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湿地松自由授粉家系松脂组分遗传变异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湿地松(Pinus elliottii Englem.)原产于美国,不仅是重要的用材、纸浆材树种,更是优良的产脂树种。我国在20世纪30年代初开始引进美国湿地松,目前种植面积达200万hm2,已经成为重要的用材、采脂树种[1-3]。松脂是生产松香、松节油的原料,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4];然而,国内对松脂质量研究重视不够,研究方法较粗放[5-7],不能满足我国  相似文献   

2.
遗传测定是树木改良的核心工作。然而,甘肃正宁育种区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优树的遗传表现还未进行过系统评价,这严重限制了该区油松遗传改良项目的发展。本文对正宁油松育种区6个种源17片测定林内221个家系材积生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测定林内家系间材积生长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各试验林内家系材积生长的遗传力变化范围为0.33~0.68,平均值为0.56。种源内家系表现不同,家系数目随育种值的增加而降低。221个测定家系中,育种值大于1.2、介于1.1和1.2之间、介于1.0和1.1之间和小于1.0的家系数目分别为9、19、74、119。最终选择出28个优良家系并根据育种值分为3组。研究结果对于推进正宁育种区油松遗传改良进程具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3.
杉木生长的遗传变异研究:三水平后代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杉木4个产地,分别随机选择当地起源的4个体分,每个体分选5株优势未(林分年龄均为25a以上,优势木之间相距50m以上)采种育苗造林,进行3水平后代测定,并研究了杉木生长在产地间、产地内林分间和林分内家系间3个层次的遗传变异规律。7年生时的生长测定结果表明:树高、胸径和材积在产地、林分和家系3个层次上都表现出极显著差异,3性状产地间的遗传方差分别占总遗传方差的82.7%、75.4%和78.8%;产地内林分间分别占7.0%、10。6%和10、1%;林分内家系间分别占10.3%、14、0%和11.1%。树高、胸径和材积的产地间遗传变异系数分别为11.75%、13、92%和35.82%:产地内林分间分别为3、41%、5.22%和12.83%;林分内家系间分别为4.15%6.00%和13、45%  相似文献   

4.
以黑龙江佳木斯富锦市林木种子园杂种落叶松家系子代测定林的22个落叶松家系为研究对象,分别于2009年、2012年、2017年进行树高及胸径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遗传变异分析、方差分析以及多重比较,并筛选出优良家系。结果显示,22个处理在5年生、8年生、13年生时,树高和胸径均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变异,且总体上呈现由大到小的规律;不同家系间差异显著性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多重比较结果显示,家系兴5×兴9、日5×长78-3和日5×长77-3这3个家系入选为优良家系,入选率为15%。  相似文献   

5.
对19年生火炬松家系的生长性状和遗传参数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胸径、树高和材积等3个主要性状在火炬松家系间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家系的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均具有较高遗传力、受中等或中等以上遗传控制,说明各性状的差异主要由遗传因素所致,有较大的改良潜力。从参试的25个家系中选出5个优良家系,其平均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分别为22.08 cm、14.25 m、0.2660 m~3,分别比群体平均值高8.72%、11.85%、29.66%,遗传增益分别为5.77%、10.57%、22.18%。  相似文献   

6.
我国林木抗虫性及其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国常规树种和转抗虫基因树种在抗虫性及其利用方面的主要研究与实践成果进行了综述,从系统科学的角度,提出了林木抗虫性的概念,指出了林木抗虫性的作用特点和利用原则。  相似文献   

7.
对3块7~10年生杉木无性系测定林的木材密度遗传变异情况及其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性系间木材密度存在真实的遗传差异,为无性系木材密度做出贡献的各因素中,有50%~60%来自于遗传因素;无性系木材密度的重复力介于0.829~0.911之间,遗传变异系数介于4.86%~6.98%之间,木材密度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介于1.25~1.47之间,无性系重复力较高,相对生长性状而言遗传变异及无性系间的差异较小;木材密度与树高、胸径、材积的表型、遗传和环境的相关性均呈现负相关,有近80%的木材其密度与生长性状的表型、遗传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水平,这表明选择生长性状与材质兼优的无性系相当困难.讨论提出了杉木优良无性系选择分两步进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对10年生90个产地的材积生长和木材性状研究表明,马尾松树干材积和木材基本密度具有显著的种源区和产地效应,树干材积由北向南逐渐增大,而基本密度的最高值在分布区的西北,由北向南逐渐减小,最低值在分布区的中带、由中带向南又略有增加,管胞长度的种源区和产地效应很小,无一定的地理变异趋势。鉴于树干材积和基本密度之间高度的负遗传相关以及两性状显著的种源效应,在进行种源或产地选择时应强调以生长量改良为主、材性  相似文献   

9.
对10.5年生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种子园子代林的生长性状表现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树高、胸径和材积在家系间存在极显著差异。经综合评价,初步认为007和023为参试家系中的优良家系,其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为13.97 m,15.88 cm和0.121 7 m~3,比全林平均值分别提高7.63%,9.67%和27.84%,比对照平均值分别提高10.96%,16.34%和51.18%,遗传增益分别为7.75%,12.29%和39.81%。  相似文献   

10.
11.
松树一般指松科松属树种,具有多种功能,其中一项重要功能就是为人类提供食用种子。但全世界100多个松树树种并非均能提供适合于食用的松籽,能够提供适合于人类食用种子的松树统称为食用松。文中对世界范围内食用松的食用价值、主要种类、分布、利用状况等进行了简要概述,并对红松、西伯利亚红松、意大利石松等几种重要食用松的研究开发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以期为我国食用松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对广西原生树种资源进行了全面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广西现有原生树种1 884种,隶属于100个科390属,其中许多种类具有多种用途,经济价值很高。在此基础上,对广西原生树种的利用现状和开发前景进行初步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3.
温州名木古树资源及其开发利用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温州名木古树资源极为丰富,据调查已鉴定名木古树有104种,隶属40科75属;地理成份复杂、热带、亚热带成份占优势;并拥有较多的孑遗种、特有种、单种属;具有古、稀、奇特色;同时还拥有较多的国家级保护树种、创分布新记录和温州特有种。为温州市现代林业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丰富的物种基因库,为温州市旅游风景资源展示了自然美的珍贵价值,又是为研究温州古代原始森林植被起源、演替、树种组成、结构特征和历史各进  相似文献   

14.
转基因林木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着重论述了林木抗虫,抗菌,抗除草剂,生殖发育调控,抗逆境,材性改良等转基因林木的研究进展,简述了转基因林木的应用现状,提出了林木基因工程现存的问题,并对该领域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应用LI-6400光合分析仪对西部沙樱、针叶樱桃等几个引进树种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等光合参数指标进行了测定分析,旨在为各树种在辽西地区的适应能力和综合表现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森林昆虫是1个有待开发的资源,利用森林昆虫,可制成食品及医药保健品,可作为林副特产,可发展昆虫文化及旅游业,但对森林昆虫不能乱捕滥采,必须注意合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7.
林木生物质能源开发和利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林木生物质能源作为生物质能源的一个重要分支,清洁性和可循环再生利用等特点使其在新世纪具有广阔发展前景。本文结合国外做法介绍了我国木质能源开发和利用现状,阐述了林木质能源开发和利用方式,并对发展前景和对策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林木遗传图谱构建和数量性状基因定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简要介绍了90年代以来利用RFLP和RAPD分子标记的构建林木的遗传连锁图谱,并应用高密度的遣传连锁图谱上的分子标记进行林木重要数量性状的QTL作图,进而阐明了控制多基因的数目,确定QTL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测定单个基因的作用效应,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和数量性状基因定位预示林木遗传育种研究将产生深刻的变革。  相似文献   

19.
杜鹃花花色苷遗传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对7个杂交组合的父本、母本及其子代共27份杜鹃花样品进行分析,共检测到15种花色苷组分,其中,Cy3Ga、Cy3G和成分2、5、14为杜鹃花主要花色苷组分,累积含量占总花色苷的90%以上;而Dp3G花色苷仅在4份样品中出现.花色苷遗传变异模式的研究发现,Cy3G5G和成分15为增效基因占主导的多基因遗传控制模式,成分5、14和Cy3Ga为等效多基因遗传,成分2、4和Cy3G为减效基因占主导的多基因遗传控制模式,并以此推测类黄酮3-O-葡萄糖苷转移酶和类黄酮3-O-半乳糖苷转移酶基因的控制模式分别为减效基因占主导的多基因遗传模式和等效多基因遗传模式,而类黄酮5-O-葡萄糖苷转移酶基因为增效基因占主导的多基因遗传控制模式.花色比对结果显示,Dp花色苷与蓝紫花色呈现具有高度相关,成分14与洋红花色呈现具有密切关系,其余花色苷与大红花色呈现具有一定相关.最后初步探讨了杜鹃花花色的花色苷辅助育种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