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蒸煮工艺和化学成分对米饭应力松弛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用4种工艺制作米饭,用质构仪测定米饭的应力松弛曲线,并分析米饭的主要化学成分,研究米饭的应力松弛参数与化学成分的关系,为米饭蒸煮工艺的优化和新型炊具的开发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不同工艺蒸煮的米饭的应力松弛参数有较大的差异性,较低温度下蒸煮的米饭的硬度较大,较高温度下蒸煮米饭的黏性较大。米饭的平衡弹性系数E0为15.754~89.323 Pa;衰减弹性系数E1为34887.528~35213.051 Pa;松弛时间τ为0.130~0.179 s;松弛非线性指数n为0.019~0.054,黏度系数η为4538.085~6248.998 Pa·s。米饭为具有一定交联程度的黏弹性体,其松弛参数与米饭的化学成分有较大关系,蛋白质含量较高的米饭的E0、τ和η较大;脂肪含量较高的米饭的E0较小;直链淀粉含量较高的米饭的E1和τ较小。建立的基于米饭的化学成分与米饭松弛参数的多元幂函数式方程具有较高的拟合精度。  相似文献   

2.
显热通量(sensible heat flux,H)是反映地表湍流运动的重要参数,准确获取该参数对于区域内热量交换规律的认识和农业生产及水资源的有效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涡动相关仪(eddy covariance system,EC)和大孔径闪烁仪(large aperture scintillometer,LAS)是目前生态系统水热通量的主要测量手段,但两者观测范围的空间尺度存在差异。该研究以呼伦贝尔草甸草原生态系统为对象,通过对比分析两种方法观测的显热通量(HLASHEC)变化特征,对两者之间的差异(ΔH)及产生原因进行探究,并且定量研究了不同因子对ΔH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在不同时间尺度内,HLASHEC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显热通量主要受到净辐射的驱动作用,同时ΔH与净辐射存在正相关性;对应时刻HLASHEC之间线性回归方程斜率为1.13,拟合优度R2为0.81,说明大孔径闪烁仪在草甸草原区有着很好的适用性;EC能量平衡闭合程度会影响HLASHEC之间差异,剔除能量平衡闭合率(energy balance ratio,EBR)小于0.8的数据后,HLASHEC之间线性回归方程斜率减小至1.05,说明能量平衡闭合程度越高ΔH越小;净辐射(net radiation,Rn)、风速(wind speed,WS)、波文比(Bowen ratio,Bowen)和饱和水汽压差(saturated water vapor pressure difference,VPD)与ΔH之间相关性显著,是ΔH的主要气象环境因子;ΔH单个影响因子的解释能力从高到低依次为净辐射、风速、EC能量平衡闭合率、饱和水汽压差、波文比,任意两个不同影响因子之间均呈现双因子增强作用,解释能力较高的交互影响因子为净辐射/风速和风速/波文比。研究结果有利于准确理解LAS与EC显热通量观测过程中的空间尺度效应,同时可为区域尺度扩展和遥感地面验证过程中通量数据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两种不同抗旱性的玉米品种("陕单21"和"郑单958")和高粱品种("晋中405"和"晋杂12")为对象, 研究了土壤渐进干旱过程中茎木质部水分传输能力与光合作用之间的协调关系, 试图揭示玉米和高粱品种抗旱性差异的水力生理机制。结果表明: (1)相同土壤干旱程度下, 玉米品种"郑单958"的叶水势、净光合速率(Pn)、最大光化学量子效率(Fv/Fm)和PSⅡ实际量子效率(ΦPSⅡ)高于"陕单21", 其气孔导度(Gs)及蒸腾速率(Tr)则低于"陕单21"。高粱品种"晋杂12"的Pn和ΦPSⅡ高于"晋中405"。表明玉米品种"郑单958"和高粱品种"晋杂12"的抗旱性相对较强。(2)土壤渐进干旱过程中, 玉米和高粱光合气体交换参数(Pn、Gs及Tr)的下降早于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ΦPSⅡ)的下降, 表明气孔关闭比PSⅡ活性受损要早。(3)抗旱性强的玉米品种"郑单958"和高粱品种"晋杂12"同时具有相对高的水分传输能力, 其抵抗气穴化形成的能力更强, 但高粱抵抗气穴化的能力不如玉米, 高粱通过快速的栓塞来减少水分散失。(4)玉米Pn和Gs对茎木质部水分传输能力下降的敏感性高于高粱, 抗旱性强的玉米和高粱品种Gs对木质部水分传输能力下降的敏感性更强。高粱能在低水分传输能力的情况下, 维持较高的光合作用, 反映了高粱保守性的水分利用策略。  相似文献   

4.
不同雨强条件下工程措施对坡地产流产沙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基于试验站不同坡地措施(坡耕地和坡改梯)2016年和2017年的逐日降水、产流产沙数据,研究不同坡地措施和雨强下产流产沙规律特征,定量揭示坡改梯和坡耕地对产流产沙的影响。结果表明:(1)7月平均雨强I、最大雨强I30及坡地产流量最大,8月最大雨强I60与坡地产沙量最大,表明坡地产流产沙高峰期与雨强高峰期一致。(2)春夏两季产流、产沙量与II30I60相关性显著(超过95%置信度检验)。其中坡耕地产流产沙量与II30I60的相关系数整体高于坡改梯。春夏季坡耕地产沙量分别是坡改梯的3.91,7.85倍。(3)降雨主要集中在I(1~3 mm/h)、I30(3~29 mm/h)、I60(2~27 mm/h)之间,且坡地产流产沙量与最大雨强I30、最大雨强I60在95%置信度水平呈现显著正相关。当I30达到29.0 mm/h、I60达到26.6 mm/h时,坡地产流产沙达到最大,坡耕地产流产沙峰值是坡改梯的2.43,7.52倍以上,并且坡耕地全年产流产沙变异系数总体高于坡改梯,因此坡改梯工程在一定程度上防治了水土流失,使产流产沙变化减小。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复杂猪舍环境下猪只堆叠和粘连导致群养猪只攻击行为识别准确率低和有效性差的问题,该研究提出一种改进的YOLOX模型,引入攻击活动比例(PAA)和攻击行为比例(PAB)2个优化指标,对群养猪只的撞击、咬耳和咬尾等典型攻击行为进行识别。首先,为提高模型特征提取能力添加归一化注意力模块获取YOLOX颈部的全局信息;其次,将YOLOX中的IoU损失函数替换为GIoU损失函数,以提升识别精度;最后,为保证模型的实时性将空间金字塔池化结构SPP轻量化为SPPF,增强检测效率。试验结果表明,改进的YOLOX模型平均精度达97.57%,比YOLOX模型提高6.8个百分点。此外,当PAAPAB阈值分别为0.2和0.4时,识别准确率达98.55%,有效解决因猪只攻击行为动作连续导致单帧图像行为识别可信度低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的YOLOX模型融合PAAPAB能够实现高精度的猪只攻击行为识别,为群养生猪智能化监测提供有效参考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土壤饱和导水率(Ks)是反映土壤入渗性能与土壤持水能力的重要参数,为探究流域尺度下土壤Ks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更好地掌握土壤水文过程与调节机理,选取晋西北黄土丘陵区朱家川流域横向梯度(上游、中游、下游)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70个样点)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水头法测定土壤Ks,并获取样点地形因子和其他土壤理化性质,通过建立土壤Ks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PLSR),分析影响土壤Ks空间分布格局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1)除土壤容重和砂粒含量为弱变异外,区域土壤理化性质其余因子均为中等变异;土壤Ks在横向梯度下表现为上游 > 中游 > 下游;(2)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Ks差异显著(P<0.05),由高到低顺序为林地 > 农地 > 草地;(3)林地(VIP=1.997)与草地(VIP=1.710)利用方式、土壤容重(VIP=1.548)、土壤有机质(VIP=1.323)、大团聚体(VIP=1.266)、粉粒含量(VIP=1.062)和黏粒含量(VIP=1.049)是土壤Ks变化的主要因素,林地利用方式影响程度最大。土地利用、土壤性质、地形因子均是影响黄土丘陵区土壤Ks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用来模拟预测土壤Ks空间分布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7.
以康定县折多山高寒山地灌丛草甸凋落物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外调查及室内测定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凋落物蓄积量、持水及失水过程,以期探讨不同海拔和坡向凋落物水源涵养功能的差异。结果表明:(1)研究区凋落物的蓄积量在4.02~4.77 t/hm2波动,均表现出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逐渐降低,且半阴坡>半阳坡,海拔对凋落物蓄积量呈极显著影响(P<0.01);(2)研究区凋落物最大持水量与蓄积量表现出一致的规律,有效拦蓄量最大为3 800 m半阳坡(5.95 t/hm2),最小为3 800 m半阴坡(2.53 t/hm2);(3)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水时间关系式为:Wt=aln (t)+b;枯落物吸水速率与浸水时间关系式为:V=ktn;失水量与失水时间呈显著对数关系(R2>0.95,P<0.01),失水速率与失水时间呈显著幂函数关系(R2>0.99,P<0.01)。可见,该地区灌丛草甸凋落物的水源涵养功能在不同海拔和坡向间有明显分异特征,控制放牧减轻草甸退化和增加该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能有效提高该区凋落物水源涵养功能。  相似文献   

8.
该论文以116个蜂蜜样品为对象,考察蜂蜜理化指标间的相关性,并采用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建立快速定量模型,探讨模型对蜂蜜理化性质指标的定量能力,比较近、中红外光谱在定量检测中的能力,从数据层融合角度考究光谱融合对定量精度的提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蜂蜜的部分理化性质间具相互关联性,色差、电导率和pH两两呈正相关,pH和可滴定酸,水分与黏度之间彼此呈负相关;近红外光谱技术(near-infrared spectrum,NIR)和中红外光谱技术(mid-infrared spectrum,MIR)对果糖、葡萄糖、还原糖、果糖/葡萄糖、水分、黏度、pH和色差具有良好的定量分析能力(R2>0.9),对电导率、蔗糖、麦芽糖和可滴定酸的精度和模型相关系数尚可接受;二者单独对淀粉酶值、脯氨酸的定量结果较差,通过数据融合后,脯氨酸精度有所提升(Rc 0.825,Rp 0.664,RMSEC 38.68,RMSEP 49.57),淀粉酶值无优化(Rc 0.799,Rp 0.695,RMSEC 2.57,RMSEP 3.02)。MIR对糖的定量分析精度略优于NIR。研究证明将近、中红外光谱用于蜂蜜部分理化指标的快速定量是可行的,数据融合对模型产生积极影响,但仍存在很多理论和算法问题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9.
该文提出了树脂微通道乳化法生产单分散的油包水(W/O)型乳状液,研究了分散相压力、连续相黏度、乳化剂种类对乳状液生成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液滴稳定形成压力范围内,随着分散相压力的提高,平均粒径增大,变动系数增大但小于10%,低于临界压力Pmin和高于临界压力Pmax,无法形成单分散的乳状液;连续相黏度越大,生成的乳状液粒径越大,变动系数越高;所使用的乳化剂中,聚甘油多聚蓖麻醇酸酯适合生产单分散的W/O型乳状液,生成的乳状液粒径42~60 μm,变动系数10%以下;使用甘油单油酸酯、磷脂类乳化剂时,虽然能形成液滴但很快发生凝集、聚合现象;当使用蛋白质类乳化剂时,基板被润湿,分散相连续流出不形成液滴,单分散的油包水型乳状液无法形成。  相似文献   

10.
伍海兵  马想  梁晶 《土壤》2023,55(4):911-917
为改善城市土壤团粒结构,以上海典型搬迁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外培养试验,研究了不同用量厨余垃圾沼渣堆肥和化学改良剂分别单施以及混施对土壤水稳定性团聚体、团粒结构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20%、30%沼渣堆肥单施处理可显著增加搬迁地土壤0.5~1.0、1.0~2.0 mm粒径大团聚体以及0.106~0.25 mm粒径微团聚体质量分数(P<0.05),而显著降低<0.106 mm粒径微团聚体质量分数(P<0.05)。化学改良剂β-环糊精单施处理可显著增加土壤微团聚体总量(P<0.05);3 kg/m3用量硫酸钙、氧化铁单施处理均可显著促进土壤大团聚体的形成(P<0.05)。沼渣堆肥和化学改良剂混施处理较单施处理显著增加土壤>2.0、0.25~0.5 mm粒径大团聚体质量分数(P<0.05),而降低<0.106 mm粒径微团聚体质量分数(P<0.05)。在沼渣堆肥处理中,以20%沼渣堆肥添加量对土壤团粒结构改良效果最佳;在化学改良剂处理中,以3 kg/m3硫酸钙处理对土壤团粒结构改良效果最佳,其次是3 kg/m3氧化铁处理。WG20+SMmix处理(20%沼渣堆肥+化学改良剂混施)对搬迁地土壤团粒结构改良效果最佳,团粒结构达19.03%,较CK(对照组)、SMmix(化学改良剂混施)、WG20(20%沼渣堆肥)处理分别提高了94.0%、73.5%和26.0%。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黔中喀斯特山地黄壤区降雨侵蚀力R值的分布特征,为进行区域土壤侵蚀定量预报、土壤保持规划和水土流失防治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以黔中喀斯特黄壤分布区10个水土保持监测站点2013—2019年的日降雨量记录表和5 min间隔降雨过程摘录数据为主要数据来源,分析次R值分布特征、R值的月分布特征、年际变化特征和R值的雨量雨强分布特征。[结果] ①研究区系列最大次R值在次平均R值的几倍至十几倍之间,最大次R值占对应年份的年R值的比例最少都达22.28%以上。一年中几次比较大的暴雨对土壤侵蚀的贡献率大。②降雨侵蚀力R值主要分布在4—9月,又重点集中于6—8月;4—9月R值占年R值的90.00%左右,甚至达到95.00%以上;而6—8月所占比例最低(都为55.98%),最高达到85.25%。③年均R值由东南向西北呈明显的减小趋势;R值年际变差系数与之呈相反趋势,表明降雨侵蚀力由东南向西北稳定性逐渐降低;R值年际变差系数变化范围在0.20~0.44之间,年际变化较大。④中雨、大雨、暴雨和大暴雨是产生R值的主要雨量等级,大多数站点主要雨量等级所占比例均在60.00%以上。大雨因出现频率相对较高,历时较长,对总R值的贡献最大。大暴雨总体上出现的频率不高,但单次大暴雨的降雨侵蚀力的R值却可以很大,一次大暴雨就可能改变R的整体分布。雨强15~30 mm/h是R值分布的高峰区,其平均比例为31.97%;大于60 mm/h雨强的降雨发生的随机性更大,所产生的R值比例的空间分布差异也大。[结论] 黔中喀斯特山地黄壤区降雨侵蚀力R值时空分异明显,需因地制宜实施水土流失防治。  相似文献   

12.
1.水稻土中各类微生物数量比例和区系组成与旱地或荒地土壤有较明显时区别.芽孢杆菌中以Bac.idosusBac.megatherium为主,而Bac.subtilis-mesentericus等较少,此与水稻土的有机质状态似有一定关系.真菌中除一般土壤中均有的青霉、麯霉等菌外,常见的有Tuberculina、EmericellopsisSporormia(?)等特殊种类,它们对低氧环境似有较大的适应性.2.肥沃水稻土中除微生物数量和生化强度较高外,微生物区系与土壤肥力水平似有一定的相关性.肥力高的土壤中不对称组青霉菌合量较高,该组青霉菌的氨化作用及分解纤维素的能力均较强;同时,在肥力高的土壤中具有氢化能力的细菌数量也较肥力低者为多.3.初步结果指出,提高土壤肥力的人为措施具有改变微生物区系的可能性,然而生态地理因素对耕作土壤微生物区系仍有一定的限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褐煤腐植酸对钾的吸附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给褐煤的有效利用和腐植酸缓效肥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采用吸附等温线的试验方法,探讨了K+平衡溶液浓度、平衡时间、pH值及固液比对褐煤腐植酸钾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介质pH值升高有利于腐植酸样品对钾的吸附,且能加快吸附反应的速度;当pH<4.4时,Kd1>Kd2,此时以物理吸附为主。当7.12Kd1<Kd2,化学交换占主导地位。其等温吸附曲线符合Langmuir吸附形式,动力学吸附用Elovich方程描速最佳。经硝酸处理后的褐煤腐植酸样品对钾的吸附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适宜的固液比能提高2种样品对钾的单位吸附量,分别在固液比为0.06和0.04时达最大,其单位吸附量分别为0.079 g/g和0.094 g/g。  相似文献   

14.
为了明确灰枣不同枝龄二次枝果实品质差异性,比较同一树龄灰枣树不同枝龄二次枝的果实品质指标并对其进行因子分析和综合评价,为灰枣不同枝龄果实品质形成机理研究及科学整形修剪管理提供理论依据。该研究以新疆红枣主栽品种“灰枣”作为研究对象,测定枝龄不同的二次枝果实21项品质指标,对其进行因子分析,建立综合品质评价模型,并根据综合品质得分进行优良度排序。灰枣不同枝龄二次枝果实21项品质指标的变异系数(CV)均有所差异,其中P、Mn、Cu和总酸含量的变异系数均大于15.0%,其中果实P含量的CV最大,为19.2%;Vc、Ca和Fe含量及色差值b*的CV均在10.0~15.0%之间;总黄酮和Zn含量、色差值L*a*的CV均在5.0~10.0%之间;其余品质指标的CV均小于5.0%。经因子分析提取特征根值大于1的3个公因子,其累计方差贡献率达100.00%,第1公因子(f1)的贡献率为44.81%,主要由果实表面色差值L*a*b*、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形指数、单果质量和Mg含量8个因子决定,主要反映了果实表面颜色、果实大小等果实外观品质指标。第2公因子(f2)的贡献率32.21%,由蛋白质、总黄酮、可溶性固形物、总糖、K、总酸和Cu含量7个因子决定,主要反映了果实酸甜口感品质及部分矿质元素含量的高低水平。第3公因子(f3)的贡献率22.99%,由P、Zn、Ca、Mn、Fe和Vc 含量6个因子决定,主要反映了大部分果实矿物质元素和Vc含量的高低水平。总之而言,灰枣4种枝龄二次枝果实综合品质优良度排序为3年生二次枝果实>4年生二次枝果实>2年生二次枝果实>1年生二次枝果实,在灰枣生产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枝龄二次枝果实的不同优势,形成因地制宜的灰枣栽培模式,整形修剪中多留2年生以上的结果枝,应尽量减少1年生二次枝上结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比分析西鄂尔多斯地区四合木与红砂灌丛的阻沙能力,为原生草原与荒漠过渡带植物的多样性保护和珍稀濒危物种保育提供理论依据与数据支持。 [方法] 以西鄂尔多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四合木(Tetraena mongolica)、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灌丛沙堆为研究对象,运用典型样方法对四合木和红砂灌丛沙堆形态与生长状况进行系统测定,探讨沙堆形态发育及阻沙能力与四合木和红砂灌丛形态的关系。 [结果] ①四合木和红砂灌丛沙堆均呈半椭球型发育,四合木灌丛沙堆形态参数显著大于红砂灌丛沙堆(p<0.05); ②四合木、红砂灌丛与沙堆形态参数间(灌丛高度除外)具有显著相关性(p<0.01)。四合木灌丛沙堆长轴、短轴、半径与高度之间均呈二次函数关系,表明四合木灌丛可能进入衰退阶段,而红砂灌丛沙堆长轴、短轴、半径与高度之间均呈线性关系,表明红砂灌丛沙堆仍在发育; ③当冠幅面积(Sp)≤1.44 m2时,红砂灌丛沙堆的体积大于四合木灌丛沙堆,当Sp>1.44 m2时,四合木灌丛沙堆的体积一直大于红砂灌丛沙堆。四合木和红砂灌丛单位冠幅面积所拦截的沙物质体积分别为0.13和0.06 m3。 [结论] 可以初步判断四合木的阻沙能力大于红砂。整体来看,四合木对风沙环境的适应性较红砂强,随着冠幅面积的增长四合木灌丛拦截沙物质的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16.
无机盐对乙酸底物甲烷发酵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厌氧发酵反应器中的甲烷化以乙酸降解途径为主。已知的数十属产甲烷菌中只有MethanothrixMethanosarcina以乙酸为底物,其中Methanothrix常为消化器中的主力。本文以乙酸为碳源培养了Methanothrix优势菌液,分析了温度与无机盐对甲烷发酵的动力学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调整无机盐浓度,可使常规浓度培养液的总反应速度常数提高8倍,对Methanothrix产甲烷有显著影响;以研究较为成熟的温度因素作参照,当温度与无机盐在工程范围变化时,引起的动力学常数的变化幅度分别为0.01~0.43和0.04~0.59,无机盐与温度具有相同数量级的影响力。此外,本文采用适于厌氧水解的动力学模型研究乙酸底物甲烷发酵过程,结果表明,其产甲烷进入对数期后与试验数据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7.
李爽  王钰  于云飞  陈光蕾  赵洪猛  赵旭  王慎强  汪玉 《土壤》2023,55(4):821-828
土壤胶体因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及较强的吸附与迁移能力,其所携带的磷(胶体磷)已成为农田磷流失过程中的重要形态。为评估不同有机替代方式下稻田土壤胶体磷(Pcoll)的活性和流失潜力,本文依托两种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控氮控磷与控氮不控磷)方式下稻麦轮作长期定位试验,探讨了Pcoll含量变化、流失风险及其与不同土壤活性磷组分之间的关系。控氮控磷试验(4 a)设有3个处理:不施磷肥(CK)、单施化肥(CF)、猪粪有机肥替代30%化学磷肥(OF);控氮不控磷试验(24 a)设有3个处理:不施肥(CK)、单施化肥(CF)、猪粪有机肥替代40%化学氮肥(OF)。结果表明:在控氮控磷条件下,有机替代处理较单施化肥处理,土壤有机碳(SOC)、Pcoll含量及其流失潜力(LPP)均无显著性差异,胶体钼蓝反应磷占比(RMRP,MRPcoll/Pcoll)显著降低1.76%(P < 0.05)。在控氮不控磷条件下,有机替代处理的土壤Pcoll和SOC含量分别为13.08 mg/kg和20.19 g/kg,显著高于单施化肥78%和212.6%(P < 0.05);较单施化肥,土壤LPP和RMRP分别显著升高了1.89%和16.05%(P < 0.05)。两种有机替代方式下土壤Pcoll与土壤全磷(TP)、真溶解态磷(TSP)、Olsen-P、CaCl2-P等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 < 0.01);与土壤有机碳(SOC)在控氮不控磷条件下呈极显著正相关(P < 0.01),在控氮控磷条件下无显著相关性。以上结果表明,较控氮控磷有机替代方式,长期仅控氮的有机肥施用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机碳、胶体磷和不同活性磷组分含量,磷流失风险升高。因此,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养分等量控制是改善农田磷流失可行的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18.
 采用样方法采集数据,以重要值为测度指标,以丰富度指数D2、Simpsom指数D1、Shannon-Wiener指数H′、Sheldon均匀度指数JSW和Pielou均匀度指数E为测度指数,研究了崀山丹霞地貌14个天然常绿阔叶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1)在相似生境中,随着群落演替至亚顶极阶段,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趋势是增加的,顶极群落中,生境变优,灌、草层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趋势为增加,而乔木层无明显变化规律;2)群落物种多样性随海拔的变化,除一般常见的变化模式外,还出现一种双峰曲线模式;3)H′较D1,E较JSW具有较高的敏感度。D1与H′在描述群落乔、灌、草,H′与E、D1与E、JSW与E在描述乔木,JSW与E在描述草本之间物种生物多样性上有相似的作用。表明:丹霞地貌中海拔、生境和演替影响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H′、D1JSW与E能单独表达丹霞地貌群落物种多样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气候阻力的温室黄瓜蒸腾速率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北方地区玻璃温室内,观测黄瓜生长期叶温与温室内微气象因子,利用基于能量平衡方程和水汽扩散理论的叶-气温差方程计算植株气孔阻力(ri),结合同期气候阻力(r*)和边界层阻力(re)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不同天气条件下ri/re的比值与r*/re比值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晴天时:ri/re=1.207(r*/re)-0.326(n=328,r=0.8055),阴天时:ri/re=0.169(r*/re)+0.278(n=222,r=0.8076)。根据此拟合方程,以r*/re代替ri/re代入修正后的P-M公式中计算温室黄瓜的蒸腾速率,与直接代入ri值的计算结果比较,结果晴天与阴天条件下的相对误差均<10%,一致性指数达0.96以上,说明利用拟合方程建立的模型模拟效果很好。此模型能够直接利用气象数据计算温室作物气孔阻力并进而计算蒸腾速率,使温室作物蒸腾速率的计算更简单方便,该文结果对同类温室和作物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大豆叶绿素含量高光谱反演模型研究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4  
叶绿素是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进行第一性生产的重要物质,能够间接反映植被的健康状况与光合能力,同时也能反映植被受环境胁迫后的生理状态。高光谱遥感为快速、大面积监测植被的叶绿素变化提供了可能。该研究实测了不同水肥耦合作用下,大豆冠层的高光谱反射率与叶绿素含量数据,对二者进行了相关分析;采用特定叶绿素敏感波段建立了植被指数叶绿素估算模型;最后采用相关系数较大的波段作为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变量进行了叶绿素含量的估算。经对比发现叶绿素A、B与光谱反射率在可见光与近红外波段的相关系数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可见光谱波段呈负相关,近红外波段呈正相关,红边处相关系数由负变正。特定色素植被指数可以提高大豆叶绿素估算精度(R2>0.736),但是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可以大大提高大豆叶绿素含量的估算水平,当隐藏层节点数为4时,R2大于0.94,随着隐藏层节点数的增加,R2可高达0.99,表明神经网络模型可以大大提升高光谱反演大豆叶绿素含量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