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测定了23个云蔗优良品种在四川蔗区自然低温寒害条件下的抗寒性(对照种为ROC22)。结果表明,云蔗03-194、云蔗05-51、云蔗05-49、云蔗07-2007、云蔗08-1095、云蔗08-1609、云蔗05-326和云蔗07-2178八个品种(系)高产高糖,抗寒性好;云蔗06-193、云蔗04-622、云蔗03-258、云蔗06-407、云蔗05-211、云蔗05-39和云蔗08-1145七个品种(系)农艺性状和抗寒性总体优于对照,其它参试品种不及ROC22。  相似文献   

2.
我国干热蔗区是我国甘蔗糖业的重要生产基地,蔗区光热资源丰富,唯降水分布不均成为植蔗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根据蔗区植蔗特点和甘蔗需水规律,苗期抗旱是干热蔗区抗旱植蔗的关键,保证较多的总苗数和足够的生长量是苗期抗旱植蔗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制定相应的苗期抗旱植蔗栽培技术措施是解决该难题的重要保障;该观点为我国干热蔗区植蔗生产、甘蔗引育种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四川甘蔗品种选育之对照品种选择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贵华 《中国糖料》2010,(2):37-40,44
根据气候条件和品种现状,四川盆地蔗区糖蔗品种选育,宜只选育早熟品种,用川蔗17号做对照品种;果蔗品种选育对熟期的要求并不严格,可用华南54-11;糖果兼用蔗品种选育,选育早熟品种,用川蔗23号,若选育中熟品种,则用川蔗6号;在攀西蔗区,糖蔗品种选育,应偏重早熟品种和中熟品种,早熟品种选育用桂糖1号做对照品种,中熟品种选育用川蔗6号,晚熟品种选育用川蔗13号。盆地蔗区不宜用川蔗13号做对照品种。  相似文献   

4.
甘蔗是多年生的禾本科作物,具有宿根性。生产上利用蔗茎蔸部的地下蔗芽,在适宜条件下生长发育成蔗苗,长成新蔗株,这类蔗株称为宿根蔗。利用宿根蔗长新苗具有省工、省种苗、省成本、出苗早、延长生育期、提早成熟的优点。留、管宿根蔗应讲究方法,以达到预期的目的。1...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3个甘蔗品种不同虫节率蔗茎与健康蔗茎,全虫节段与无虫节段的螟害甘蔗的甘蔗蔗糖分和蔗汁品质分析表明,螟害蔗茎的甘蔗蔗糖分随着虫节率的增加而降低,呈直线回归关系.螟害蔗茎的蔗汁品质比健康蔗茎的低.全虫节段比无虫节段甘蔗蔗糖分降低了1.46~2.90个百分点,重力纯度降低了1.74~4.28个百分点.螟害蔗茎为甘蔗生长中后期受螟虫危害所致.防治甘蔗生长中、后期螟害是一项提高甘蔗蔗糖分和改善蔗汁品质,提高甘蔗产量和甘蔗综合利用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湛江蔗区农民种蔗素有留宿根蔗习惯。宿根蔗在甘蔗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宿根蔗占植蔗面积的4-5成。因此,宿根蔗产量高低对夺取大面积平衡高产关系很大。生产实践证明,旱地宿根蔗增产潜力很大,只要加强科学管理,增加投入,提高宿根蔗亩产8-10吨是有保证的。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14个甘蔗材料9个参试点两年新植一年宿根试验结果的收集整理,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中,表现为高产的品种材料有:德蔗03-83、云蔗03-103、云蔗02-2332等;表现为高糖的品种材料有:云蔗02-588、德蔗03-68、云蔗99-91、云蔗03-422等;单位面积含糖量较好的参试品种有:德蔗03-83、云蔗03-103、云蔗02-588、云蔗02-2332等。多年多点试验为甘蔗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分析勐海地区常见27个甘蔗品种从2014年12月至2015年3月蔗糖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甘蔗的成熟,其品质在成熟中后期最好,这时期收获的甘蔗纤维分较低,蔗汁糖分、甘蔗蔗糖分、蔗汁磷酸值较高。该地区种植的甘蔗,随着海拔的升高,蔗汁锤度、蔗汁糖分、甘蔗蔗糖分、蔗汁磷酸值下降。  相似文献   

9.
1994年6-8月,左江流域驮卢蔗区遭受了严重的洪涝灾害,不少蔗地淹水,甘蔗损失惨重。本文研究了水淹蔗地的甘蔗形态特征及蔗糖分积累等性状。结果表明,长期水淹蔗田的甘蔗,蔗茎产量和蔗糖分严重下降,受淹宿根蔗地和新植蔗蔗地的甘蔗比重分别比正常蔗下降19.6%和19.1%,产量分别下降47.5%和44.0%.蔗糖分下降0.18-1.52个百分点,直接经济损失1985万元。  相似文献   

10.
黑穗病是广西蔗区最主要的病害。本研究利用人工接种结合病区大田自然发病的方法,用4对甘蔗黑穗病菌交配型单倍体菌株分别注射接种,对本实验室培育的甘蔗新品种(系)中蔗1号、中蔗6号和中蔗9号及广西主栽品种ROC22进行甘蔗黑穗病抗性评价。结果表明,4个甘蔗品种对黑穗病抗性从强到弱排序依次为:中蔗9号>中蔗1号>中蔗6号>ROC22。对重病区田间一年宿根自然发病进行全年跟踪调查,中蔗1号和中蔗6号黑穗病发病率为零,中蔗9号发病率为0.4%,ROC22为6.8%。结论:中蔗系列甘蔗品种有很强的黑穗病抗性。  相似文献   

11.
以往每年榨季糖料蔗砍收后,在田间留下大量的蔗叶(叶梢),通常以就地焚烧的方式处理。但近年来因污染环境已被明令禁止。如何有效处理利用糖料蔗叶,已成为糖料甘蔗生产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综述了糖料蔗叶的营养成分,以及蔗叶还田、蔗叶作为饲料、栽培食用菌、生产木糖等方面的研究结果和存在问题。建议通过研究开发小型实用多用途的蔗叶粉碎机械设备,形成农机专业服务组织,为蔗农提供蔗叶粉碎还田作业服务;研发推广蔗叶回收机械,扩大利用蔗叶处理加工生产规模,形成工厂化、产业化生产,多头并进,有效处理利用糖料蔗叶,以促进蔗糖产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谈蔗种贮藏与冬植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蔗是利用蔗茎上的蔗芽做种,保护蔗茎蔗芽安全越冬的过程称为贮藏蔗种。而冬植蔗是指“小雪”至“冬至”时期播种的甘蔗。冬植蔗能提早出苗、减少蔗种贮藏保管、错开农时,提高产量和糖分。本文就上述问题简介如下。1贮藏蔗种的主要技术措施1.1选种和留种选择做种的...  相似文献   

13.
20 0 1年 2月 5日 ,广西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出“关于加强蔗区管理严禁原料蔗跨蔗区流动的紧急通知”。通知指出 :随着市场糖价持续上升 ,部分地方、部分糖厂出现了跨蔗区抬价收购原料蔗的现象 ,且势头愈演愈烈 ,扰乱了糖厂正常的砍运榨秩序 ,挫伤了糖厂继续扶持蔗农发展甘蔗的积极性 ,严重影响了自治区糖业健康稳定的发展。为此 ,特对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   (一 )各地、各制糖企业要切实加强本地、市、县蔗区管理 ,特别要加强蔗区边界地方协调工作 ,采取有效措施坚决打击蔗贩子炒买炒卖原料蔗行为 ,保证蔗区砍运榨正常秩序。   (二 )…  相似文献   

14.
云南省第十套甘蔗区试开远点DTOPSIS法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采用DTOPSIS 法对云南省第十套甘蔗区试开远试点品种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综合性状最优的是云蔗03-258、德蔗03-83、云蔗03-103、德蔗03-68、赣蔗95-108和云蔗02-2332,可以考虑给予进一步繁殖、示范、推广.云瑞03-902综合性状较差,不宜在开远蔗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雷州半岛甘蔗植期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仁林 《中国糖料》2006,(4):44-45,54
分析了雷州半岛甘蔗不同植期的优缺点,提出了该蔗区不同植期所占配比的建议:以冬植蔗为主,占30%~40%,稳定宿根蔗面积40%,合理搭配春植蔗10%~15%,秋植蔗占5%;抓好夏植蔗的试验、示范、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广东糖蔗区域布局的光、热、温、水等自然资源优势,当前糖蔗生产主要分布在经济欠发达的粤西蔗区和粤北蔗区,提出了蔗区普遍存在的问题和增产增糖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雷州半岛盛产甘蔗(糖蔗、果蔗),每年有数百万吨副产品,这些副产品包括蔗梢、蔗叶、蔗头,以及作糖蔗压榨制糖后的蔗渣和废糖蜜及造纸余弃的蔗髓等。  相似文献   

18.
蔗叶不同还田模式对土壤水分和甘蔗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田间试验研究了蔗叶不同还田模式对旱地蔗园土壤水分和甘蔗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蔗叶不同还田模式的甘蔗产量差异不显著,蔗叶全覆盖还田与蔗叶隔行覆盖还田处理的总苗数较焚烧处理差异达极显著性水平(P0.01),有效茎与焚烧处理差异达显著性水平(P0.05)。蔗叶全覆盖还田与蔗叶隔行覆盖还田对宿根蔗垄上前期与后期的土壤水分保持效果较好,不同蔗叶还田模式对甘蔗行间的土壤水分保持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参试的10个甘蔗品种在农艺性状方面整体表现较好,出苗率除粤甘35号表现较差外,分蘖率除粤甘34号、云蔗04-241表现较弱外,其余品种表现良好;对蔗茎产量、蔗糖分及含糖量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赣南02-70蔗糖分高,蔗茎产量一般;云蔗05-51蔗糖分高,新植蔗茎产量最高;福农39号蔗糖分中等,蔗茎产量高,宿根性一般;福农02-5707蔗糖分中等,蔗茎产量与对照相当,宿根性较好.经2年田间试验观察表明,除福农36号表现差外,参试的其余品种表现一般.  相似文献   

20.
含有蔗茅血缘的甘蔗新品系在德宏蔗区的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蔗茅具有早熟、高糖、抗性强等优良特性,极具利用潜力。为探索含有蔗茅血缘的滇蔗品系在德宏蔗区的适应性,本文通过对云南农业大学选育的8个含有蔗茅血缘的滇蔗新品系(以生产品种新台糖10号为对照)在德宏进行两年(1年新植1年宿根)田间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品系在植株生长表现、蔗茎产量、糖分、含糖量等方面均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产量最高的是滇蔗01-104,熟期最早的是滇蔗09-38,含糖量最高的是滇蔗01-104和滇蔗09-38,抗病性较好的是滇蔗04-14、04-429、11-101,宿根性较好的是滇蔗01-104、01-106、09-38。综合性状表现好的是滇蔗09-38、01-104、01-106,可作为糖料甘蔗加以利用,亦可作为优良亲本做杂交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