棉产量、籽棉产量等都会受到严重影响,最终导致棉花减产甚至植株死亡。通过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解析高温对棉花的种子萌发、植株营养生长、生殖生长及产量、品质、主要代谢过程的影响,同时探究棉花生理生化和分子的适应机理,为筛选耐高温棉花种质资源和选育耐高温棉花新品种提供有效方法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浅谈陆地棉杂种二代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杂种优势利用是提高棉花产量主要途径之一。研究表明,一些陆地棉F2仍具有明显的产量杂种优势,种子成本低廉的F2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陆地棉F2杂种优势遗传基础、优势表现以及目前生产上出现的问题,并从育种层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4.
 以52份陆地棉组合为分析对象,对F1、F2皮棉产量、纤维品质进行比较,筛选可在生产中进一步利用的F2组合。结果表明,只有选育F1产量、纤维品质的竞争优势、中亲优势、超高优势均较强,衰退率小的组合,F2中才能筛选出能在生产上应用的组合。本试验有3个组合表现优异,分别是09L-71×09-803、09-974×PB08-1、PB08-1×09-803,2010年F1、F2 皮棉产量皆高于对照10%以上,2011年比较试验中F2产量、纤维品质性状变异小、表现好。  相似文献   

15.
棉花杂交组合F1、F2高产优质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解棉花杂交组合F1、F2高产优质性状的表型差异,为F2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以6个优良品种(系)为亲本,配制8个杂交组合,对F1、F2表型性状、产量性状、纤维品质性状比较分析。结果表明:8个杂交组合的表型、产量、纤维品质表现都有差异,强分离F2整体上有优势衰退的趋势,部分强优势组合F2产量优势增加。杂交种的株高竞争优势明显,植株长势较鲁棉研28号旺盛;F2产量竞争优势的衰退与铃重、衣分的减少有关,部分强优势组合产量的增多可能与单株结铃数的显著增多有关。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强优势组合F2仍然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长江流域春棉F2油后直播利用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5个表现突出的春棉品种F2为研究对象,通过油后直播的方式,以短季棉品种中棉所50为对照,主要研究不同品种F2产量、纤维品质、早熟性和僵瓣率的表现。结果表明,皖杂棉5号F2和中棉所63 F2早熟性、僵瓣率差于对照,但产量和纤维品质明显优于对照。因此,在合理的栽培技术保障下,春棉F2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棕絮棉18个性状的杂种优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利用3个亲本配制的6个杂交组合。研究了棕絮棉的生育期、株高、果技数、总果节数、木技数、木技铃、总铃数、单铃重、衣分、亩籽棉、株皮棉、2.5%跨长、整齐度、比强度、伸长率、麦克隆值等18个性状的中索优势、超亲优势和竞争优势。并据此初步选育出产量、纤维品质较为优良的杂种棉一个。  相似文献   

18.
杂交水稻种子活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文明  倪安丽 《杂交水稻》1998,13(3):27-28,38
采用5种方法测定杂交水稻特优63,汕优63,协优57,协优63和特优559等新种子活力,结果表明;不同组合间种子活力存在显著差异,发芽的生理测定一加速老化试验的简化活力指数均与种子田间成苗率存在显著正相关,选用发芽的生理测定结合加速老化试验,综合判定种子活力水平是较为准确的。  相似文献   

19.
高产杂交棉棉铃发育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新疆生态条件下,选用不同叶形杂交棉品种,分析比较不同品种棉铃直径、长度、体积、重量以及纤维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铃龄20d之前品种间棉铃最大直径、长度、体积及棉铃干重无明显差异;铃龄20d以后,棉铃最大直径、长度、体积及干重迅速增加,品种间均表现为石杂2号新陆早43号新陆早33号。对产量及纤维品质的分析表明,新陆早43号和石杂2号单株结铃数、铃重及产量均高于新陆早33号,但棉纤维平均长度、马克隆值和断裂比强度等纤维指标均低于新陆早33号。  相似文献   

20.
针对江汉平原棉田种植密度偏稀的问题,研究了该地区杂交棉棉田种植密度对棉花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6个密度处理每公顷1.2万、1.95万、2.7万、3.45万、4.2万、4.95万株中以3.45万株子棉产量最高;单株成铃数随密度的增加极显著或显著降低;铃重也以3.45万株·hm-2最高;种植密度对棉花衣分影响较小.经模拟分析,密度为3.76万株·hm-2时子棉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