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发病原因 有的农户所种的黄瓜只开雄花,而不开雌花,这就难以结瓜。据研究和实践证明,黄瓜只开雄花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黄瓜植株体内细胞分裂失调所导致的。当黄瓜植株体枝叶藤蔓发育粗壮,就能增强其分蘖发叉能力,雌雄花也才能在同株体上均匀地开放,若黄瓜植株在生长过程中藤蔓失调疯长,就会破坏黄瓜植株体的分枝能力,从而导致黄瓜植株只开雄花不开雌花,或只在蔓梢处开非常有限的几朵雌花的结果。这样会严重影响黄瓜的产量和收益。 防治方法 防治黄瓜植株只开雄花友采取化学调控措施即可收到良好的效果。具体方法为:当黄瓜植株长出4片以上真叶…  相似文献   

2.
黄瓜发苦是因其植株内有一种叫苦味素C的物质。就目前的黄瓜品种来看.绝对没有苦味的黄瓜品种是不存在的.因此,应选择苦味稍轻的黄瓜品种,同时重视栽培措施的合理运用。  相似文献   

3.
黄瓜黑星病是山西省重要的检疫对象。1997年,我县水秀乡郭家堡村郭奋新种植的0.13hm2大棚黄瓜受黑星病为害严重,植株发病率达90%,病瓜率达85%,85%的植株出现龙头症状。此病在我县尚属首次发生,没有现成的防治经验,我们在查阅有关资料后,结合以往防治梨黑星病的经验,通过采取人工摘除病叶、病瓜,药剂防治以及加强健身栽培等措施,有效地控……  相似文献   

4.
使用杀菌剂是防治黄瓜霜霉病的有效措施。在实际生产中,由于不注意用药时的环境条件和植株长势,加上没有科学使用,致使一些老药剂的防治效果下降。近年来,又研制出一批防治黄瓜霜霉病的新型杀菌剂,若能做到科学使用新型杀菌剂,并对症配合采取改善环境条件和增强植株抗病性的措施,则可提高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5.
增加黄瓜的雌花分化量是提高黄瓜产量的重要途径。其具体的方法是: 一、喷施乙烯利 在黄瓜植株长出第1片真叶后.用乙烯利喷洒黄瓜植株.1周后再喷1次,每次用药量以叶片显湿即可。黄瓜喷施乙烯利不但可以增加黄瓜的雌花数量.而且还可以控制植株生长,增强苗势,从而增加黄瓜的产量。[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黄瓜病虫害的防治,应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充分发挥各种因素的自然控制作用,应用耕作、栽培技术、田间管理等农业措施、生物措施、物理措施、化学防治等各种防治技术,创造有利于黄瓜生长,不利于病虫为害的环境条件,增强植株的抗逆性,安全、经济、有效地控制病虫害发生。  相似文献   

7.
黄瓜冬季栽培花打顶现象分析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瓜冬季栽培花打顶现象分析及防治措施孙小镭(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济南250100)所谓黄瓜花打顶,即蔓生性黄瓜在正常生长期限内,植株生长点分化为多个雌花而形成自封顶,不再有新的幼叶产生,使植株停止伸长生长及增加叶片数量,成为有限生长型。如管理措...  相似文献   

8.
黄瓜抗枯萎病异源易位植株AT-04的鉴定筛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黄瓜种间杂交后代BC1F4群体进行农艺学和细胞学分析,鉴定筛选出抗枯萎病异源易位植株AT-04。农艺学观察表明,其具有小叶、短果、棕色瘤刺、多分枝的特点,形态上偏向原始亲本野生种Cucumis hystrix Chakr.,育性与栽培黄瓜相近。细胞学研究发现,AT-04在有丝分裂的中后期至少有1对染色体的姊妹染色单体分离明显滞后。在减数分裂终变期,平均每个花粉母细胞有0.2个四价体、0.05个六价体和0.05个八价体,约30%的花粉母细胞中存在拉十字的染色体。在中期Ⅰ,7个二价体出现分组分布现象,主要以3+2+2形式存在,表明其至少经历了4次染色体易位。田间调查和人工接种鉴定均表明,易位植株AT-04及其自交后代和野生种C.hystrix对枯萎病具有较高抗性。  相似文献   

9.
黄瓜花叶病毒是目前对蔬菜生产危害最大的植物病毒病之一。该文就黄瓜花叶病毒的生物学特性,感染植株的方式,感染后植株的表现形式,以及对该病毒的防治措施进行了综述。同时,对科研工作者在防治黄瓜花叶病毒病的过程中所做的研究和探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黄瓜花叶病毒是目前对蔬菜生产危害最大的植物病毒病之一。该文就黄瓜花叶病毒的生物学特性,感染植株的方式,感染后植株的表现形式,以及对该病毒的防治措施进行了综述。同时,对科研工作者在防治黄瓜花叶病毒病的过程中所做的研究和探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进入春季,越冬茬黄瓜大都进入生长中后期,普遍长势弱、抗逆能力差、部分温室还出现瓜条变短弯曲,结瓜部位上移以及花抱头(花打顶)现象,若不加强管理很容易造成植株歇秧现象。为了使越冬茬黄瓜在生长后期多结瓜,避免歇秧,须采取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12.
黄瓜发苦是因其植株内有一种叫苦味素C的物质。就目前的黄瓜品种来看,绝对没有苦味的黄瓜品种是不存在的,因此,应选择苦味稍轻的黄瓜品种,同时重视栽培措施的合理运用。  相似文献   

13.
孙小美 《当代农业》2009,(16):48-48
据研究.影响黄瓜衰老的因素有温度、氧、二氧化碳和乙烯等。采取综合措施.控制这些因素.能有效地延长黄瓜的贮藏保鲜期。  相似文献   

14.
温室黄瓜植株异常的类型主要有:秃尖、生理干旱、徒长、花打顶、化瓜、畸形瓜等,针对不同原因主要采取增温、增加光照、控制肥水及叶面施肥等措施防治。  相似文献   

15.
一、黄瓜花打顶(顶头花)现象 黄瓜植株顶端(生长点)着生多枚雌花,茎节缩短、变细,叶片明显变小,植株矮化、停止生长,对这种现象瓜农称之谓"花打顶"或"顶头花"。"花打顶"现象在节能温室黄瓜栽培中.发生极为普遍,几乎所有温室黄瓜都难以避免。  相似文献   

16.
在黄瓜苗期,不同生长阶段的幼苗和不同栽培季节的定植苗,都有一定的壮苗形态,了解这些特点,有助于我们灵活采取管理措施,培育出适龄壮苗。  相似文献   

17.
一、黄瓜苦昧产生的原因 黄瓜的苦味是由黄瓜植株中的苦味素物质引起的。在生产中,黄瓜的生长条件、植株营养状况、生长力的强弱等遗传和环境因素均影响黄瓜苦味的形成。当土壤中的氮素过多或不足、温度过低或过高、日光照射不足、营养不良、土壤干旱缺水、病虫害以及植株衰弱多病等生育不正常时.都可使苦味素形成和积累.因此在栽培上应设法使黄瓜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长平衡进行.从而防止黄瓜苦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温室大棚黄瓜带有苦味的情况愈来愈被人们所重视,苦味黄瓜影响了黄瓜的品质和商品性质,降低了生产者经济效益,现将其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简介如下:一、黄瓜苦味产生的原因是由黄瓜植株中的苦味素物质所引起的。在生产中,黄瓜品种的生长条件、植株营养状况、生活力的强弱等遗传和  相似文献   

19.
黄瓜苦味的发生,是由于黄瓜的植株含有一种叫苦瓜素(C32H50O8)的物质,这种物质不仅存在于植株体内,而且也存在于黄瓜的果实内,苦瓜素在不同部位其含量不同,一般近果根部分的苦味浓,而果顶端部分苦味淡或元苦味。黄瓜品种、生长条件、植株营养状  相似文献   

20.
李英 《农村科技》2023,(5):38-40
菌核病是设施栽培黄瓜的一种主要真菌性病害。植株受害后,大大降低了黄瓜产量和品质,减少了农户的种植收入。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有效地防治病害是保持黄瓜优质高产、增加收入的重要保障。本文根据生产经验,从设施栽培黄瓜菌核病的发病症状、传播途径、发生规律进行分析,提出综合防控措施,为设施黄瓜生产中更好地防控菌核病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