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将不同用量的木质素磺酸络合稀土施入装30 kg砂壤土的盆钵中,研究稀土元素对水稻作物生长形态、光合生理、养分吸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非充分灌溉条件下,施用稀土促进水稻分蘖的发生,稀土用量为每盆3.0 g的处理平均每盆水稻最高茎蘖数达到59.8个,比对照增加16.1%,但分蘖发生延缓,分蘖成穗率降低。水稻基部第1伸长节间长度受所施用稀土的影响程度最大,较少量(每盆0.5 g)施用稀土对水稻各伸长节间长度略有增加的作用,较大用量(每盆3.0 g)则使各处理伸长节间均有所缩短。稀土用量分别为1.0、2.0和3.0 g.盆-1的处理,水稻作物的根冠比分别比对照提高4.8%、10.0%和21.2%。施用稀土能提高水稻剑叶与倒2叶的叶绿素含量和叶片的光合速率。适量施用稀土有利于秸秆中氮、磷元素向籽粒的转移和籽粒中钾元素在作物生长后期向秸秆的返流。过多施用稀土则导致水稻作物的贪青迟熟。在该试验条件下,每盆施用0.5~1.0 g稀土可使水稻作物的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等产量构成因素以及最终的经济产量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2.
稀土元素对林木的生理效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适宜条件下,稀土对林木许多生理功能都有积极作用。稀土在促进林木生长发育,增强营养水平,提高抗性等方面效果显著。稀土可能主要通过调节有关酶和内源激素水平及活性而发挥作用,其作用机理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4.
本文研究了水稻的合理施氮量及氮素对水稻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的经济利用效果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当施氮量从10斤增至40斤时,氮肥生产效率降低66%,每斤肥料所生产的稻谷仅为10斤氮时的1/3左右,每亩赢利降低30%,故以亩施氮素20斤左右较为适宜。水稻对氮素的吸收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但穗部或稻谷含氮量占总吸氮量的比例则随施氮量的增加而下降。氮素也促进了水稻对磷、钾的吸收,随着施氮量增加,磷、钾吸收量也趋向增加,但单位氮素对磷、钾吸收的促进作用下降,因此,植株体内磷、钾含量的比例也随之降低,有可能导致营养失调。 相似文献
5.
<正> 早在三十年代初,便有人发现稀土元素对农作物具有某些生理活性。嗣后,东欧某些国家对此曾有零星报道,但应用于水稻,国外迄今未见报道。在国内,湖南省1973年便开始进行研究,并取得一些成果。我省起步晚,1982年才开始田间试验。1982~1983年主要是研究生理效应;1984~1986年才先后与宣城、安庆等地区的18个县(市)协作,进行增产效果的研究与示范。几年来,共作田间小区试验23个,盆栽试验2个,大田多点对比示范试验27个(包括300余块对比稻田)。1985年在安庆地区示范面积1万余亩,1986年示范面积23000余亩。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入侵植物水浮莲在稻田生产中的扩散规律和对水稻农业性状的影响,通过田间水稻田实验,按照de Wit 取代试验方法和添加系列设计方法研究水浮莲与水稻(云稻2 号)混种对植株形态和生物量影响、种间竞争效应、水稻产量以及对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混种条件下水浮莲母株株高、分蘖数、生物量和开花株数均受到水稻的明显抑制,受到的抑制率显著高于其对水稻的抑制率。水浮莲的种间竞争大于种内竞争(RY 小于1.0)而水稻的种内竞争大于种间竞争(RY 大于1.0),水浮莲混种比例大于和等于1:1 时(RYT大于1.0)与水稻不存在竞争作用,而小于1:1时(RYT 小于1.0)其存在着竞争作用,水浮莲对水稻的竞争力(CB 小于0)小于水稻。混种条件下水稻有效穗数和产量有明显提高,增产比例为3.54%-13.38%。生长过程中水浮莲对土壤钾、磷元素消耗大于水稻,而有机质和氮元素消耗小于水稻;混种条件下水稻明显降低水浮莲对土壤养分消耗,且二者在土壤养分上没有竞争关系。所有这些表明,入侵稻田的水浮莲与水稻生长过程中其形态、生物量等方面都处于劣势,而且一定的水浮莲密度有利于抑制水浮莲对土壤养分的消耗和促进水稻生长繁殖及其产量的提高,因此为满足饲料利用和环境净化,建议在正常耕作稻田中可对水浮莲进行适当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8.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控释肥料与水稻专用肥不同施用方式的养分释放规律及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次性施用控释肥料,在水稻移栽初期对氮素有一定控制效果,至第9d氮素释放达到高峰,第9~50d氮素供应充足,50d以后氮素供应仍维持在较高水平.因此,养分释放完全能满足水稻本田期需求.施用控释肥料,水稻总茎数与一级分蘖均比专用肥分次施用和一次施用处理增加,平均成穗数比后者分别增加16.7%和8.3%;在水稻生长后期叶绿素含量保持在较高水平;水稻谷粒产量显著提高,较专用肥分次施用和一次施用处理分别增产10.1%和18.2%。一次性施用控释肥料能明显提高肥料氮利用率,较专用肥分次施用和一次施用处理分别提高13.5%和22.7%,磷钾利用率也有一定提高。 相似文献
9.
试验结果表明:1.稀土元素可以促进中国水仙出苗早、展叶快、加速叶片生长,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2.采用稀土浸种、叶面喷洒或浸种配合喷洒的方法,均可促进水仙花鳞茎膨大,增加大花球百分率而提高产量,但以浸种配合喷洒的效果为最好。3.以低浓度浸种配合初苗期和壮球期用低浓度喷洒处理,大花球百分率最高,达60.8%,比对照的43.6%增加37.6%,经新复极差测验,异差达极显著水准。4.中国水仙施用稀土元素,每亩可增加产值3.03%~20.58%(181~1230元)。 相似文献
10.
甘蔗喷施适当浓度稀土,可提高根细胞线粒体膜结合 Na~+-K~+ATP 酶及叶肉细胞叶绿体膜结合 Ca~(2+)-ATP 酶和 Mg~(2+)-ATP 酶活性,并使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降低,根系活力加强,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提高,从而促进了植株的生长. 相似文献
11.
12.
为探讨钾营养水平在水培水稻对吡虫啉解毒代谢中的作用,在不同钾营养水平[0 mg/L、20 mg/L、40mg/L(对照)、80 mg/L、160 mg/L]下水培水稻,然后喷施不同浓度的吡虫啉(30 mg/L、60 mg/L)药剂,继续培养3 d和6 d后测定水稻叶鞘、根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水稻叶鞘、根的GSTs活性变化不同。吡虫啉处理后3 d,水稻叶鞘与根GSTs活性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低钾(0 mg/L、20 mg/L)与高钾(80 mg/L、160 mg/L)营养培养的水稻吡虫啉处理后6 d,叶鞘GSTs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低钾与高钾处理间无显著差异;高钾(80 mg/L、160 mg/L)营养培养的水稻吡虫啉处理后6 d,水稻根GSTs活性显著大于低钾培养。 相似文献
13.
14.
十五种稀土元素对棉花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一稀土元素和混合稀土对棉花的效应主要是: 1、稀土处理与对照相比均提高了棉株稀土含量,但不同稀土处理之间,前期差异不显著,此期棉株中稀土50——80%来自于根系所吸收的土壤稀土,20—50%来自于浸种供给的稀土。花铃期喷施稀土显著提高了棉株稀土含量,且不同稀土元素处理之间差异也极显著。2、大部分稀土处理与对照比,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增产,但L.S.D测验结果表明,只有混合稀土和铥达到接近5%显著水平,分别增产9.6和8.2%。3、盛花期测定棉株稀土含量呈较显著的正相关(接近R=0.05水平)、稀土含量与钾呈极显著负相关(R=-0.68),而钾与产量呈α=0.10水平负相关(r=-0.42),因此稀土可能主要是通过控制体内钾含量来提高产量的。4、稀土对棉花纤维品质有提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16.
磷石膏系列肥对水稻的增产效应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表明:磷石膏系列肥可促进水稻前期生长,增加有效穗数,与对照相比可使水稻增产7%-10%,增产效果为复微石膏>磷石膏>普通石膏。而且,施用磷石膏列肥后可增加水稻体内含硫量,促进养分吸收和氮素的运转。在低硫土壤条件下以每公顷施375kg左右磷石膏系列肥为宜。 相似文献
17.
研究表明:磷石膏系列肥可促进水稻前期生长,增加有效穗数,与对照相比可使水稻增产7%—10%,增产效果为复微石膏>磷石膏>普通石膏,而且,施用磷石膏系列肥后可增加水稻体内含硫量,促进养分吸收和氮素的运转。在低硫土壤条件下以每公顷施375kg左右磷石膏系列肥为宜。 相似文献
18.
19.
选用6个不同类型的水稻品种(系),按完全双列杂交设计(6×5)配成一套亲本、F1和F23个世代的遗传材料。采用包括种子、细胞质、母体植株三套遗传体系的种子性状遗传模型和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稻米可溶性糖含量、全氮含量、糖氮比3个性状的遗传特点。遗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可溶性糖含量和全氮含量两性状的表现同时受到种子、细胞质、母体植株三套遗传体系的控制,其中可溶性糖含量和主要受制于二倍体母体植株核基因的显性效应;全氮含量、糖氮比主要受制于种子核基因的显性效应。遗传率和选择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可溶性糖含量、糖氮比的遗传率较小,对其进行选择不易奏效;全氮含量以直接狭义遗传率为主,采用单粒选择易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陈克文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2)
水稻对氮钾两元素的需要要相近。为保持土壤养分平衡,氮钾肥配施比例似以1:1为宜;但为了提高当季作物施钾的增产效应,氮钾配比可乐用1:0.4~0.5。水稻地上部和地下部的协调生长受到氮钾肥配比的影响:N>K,有利于地上部生长;K>N,则有利于地下部生长。过量施氮对根系生长不利。氮钾供应状况影响稻株中的养分平衡,提高氮钾施用水平,稻株中氮钾的浓度随之提高,但钙镁的浓度下降,钾镁的拮抗作用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