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茶红锈藻病是能使茶树未老先衰的一种枝干病害,发生普遍,危害较重,是造成我省茶叶低产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研究,已探明该病的发生规律,在一年中有两个传播高峰期。找到了有效的防治方法、防治适期,能有效地控制此病的危害,保护茶树健壮生长。 相似文献
2.
3.
4.
山苍树,又名山鸡椒、山姜子、木姜子。我国南方广大丘陵山区均有分布。湖南、江西、安徽、浙江、云南、四川、贵州等省产量较多。山苍子精油、核仁油在轻工、化工和食品工业用途广泛。但炼油后的残渣——山苍饼,目前各地多废弃之,殊为可惜,本文 相似文献
5.
6.
茶心枯病是一种危害茶树叶片的病害,此病在六十年代,仅个别茶区有发生,到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期,有所蔓延扩展。1972年以来,我们调查了我省桃源、安化、常德、新化、涟源、双丰、茶陵、长沙、岳阳、临湘、平江等地茶区均有发生。并且在不少茶区都有发展 相似文献
7.
8.
茶芽枯病是龙坞公社近年来发生的一种新病害,被害的茶树,芽枯焦、扭曲,嫩叶的叶尖和叶缘最初变褐色,后来叶片大部或全部枯焦、皱缩并易破裂。后期,在芽和嫩叶的被害部表面产生许多黑色小粒点,即芽枯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受害重的茶树,产量降低,品质变劣,对夺取茶叶高产优质带来严重的威胁。 相似文献
9.
茶蚕发生规律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蚕Andraca bipunctata Walker属鳞翅目家蚕蛾科,又名茶狗子、无毒毛虫、茶叶家蚕等。茶蚕除为害茶树外,还为害油茶、山茶等。幼虫咬食叶片,严重时片叶不留,不仅影响当年产量,且导致树势衰退,几年内产量不易恢复。一、发生规律 1.生活习性茶蚕在安徽省一年发生2~3代,皖南以3代为主,皖西大别山区以2代为主,在金寨县个别年份也有3代现象。以蛹越冬,在金寨5月中旬前后羽化,第1、2代幼虫分别于6 相似文献
10.
11.
茶蚜,又名茶二又蚜,属同翅目蚜虫科.茶蚜是山东茶树上的主要害虫。该虫在新梢上趋嫩危害明显,聚集刺吸危害茶芽和嫩叶.芽被害后,细瘦黄谈,萌发伸育迟缓;嫩叶受害,开始叶缘褪绿、黄谈,中部暗绿无光泽,进而向下卷编,严重时新消萎缩以至枯揭。茶蚜危害对茶叶产量和品质影响明显.按一芽二叶标准采摘,新消受害率5%,百芽重减轻1.6%;受害率10%,百芽重减轻3.6%;受害率100%,百芽重减轻444%。同时受害芽也趋老化。春季危害严重时甚至无茶可采。受茶蚜危害的茶叶,失去了正常熟香,有腥气异味,茶汤暗淡混浊,无味;多酚类… 相似文献
12.
13.
<正> 水稻稻曲病属于子囊菌,以菌核,厚垣孢子形式越冬,病菌在水稻开花至乳熟期侵入谷粒,在颖壳内形成丝块,发育成肥厚病粒,颜色墨绿至黑色。稻曲病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及稻谷质量。我县于一九八○年在右卫乡东彰村开始发现稻曲病,以后稻曲病发生面积逐年蔓延,危害程度逐渐加重。一九八三年全县发生稻曲病五千亩,占七万七千亩水稻面积的百分之六点四。一九八四年发生面积三万亩,占水稻面积十二万亩的百分之二十五。全县有十 相似文献
14.
15.
16.
棉花铃病是棉铃在不良的气候条件下,受多种病原菌侵染所造成.得病后烂铃、僵瓣,对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引起铃病的病原菌,常见的有疫病菌、炭疽病菌、红腐病菌、茎枯病菌、红粉病菌、曲霉病菌及角斑病菌(细菌)等. 相似文献
17.
18.
茶长绵蚧(Chloropulvinaria floccifera Westw)属同翅目、介壳虫科,寄生于茶树、油茶等植物。我场茶长绵蚧的发生是从油茶传入茶园,蔓延十分迅速,已成为茶树主要害虫之一,特别是第四茶区2、9号地,为害面积达230亩,被害后茶树生机衰弱,树叶枯凋,煤病满布,芽叶减轻(经测定千个l芽2叶重仅192克,比对照236.6克减产18.3%),受害重的茶树呈光秃黑枝,绿叶稀少,严重时一株上有雌成虫4300只,严重地影响到茶叶高产优质。 三年来,通过室内饲养观察、药剂试验和大田防治相结合的措施,初步探明了茶长绵蚧的发生发展规律,并摸索出了一些防治方法,基本上已消灭或抑制了该虫在我场茶园的为害,目前茶树已开始恢复正常生长。现将几年来资料整理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香蕉黑星病的发生与危害日趋严重,对香蕉黑星病的发病原因、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进行概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