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吴茱萸,以果实入药,具有温中散寒、开郁止痛、降逆止呕等功效,属大宗常用药材品种。 1.选地整地。吴茱萸对土壤要求不严,低山地、丘陵地、向阳坡地及房前屋后、田边地头均可栽培生长。以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至中性壤土为宜。整地时,每667平方米施人人畜土杂肥2000~3000千克,翻耕、耙细、整平。 2.栽植。冬、春两季均可进行。在整好的土地上,按株行距2米×3米,挖穴深50~60厘米、直径50厘米的栽培坑,坑内施入  相似文献   

2.
在八省通衢、举世闻名的药都江西省樟树市,一个原本在农村围着灶台转的农家妇女,不甘于命运的平庸,历经艰辛,和吴茱萸种植结下了不解之缘。她创建了药都吴茱萸良种种植基地,药农种植圈里都流传着她种植吴茱萸致富的故事,她就是药都金土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药通网樟树办事处主任——饶建红。  相似文献   

3.
正在素有"药不到樟树不齐,药不过樟树不灵"美誉的药都江西省樟树市,有位科学种植药材的农民——金土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药都药材种养合作社理事长黄菊林,他靠刻苦钻研种植中药材致富,致富后他不忘初心,积极行动带动周边药农一起创业。聪明而又不失憨厚朴实的黄菊林,出身于农民家庭,一个"穷"字断送了他到大学继续深造的机  相似文献   

4.
5.
吴茱萸     
《天然产物分离》2005,3(2):37-37
本品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Evodia rutaecarpa(Juss.)Benth.]、石虎[E.rutaecarpa(Juss.)Benth.var.officinalis([Dode)Huang]或疏毛吴茱萸[E.rutaecarpa(Juss.)Benth.vat.bodinieri(Dode)Huang]的干燥、近成熟果实。落叶小乔木。具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等功效,用于厥阴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经行腹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五更泄泻,外治口疮。  相似文献   

6.
为制定吴茱萸的有效繁殖技术,扩大吴茱萸栽植种植面积,发展规模化种植,促进区域经济良性发展,在贵州余庆县吴茱萸药材GAP生产基地开展吴茱萸繁殖技术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根蘖繁殖选择30~35 cm根茎粗作为繁殖对象最为理想;速效生根灵浸泡扦插枝对萌发新苗具有显著的功效,且在一定程度上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扦插枝萌发新苗的数量...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吴茱萸的采种、种子贮藏、播种前预处理、播种、移植等一系列苗木繁育技术。结果认为圃地用塑料薄膜覆盖,早期移植有利于苗木质量的提高。移植时间应不迟于5月上旬,移植密度则以25cmX20cm为宜。  相似文献   

8.
江平 《农林科学实验》2013,(24):188-188,196
从吴茱萸的特征特性入手,介绍了吴莱萸硬枝扦插繁殖及管理技术,包括育苗床准备、硬枝扦插、扦插地管理等方面内容,以为吴茱萸的繁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一、品种选择早春拱棚甜瓜栽培选用耐低温、耐弱光性强,生育期较短的早熟品种.二、播种育苗(一)确定播期薄皮甜瓜由于生育期较短,收获期较集中,所以合理的播期是丰产的关键.一般为立春前后,如果有加温设施播期还可以提前10d左右.  相似文献   

10.
种植技术     
《新农村》1999,(4)
适宜夏秋季露地栽培的耐高温平菇吴桂红一种适宜在6~9月夏秋季节室外露地栽培的耐高温平菇新菌种,1998年夏季由杭州京东实业公司种植场引种成功。7~8月份投放杭州留下镇农贸市场,每公斤价格达8元,且供不应求,效益很好。该菌种特耐高温,出菇温度范围在12~40℃之间,于40℃时仍能正常形成原基,且在45℃时不死亡。子实体能耐45℃以上高温达5小时以上而不枯萎。因而,该菌种适宜在夏秋季室外露地塑料小拱棚床式栽培,以求7~8月高温季节能连续出菇上市,提高效益。  相似文献   

11.
种植技术     
《新农村》2001,(7)
  相似文献   

12.
种植技术     
《新农村》2001,(4)
  相似文献   

13.
种植技术     
《新农村》2001,(11)
  相似文献   

14.
种植技术     
《新农村》2001,(2)
  相似文献   

15.
种植技术     
《新农村》2001,(8)
  相似文献   

16.
种植技术     
《新农村》2001,(6)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吴茱萸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育技术进行研究.[方法]以吴茱萸的雌株嫩叶为外植体,研究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浓度配比对其诱导、增殖和生根培养的影响.[结果]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 1.0 mg/L BA +0.3 mg/L NAA,诱导率可达74.4%,且幼苗正常,无玻璃化现象;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2.0 mg/L BA +0.1 mg/L KT +0.3 mg/L NAA,增殖系数可达4.61;以1/2MS+ 2.0 mg/LNAA为生根培养基,生根率可达86%,平均生根数为5.4.[结论]该研究建立了吴茱萸的快速繁殖体系,为其优良雌性系的工厂化苗木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种植技术     
《新农村》2001,(9)
  相似文献   

19.
种植技术     
《新农村》2001,(3)
  相似文献   

20.
种植技术     
《新农村》200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