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阔叶红松林下早春植物小叶芹为研究对象,调查各器官生物量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整个生长季节过程中,小叶芹各器官生物量总体呈先增加后减少变化趋势,各器官生物量达到最大值时间并不一致,总生物量与茎叶生物量为6月初,最大值分别为0.9 g和0.69 g;新根为6月末,最大值为0.2 g;老根为8月中旬,最大值为0.19 g。8月中旬以后,小叶芹各器官生物量迅速减少,植株进入衰败期。总生物量与茎叶生物量之间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而与根生物量之间相关性不显著。小叶芹在生长过程中地上生物量大于地下生物量。小叶芹总生物量随茎叶生物量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2.
《林业实用技术》2021,(9):94-95
辽西地区气候干旱,土壤沙漠化情况比较严重,生境极度脆弱。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 Lam)超强的生理特性和较高的利用价值,为其育苗造林绿化应用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通过几年来营林绿化应用推广和栽培经验,总结育苗造林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阴山北麓地区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人工灌木林为研究对象,在立地和林分调查的基础上,开展小叶锦鸡儿地上生物量预测模型研究,旨在为该区小叶锦鸡儿人工灌木林的抚育管理和资源有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平均冠幅(D)和灌丛高×冠幅面积(HC)2个指标作为自变量来拟合小叶锦鸡儿地上生物量效果最佳,预测模型精度检验的总相对误差(RS)、平均相对误差(EE)和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RMA)均小于20%,生物量模型W=1.150+D1.820和W=1.067+(HC)0.785可作为优化模型来估算阴山北麓地区小叶锦鸡儿的地上生物量。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叶林模式杜仲6—10月的生物量动态变化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杜仲枝条长度和粗度前期增长较快,而到8、9月以后,增长缓慢,在10月份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15.57 cm和1.971 cm。6—8月为杜仲枝条皮干重的缓慢增长期,8—10月为杜仲枝条皮干重的快速增长期,在10月份最高,达到15.99 g;不同月份杜仲枝条皮含水率从高到低顺序为:6月>8月>9月>7月>10月,6月份最高可达74.7%,而10月份最低为68.88%。6—7月杜仲剥皮枝条干重增长不明显,7—10月为杜仲剥皮枝条干重的快速增长期,在10月份最高,达到111.63 g。不同月份杜仲剥皮枝条含水率从高到低顺序为:6月>7月>8月>9月>10月,6月份最高可达66.95%,而10月份最低为50.16%。6—9月为杜仲叶(单枝)总干重的增长期,9—10月为稳定期,9月份最高,达到48.96 g;不同月份杜仲叶(单枝)含水率从高到低顺序为:9月>8月>6月>10月>7月,9月份最高可达72.44%,而7月份最低为69.91%。不同月份杜仲叶片数量(单枝)从多到少顺序为:8月>9月>10月>7月>6月,8月份最多可达59片,而6月份最少为39.7片。建议以杜仲叶子为原料的加工产业,应在9月采摘叶子。  相似文献   

5.
在福建泰宁县大田乡选择4种不同经营模式的毛竹林分,即模式A为毛竹阔叶树混交林(树冠投影比5∶5)、模式B为毛竹阔叶树混交林(树冠投影比8∶2)、模式C为毛竹纯林、模式D为毛竹杉木混交林,分析比较不同模式的毛竹林分生物量结构,结果表明:不同模式林分的毛竹胸径、竹高等生长因子差异显著,阔叶混交林的毛竹平均单株生物量、胸径和竹高值较高;毛竹单株器官生物量以竹秆所占比例最大,达46.81%~54.27%,其中以模式B的最高;毛竹单株总生物量最大的为模式A,达34.98 kg/株;毛竹群落总生物量最大的为模式D,达139.42 t/hm2。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辽西及周边地区柠条人工林生长状况和地上生物量的调查,结果表明:辽西及周边地区柠条人工林实施科学平茬,不但能解决畜禽“舍饲”的饲料来源问题,而且还会使柠条愈采愈多、愈割愈旺,实现林牧双赢。同时还对柠条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直播造林以及枝叶含水率等诸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在甘肃天水地区进行了野生植株的引种及繁育技术试验研究,掌握了小叶金露梅(Potentilla parvifolia)在天水环境下的生长情况,介绍实生繁殖、扦插繁殖、组织培养繁殖的技术措施,可为小叶金露梅的产业化发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20世纪80年代营造的针阔混交林生物量调查表明,红松阔叶混交林生物量比红松纯林高4.9%~21%,落叶松阔叶混交林生物量比落叶松纯林高7.6%~21.3%,红松阔叶混交林单株生物量比红松纯林高120%~148%,落叶松阔叶混交林单株生物量比落叶松纯林高108%~151%,在不同混交林型中,灌木层和草本层植物种类丰富、数量多,所以其生物量大于纯林。  相似文献   

9.
青蒿(Artemisia annua)为菊科蒿属1年生草本植物(张萍等,2001;董岩等,2004;Tang et al.,2006),是我国传统中药,其提取物青蒿素(artemisinin,QHS)是含有过氧桥结构的倍半萜内脂类化合物(Patrick et al.,2007;Liu et al.,2007).  相似文献   

10.
对湖南衡阳紫色页岩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地区引种成功植物芦竹的生物量进行了5年的观测.结果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芦竹单丛生物量从l年的0.143 kg增加到5年的3.95 kg,5年生芦竹的总生物量为17.78 t.hm-2;其中,杆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比例呈明显增加的趋势,叶生物量的比例呈下降趋势,根茎生物量的比例较为稳定,须根生物量的比例呈下降趋势;根系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比例较大,占21.01%~44.06%;施肥后芦竹单丛分蘖根数增加214%,平均高增加210%,平均地径增加119%;采用芦竹茎杆基部、长为4节、3年生、苗杆倾斜45°、100 m g/kgGGR组合的栽培技术,芦竹成活率最高,生长最好.研究结果为紫色页岩地区植被恢复和芦竹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小叶锦鸡儿1年生播种苗的生长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叶锦鸡儿1年生播种苗苗高、地径的生长变化及生物量组分分配模式的研究结果表明,苗高、地径的生长规律符合S形生长曲线,可用Logistic方程拟合,整个生长期可划分为4个阶段,即出苗期、生长初期、生长盛期和生长后期,其中生长盛期苗高、地径的生长量分别占年生长量的63.7%和54.5%。小叶锦鸡儿播种苗根、茎、叶的生物量分配比例为:23.8:25.2:51.0,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生物量之比(R/T)为0.312。苗高、地径与生物量呈线性相关。且地径与地上部分生物量和总生物量的相关系数分别大于苗高与两者的相关系数。  相似文献   

12.
种间竞争对甘草柠条生物量积累和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和不同混栽比例条件下甘草和柠条的生物量积累、分配模式及种间竞争动态.结果表明:混栽后甘草和柠条播种苗的平均单株生物量较纯栽都有所降低,柠条受种间影响的程度较甘草大.混栽甘草的根部和单株生物量较纯栽分别减少了18.12%和14.52%,地下部分受到的影响较地上部分大;混栽柠条的根部和单株生物量较纯栽分别减少了36.51%和44.74%,地上部分受到的影响较地下部分大.甘草根、茎、叶和单株生物量混栽与纯栽之间的差异都不显著;柠条根、茎、叶和单株生物量混栽与纯栽之间的差异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总的来说,混栽条件下甘草和柠条的相对总生物量(RYT)随着生长时间延长和密度的增大呈减小趋势.低密度混栽时,甘草和柠条表现出一定的互惠关系;高密度混栽时,二者共用资源受限,表现出相互拮抗的关系,且随着生长时间延长而加强.混栽比例不同,甘草和柠条的种间竞争率(CR)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柠条占有较大比例的处理(甘草20%;柠条80%)中,甘草的竞争力较小;在甘草占有较大比例(甘草80%;柠条20%)和两者比例相等的处理(甘草50%;柠条50%)中,甘草的竞争力均大于柠条.苗期甘草在混栽群体中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3.
国内柠条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详细介绍了国内柠条的研究现状,分别总结了柠条在分类学、植物区系分布、资源利用开发方面所取得的成果。重点介绍了柠条在分类学方面的研究情况,系统叙述了柠条在植物区系分布方面的成果,另外介绍了柠条的药用、饲用、能用等方面的价值以及这些方面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4.
小叶锦鸡儿是我国北方干旱地区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在乌兰察布市后山地区及三北防护林中广泛应用,在风蚀荒漠化防治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针对不同林龄小叶锦鸡儿灌木林进行平茬复壮试验,为灌木防护林的经营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郭海峰 《甘肃林业科技》2009,34(4):41-43,30
通过总结盐池柠条生物学特性、营养成分、栽培表现、栽培技术要点,可为盐池柠条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采用L i-6200光合分析仪,在自然条件下对柠条叶片蒸腾速率的日进程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在夏季晴天条件下,柠条叶片蒸腾速率的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13:00~15:00时,约为9.392μmolH2O.m-2.s-1。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了柠条叶片蒸腾速率与大气温度、叶片温度、水汽压、水汽压亏缺等生理、生态因子间的回归方程。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其蒸腾速率与水汽压和胞间CO2浓度的回归方程为:TRAN=0.563EAIR-0.004 91C INT 1.824(R2=0.998)。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桦树柠条混交林及桦树纯林、柠条纯林的林木生长量、林分生物量、根系分布规律等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混交林的桦树高生长量比纯林桦树提高47.6%~119.5%,胸径提高44.1%~143.1%;混交林的林木生长量及单株生物量均高于纯林;混交林中桦树根系分布比纯林均匀,使林木充分利用土壤养分、水分、空间,利于林木的生长。  相似文献   

18.
小叶锦鸡儿花棒固沙林生物生产力及适宜经营密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半固定沙地小叶锦鸡儿、花棒固沙林生物量的调查,初步确定了2个树种的生产力范围及适宜密度。调查结果表明,在嫩江沙地12年生小叶锦鸡儿林分最佳营林配置方式为带状,带距6m,穴距2.0m,花棒林分的稳定性远不如小叶锦鸡儿林分,在固定流沙方面,最好采用小叶锦鸡儿作为主栽树种。  相似文献   

19.
半固定沙地樟子松小叶锦鸡儿混交林营造及经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嫩江沙地樟子松和小叶锦鸡儿人工混交林林分状况和生长指标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统计分析方法,探讨了混交林主辅林种间的生长消长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林龄的增长,辅助树种小叶锦鸡儿对主栽树种樟子松的生长发育具有抑制作用,樟子松的生长发育进程减慢,应对小叶锦鸡儿林分进行人工干预,以促进樟子松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