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1 毫秒
1.
贵州省主要小麦品种对小麦白粉病的抗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近年来自然病圃的90份贵州省主要小麦品种进行系统调查,对小麦白粉病抗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90份材料中,全时期免疫的材料14份,占总鉴定材料的16%;近免疫的材料29份,占总鉴定材料的32%;高抗材料8份,占总鉴定材料的9%;中抗材料8份,占总鉴定材料的9%;中感及高感材料31份,占总鉴定材料的34%。  相似文献   

2.
通过田间自发鉴定,对400份太湖流域水稻地方品种的条纹叶枯病抗性进行了鉴定,对其中3份未发病的品种进行了人工接虫鉴定,从中筛选出高抗条纹叶枯病的品种1份。试验结果还表明,对于抗条纹叶枯病水稻品种资源的筛选,人工接虫鉴定的结果比自发鉴定的更为可靠。  相似文献   

3.
对当前黑龙江省生产上主栽的礼品西瓜品种进行枯萎病抗性鉴定,用危害西瓜的枯萎病菌对8份西瓜材料进行了抗病鉴定,结果中抗材料1份,高抗材料2份,轻抗材料5份。  相似文献   

4.
山西省谷子品种资源的抗旱性和丰产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苗期反复干旱法,对山西省的3761份谷子品种资源进行了抗旱性鉴定,筛选出高抗品种(一级和二级)500余份。采用田间抗旱鉴定和多年多点鉴定的方法对所选抗旱材料进行了抗旱性、丰产性和适应性鉴定,筛选出丰产性好的抗旱种质58份,丰产、抗旱品种3份。这对促进山西省谷子的生产和抗旱育种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玉米种质资源抗丝黑穗病鉴定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1998~ 1999年 ,在人工接菌条件下 ,对 6 73份玉米种质资源进行了抗丝黑穗病的抗性鉴定。鉴定结果表现高抗材料 115份 ,占鉴定总数的 17 1% ;抗病 193份 ,占 2 8 7% ;感病 2 2 5份 ,占 33 4% ;高感 14 0份 ,占 2 0 8%。 1998年从鉴定出的高抗、抗病材料中选出 94份 ,第二年进行了重复鉴定。复鉴后的高抗材料 36份 ,占复鉴总数的 38 3% ;抗病 4 7份 ,占 50 0 %。  相似文献   

6.
对13份新育成自交系和4份骨干自交系进行了玉米南方锈病田间接种鉴定,结果鉴定出高抗材料8份,为培育抗南方锈病玉米杂交种和进行遗传研究奠定了材料基础。  相似文献   

7.
山西省谷子种质资源及抗旱种质的筛选利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建国以来,山西省共进行了2次品种征集活动,共收集谷子种质5 572份。对3 039份种质进行了不同标准的分类研究;对3 761份种质进行了抗旱性鉴定,从中筛选出高度抗旱且丰产性好的58份种质;对58份种质进行了田间抗旱鉴定及多点试验,进一步筛选出6份抗旱、丰产、适应性广的品种提供生产利用。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大豆耐菌核病育种中亲本的耐病性,对黑龙江省346份种质资源进行大豆菌核病耐病性鉴定。研究采用茎干割裂法和离体叶菌丝接种法两种鉴定方法对大豆种质进行菌核病耐病性综合鉴定,茎干割裂法鉴定大豆种质感染大豆菌核菌后的死亡率,离体叶菌丝接种法鉴定大豆种质在感染大豆菌核菌后病害的扩展速度,综合2个鉴定结果,更加真实地反映大豆种质对菌核病的耐病性。采用茎干割裂法共鉴定出31份耐病材料,然后采用离体叶菌丝接种法对茎干割裂法鉴定出的31份耐病材料进行发病级别鉴定,共鉴定出1级发病材料9份,2级发病材料13份和3级发病材料5份。综合上述两种方法,共鉴定出2级耐大豆菌核病的种质3份和1级耐大豆菌核病的种质3份。  相似文献   

9.
利用自然感病调查和人工接种筛选的方法,对黑龙江省农科院齐分院726份稳定自交系和1923份不稳定玉米种质进行抗玉米大斑病筛选,并对接种病原菌群进行了生理小种鉴定。得到高抗大斑病稳定自交系30份,中抗大斑病稳定自交系16份。并利用携带Ht的鉴别寄主对接种菌群进行生理小种鉴定,鉴定结果为12N型生理小种。  相似文献   

10.
利用可以鉴定烟草花叶病毒的ELISA试剂盒和RT-PCR法对衢州地区发生的辣椒病毒病的病原进行了鉴定,获得感染TMV病毒的辣椒株系。通过人工接种的方法对24份稳定的辣椒自交系材料进行TMV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其中有1份抗病材料、16份中抗材料、5份感病材料、2份高感材料,可为以后的抗病性育种提供可靠的材料,推进抗病性育种进程。  相似文献   

11.
从本世纪70~80年代陆续搜集、鉴定和保存江西黄、红麻品种资源达98份,其中黄麻圆果种30份,长果种13份;红麻全叶型6份,裂叶型49份。筛选出具有各类优良特性的黄、红麻优异种质资源24份。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利用我国不同地区的20个小麦白粉菌菌株对28份合成小麦材料进行抗病性评价,并利用与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检测这些合成小麦中Pm2抗白粉病基因。在供试的合成小麦材料中,C7、C14和C2分别抗14~16个菌株,另有6份材料能抗10个以上菌株,C16和C20不抗任何菌株。来自相同杂交组合的材料抗病性表现有很大不同。根据分子检测的结果,C9和C19的扩增片段与Pm2基因相同,但是抗谱分析表明这两个合成小麦对白粉菌的反应型与Pm2基因不同。  相似文献   

13.
不同地区火棘果实中淀粉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娟  王磊  陈庆富 《河南农业科学》2011,40(11):109-112
为了筛选出淀粉含量较高的火棘资源,以不同产地的22份火棘资源为试验材料,测定其果实的淀粉含量.结果表明,22份火棘资源的淀粉含量平均值为3.36%,变异幅度为1.86%~6.08%;不同种类火棘淀粉含量差异不显著;不同地区火棘淀粉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贵阳市周边的火棘淀粉含量较高(4.89%),广西南丹县和黔西南的火棘...  相似文献   

14.
40个决明品系牧草在闽北红壤山地的适应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引进 Chamaecrista rotundifolia、C.nictitans、C.serpens、C.pilosa4种决明种的 4 0个品系 ,在闽北红壤山地进行引种筛选试验并测定其对山羊的适口性 .概述了各品系建植、生长与生育特性、越冬性及次年种子自然萌发情况 .筛选出适于刈割—搬运系统牧草的羽叶决明品系 ATF2 2 17、ATF2 2 19(C.nictitans) ,适于热带、亚热带红壤山地果园套种的圆叶决明品系 ATF2 2 30、ATF2 2 31、ATF2 2 2 4、ATF2 2 2 5、ATF2 2 2 8(C.rotundifo-lia) .  相似文献   

15.
对山东省现有的1223份高粱地方品种资源的农艺性状和部分材料的抗逆性、抗病虫性以及籽粒的蛋白质含量、赖氨酸含量和单宁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农艺性状中株高以高秆品种最多,其次是特高秆品种,生育期集中在106~120d,千粒重以小粒品种和中粒品种最多,分别占34.59%、43.34%;穗长集中在20.1~35cm,穗粒重集中在30.1~70g;穗型以散穗最多,粒色以红粒为主,壳色以黑壳最多。高粱抗性中,已经鉴定的材料有2份耐盐性为1级,96.09%材料的耐盐级别为4、5级,有4份材料抗旱为1级,有2份材料对黑穗病免疫,多数材料不抗螟虫和蚜虫,但有9份材料抗螟性为1、2级;在已经测定的种质资源中有79.16%的材料蛋白质含量低于12.5%,有7份材料的蛋白质含量超过15%,有81.54%的材料赖氨酸含量在0.21%~0.40%之间,有4份材料赖氨酸含量超过0.45%,单宁平均含量0.645%,基本成正态分布,有101份材料含量低于0.1%。总之,山东省地方品种资源农艺性状、抗性、籽粒品质变异类型丰富,可以为高粱育种提供良好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6.
82 份水稻种质资源的稻瘟病抗性评价与抗性基因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合理利用水稻抗稻瘟病种质资源,通过稻瘟病菌株接种鉴定并结合9个主效抗性基因的特异性分子标记检测,分析了82份地方稻种资源的稻瘟病抗性水平和携带的抗性基因.结果表明:在82份水稻材料中,宽抗谱和中等抗谱的材料分别有11份(13.4%)和55份(67.1%).携带Pia、Pita-2/Pita、Pita、Piz、Piz-t和Pik-h基因的材料分别占78.0%、76.8%、54.9%、50.0%、39.0%和35.4%;各有3个材料携带Pik基因和Pib基因,未发现携带Pik-m基因的材料.大部分供试材料含有2~5个抗性基因,随着抗性基因数量的增加,供试材料的抗病性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褐腐病是危害桃果实的最严重病害之一,在采收前后造成大量果实损失,开展桃褐腐病抗性的系统鉴定评价,筛选抗性资源,为褐腐病抗性育种的亲本选配提供遗传资源,是解决栽培品种褐腐病抗性不强的长久之策。【方法】2018—2021年,以国家果树种质南京桃资源圃的种质资源为试材,采收8.0—8.5成熟度的果实,无损接种616份,有损接种505份,观测无损接种的病果率每天增加百分比(%)和有损接种的病斑直径扩展速率(cm·d-1),以平均值和0.5标准差建立9级抗性评价体系,比较不同种质类型、果实类型、来源地的褐腐病抗性,并分析抗性指标与其他果实性状的相关性。【结果】无损接种病果率每天增加百分比为(11.22±5.96)%,变异系数为35.48,基于此指标建立的9级抗性评价体系中,抗性1级(<0.80%)的种质资源缺失,2级(0.80—3.78%)中含有10份抗性较强的种质资源,3级(3.78%—6.76%)134份,4级(6.76%—9.73%)157份,5级(9.73%—12.71%)122份,6级(12.71%—15.68%)73份,7级(15.68%—18.66%)60份,8级(18.66%—21.64%)21份,9级(>21.64%)39份。无损接种病斑直径扩展速率为(1.71±0.21)cm·d-1,变异系数为0.18,基于此指标的9级评价体系中,1级(<0.98 cm·d-1)含11份种质资源,2级(0.98—1.19 cm·d-1)28份,3级(1.19—1.40 cm·d-1)72份,4级(1.40—1.61 cm·d-1)109份,5级(1.61—1.83 cm·d-1)103份,6级(1.83—2.04 cm·d-1)82份,7级(2.04—2.25 cm·d-1)45份,8级(2.25—2.46 cm·d-1)29份,9级(>2.46 cm·d-1)26份。无损接种病果率每天增加百分比(y)与有损接种病斑扩展速率(x)的回归为关系为y=6.2073xR2=0.1839),线性程度较低。分组均值比较发现中国桃野生资源相对具有较强的褐腐病抗性,是抗性资源挖掘的重点。无损接种病果率每天增加百分比与有损接种病斑扩展速率2个指标均与果实带皮硬度(r=-0.234)和去皮硬度(r=-0.240)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单果重(r=0.427)和着色程度(r=0.319)呈极显著正相关,但相关系数较低。【结论】分别建立了基于无损接种病果率每天增加百分比(%)和有损接种病斑直径扩展速率(cm∙d-1)的褐腐病抗性9级评价体系;筛选出抗侵染能力较强的种质资源10份,抗扩展能力较强的种质资源11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大豆疫霉根腐病是由大豆疫霉菌引起的严重影响大豆生产的世界性病害之一,选用抗病品种是控制该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筛选抗大豆疫霉菌PGD1的优异抗源和多抗疫霉根腐病种质资源,推导大豆种质抗疫霉根腐病基因,为热带、亚热带地区大豆抗病育种提供有效抗源。【方法】采用下胚轴创伤接种法,利用在广东发现并分离的大豆疫霉菌PGD1菌株,接种鉴定主要来自广东、广西、福建、海南、湖南、江西和四川等华南省份631份大豆种质资源的抗病性,筛选抗大豆疫霉菌PGD1种质资源;再用其他6个不同毒力的大豆疫霉菌株接种鉴定抗大豆疫霉菌PGD1的种质,筛选多抗资源,通过基因推导方法分析抗病种质的抗病基因类型。【结果】631份大豆种质中有101份种质抗大豆疫霉菌PGD1,占鉴定种质的16.0%;73份为中间反应类型,占11.6%;457份表现感病,占72.4%。其中83份抗大豆疫霉菌PGD1的种质对其他6个不同毒力菌株Pm14、Pm28、PNJ1、PNJ3、PNJ4、P6497的侵染率分别为28.9%、34.9%、9.6%、66.3%、57.8%和10.8%。4份种质同时抗7个不同毒力的大豆疫霉菌株,分别为ZDD21538、ZDD21604、ZDD14286和明夏豆1号,占鉴定种质的4.8%。毒力频率为0的种质有15份,占鉴定种质的18.1%。83份大豆种质对7个不同毒力的大豆疫霉菌株共产生20种反应型,1种反应型与单个抗病基因的鉴别寄主Williams79反应型一致,可能含有抗病基因Rps1c;45份种质产生的9种反应型符合一些2个或2个以上已知抗病基因组合的反应型,这些种质可能含有已知抗病基因组合;38份种质共产生11种反应型既不同于任何含有单个已知抗病基因品种的反应型也不同于2个或2个以上已知抗病基因组合的反应型,它们可能含有新的抗病基因或基因组合。【结论】华南地区大豆种质中蕴藏着丰富的抗大豆疫霉菌PGD1和多抗大豆疫霉菌抗源,这些抗病种质可作为热带、亚热带地区大豆抗病育种的重要亲本和抗病基因定位的重要研究材料。  相似文献   

19.
以底来特×北醇和爱莫无核×北醇的胚挽救杂交后代为试材,采用电导率结合Logistic方程,计算出其半致死温度,并结合分子生物学鉴定了2个杂交组合38个株系杂交后代的抗寒性强弱。结果表明,底来特×北醇19个株系杂交后代中有6个株系抗寒性较强,占31.58%;爱莫无核×北醇19个株系杂交后代中有7个株系抗寒性较强,占36.84%。说明杂交后代抗寒性呈现连续变异的数量遗传,且具有母性遗传现象。  相似文献   

20.
22份菜豆(Phaseolus vulgaris L.)种质健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使用干检和吸水纸培养 2种方法 ,对种皮为无色素组和有色素组的 2 2份菜豆种质进行了健康检测研究。结果表明 ,肉眼可检测菜豆种子外观病害症状为虫蛀、皱缩、畸形和种皮变色。吸水纸培养检测发现在 2 2份材料中共携带可知真菌 11种 ,互隔交链孢霉 (Alternariaalternata) ,镰刀菌属 (Fusariumspp .) ,青霉属 (Penicilliumspp .) ,根霉属 (Rhizopusspp .)存在于绝大多数的供试材料中。种皮有色的种子真菌携带种类和感染百分率均低于白色种皮的种子。种子畸形和皱缩严重影响种子的发芽成苗能力。肉眼检测菜豆种子外观健康结果可作为有效指标来判定种质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